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你是如何说服别人的?
敬业心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20208
精华: 50
发帖: 41625
财富: 567143 鼎币
威望: 49 点
贡献值: 200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1609 点
在线时间: 8485(时)
注册时间: 2011-09-01
最后登录: 2023-11-13
楼主 发表于: 2018-03-01  
0

你是如何说服别人的?

不妨思考一个问题:当你想说服一个人的时候,你通常会怎么做? / <WB%O  
举个例子:你的上级做了一个决策,你认为不太妥当,你会怎么去劝说他? (&0%![j&  
又或者:你负责的产品出了点问题,需要请研发部的人帮忙解决,但这件事情会额外占用他们的人力资源,你会怎么去说服他们? A_1cM#4  
再比如:你需要说服你的朋友,相信某个观点,或者采取某个行动,你会怎么做? mdvooJ  
你可能会联想到上一期的内容:主题先行,传达信息点,简明扼要…… 8RWfv}:X  
更进一步,你可能会想到这些:摆事实,讲道理,列数据,举例子,等等。 Gwxx W   
你可能会列出大纲,打一个腹稿,慎重组织语言,保持逻辑的严密性…… |cStN[97%  
这些有用吗?有用。但足够吗?不够。 }$3eRu +  
其实,这里有一个小小的陷阱: 6 ]W!>jDc  
当你开始思考「我要如何说服他」的时候,其实已经犯了一个错误: #k8bZ?*:  
你将自己摆在了对方的对立面上。 ![3#([>4>  
什么意思呢?我们说「说服」,往往意味着一件事情:用自己的观点、意见,去让对方信服,让对方同意自己的立场。 xRYL{+  
很多时候,这就意味着「对抗」。 t9S zZ2E  
你会发现,说服的本质就是对抗 —— 当你提问「能不能」「要不要」的时候,当你准备向对方提出异议的时候,当你认为对方「说得不对」的时候 —— 其实,你就已经开始进入了「对抗」的思维: C{!L +]/  
你在试图(有意或无意),用你的思想,跟对方的思想相对抗,并决出一个胜负。 /%|JP{   
这是人的本能,人本身就是喜欢对抗的。 r(iT&uz  
但这也是非常低效的。 XVAy uuTg\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是跟对方站在同一个立场上,从对方的角度思考,找到双方思维、利益、立场的交叉点,然后探讨「能不能取得更好的共识」。 4>nY't;0  
也就是化「说服」为「合作」。 E%OY7zf`%  
我将其称为「非对抗性」。 TSqfl/UI  
这就是 3S 的第三个原则: .MkHB0 2N  
Soft,软性、非对抗性。 M3@Wb@  
心理学上有一条颠扑不破的铁则: \UM9cAX`  
我们更愿意相信的,永远是「跟自己一致的人」的意见。 *JE%bQ2Q  
举个例子:比起广告、媒体宣传,你更愿意相信的,一定是来自朋友的推荐。因为前者很可能是在盘算着「把你卖掉」,而后者很多时候,是真心诚意为你好。 y:(OZ%g  
同样,当我们面临一些重要抉择时,比起咨询一些「高高在上」的专家,我们往往更愿意去寻求谁的意见呢? R/r)l<X@  
大多数时候,是那些经历过相同困扰、但最终解决了的「同类人」。 5=tvB,Ux4  
我们会下意识地认为:他们跟我们是「一致的」,提出的意见会更有价值,同样,我们接受起来也会更简单。 3TqC.S5+  
这就是著名的「圈子效应」。 F,Q\_H##x4  
当你认为对方「跟自己一致」的时候,你会下意识地寻求和强调彼此之间的共性;而当你认为对方「跟你不一致」的时候,你下意识寻求的,是彼此之间的区隔。 Vrn. #d  
这就相当于,你先在两个人之间划了一道沟壑,然后再开始沟通。 D"0:n.  
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说服」,就是处于这种情况。 W)3?T& `  
所以,你会看到,许多市场营销手段,都是这种模式: Wr Ht  
他们会告诉你:我曾经也跟你一样,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底层白领,拿着几千块的薪水,自从我如何如何之后,现在月入多少多少万,只要你怎样怎样,你也可以跟我一样…… BDSZ'  
相比起那种高高在上的导师姿态,这样的宣传口径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因为大家会觉得,他跟我们是「同类人」,他的经验,我们是可以复制的。 ){`s&?M0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非对抗性」思路。 :b)IDcW&j:  
所以,我经常强调一个观点:大多数时候,争论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gS?atbX  
为什么呢?因为一旦涉及「争论」,其实就已经将双方放在了对立面。 J#vIz  Q  
很多时候,争论的双方并不是真的要得出一个结果,而只是单纯地争一个输赢。 '_,/N!-V  
更具体一点说:很多时候,我们争的只是「说最后一句话的权利」。 O,R5csMh  
想一想,对不对? GZ0? C2\  
但真正意义上的「争论」,应该是什么呢?是双方站在同一个立场,然后互相交换信息,以达到对某个观点、某个事物更深刻的认知。 5ckL=q"+/  
否则,只是浪费时间,徒增烦恼而已。 p3ox%4  
这也是一种「非对抗性」。只有这样,我们所消耗的时间、精力,才不会白白空耗在「填平沟壑」上。 ~>&7~N8  
那么,有哪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非对抗性」呢? =r"8J5[f  
1. 寻求共同目标 _O)xE9t#ru  
我跟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总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oO_U:#  
1)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1>P[3Y@}  
2)有哪些地方,是我们一致认可的? [ qt hn[3  
第一个问题的作用是:它决定了讨论本身是否有价值。 O=UXe]D  
原因很简单:如果连目标都不一致,那就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了。比如说,如果你想探究清楚一个事物,而对方只是想抬杠,那最好的做法就是赶紧远离他。 ehk5U,d  
在这个基础上,问自己第二个问题,则更加重要。 vN:gu\^-   
一方面,它可以理清楚,有哪些东西是不必讨论的 —— 这可以大大节省讨论的时间; 8uq^Q4SU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它可以将讨论双方放在同一立场上,而不是对立面。 >Jh*S`e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当你问「有哪些地方,是我们一致认可」的时候,你的思维就已经发生了转变: F8M&.TE_3  
你所着眼的,是双方的「共同」,而不再是「不同」。 y\K r@;q0w  
亦即,你会先跟对方找到一个观念的交集点,再在交集点之上,条分缕析地列出不同的地方,一点点摊开来讲,寻求达到共识。  H"czF  
这时,你们的立场已经发生了转变:不再是「对手」,而是「战友」。 r_nB-\  
这就是一种更有效的说服模式。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 Qb<i,`SN  
's>   
2. 诉诸利益 &5puGnTZ  
经常需要交涉的朋友,一定会了解:交涉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什么?不是告诉对方「这件事对我很重要,所以你得听我的」;而是「这件事对你有好处,你不妨这样做」。 [P.M>"c\  
后者的效果,会远远优于前者。 j#QJ5(#  
回到一开始的例子:如果你要请研发部的同事帮忙,可以怎么说呢? 1O@ qpNm  
一个比较好的思路是这样: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后面可能会造成更大的问题,到时要解决起来耗时耗力,会消耗咱们整个团队很多成本。所以不如现在先堵上这个漏洞,这样对咱们都有好处,如何? q/U(j&8W{  
当然,这未必百试百灵 —— 人总是复杂的。你同样需要陈清利弊、说清楚这中间的关节和脉络。 n&ZA rJ  
但当你开始这样思考,就已经是一步巨大的飞跃:你开始尝试着用「对方的视角」思考,而不是自己的角度。 r(;oDdVc  
而这就意味着:你开始试着将自己,放到跟对方相一致的立场上,开始将视角切换为「我们」。 nVkx Q?2  
比起传统单向、对抗性的沟通方式,这是一种更有效的做法。 jGpSECs  
更进一步:你需要理清楚的是什么呢?是对方内心真实的需求。 d%_=r." Y  
我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进了一家店,店员非常殷勤地问「您需要什么?」往往会让我们不舒服。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仅仅是自由地、不受干扰地,逛一逛商店,看一看东西。 6" fYSn>  
最好,是在我们产生疑惑,陷入思考的时候,店员能够及时出现,帮助我们解开疑惑。 Q^X  
这才是我们的真实需求。 |{ W4JFKJ  
所以,有技巧的销售人员,会这样思考:我所要做的,不是把一件产品「卖」给你,而是建立双方良好的关系 —— 这种关系,可能基于情感,可能基于服务,可能基于双赢,等等。 ly"Jl8/<  
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我们通过交涉和交易,使双方的核心需求,都更进一步地获得了满足。 pgbm2mT9  
这才是一种更高效的思考方式。 4?Pdld  
3. 给别人一张梯子 EdFCaW}""  
什么叫「给一张梯子」呢?简而言之,就是让对方通过你的引导,自行进行思考,得出你所期望的结论。 >KHR;W03  
有心理学实验显示:倾向于感性判断的人,会更重视「借由外部信息进行决策」;而倾向于理性判断的人,会更重视「通过自己思考进行决策」。 gY\X?  
所以,如果对方属于理性思考的人,那么不妨试一试:提供一些事实、数据、观点,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暗示,让对方自己得出「结论」。 -&4>>h9 _  
举个例子: (5- w>(  
有朋友跟我聊过一个案例,令我印象深刻。她说:有一次去买首饰,挑了半天,咬咬牙买了一款,价格也不高。在包起来、递给她之后,店员说了一句话: $/;D8P5/&=  
您眼光真好,这个款式我自己也挺喜欢的,而且特别搭您今天的衣服呢。 nZZNx  
关键点在哪呢?这句话是在成交之后说的,而非成交前。如果是后者,那么可能会让对方产生「推销」的心态;但是在成交后这样说,就在无意间肯定了对方「作出决策」的过程。 JPQWRK^  
这会使客人感觉到「我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从而进一步产生好感。 |,3s]b`  
原因很简单:人都是喜欢被肯定、被证实的,同样,会对肯定自己的一方,抱以更高的好感。 n^aSio6  
同样,在向上级表达建议的时候,更好的方式不是「主题先行」「简明扼要」地陈述自己的意见,而是提供更多的参照条件,让对方进行思考,得出「更好的」结论。 U-Ia$b-5!  
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是涉及理性判断,人永远都会更加信任「自己想出来」的东西。 VP0q?lh  
当然,前提是,你提供的参照条件,要尽量正确、全面、严谨,否则很可能弄巧成拙。 Q#"p6ZmI  
所以,这也对你的能力和思考的严密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wZ6D\I  
4. 避免习惯性反驳 rk$&sDc/3  
如果觉得上面的方法都有一些难度,那么这一条,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落实的。 9A_{*E(wd  
不妨这样问一问自己: xxjg)rVuy  
日常沟通中,你说过多少次「不是」,又说过多少次「对」? xCN6?  
很多人在表达意见的时候,喜欢先说一句「不是」,然后再陈述自己的观点。其实,当你说「不是」的时候,很有可能,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将双方摆在对立面了。 Xi$( U8J_  
对方也许不会立刻感受到,但很可能会在潜意识里,因此产生不满、防备和芥蒂。 _M'WTe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即使你说的是对的,对方也有可能不会立即接受。 I\ e?v`e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 n@5Sp2p  
可以参考 PDB 表达模型: 8K+(CS>xvO  
P:先用正面的姿态(Positive Attitude)肯定对方; |dIP &9  
D:再用细节(Detail)让表述更可信; hRAI7xk  
B:最后提出你所希望的行动(Behavior)。 7P1G^)  
用在日常沟通中,可以类似这样: a&:1W83  
对,我很赞同你说的某个观点,不过我觉得……这样会不会更好? ;pe1tp  
或者简单一点,其实一个「对」「我很赞同」,就已经能避免这种情况了。 H$'|hUwds%  
顺便说一句,这个模型,用在对下属的训诫和教育中,也非常好用。这可以减少彼此间的对抗性,让下属能更听得进去。 U\aP  
坚持这个习惯,将其内化,你会慢慢发现,别人会更愿意聆听你的观点。 =k.:XblEe[  
EdGA#i3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敬业心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刚刚被蚊子咬完时,涂上 _____ 就不会痒了 正确答案:肥皂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