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行走故乡
吃苦的精神,战斗的本色,做合格的煤矿工人!
级别: 千米会员
UID: 5967
精华: 1
发帖: 1793
财富: 4381 鼎币
威望: 60 点
贡献值: 301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735 点
在线时间: 512(时)
注册时间: 2009-02-13
最后登录: 2019-06-23
楼主 发表于: 2018-04-20  

行走故乡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最柔软的地方,那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事,都是心里最深最亲的牵挂。
我的故乡在川东北,一个群山环伺小山村,溪流切割着陡峭的山体,羊肠般的小径蜿蜒在大山深处。记忆里,故乡曾经的贫穷让人感叹,而现在的变化却让人倍感欣慰。
今年春节,我带着一家人,从工作的城市驱车回到故乡,在宽阔平坦的乡村道路上,别致的新农村在眼前掠过,白墙蓝瓦的民居格外醒目,群山葱葱郁郁,溪流清澈见底,远近笑语相闻,各种牌照的汽车停靠在房前屋后,恍如世外桃源。
行走在故乡,恬静的清晨,整齐的民居,葱郁的林木,黝黑的土地,那一草一木,一花一果,总会让我生出别样的亲切,看着故乡的变化,思绪不由得在风中飞扬。
小时候,故乡原始而幽静,在大山深处,高低错落有致的丛丛树林环绕着一片片低矮的土坯房。每当夜幕降临,繁星满天,鸡鸭摇摇晃晃的归舍,炊烟便袅袅升起,几盏微弱的煤油灯在屋檐下晃动,院子里满是小孩子打闹、嬉戏的声音。
那时,没有电灯,更没有电视。吃过晚饭,一群光屁股的孩子打着赤脚,枕着双手躺在稻草堆上,讲述关于童年的奇幻梦想。或借着月光,搬张凳子,坐在院坝边的苹果树下,听着大人们摆龙门阵。我总是在爷爷奶奶讲述的故事中沉沉睡去,然后被父亲粗糙的双手抱进里屋。
每逢周末或者寒假,尽情玩耍是不可能的,年幼的我也有母亲安排的各种任务。放牛、拾柴、打猪草是孩子们的活儿,有时白天跟随大人上山砍完柴,背回家,还要下地帮父母做农活,太阳落山才背起一背篼沉重的红薯或者土豆回家。这些都是生活在山里孩子的规定作业,也是真实而并不遥远的记忆。
直到我小学毕业,我都没有进过县城,更别说感受城市的灯火霓虹、车水马龙。但在煤油灯下成长的童年一样让人富有营养,有天真淳朴的伙伴,有善良可亲的乡邻,有滋养万物的土地。那样的故乡情怀,如同大山一样坚毅、淳朴、厚实,让人倍感温暖。
我到乡中心校上初中那一年,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根根挺拔的电线杆在山间一排排竖立起来,一群群身背工具箱的安装队,一会儿爬杆,一会儿拉线,干活的号子声响彻山谷,喜悦在一张张布满沧桑的脸上舒展开来。
忙活了大半年,接上了灯泡的根根电线结满了果实,家家户户告别了煤油灯。随后几年,修路队、宣传队、扶贫队,陆陆续续开进山乡,打破了沉亘千年的平静。在他们的带领和帮助下,乡亲们战天斗地,打通了出山的公路,推倒了土坯房,建起了砖瓦房,电视机、摩托车进入农家。我的故乡,就这样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到故乡,我总是喜欢到处走走看看,感受家乡巨变带来的满满幸福感。我的启蒙小学校旧貌换新颜,几间低矮的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楼房,原来尘土飞扬的小操坝变身为混凝土大操场,偌大的校舍内外绿树成荫,两边的花坛里,盛开的菊花显示着顽强的生命力,偶见几个春节返乡的大人,领着孩子们来这里游玩,向孩子们诉说这个学校的过去和将来。
在干净整洁、明亮宽敞的教室内,全新的课桌整齐有序,有三间专门的学生午休间,孩子们再也不用趴在课桌上午睡了,图书室内中外名著琳琅满目,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村里每个孩子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学习天地。他们再也不用像我们过去那样天不亮就起床,中午再也不用吃冷饭剩菜了。
还记得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村里面还没有一所小学,所有的小伙伴们挤在一间30多平方米的土墙房子里,屋里又黑又潮湿,地面坑洼不平,东歪西倒摆放着十几张缺胳膊少腿的书桌,破旧的小黑板擦得发白了,书写起来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由于人多桌子少,很多孩子都是自己从家里带来桌子和凳子,没有凳子的小伙伴只能蹲在地上,几个人一本书。要是谁有一本小人书,大家都围着他转,即使缺页皱巴,也舍不得丢。
那时候家里很穷,一家人的收入全靠那几亩地,卖鸡鸭换回油盐钱,全家的收入只够两个孩子上学。我的三个姐姐早早辍学回家干农活,稚嫩的肩膀早早担起本不属于她们的家庭压力。衣服是春夏不分地在穿,大的穿了小的穿,一年四季打赤脚。连作业本儿都只有两三本,用铅笔写,写完一页翻面再写,本子没有了擦掉再写。
夏季暴雨连连,水漫桥面,冬天气温达到零下三四摄氏度,大雪纷飞。由于山高沟深路远,山里孩子们要早早起床,顶着风雪攀山越岭徒步走在求学的路上。有些孩子打着火把上学,山风吹拂,到了学校一个个成了大花脸。上学的艰难,让很多同学早早地辍学了,他们大多选择外出打工挣钱。
如今,在政府的关怀下,村里的孩子有了属于自己的学校,还免除了所有学费,中午免费提供一顿营养餐,从小他们就可以通过网络感知外面的世界。良好的学习环境带给孩子们的是求知的海洋,更是梦想与希望。孩子们无忧的童年,绽放的笑容,灵动的眼神,可以快乐的成长,拥抱知识展翅飞翔。
看看在眼前,爬坡大半天。这是故乡山高林密、沟深路远最真实的写照。我的幺姨出嫁在对面的山上,扯开嗓子大声喊都能听到的地方,但是要走过去,先要顺着山路下到上千米深的沟底,然后呼哧呼哧的往上爬,这一上一下就得三四个小时。听母亲说,有次幺姨家里缺粮,在娘家背了六七十斤稻谷,早上出门,晚上才回家,瘦弱的幺姨在路上哭了。
那个时候,故乡没有通公路,农民建房子运材料就成为了一项浩大的工程。我有记忆的第一次建房是在1995年,就是几间土坯房也是全家老小齐上阵,挖地基,背墙土,砍柴烧瓦,全家人背上磨破了皮,个个都瘦了一大圈。后来,我家建楼房,从村主干道到我家还有三四公里不通公路,水泥,钢筋、砂石、砖瓦、墙砖、门窗等材料全靠人工肩挑背扛,全家人加上周围的邻居,都被拉上了看似不长却又漫长的运输线,把大家累的够呛。耗时两年多,才把新房建起来,真是极其艰难。
1996年,我出门务工,第一次坐上了到西安的长途班车,除了激动、兴奋外,更多的是对遥远路途的深刻记忆。半夜就从家里收拾出发,走10多里山路,来到村口到县城的长途班车招呼站,然后在崎岖蜿蜒的山间公路上颠簸三四个小时,到了县城再转乘大客车到西安,一路的腰酸背疼。一年下来,难得回家一次。
有了党的惠民政策,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吹到了故乡,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场面,致富先修路,政府给镇里和村里下拨了扶贫资金。成队的挖掘机、推土机开进了山里,乡亲们积极投工投劳到筑基修路的工程中,人人参与,日夜坚守,打通了承载千百年山里人希望的生命线,天堑变通途。
精准扶贫到山乡,在社会各界的帮扶下,纵横故乡四邻八乡的通乡、通村、通户公路先后贯通,玉带般缠绕在蜿蜒的大山。随之,水利、电力、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纷纷上阵,竞相发展。在故乡门前远望,河还是那条河,山还是那座山,不知不觉中,故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蜕变。
如今,美丽的新农村拔地而起,幢幢青瓦白墙、造型别致的乡村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条条水泥路如同缎带延伸向远方,往来的车辆在顺畅的公路上疾驰,片片商业点遍地开花,种养殖企业如雨后春笋,个个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百花齐放,乡亲们心情舒畅的在田园里劳作,老人孩子在新农村广场上悠闲散步。
以前,我的两个孩子总是不情愿随我回故乡,说有蚊子叮咬,还有不能洗热水澡。如今干净整洁的楼房没有了蚊虫叮咬的烦恼,网络电视里播放着精彩的节目,太阳能热水器让洗热水澡在农村不再是难事,孩子们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的奔跑。今年还没到暑假,孩子们就给我说要回农村老家。我想,除了与城里无异的生活,还有美丽、生趣、广阔和充满希望的田野等着她们去探索。
故乡在眼前越变越好,在外务工的游子也慢慢洄游故乡,越来越让人愿意留在这里。不为别的,只为了这儿的田埂和菜花、溪流和柳树、新居和网络,还有潜藏在山村的发展机遇。
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感受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过于抽象,但我相信,我的乡亲们已经体会到了身边一点一滴的变化,更快捷的交通,更舒心的环境,更加文明美丽的乡村。
行走我的故乡,路边绿树婆娑,微风习习,河流潺潺,染一路花香,看一路变化,从细微处感受新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赶上新时代的家乡人,正健步迈向焕然新生活。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乐工作 享受工作
煤缘离线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27715
精华: 223
发帖: 410047
财富: 2312002 鼎币
威望: 50240 点
贡献值: 1538 点
会员币: 3 个
好评度: 808 点
在线时间: 7692(时)
注册时间: 2013-01-25
最后登录: 2024-03-07
沙发 发表于: 2018-04-20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206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