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积极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效应 为建设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而奋斗
敬业心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20208
精华: 50
发帖: 41625
财富: 567143 鼎币
威望: 49 点
贡献值: 200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1609 点
在线时间: 8485(时)
注册时间: 2011-09-01
最后登录: 2023-11-13
楼主 发表于: 2018-05-04  

积极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效应 为建设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而奋斗

    今年以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工会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新时代公司战略目标,积极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引领效应,弘扬工匠精神、塑造创新团队,进一步激发全体职工的创新潜力和创造活力,带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在全员创新、成果共享、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考核激励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网甘肃省电力职工双创体系。其中,技术攻关型创新工作室围绕输电、变电、供电服务、电力调度、电力设计、电力营销等业务,紧贴企业生产实际,破解技术难题,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技能传授型创新工作室为劳模和工匠人才传授绝技绝活提供崭新平台,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技能人才;窗口服务型创新工作室在适应客户需求、改进服务流程、拓展服务手段上大胆创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目前,何郁、曾需要、达朝宗、马立明等4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评为第二批“甘肃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李宏劳模工作室荣获“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 "m3u}!`3  
`Ft.Rwj2:m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洪鎏劳模创新工作室—— rPv+eM" >  
#hH"g  
    搭建宽广的创新人才“孵化”平台 4IG'T m  
/H:'(W_b;  
    全国劳模洪鎏领军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骨干成员共8人,下设4个创新小组,现有成员32人。工作室设核心研发室一处,另设实训室三处,分别为一次设备加工试验(实训)室、二次设备调试(实训)室和油气化验(实训)室,总面积达800平方米。 ,}=x8Xxr  
@Vr?)_ 0  
    工作室研发的优秀成果先后荣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职工技术创新一等奖、甘肃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中国水电质量协会QC成果三等奖等诸多荣誉。 i(a2FKLy  
7M<7^)9  
    针对变电运行金属铠装柜设备极易发生人生触电事故的问题,研制了《金属铠装柜一体化验电接地手车装置》,有效解决了重大安全隐患,操作和工作安全率达到100%。该技术也被评为全国第二十二届发明银奖、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甘肃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已获得发明专利4项,在全省电网推广,综合效益极为显著。 di "rvw;R  
: N>5{  
    劳模工作室搭建起宽广的创新人才“孵化”平台,吸引有热情、有创意、有想法的员工参与其中,并为此建立项目日常管理档案,统筹安排月度工作计划,每季度组织一次“项目”会考,展示交流成果。一大批能工巧匠在这里创新发明、破解技术难题,为变电运检专业安全管控和工作质量成效提升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V+nqQ~pJ&  
dScit!T"  
    国网甘肃检修公司工会—— E;@` { v  
G!ty@ Fx  
    依托劳模工作室释放 “双创”效应 Vx~[;*{,C9  
#?@k=e\  
    国网甘肃检修公司工会全面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创立了以甘肃省劳模王飞行、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钱文年、国网公司劳模王耀文、西北网公司劳模方勇和省公司劳模吕强、马立明及公司劳模杨应国、杨富强等8名劳模领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队伍,已有37项成果荣获国网、省公司奖项,20项成果获省部级奖项,21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截至目前,公司8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吸纳骨干成员约300人,吸引职工近千名,约占公司职工总数的50%。 5dXC  
EZ8Ih,j9  
    “马立明劳模创新工作室”涵盖变电检修、变电二次运检、高压试验等7个专业,先后获得甘肃省QC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3篇、在省部级刊物发表论文4篇;“吕强劳模创新工作室”云集输电线路运维、检修、带电作业、无人机应用4个专业省内乃至全国的优秀技术能手、行业带头人,培养出一批先进人才和技术能手,“无人机喷火装置的研发”等成果先后获得甘肃省、国网公司、省公司等单位的表彰;“王耀文劳模创新工作室”以职工创新为目标,两年来共申报8项职工项目,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6项、省公司QC奖4项、专利奖5项,其中“电缆沟巡视小车”属国内首创、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W&A22jO.1  
Y 'Yoc  
    作为“马立明劳模创新工作室”里的创新小组、国网公司特等劳模周静龙,其所在团队既是安全生产的“排头兵”,又是企业发展的“尖刀连”。2017年,他组织跨区域作业2589人次,圆满完成国家重点项目宝兰客专铁路配套的750千伏兰州东变电站及4座330千伏变电站验收投运等工作任务和敦煌文博会保电工作,主导完成《一种电容器组参数测量新技术研究》等10余个科技项目,取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9项。 C8m8ys  
7;dV]N  
    检修公司将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与公司工会各项工作同部署、同考核,每年举办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表彰优秀成果近百项,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使工作室成为富有感召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职工创新平台,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源源不断的梯队人才。 {[m %1O1  
>dUnk)7  
    国网定西供电公司吴正强劳模创新工作室—— |z<E%`u%  
_W@q%L>  
    铺设岗位成才的宽广跑道 0mF3Vs`-Q  
LrX7WI  
    “吴正强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15年12月,团队领衔人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吴正强,其核心团队由各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构成,创新小组由各部室青年技术骨干组成。 %i]q} M  
JcvWE $  
    工作室以实践培训促人才成长、人才培养促企业发展,着力于打造管理创新、岗位创新、技术创新、操作创新的一线创新团队。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班组建设中的技术难题、设备改造、市场开拓、优质服务等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成果孵化、管理创新,孵化出了一批实用性强、切实解决生产、管理难题的创新成果,其中科技创新项目15项、QC成果56项、荣获省公司及以上奖励17项,成功避免电网六、七级以上事故发生7次。 |p4F^!9  
4hg#7#?boW  
    同时,团队骨干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员工学技术、苦钻研、练内功。公司以工作室为依托,先后举办定西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9次,涌现出定西市技术能手18人、定西市技术标兵38人、甘肃省技术能手18人。特别是2017年,该公司作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试点,举办首届职工技能运动会,极大的激活了职工的工作热情,为建立职工技能提升“一体化”常态机制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实践。目前,以技术标兵为带头人开展的所级竞赛, 62个供电所1200余名职工同台竞技、取长补短;县级竞赛激发了抓“三基”工作的热情,市级集训和竞赛,参赛选手的理论知识、实操能力、安全意识、文明作业习惯的养成,都有了大幅的提升和改进,打造出了一支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b.oI/  
:K#'?tH  
    国网金昌供电公司李军劳模创新工作室—— ?>*i8*  
|>gya&  
    人人争当技术创先“带头人” ^+Ie   
u `1cXL['  
    以金昌市劳动模范、金昌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线路运维工李军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现有创新小组3个,成员26人,其中骨干成员10人。这是一个年轻、热情、有活力、有干劲的团队,成员们人人争当技术创先“带头人”。截止目前,工作室成员获得了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三等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其中《带电补装导线侧螺栓开口销工具的研制》QC成果先后连续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甘肃省质量协会、中国水利电力质量管理协会6项荣誉,获得2014 年度国网公司优秀QC 成果三等奖。2017年,李军创新工作室被国网公司授予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工作室成员李玉兵获得国家电网公司优秀班组长称号、所在的班组获得甘肃省创新型班组、金昌市创新明星班组等荣誉称号。 y"<nx3  
CSN]k)\N(  
    工作室紧密围绕提质增效和各专业技术难点、重点,积极开展技术改进、技术攻关和课题项目的专题研究。截至目前,5个QC成果陆续在生产现场应用推广,不仅缩短了停电时间、减少了停电损失,而且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性保障。《带电补装导线侧螺栓开口销工具的研制》、《新型便携式接地线的研制》等成果既解决了生产中的难题,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公司首架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的取得以及飞行无人机在线路巡检工作中的应用,为巡视线路人员减轻了劳动强度,为无人机应用领域创新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工作室尝试开展“人人当讲师”活动,常态化开展各类培训26次,累计培训课时达80多小时,积极参加外出授课培训11次,培训课时达190多小时,形成了尊重创新和崇尚劳模、学习劳模的良好氛围。 [;7&E{,C  
pUZbZ U  
    甘肃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李宏劳模工作室—— GO.mT/rB  
O'Lgb9  
    为促进企业发展注入“高空”动力 W~$YKBW  
V)mRG`L  
    以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陇原工匠”获得者李宏为核心的“李宏劳模创新工作室”,集结了40余名技术骨干及研发人员。工作室围绕公司施工作业实际,开展输变电工程施工、运维、应急抢险等多种飞行器“空中平台”的研发与创新,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rO'X  
;$ D*,W *  
    公司形成了以基地为中心,以工作室为依托,向各施工项目部扩展的创新工作格局,工地在哪里,创新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施工难点出现在哪里,创新工作攻坚的方向就在哪里。在举世瞩目的川藏联网和青藏联网工程中,公司成功应用“遥控氦气飞艇”和“输电线路专用多旋翼飞行器”进行索道架设选线定位、展放引绳和特殊地质地形勘察、高空作业巡查,解决了藏区海拔高、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生态环境保护等施工难题,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安全系数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以架线飞艇、高原架线飞艇、飞艇飞行控制系统、巡线飞艇、输电线路专用多旋翼飞行器为一体的“空中平台”项目成果,形成输电线路专用无人飞行器年放线能力2000公里以上的记录,巡线航拍监控图片效果超过2200万像素。目前“空中平台”项目研发又将“高原架线多旋翼飞行器”、“巡线多旋翼飞行器”等项目列入研发重点,将实现无线视频图像处理及热成像处理更加智能化,施工作业更加安全精准。 ]S[M]-I  
6#MIt:#  
    工作室培养技术骨干160余名,成功举办技术交流会28次,培养了一批岗位创新的青年领军人才,为今后的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施工、运维以及应急抢险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_QE|tVeR  
.RxH-]xk  
    甘肃诚信电力机具公司翟宗亮劳模创新工作室—— 7H:1c=U  
I8d#AVF2  
    瞄准生产难题研发国际一流设备 <{Wsh#7}.  
il(dVW  
    以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翟宗亮命名的劳模工创新作室,是在甘肃诚信电力机具公司生产技术部研发人员为基础,结合一线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等组成的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团队,现有成员15名。 c`yLn %Of%  
}oIA*:5  
    针对国家电网建设中的实际需求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工作室针对特高压施工张力放线施工时“多分裂”“大截面”导线展放施工的实际需要,研发完成的“智能张力放线系统”“牵引场远程集成控制系统”“张力场远程集成控制系统”“1660碳纤维导线展放用张力设备”等项目处于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已获得5项国家专利,并获得甘肃省职工创新成果一等奖。 ZZL.&Ho  
G'^Qi}o  
    工作室还针对城市入地线缆施工的实际需要,研制的“入地光缆展放用放线支架”,结构紧凑,成本低,安全可靠性高,使用方便,很好的提升了入地电缆施工的机械化水平;针对大型钢管塔的组立、迪尼玛牵引绳展放和小型输电线路施工需要,研制的“多功能小牵引机”,成功的解决了原机动绞磨动力不足、安全可靠性差、故障率高等问题;“1660碳纤维导线展放用张力设备”的研制成功,解决了特高压输电工程中碳纤维导线展放施工面临的技术难题。 ^w5`YI4<  
V:4]]z L}  
    翟宗亮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培养年轻人才、提升团队素质方面的辐射效应日益凸显,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和打下坚实的基础。 @MWrUx  
6 D_3Hwrs  
    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曾需要劳模创新工作室—— c:.k2u  
3fgVvt-2  
    “创新+实训”融入生产各环节 h2# G  
\{ r%.G  
    刘家峡水电厂充分发挥曾需要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示范作用,以“创新+实训”模式引领职工创新围绕生产核心业务、对接一线工作现场,建机制、搭平台、拓渠道、树人才,激发全员创新智慧和创新创效能力。 #eD@s En  
`f,SY  
    以职工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基础,营造 “人人都是创新主体,处处都有创新课题,时时都是创新之机”的浓厚氛围。广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涌现出一批创新班组和创新技术能手、技术标兵;大力推广应用班组互联网+理念,在创新中尝试将移动终端等引入和落地企业发电管理实践,促进管理变革,加快流程再造,改进工作方式,引导职工善于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开展创新实践。 Ob$| IH8.  
ftw\oGrS  
    不断创新机制,着力提升职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按照“强基、提升、超越”三个阶段,选树创新型班组长,实施进阶式班组长培养工程。对创新人才给予优先晋升通道,促使班组长队伍不断改进提升,始终保持创新活力。在推广“班组大讲堂”的基础上推进“班组微讲堂”培训模式,引导班组按照“选、抽、评、考”程序,实现“全员备课、抽签讲课、互动交流、课后评价”的互动式学习,使职工在独立学习和深入交流中启迪解决问题的思路,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hF"yxucj$  
D4g$x'  
    迈入新时代,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通过完善劳模创新室、搭建好“班组大讲堂”、引领好“班组微课堂”平台、继续深入开展五小创新及QC活动,打通人才职业的发展道路,通过创新不断造就出一支又一支的通用型加专才型的职工队伍,为企业安全生产、科技进步铺平道路。 y*0bHzJ  
]R~K-cN`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邱照华劳模创新工作室—— _w/w~;7  
ijOUv6=-  
    从“个人作用”到聚合“集体效应” ma)Y@Uw M  
~5<-&Dyp7  
    以甘肃省劳动模范邱照华为领军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国家电网公司、甘肃省总工会命名的“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这里聚集了输电、变电、配电、计量四个专业的专家人才、高级技师、生产一线岗位能手等30多名,是一支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创新团队,逐渐成为职工成长成才的“大课堂”、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和成果转化的“中转站”,成为企业的智囊团,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I,OEor6%R(  
e|Rd#  
    按照“一流技术、一流业绩、一流团队”的要求,全力打造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四个基地”( 专业研讨基地、技术攻关基地、技能培训基地和创新实践)。累计获得公司及以上荣誉56项,有7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新型实用型专利、1项获国家电网公司“青创赛”铜奖、1项获庆阳市首届职工创新成果一等奖,数10项成果获省公司职工创新成果二、三等奖,助推企业实现变电、输电线路设备运行可靠率100%,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正确动作率100%。 _&_#uV<WG0  
MKq:=^w  
    工作室坚持以整合职工技术创新,聚焦专业难点为平台,完成了从“个人作用”到“集体效应”的转变,并从单一专业逐渐发展成涵盖输电、变电、配电、计量、调度等多专业创新团队,吸收了不同专业的技术骨干和专家人才,凝聚智慧,攻坚克难。工作室通过人才建档,星级晋位,模式创新等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团队示范引领优势,多带一,点带面,实现变电运检专业一线岗位高技能经验的再综合、再融合、再深化,推进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上台阶。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敬业心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许振超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