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一起去台北故宫的“蓬莱仙山”追求长生?
静守己心,看淡浮华。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4610
精华: 89
发帖: 124450
财富: 7412413 鼎币
威望: 168 点
贡献值: 162 点
会员币: 10 个
好评度: 2967 点
在线时间: 11784(时)
注册时间: 2008-07-03
最后登录: 2021-04-19
楼主 发表于: 2018-07-03  
0

一起去台北故宫的“蓬莱仙山”追求长生?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登高的温石 执行加亮操作(2018-07-27)
  对于生命短暂的人类而言,最终极的愿望之一莫过于“长生不死”了。但古往今来,谁又能不死呢?今天,随着科技和医疗水平的发展,人类的寿命在不断延长,但与“长生”的距离还非常遥远,更别提医疗水平落后,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的古人了。但“长生不死”却是人类一直以来的重大议题之一。 q>_.[+6  
  7月1日,台北故宫博物院特展“何处是蓬莱—仙山图特展”开幕,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对“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的追求与探索。展览分“仙境飘渺”、“别有洞天”、“修行采药·遇仙升仙”三个单元,通过三十幅绘画向我们描摹出古人幻想中的仙境世界,以及仙境走入人间并成为人们修仙福地的过程。 Wu/]MBM  
  幻想中的仙境世界 BKCiIfkZ  
  其实对“长生”的追求在人类文明发展早期就开始了,以中华文明为例,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相信世间存在“蓬莱、方丈、瀛洲”三大神山,山上长满了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仙药,只要找到仙山,就可长生不死。因此,秦始皇、汉武帝等帝王纷纷派人前去寻找。 5Pc;5 o0C  
  虽然仙山一直没被找到,但不妨碍人们对其发挥想象。蓬莱在人们心中是一个奇花异草遍地、珍禽怪兽出没的岛屿,岛上房屋都是用黄金白银建成,仙雾缭绕,光彩夺目。瀛洲在会稽海外70万里,方圆4000里,上有神芝仙草,有高千丈的玉石山,叫青玉膏山,山中有泉水叫玉醴泉,泉水像酒一样,味道甘甜,喝几升就会醉,可以使人长生不老。方丈又称方壶,是古人传说中神仙聚居的地方。 8Al{+gx@?  
  明 仇英 《云溪仙馆图》轴
  明 仇英 《云溪仙馆图》轴 局部 v4TQX<0s  
  “何处是蓬莱——仙山图特展”第一单元“仙境飘渺”中,传宋赵大亨《蓬莱仙会》、明文嘉《画瀛洲仙侣》、明文伯仁《方壶图》分别向我们描绘了画家心中蓬莱、瀛洲、方壶三大仙境的景象。 -m zIT4  
  赵大亨,活跃于公元12世纪,南宋画家,与卫松曾同为赵伯驹、赵伯骕家仆,侍候赵氏兄弟作画。传为他创作的《蓬莱仙会》在描绘蓬莱这座海上仙山时,着重突出了云烟缭绕的仙境氛围,烘托出画家理想的生活境界,令人悠然神往。 u {cW:  
  明 文嘉 《画瀛洲仙侣》 轴 70.6x25.7公分;诗塘22.6x25.7公分;全幅51.3公分 QT5TE: D  
  明代画家文徵明次子文嘉的精细之作《画瀛洲仙侣》,画面左半部是巨大的山岭,山间云雾缥渺,楼阁林立,近景是坡石树林,中间有小桥相通,桥上两人正在交谈,随行的童仆抱着书和琴囊匆匆赶来。这既是画家心中的仙山瀛洲,也是他理想中的文人日常。 a=_g*OK}D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_~
静守己心,看淡浮华。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4610
精华: 89
发帖: 124450
财富: 7412413 鼎币
威望: 168 点
贡献值: 162 点
会员币: 10 个
好评度: 2967 点
在线时间: 11784(时)
注册时间: 2008-07-03
最后登录: 2021-04-19
沙发 发表于: 2018-07-03  
  明 文伯仁 《方壶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纵120.6公分、横31.8公分
  明 文伯仁 《方壶图》轴 局部
  文徵明侄子文伯仁的《方壶图》描绘的是碧波万顷、祥云缭绕中的海上仙山方壶,图中波涛翻卷、云海飘动、山峰挺拔、叶木茂密,一派家学的细笔画风。 M)+H{5bt  
  此外,一些画家还创作了一些描绘仙人的作品,如传宋赵伯驹《飞仙图》和宋《缂丝仙山楼阁》。 A`$%SVgFV^  
  传宋 赵伯驹 《飞仙图》 轴 110.1x51.8公分、诗塘 31.5x51.8公分、全幅 79.8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Pvf;rNI1T  
  传宋 赵伯驹 《飞仙图》 轴 局部 gfd"v  
  在人们心中,仙人应该如《庄子·逍遥游》中描写的那样:“藐姑射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传宋赵伯驹《飞仙图》中,一仙人手持荷花乘飞龙,翱翔于海山瑶岛。这与《庄子 逍遥游》中的描绘几乎相同。 g)[V(yWu  
  宋 缂丝仙山楼阁 纵25.5厘米,横40.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缂丝仙山楼阁 局部 LmrfN?5  
  《缂丝仙山楼阁》中,一栋正气浩然的仙居楼阁挺立其中,周围仙鹤、鸾凤飞舞,五色祥云缭绕,福山寿海环抱,山涧桃菊点缀,一派浪漫仙境。但楼内的场景却与现实生活没有什么不同,一楼宾主两人正席地而坐,相聊甚欢。二楼有两女子在软语细说,旁边四个人正凭栏观景。 /t57!&  
  明 谢时臣《四皓图》轴
  《陆深愿丰堂会仙山图》 张鈇 明代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_~
静守己心,看淡浮华。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4610
精华: 89
发帖: 124450
财富: 7412413 鼎币
威望: 168 点
贡献值: 162 点
会员币: 10 个
好评度: 2967 点
在线时间: 11784(时)
注册时间: 2008-07-03
最后登录: 2021-04-19
板凳 发表于: 2018-07-03  
  仙境如何变成名山大川里的“洞天福地”? t;Sb/3  
  但是,这样飘渺的仙境和仙人,脱离了人的认识和社会,对于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而言实用价值太有限,被暂且搁置了。 F?*-4I-  
  东晋陶渊明在当时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将人们想象的仙境移于人间,为世人构筑了一个避世的桃花源。他的《桃花源记》颇受文人士大夫之间青睐,“生命如此有限,既然只有几十年的生命,我为什么要在战火中度过,而不是在‘悠然见南山’中度过呢?显然,这类人并不畏惧死亡,他们畏惧的是自己正是壮年之时,却要像许多无辜的人一样未尽天年、因天灾或人祸早逝,因此,他们希望在国家的特殊时期可以躲避到一个没有灾祸吃喝不愁的‘仙境’,待到国家安定之时,再回到人间。”李尚荣在其论文《道教仙人、仙境、仙术美术意蕴研究》中这样评价到。 ,/%=sux  
  “何处是蓬莱——仙山图特展”第二单元“别有洞天”中,清王炳《仿赵伯驹桃源图》描绘的就是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内容。这幅画卷共分五段,有武陵渔夫入山洞、人来人往的桃花源、武陵人与村中人会面、乡人愉悦地往来于路途、宴客等场景。“但这种桃花源式的世界,并不是真正的道教仙境,仅仅是结合道教仙境传说、民间隐遁思想而生成的文人式的理想世界。” |Q6.299  
  当找不到可躲避灾祸的仙境时,人们就想着可否在世上创造这样一个仙境。南宋时期,面对国无宁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丘处机召齐弟子宣布:“今大兵之后,人民涂炭,居无室,行无食者,皆是也。立观度人,时不可失。此修行之先务,人人当铭诸心。”在此之后,全真弟子们开始大建宫观,广收门徒。 *8Xh(` Mj7  
  丘处机作为将人间仙境实体化的第一功臣,他所建立的宫观,在接纳受难之人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了可触摸的“人间仙境”。 ~O0 $Suv  
  另外,在古人的心目中,山一直是神灵的居所,宫观作为“仙境”,多建造在人迹罕至的山上,后人又将这些名山胜地称为“洞天福地”。 y/{fX(aV  
  其实,早在东晋时期就已形成了“洞天福地”的观念,东晋道教学家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金丹卷四》中提出道士若想成仙,须入山隐居、合药炼丹、修炼和登山求乞,并推荐了二十八座可以修炼的地方,其中有华山、泰山、恒山、嵩山、太白山、终南山、王屋山、青城山、娥眉山、云台山、大小天台山等。 wC+u73599  
  随后,“洞天福地”不断扩展,及至明清,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共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构成了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 ZR B)uA)5=  
  “何处是蓬莱——仙山图特展”中,传五代董源《洞天山堂》、明陆治《仙山玉洞》、明张宏《林屋洞》就是对这些“洞天福地”的描绘。 nI-w}NQ  
  传五代 董源 《洞天山堂》 轴 绢本 设色 纵 183.2厘米 横 121.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H3 ^},.  
  传五代 董源 《洞天山堂图》轴 局部 n8 i] z  
  传五代董源《洞天山堂》描绘了一处隐匿于深山白云间的世外桃源,其间楼观隐露,是典型道家思想中的洞天福地形象。 ,, OW  
  明 陆治 《仙山玉洞》 轴 绢本设色 纵:150公分 横:80公分 !8d{q)JZ  
  明陆治《仙山玉洞》描绘的是汉代张道陵修身养性的张公洞。据画中题诗,陆治曾游历到这个地方,对当地的奇石异景印象深刻,及至晚年,凭借印象将洞中神奇的气氛画了出来。陆治将洞穴安置在画面中景,借重山叠嶂烟云缥缈的布局,营造出神祕幽远的意境。 gMmaK0uhS  
  “林屋洞”是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九洞天,明张宏《林屋洞》就是对这一洞天的描绘。林屋洞南侧,是宋无碍居士隐居处,又名无碍精舍。 kk@fL  
  元 方从义 《神岳琼林图》 纸本水墨 120.3x55.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xb~yM%*c  
  除了这些福地,许多修道之人也有自己的修道之地。活跃于元代的龙虎山清宫道士方从义,信奉道教的同时也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山水画家。与那些打着道教的幌子,借机亲近权贵,企盼飞黄腾达的道门中人有所不同,方从义最大的心愿是在大自然中领略山山水水,到达官贵人府上饱览历代名迹。他的《神岳琼林图》描绘的就是他游历山川的所见所闻,图中人迹罕至的密林深处,几间茅屋房舍隐居其中,既适合隐居,也适合修道。 cWsNr'MS*  
  元 冷谦 《白岳图》 轴 vhW2PzHFRi  
  冷谦也是元朝时的一位有名的道士,据传他极擅医术与养生,活了150多岁。他以丹青名噪当时,但传世作品甚少。“何处是蓬莱——仙山图特展”中的《白岳图》是其现存作品之一,是冷谦与刘基同游时,为刘基所画,画上有刘基题诗。“白岳”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首齐云山的古称,唐乾元年间,道士龚栖霞云游至此,隐居山中天门岩。南宋宝庆年间,道士余道元入山修炼,并于齐云岩创建佑圣真武祠,此后云游道士纷纷而来,道教建筑规模日益增多,与武当山、龙虎山、青城山、景福山合称五大仙山。 Tod&&T'UW  
  明 郑重《仿王蒙葛洪移居图》 轴 纵135.8公分,横29.1公分。【原属】故宫博物院旧藏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O)*+="Rg  
  此外,《葛洪移居图》也是常见的道教画题材,描绘了东晋道士葛洪晚年携妻子鲍姑和家眷移居广东罗浮山修道成仙的故事。此次展览中,明郑重《仿王蒙葛洪移居图》描绘的就是这一场景,画中妻子鲍氏怀抱孩童,葛洪在后,俱骑牛。一童牵牛,一童担家具,一童捧鹅背药瓢。又有一羊二犬。画中山峦层层,用笔茂密,生动活泼。 +H-6eP  
  清 张若澄 《画葛洪山居图》轴 纸本设色 纵168.3公分 横75.1公分 ;kQhx6Z  
  清张若澄 《画葛洪山居图》虽然表现的不是这一题材,但图中山峦叠嶂,道观林立,是道士最为向往的修道之地。 f!uwzHA`?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_~
静守己心,看淡浮华。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4610
精华: 89
发帖: 124450
财富: 7412413 鼎币
威望: 168 点
贡献值: 162 点
会员币: 10 个
好评度: 2967 点
在线时间: 11784(时)
注册时间: 2008-07-03
最后登录: 2021-04-19
地板 发表于: 2018-07-03  
  修道者取得长生的修行方式 v\gLWq'  
  “仙境”有了,那么如何修炼才能取得长生呢? g0=z&2Q[_)  
  葛洪在其《抱朴子内篇·微旨》中对此作了异常郑重且非常细致的叙述:人如果想要求得长生,必须先积善事立功德,对物慈祥对他人宽恕。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有福德的表现,才能得到天的帮助,才能心想事成,才有希望成仙。 P|tO<t6/9*  
  而积善立德的主要途径就是帮助别人,这就要求修道者需要一定的“法术”,可以役用万物、变化隐身、治病救人、起死回生等。 *xxx:*6rk;  
  此外,修道者还要完成两个“任务”:首先是修炼,葛洪认为要想成仙,必须选择僻静幽深的地方去修炼,以避免俗人的干扰;其次是传道,如果修仙者得道成仙,却又不急于“举行升虚”,那么就应该回到人世间,以道法拯救和度化苍生万物。 KE5kOU;  
  “何处是蓬莱—仙山图特展”第三单元“修行采药·遇仙升仙”,以仙山采药、仙人传道为题材,讲述修道者的修行方式。 1 ~Y<//5E  
  传宋 燕文贵 《三仙授简》轴 46.3×41.3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kW Ml  
  传宋燕文贵《三仙授简》描绘了三位仙人在松树下的山洞中相对而坐,手持简册,似在讨论道法。意境清幽,更加衬托三人超凡脱俗。此作原藏清内府钟粹宫,无款印,签题“燕文贵三仙授简图”。 ooj,/IEQ  
  明 石锐 《轩辕问道》 卷 绢本设色 纵:32厘米,横:15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z {#Eq4  
  明 石锐 《轩辕问道》局部 I by\$~V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_~
静守己心,看淡浮华。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4610
精华: 89
发帖: 124450
财富: 7412413 鼎币
威望: 168 点
贡献值: 162 点
会员币: 10 个
好评度: 2967 点
在线时间: 11784(时)
注册时间: 2008-07-03
最后登录: 2021-04-19
地下室 发表于: 2018-07-03  
  明石锐《轩辕问道》描述的是上古时仙人广成子隐居在崆峒山,轩辕氏(黄帝)听说他的道行高深,前往拜访的故事。根据画上题跋,这张画是宫廷画家石锐替一位延佑观的杨姓道长所绘的画作。 B[Ku\A6&  
  传宋 李唐 仙巖采药 册 / |;RV"  
  传宋李唐《仙巖采药》和传宋厉昭庆《采芝献寿》这两件作品都与仙山采药有关。这一题材之所以在仙山图中如此受欢迎,与修道者的基本能力相关。在众多流传下来的道教故事中,有大量道士上山采药治病救人的例子,如葛洪《神仙传》中的封君达,一百多岁看起来却像个三十岁的人,常骑着青牛行走于乡里,一旦听说有人患病将死,便立即拿出备好的药物给病人医治。 _lJ!R:*  
  (清)《缂丝群仙祝寿图》 17%,7P9pg  
  《钟离仙迹》 (传)元人 设色 >reU#j  
  对于修道者而言,医术是最基本能力之一,所以许多道学家同时也是医学家,如东晋道教学家葛洪是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元朝道士冷谦是位著名的医学家和养生学家,他所著的《修龄要旨》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养生保健专书。他们在行善人间的过程中,自我修炼,以求永生。 /$xU  
  明 崔子忠 《云中鸡犬》轴 191.4x84公分,全幅86公分 GbY7_N  
  他们两位作为古代少有的长寿之人,民间也流传着他们得道成仙的传说,就像明崔子忠《云中鸡犬》描绘的那样,135岁的晋朝许逊真人,在洪州西山,带领家人42口连同鸡犬,一齐飞升而去。  lHY+}v0  
  附:何处是蓬莱仙山图特展展件清单 `_Zg3_K.dS  
  展期:2018 年 7 月 1 日至 9 月 25 日正馆陈列室:202、208、212 jP$a_hW  
  仙境飘渺 p SH=%u>  
  1. 宋 缂丝仙山楼阁 册 Eak$u>Fd8c  
  2. 明 文伯仁 方壶图 轴 hB]Np1('  
  3. 明 文嘉 画瀛洲仙侣 轴 D(@S+r_ota  
  4. 明 仇英 云溪仙馆 轴 hc(#{]].  
  5. 传宋 赵大亨 蓬莱仙会 轴 KEo ,m  
  6. 传宋 赵伯驹 飞仙图 轴 ios&n)W&  
  7. 明 张鈇 画陆深愿丰堂会仙山图 卷 WtsFz*`)y  
  8. 明 谢时臣 四皓 轴 r4b 6 c  
  9. 清 乾隆朝 绣云山楼阁 轴 7?!d^$B  
  10. 传宋 方椿年 诸仙汇祝图 卷 ed{ -/l~j  
  11. 清 顾铨 摹阮郜女仙图 卷 z [}v{  
  12. 清 缂丝群仙祝寿图 轴 .]Y$o^mf  
  别有洞天 ;C9_?u~#  
  13. 传五代 董源 洞天山堂 轴 (展期:7/1-8/13) 4<w.8rR:A  
  14. 元 方从义 神岳琼林 轴(展期:8/14-9/25) JQ_sUYh~3  
  15. 元 冷谦 白岳图 轴(展期:8/14-9/25) #>("CAB02T  
  16. 明 陆治 仙山玉洞 轴  twHVv  
  17. 明 张宏 林屋洞 册 )5Q~I,dP  
  18. 明 郑重 仿王蒙葛洪移居图 轴 YlJ@XpKM  
  19. 清 董教增 罗浮山图 轴 lV3x*4O=  
  20. 清 张若澄 画葛洪山居图 轴 Fh&G;aEq  
  21. 清 王炳 仿赵伯驹桃源图 卷 Wa>}wA=v  
  修行采药 遇仙升仙 }<0BX\@I  
  22. 明 石锐 轩辕问道 卷 }^ ~F|  
  23. 传宋 李唐 仙巖采药 册 !I{0 _b{  
  24. 传宋 厉昭庆 采芝献寿 册 p}z<Fdu 0  
  25. 传宋 燕文贵 三仙授简 轴 hn7# L  
  26. 宋 无款 松巖谈道 册 >W=,j)MA  
  27. 明 崔子忠 云中鸡犬 轴 ;LKkbT 5  
  28. 传元 无款 画锺离仙迹 卷  L^/5ux  
  29. 清 无款 赤松 册 e9Wa<i 8  
  30. 清 无款 安期生 册 hE'-is@7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_~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余梦伦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