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今日发帖排行
主题 : 吴昌硕的大写意与“大时代”
静守己心,看淡浮华。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4610
精华: 89
发帖: 124450
财富: 7412413 鼎币
威望: 168 点
贡献值: 162 点
会员币: 10 个
好评度: 2967 点
在线时间: 11784(时)
注册时间: 2008-07-03
最后登录: 2021-04-19
楼主 发表于: 2018-07-07  

吴昌硕的大写意与“大时代”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登高的温石 执行加亮操作(2018-07-11)
  作者: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 汤哲明 xC}9W6  
  近日,故宫博物院正在举办“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 c7R<5f  
  作为晚清民国时期的艺术巨匠,吴昌硕以“诗、书、画、印”四绝称雄艺坛,在中国书画史、篆刻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q  W"  
  他将大写意绘画推向了黄金时代,并对后世诸多画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JIH6!  
  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中国画 O*dtVX  
  我小时候,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说起中国画,一般人都认为就是在生宣纸上画的水(彩)墨大写意。当时在上海乃至全国特别有名的画家,如刘海粟、朱屺瞻、王个簃等诸老,画的都是这样的路子。 @SX-=Nr  
  上世纪80年代末,北方一位著名理论家提出过20世纪“传统中国画四大家”说,这四大家是指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与潘天寿,他们非但画的都是水(彩)墨大写意风格,且大多有着师承关系。20世纪在“传统中国画”之外,另一派与之旗鼓相当的中西“融合派”,代表人物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他们在学习西画之外,擅长的也是大写意。很显然,在这位理论家的心中,中国画几乎就等于水(彩)墨大写意,这其实也是当时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认识。 m6 V L  
  从事了多年画史研究后,我逐渐明白,大写意虽然从古(严格说是唐)至今一直存在,但在近代真正成为画坛主流,至多也不过百余年时间。换句话说,在中国画从魏晋成形发展至今的一千五百多年历史里,大写意在绝大多数时期内只是小道,或者说是个小分支。它是到了清代中期后才极大地兴盛起来,一直兴盛到1980年代才暂告一段落,前后共历二百余年。然而,就是这一“小道”,在过去不久的20世纪获得了有史以来最为黄金的发展期,达到了它的历史巅峰,甚至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中国画。 edZhI  
  我们要谈论的吴昌硕,正是将大写意推向黄金期巅峰的最为关键的人物。如果没有吴昌硕的杰出贡献,虽然大写意同样会遇到这个黄金期,但成色一定会大大逊色,这段画史,也绝不可能谱写得如此辉煌。 *rH# k?  
  开启金石大写意绘画的新风 |9*8u>|RC  
  大写意的兴起,与清中后期书法中出现的碑学运动是同步的。无论是早一些的金冬心、郑板桥,还是后来的吴让之、赵之谦,与书界的包世臣、阮元、康有为一样,都是碑学革帖学之命这场书法革新运动中,无法绕开的重要坐标。而到了晚清,碑学革命中又出现了新的内涵,即金石学的兴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除了吴让之与赵之谦,便推吴昌硕。 }\Ri:&?  
  吴昌硕史无前例地在大写意画中引入了石鼓文笔法,从而令大写意在兼擅汉隶的吴让之、赵之谦之外更进一步,非但为大写意花卉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新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写意花卉画的表现,更将大写意推上了黄金发展时期的巅峰。 HCIS4}lQ  
  篆书皆秦汉以前书法,多熔铸铭刻于青铜器包括石碑之上,秦一统为小篆。秦统一前,各国不同的篆法则称大篆,与小篆统称金石。吴昌硕精研并擅长石鼓文,属大篆。这种用笔雄强的先秦大篆由于被刻于十数个石鼓之上而年久风化,线条就显得特别斑驳苍茫,有着前所未见的力度,同时也极具虚灵之感。 8H7=vk+  
  吴昌硕运用石鼓文厚重而又因年久剥蚀特显苍茫虚灵的线条入画,糅以他学自八大山人的构图与任伯年的花卉画技,创成由独特的学养与个性相与交融的新风,开启了金石大写意绘画的新风,令徐渭、八大山人开创的大写意实现了凤凰涅槃式的新生。吴昌硕的独创,不但溶入了彩墨交融这一源于市场的创新性因素,更与吴让之、赵之谦前赴后继,完美地实现了以大写意作大章法、大构图,“强其骨”(潘天寿语)的时代课题。 % Ix   
  吴昌硕为写意画树立的大构图、大章法的表现原则,为其后齐白石、潘天寿进一步强化画面形式感极大地开拓了空间。特别是潘天寿,沿用了这种法则,强化繁简对比,更进一步大量作寻丈巨幅,为写意画大章法的表现作出了重大贡献。1990年代西方抽象画在国内流行后,某些偏爱跟风的学者,蹭热点式地想象潘此举是借助了西画抽象法。事实上,对强调“中西绘画拉开距离”的潘天寿而言,西画给他某些灵感不是没有可能,但至多不过是其强化、确认自身传统的佐证,吴昌硕开启的这种简笔(抽象)法门,才是其新创真正的原则与支点。 wUJ>?u9  
  没有上海,就难有辉煌的吴昌硕 T-)lnrs^  
  吴昌硕的书画成就,各类评说已然汗牛充栋,无须赘言。这里要说明的是,吴昌硕获得成功,在20世纪中国画坛产生首屈一指的影响,离不开一座在近代新兴起来、规模远迈旧时的商业大都市——上海的滋养。如果没有上海,料难有如此辉煌绚丽的吴昌硕,或者说,吴昌硕的影响,也难以达到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1Ax{Y#<  
  吴昌硕从客居的苏州转迁上海,是近代许多重要画家的共同选择。原因就是上海在进入20世纪后,其独具的外向性海港的地理优势,已然取代传统贸易中心的河港城市苏州,成为江南第一大都市,进而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更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舞台。 \:Vm7Zg  
  其次,辛亥革命后大批前清耆宿寓居沪上,令文人书画逐渐在上海开始与纯粹市场化的商业绘画分庭抗礼,也令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传统文化界“保存金石文字”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些,都助推了由吴昌硕领衔的金石派书画风尚强势崛起。正是在这片舞台上,吴昌硕受到了瞩目与追捧,并借上海领全国风气之先的出版、展览、艺术院校等传播手段,将自己的所学与独创推向全国,甚至推向海外。 M4rK  
  吴昌硕在上海大获成功后,影响遍播海内,为数众多的吴氏门徒更起到了关键作用。 _7=LSf,9  
  在南方,吴氏的两位门人刘海粟与潘天寿分别先后执掌过两所教学重镇,一为民国时期的上海美专,二为建国后的浙江美院(今中国美院)。吴氏子侄与弟子积极参与上海美专等民营艺术院校教学(上海美专在建国后转为南京艺术学院,吴氏影响犹存),建国后浙江美院的国画教席,则为潘天寿率一众吴氏弟子如诸乐三、吴茀之、诸闻韵等执掌……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吴氏艺术后来在全国各地的传播。 mYRsM s  
  我曾做过统计,民国时毕业于上海美专、昌明艺专等吴派色彩浓郁的艺术院校,而在建国后成为各地艺术中流砥柱人物的学生如陈大羽、郭味蕖、于希宁、黑伯龙、冯建吴等,不可胜数,加之他在沪上的传人、再传弟子包括私淑传人如王个簃、来楚生、曹简楼、曹用平……甚至包括程十发(程妻为王个簃弟子)与方增先(方画笔墨曾受王个簃亲炙),皆极大地推动了吴氏艺术的传播。 vDit&Lh{T  
  在北方,吴氏的两位门徒陈师曾与陈半丁对吴氏艺术的推广起了关键作用。后者曾任北京画院院长。前者虽英年早逝,但却为北方大师齐白石转承吴昌硕之余烈并获大名,为吴氏绘画在北京实现凤凰涅槃式的新生,起到了至为关键的扳道岔作用。 7AouiL 2-W  
  建国后,北京、西安、南京、上海、杭州、广州五地可称中国画创作的重镇,吴氏画风如前文所析,深植其中四镇,影响可想而知。 CA[3 R  
  对中西合璧亦影响深远 A.wuB  
  分析吴氏绘画的深远影响,还可从另一角度着眼。 y c:y}"  
  20世纪的中国绘画存在传统型与中西合璧型两条路线,前文所述皆吴氏在传统画坛的影响,这里要说明的是吴氏画风其实在中西合璧一途同样影响深远。 k[<Uxh%  
  中西合璧画风诞生之日,正是吴氏影响如日中天之时,中西合璧所合之“中”,主要便是吴氏的大写意画风。不但中西合璧型绘画代表人物刘海粟与朱屺瞻,本身即吴氏弟子或再传弟子,甚至包括关良,乃至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虽然未必都在理性上完全认同吴昌硕,但实际上他们都不曾摆脱水(彩)墨大写意的时代风习。不夸张地说,在大写意一途,近代几乎鲜有不受吴昌硕影响者。 @q/E)M?  
  在上世纪的中国画坛,吴昌硕的影响无出其右,这是当年何以有理论家将大写意几乎等对于中国画传统的原因,也充分证明了在自清中期直至二十世纪末登上巅峰的水(彩)墨大写意潮流之中,吴昌硕正是涌向潮头最为高阔的巨浪。而自登顶之日起,他即以杰出的贡献,始终引领着潮流的方向。 "x~su?KiA  
#[B]\HO  
P g.j]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_~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72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