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少年不知愁滋味
zhuq0918离线
级别: 百米会员
UID: 39959
精华: 0
发帖: 61
财富: 149 鼎币
威望: 2 点
贡献值: 1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1 点
在线时间: 17(时)
注册时间: 2016-10-31
最后登录: 2020-06-02
楼主 发表于: 2018-07-16  

少年不知愁滋味

少年不知愁滋味,那是说家境优越的孩子。穷人的孩子只有早当家。在我小时候,父亲常年不在家,遇到农村红白喜事执事、走亲串友跑跑颠颠、干农活拉车架辕的事,母亲就安排我去干。我年龄小,有时不愿去。母亲说的最多的是:“人家有牛的使牛,咱是没牛的使犊,你要当个大人用。”当个大人用,母亲鼓励的话,时常让我虚荣心爆棚,自觉不自觉地时常把自己当做真正的男子汉,遇到事情一定要冲在前。自古父母疼小儿,弟弟虽然只比我小一岁多,年龄差不多,可是我总觉得他没有我经历的苦难多。年龄相仿,为些小事吵架打架的时常发生,母亲常说的话是:“他小,你是哥哥,要让着他点。”1988年年底,父亲为了赶上子女能顶替接班的国家政策,提前退休。我们都还在上初中,父母商量着让初中还没毕业的弟弟接了班,成为一名吃公家饭的国家工人,母亲给我说的还是这几句话。几十年了,母亲的话我牢记在心,无怨无悔,从来没有抱怨过父母偏心。去年,母亲离开了我们,我也没有忘记她老人的嘱托……我五短的身材,宽厚的肩膀,壮硕的小腿,都是小时候长期干农活赐予我的伴随我终生的特征。上中专之前,我两个肩膀是不一般高的,右肩要比左肩高一些,甚至右臂也比左臂粗壮一些,后来我有意识地纠正了好多年,才调整过来。在没有压水井、自来水之前,在农村是要到别人家或者公共水井里打水的,每家每户都有一两个大水缸,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要有人打水把水缸灌满。我没有扁担高的时候,就跟着姐姐学着开始将钩绳盘上一扣,拿着打水井绳去打水了。打水时要把水桶用钩子或绳子系好,再顺到几米深的土井里打水。这是个地地道道的技术活,水桶是空的,掌握不好,水桶只会在水面上打转转,就是灌不进水去。要把水桶在离水面近的位置,来回荡上好多次,才能恰好将水桶半倾覆在水面上,慢慢地让水流进桶。装满水的桶,刚上来要费吃奶得劲才能从几米深的水井中提上来。遇到天旱的时候或人家没有人的时候,要走更远的距离,才能挑到水。挑到水还是正常的,如果打水的技术动作不熟练,或没系好水桶,导致水桶掉进井里,那才是件麻烦事,我就遇到过好多次。需要找更高级技术含量的人出手,才能挽救水桶的性命。需要拿一带钩子的长杆子,站在井崖边,盲人摸象般的两手抱住杆子,凭着感觉在看不见的深井中一点的探摸,还要不停地问你,“掉在哪边了,是这里吗?是哪里吗?”其实就那么小的地方,费上半天劲,将水桶捞上来,还好一些。有时候井里的淤泥多了,把水桶盖住了,水再一搅浑,水桶的命就保不住了,一时半刻,谁也捞不上来了,回家挨顿骂,先借邻居家的应急,只好改天赶集再买新的水桶了。担水要比起拉着几百斤重的庄稼粮食的地排车,那就算是轻巧活了。改革开放后,家家户户欢天喜地分了田地,人家高兴,我家也高兴,因为,没分田地的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家中只有奶奶、母亲、哥哥和我们五姐弟,没有男劳力,我们小,姐姐都上学,只有母亲和哥哥挣工分,每年都要向生产队交一些钱,才能分到粮食。父亲非常顾家,经常往家里汇钱,才让我们不至于挨饿受冻。哥哥虽然是成年人,户口也搁在我家,可他是残疾人,是不能负重的。(在我的哥哥一文中另有介绍)生产队的当家人按照地的厚薄土质优劣,为每家都会分到几块零零散散的地,大的一亩多,小的地块也就几分地,近的离家不到一里地,离得远的要走两公里开外。我想着自己家有一块地在苏坡桥闸附近,离家好几里远,还有一块几分地。我最不愿去那块地,属于三偏地,不收庄稼还费事,可母亲不愿荒废地,每年也种一些豆子之类的作物,只是看天收成了。夏天有夏天的火热,秋天有秋天的收获。分到田地的确喜悦,可饭要自己吃,活要自己干。我这半大小伙,就成了干农活的主力军。那时,虽然上学了,可学习从来不是主业,更多的时间在做家务干农活,带着双手的茧子出大力,黄土地里刨食吃。每年夏天收麦子、种玉米等庄稼;秋天掰玉米、耕地拉耩(jiang三声)子种麦子、拾棉花。抢完三夏,忙三秋,年复一年。就像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一样,少年的我几乎当地所有的农活全会,虽然还不是那么的熟练,但至少能明白怎么回事了。这也是父母认为我就算成不了一名工人,在农村也不会过得太差的原因。何况我的中学学习成绩还不是太差。其实,在我们上学上,父母的态度很明确,母亲就给我说过:“只要愿意上,大人紧供应,五个人只要有一个上出学来,咱家的钱就没白花。”的确是父母的钱没白花,在农村多数人中途辍学的年代,我们姐弟五个中大姐是高中毕业,二姐三姐是初中毕业,弟弟初中没毕业就顶替参加了工作,1989年,发奋努力的我,考上中专离开农村,离开了黄土地,脱离了长期的劳作生活……受到教育的结果是惠济后人,虽然三个姐姐都是农民,可找的婆家和对象都很好!大姐夫和三姐夫都是中学教师,经过努力还都取得中学高级教师职称。二姐夫虽然务农,也是高中毕业。弟弟后来自学高中课程,考上了曲阜师范大学的专科成人教育班。我是终生教育的践行者,活到老学到老。20多年里,倍加珍惜失去的学习机会,持续参加成人教育,自觉学习,先后取得专科、本科文凭,拿到主治医师、政工师两个中级职称,一个高级政工师职称,成长为单位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省公司的中级培训师,从工作环境上和生活重心上,离农村渐行渐远……可是我曾经是一名农民的背景,越久远越难忘。就像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大姐,刚到济南时很不习惯,老是觉得自己最拿手的还是种地。现在光顾着看孙子,才不再老想着还是种地好。我明明离开老家三十年了,却始终觉得自己我的根还是在农村,自己就是一农民,像自己的父辈们一样的农民,虽然比他们多少认识了几个字,可是比起他们的勤劳善良,本分持家,我觉得自己退化了许多。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言行一致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5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