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长江文艺》2018年第7期|吕不二:鲜花大道
ZX68离线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风霜雨雪傲骨寒霜 细心品味感悟人生
级别: 综合论坛版主

UID: 33110
精华: 330
发帖: 137140
财富: 1072319 鼎币
威望: 112334 点
贡献值: 82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24996 点
在线时间: 4579(时)
注册时间: 2014-01-04
最后登录: 2024-01-27
楼主 发表于: 2018-08-12  

《长江文艺》2018年第7期|吕不二:鲜花大道

管理提醒: 本帖被 ZX68 执行加亮操作(2018-08-12)
中国作家网>>新作品>>报刊在线>>《长江文艺》 o%$'-N  
《长江文艺》2018年第7期|吕不二:鲜花大道 B3-;]6  
分享到: R,KoymXP  
来源:《长江文艺》2018年第7期 | 吕不二  2018年08月07日08:24 LGF5yRk  
导读: #ybtjsu'"U  
原本三世同堂幸幸福福的一家,却由于小孙女的被拐而开始厄运连连;当那些人都在命运的安排下一个个离去,只剩下年岁最高的她却独自活着等待。几十年,这等待也就成了一种标志,映衬着这时代洪流中的变,也代表着其中不变的坚守。 I.RmBUq):s  
WR@TH bU  
所谓鲜花大道,只不过是村子北边一个浅浅的沟渠。沟渠两边的坡上,长着大片大片的野花,渠底长着汹涌茂密的野草。这茂盛的野花野草,和这沟渠一起,一直延伸到北边很远的地方,朝下跌入一条很深的干沟里,蜿蜒着不知去向。 w} 1~  
以前,村里许多人家还养羊的时候,人们每天都把羊群赶到这沟渠里来。放羊的多是七八岁最多十几岁的小子。羊吃草,有时也吃花,只是草也吃不尽,花也吃不败。羊把这边的草吃上几天,放羊娃们就把它们赶往沟渠的另一端。吃完另一端,再往前走,直到折回原来的地方。羊吃草的时候,放羊娃们无事可做,便互相追逐打闹。折腾累了,就四仰八叉地躺在草地上,折一截青草咬在嘴里,时不时嚼几下,然后狠狠地吐掉,顺手再折一根草放进嘴里继续嚼。草把他们掩映其中,鸟从他们头顶飞过,吃草的羊有时走过来,低着头和他们对视一番,又掉转头不慌不忙地吃自己的草去了。放羊娃们把头扭向左边,左边坡上数不清的野花欢快地摇曳着。放羊娃们把头扭向右边,右边坡上数不清的野花欢快地摇曳着。他们用胳膊肘微微撑起身子,发现自己像是置身于野花的河流里。这种感觉真是奇妙极了,也享受极了。也不知道是谁,也不知道哪一天,就给这沟渠起了“鲜花大道”这么个名字,仿佛这里是一条车马大道。也许,当初突然给这条沟渠命名的人,并非说的“鲜花大道”,而是别的什么名号,只不过被大家听差了而已。不管怎样,这名字慢慢地就这么叫开了。一说起“鲜花大道”,大家伙都知道说的是村北的那条沟渠。想一想,似乎觉得这名字还真妥帖,似乎它命里注定就该叫这名字。 ieG%D HN  
鲜花大道右边坡上不远的地方,有一棵粗壮的皂角树,四个人才能合抱得住,树冠很大,罩着一片巨大的阴凉。枝叶间,垂悬着数不清的紫得发黑的皂角。阳光从树叶间的缝隙里漏下来,打在皂角上,闪着幽幽的光。风一吹,皂角风铃一样沙沙作响,让人想起沙漠里的驼铃。风若是大一点,就会有皂角被吹落下来,一声清脆之后,安然地躺在树下的草丛里。草地上,已经有许多被风吹落的皂角了。有的新下来的皂角完好无损,有的已经烂掉了,有的被树叶捂在底下,有的上面爬满了蚂蚁,也不知道这些小家伙要用皂角来做什么。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以前,每天都有小孩来树下捡皂角,寻宝似的在草地里猫着腰仔细找。一无所获时,就抬起头朝着皂角树痴痴地望。望而无果,便四下警惕地巡视一番,猴一样灵巧地上了树,迅速摘了一些下来,用衣角撩着,撒开腿兴奋地往家里跑。回了家,找地方把来之不易的皂角放好,才算是松了一口气。那时的皂角是稀罕玩意,可以用来洗衣服或洗头发。整个村子里,就这么一棵皂角树。当时村子里买得起洗衣粉的人家还屈指可数,洗发水更是后来才有的东西。所以,皂角那会儿的珍贵可想而知。现在,多少年过去了,时代早已不是那个时代了。可皂角树还是那棵皂角树,依然每年结满了皂角,只是没人再稀罕了。每年结的皂角,最后的结局都是落了个满地,化作了春泥。 pZO`18z  
皂角树旁,有一户人家,大门朝南开着,宅子窄窄的一溜,像条巷子似的。说是大门,其实只是两扇不大的小木门罢了,仅容得下木架子车出入。现在木架子车已经无用,靠在西面的土墙上都好些年没动过了,几乎就是一堆朽木。门原本是黑漆刷过的,现在已接近惨白。门轴不灵光了,开关的时候很费劲,发出很大的声响,且关不严实。关不关现在都不紧要,这家里现在也没什么值钱的物件,索性就任它这么白天黑夜地敞着。进了门,两边顺着墙放着好些柴火,乱七八糟地堆着,粗细长短不一,还夹杂着不少的树叶蒿草。两边的土墙,大小的豁口一个连着一个,跟长城上的垛口似的。土墙过去是很厚实的,雨打风吹,这么多年过去,看上去单薄多了,让人想起那些风烛残年的老人。再往里走,左手边朝东盖着两间瓦房,最里面,朝南也盖着两间瓦房。总共四间瓦房,看上去都很破旧了。窗户上,好多玻璃都破了,又拿塑料纸给捂上了。墙也是土墙,泥糊的墙皮很多都掉了,露出一排排土坯,能清楚地看见里面混杂的麦糠。房顶上的青瓦,现在已经黑黝黝的了,长满了苔藓和瓦松。屋子里家什不多,都是过去请木匠打的,现在看上去,让人难免有些恍惚。屋子里盘着炕,炕头连着灶,小铁锅挨着炕,大铁锅在外头,旁边是一个黑色的木风箱,拉起来已经很费劲了。 Qlgii_?#@  
这会儿,这家的老太太正坐在大门口,望着眼前的皂角树,手里拿着个长柄的烟锅,烟锅上吊着个布烟袋,上面绣着几朵花,那是她年轻的时候自己绣的。老太太本来就个儿不高,现在似乎比以前更矮了些。瘦小的身上,穿了一身黑粗布的衣裳,也不知道穿了多少年。现在村里没人穿粗布衣裳了,也没人找裁缝做衣服了,都是买现成的。老年人也都不像过去那样,一年四季身上不是穿着灰色就是黑色,现在都穿得五颜六色,花枝招展的,显得年轻。可这老太太身上还是穿的黑粗布衣裳,那黑粗布衣裳穿在她身上,倒也有一份庄重,仿佛她就该穿那样的衣服似的。老太太的脚是缠过的小脚,走起路来有点外八字,慢慢悠悠的,左右摇摆。老太太的头发自然全白了,还不算太稀疏,在后面绾成个扁圆的发髻。脸上手上的皮肤,只是干巴巴的一层皮,乌里透着青,布满了老年斑。右边额头上,长着个挺大的肉瘤子,乌青乌青的,猛地看上去怪吓人的。也不知道是娘胎里带来的,还是后来长出来的,她没跟人说过,也许说过,那也是很早以前的事了,现在没人记得了。老太太现在至少有九十岁了,也可能九十二或者九十三了,问她她也说不确切,反正在村里,数她年龄最大。村里的人都说,看她那身子骨,铁定能活过一百去。 =RH7j  
老太太吧嗒吧嗒抽几口烟,好像抽累了似的,缓一会儿,望一会儿皂角树,又把目光挪向不远处的鲜花大道。如今的鲜花大道里,没了吃草的羊,没了放羊娃,野花野草长疯了,一个大人站在里面,从远处都难看出来。以前,她就老这么坐在门前望,望着放羊娃们追逐打闹,望着他们神仙似的舒舒服服地躺在草地上,她就忍不住笑起来。那些放羊娃当中,有她的两个孙子,头发卷曲着,皮肤黝黑,壮实得像头牛,小牛犊,灵巧得像只猴子,打老远她就能从人群中一眼认出他们来。现在,有时恍惚起来,她似乎还能听到他们和一帮放羊娃在鲜花大道里嬉闹的声音,真切极了,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只是被疯长的花草遮掩住了。那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她有点记不大清了。有几十年了吧,反正过去很久了。她又闭着眼想了一会,然后眯着眼,伸着细长的脖子继续朝远处张望。鲜花大道南边一里多地的地方,就是村里的大路,大路北边有条小路。沿着那条小路,就能走到她们家来,也能走到鲜花大道去。可惜现在,原先附近住着的十几户人家,都搬到下面的集中点去了,只剩老太太一家还守在坡上。确切地说,只剩她一个人守在坡上,守在这座老旧的宅子里。她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守多久,那是天晓得的事情。现在,上坡来的人很少了,一年到头也没有几个。这里远离人群,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不过这样也好,省得有人打扰她,她也不想打扰到别人。 @>SirYh  
隔上几个月,村里的干部会匆忙上来给她送点米面油,再给她几百块钱,或者不知道从哪儿给她卸下一堆乱七八糟的柴火,或者煤块子,然后又匆忙离开了。她吃得不多,一袋面粉两个月都吃不完。她自己种点菜,那块菜地是她儿子活着的时候开垦出来的,大约有半亩地的样子,就在鲜花大道边上,皂角树过去不远。她能吃多少菜呢,根本吃不完,很多都被虫子和鸟祸害了,要么自己落在地里烂掉了。钱对她来说,也没用,除了盐,她没什么要买的,身体也没害过什么大病,一般的头疼脑热,自己对付对付就过去了。所以,她很少下下面村子和街道去。每天,吃饭睡觉忙活之余,她都会搬个板凳坐在门前,望着眼前的皂角树,然后望远处的鲜花大道,再望更远处的小路和大路,就这样一直来来回回地望着。她总觉得会有人从南边的那条大路上走过来,走到小路上来,再走过鲜花大道,走到这棵比她还年岁老的皂角树下来。 o@blvW<v7  
她等着这一天。 C J#1j>  
从下面的村子看不到老太太住的房子。只是做饭的时候,能看见烟囱里冒出来的炊烟。上午九十点的时候,村里人看见远处坡上面飘一阵炊烟,大家就知道,是老太太在做早饭呢。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又看见上面飘起了炊烟,大家就知道,是老太太在做午饭呢。晚上,一般是看不见炊烟的,老太太一般晚上不吃饭,一天只吃两顿。也有少数时候,整整一天,只望见上面飘了一次炊烟,人们就想着,老太太可能今天胃口不大好,吃得少。也有可能做了一顿饭,这顿没吃完,下一顿将就着,开水泡着吃了。冬天的时候,坡上的烟飘得勤一些。老太太怕冷,刚过寒露,就烧上炕了。以前烧炕,多用的是软柴,玉米秆呵高粱秆呵,她儿子还往回打蒿草。主要还是靠麦草和麦糠烧炕。夏忙割麦子时,镰要放低一些,尽量擦着地,麦茬就留得少,麦草就收得多,麦草垛就堆得又高又大。扬完场,麦粒和麦糠泾渭分明。麦粒入囤,麦糠挨着麦草垛堆起来,再拿蒿草什么的罩住,上面压几根木头。冬天烧炕时,麦草先烧过,火苗将灭未灭时,再把麦糠填进去,捂在上头暖着,炕就能热很长时间。现在不行了,不说没人烧炕,就是想烧炕,软柴也少了。早些年,收割机代替了镰刀,麦草就少了,每家每户的麦草垛迅速地瘪了下来。麦糠也不见了,都被收割机一股脑儿收了,分不清麦秆和麦糠了。那几年,大家还烧炕,还稀罕麦草,收割机割过了,地里的麦草都要拉回自个家烧炕用。看着地里留着的高高的麦茬,人们都难免有些心疼。后来,大家搬进了集中点,盖起了新房,睡上了席梦思,麦草就迅速从他们的生活里退场了。麦场和麦草垛在村里也难寻踪迹。现在,麦草直接被机器打碎埋进了地里当肥料。前几年,麦草一无用处,反而成了累赘,不少人直接在地里点了烧成灰。后来,上面领导说不文明,污染环境,不让点,谁点罚谁款,还可能抓去蹲大牢,就没人敢轻易点了。再后来,就直接给打碎埋进地里去了,这下大家都省事了。可没了麦草,别人没啥影响,老太太的生活却成了问题,做饭烧炕都成了问题。她是村里的五保户,也是村里最老的寿星,村干部们不能不拿她当回事。除了定期送些米面油,还不定期拉点儿煤块子过去。有时,还让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拉来些硬柴。老太太用不惯煤块子,只是冬天了搭炉子用煤取个暖。做饭烧炕,煤块子就不行了,反正她没办法用煤块子来做饭烧炕。她还是习惯用软柴。 Gs)2HR@>  
在鲜花大道北边,有一小片槐树林,那是村里仅有的一片树林了,大概有三四亩地那么大。以前村里有好几处树林,槐树杨树楸树,把不大的村子罩得严严实实。一年四季,有不少老头老太太,在树林里捡硬柴。秋天了,每人背个大大的背篓,拿着个耙子,在林子里耙树叶回去烧炕。现在,一代又一代人,开枝散叶,村子变大了,就没多少位置留给树了。只剩下这么一小片槐树林了,也就只有老太太一个人还在捡硬柴耙树叶。这几年,村子里集中规划,完了又家家门前修了水泥路。为了修路,那些长了几辈人的大树都被砍了,为修路让路,多可惜呵,可那是没办法的事。路修好了,宽敞又平整,再也不像过去那样晴天满脚土雨天满脚泥了。这新修的路和路两旁新盖的房配套极了。大家看着笔直干净的水泥路,心里别提多敞亮呵。原先为了大树被砍而生的那点惋惜,也很快随风而去。现在,村子里唯一的一棵大树,最大也是最后的一棵大树,就是老太太家门前的皂角树了。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现在的情况是,老太太和她们家的皂角树都处在了村子外面。如果在村子里,挡了路,肯定也得被伐掉。据说这棵皂角树,是老太太的太爷爷手里栽下的,现在少说也有二百年的寿数了。一个是村里最老的树,一个是村里最老的人,这倒是有点相依为命的意思。在老太太看来,也确实是这样。很多时候,她看着这棵皂角树,忍不住想,万一哪天她走了,皂角树怎么办?谁给它作伴呢?如果哪天皂角树先她而去了,她怎么办?又有谁给她作伴呢?她虽说是村里的人,现在独居一隅,又好像不属于村里了,就像这棵树一样,被人遗忘了,成了热闹外的一部分。老太太心里明白,惦记这棵树的人,可比惦记她的人多多了。这些年,时不时就有外面收树的人来打问这棵树,一次比一次出的价高,她这辈子压根儿想不到自己可以有机会拥有那么多钱。可是她不需要钱,再多的钱,都不能打动她,她只需要这棵树陪着她。村干部们苦口婆心地劝她,看得出来他们似乎很着急。她也很为难,可她不能,至少她活着的时候不能。倘若哪天她死了,皂角树该是什么样的命运,是继续孤零零在这儿再长上几十年几百年,还是立刻被那些惦记的人挖了,拉到别的什么地方去,她就不知道了,也管不着了。那也是命吧,是注定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就像以前他们一家八口人热热闹闹地过日子,结果倒是她这把早就该死了的老骨头活到了最后,活了个冷冷清清,谁能料想到这样的事情呢! :;u?TFCRx  
现在,麦草麦糠没了,还好有这么一小片槐树林在,没人再跟她抢着捡树枝耙树叶了。像许多年前一样,她需要这些硬柴和树叶,这是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秋深时,她背着个又大又深的背篓,走进那片槐树林。那些槐树也都长得又高又粗了,网状的树皮被岁月拉伸变形,树枝胡乱地长成不规则的伞状。老太太拿着个细齿耙,仔细地把地上落下的树叶耙成一小堆一小堆,然后再一堆一堆地揽进背篓里。头顶不时有树叶打着旋儿落在她的头上,落在她的背上,落在她的背篓里。有时,她有些累了,便就近靠着一棵老槐树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她穿着那身黑色的粗布衣裳,靠着树皮又黑又糙的老槐树,真像是老槐树的一部分。等背篓里装满了落叶,也压得稍微瓷实点了,她就把自己套进背篓里,背起来往回走。从后面看,那一双小脚被草遮住了,只见一个大背篓左右轻轻地摇晃着,缓缓地向前走着。 89X`U)Ws  
下面的人,一家家都盖了敞亮的新房,不少人还盖了洋气的楼房。都不睡炕了,和城里人一样,买的席梦思。冬天了,插上电褥子,再点个煤炉子,屋子里暖暖和和的。做饭也不用柴火,柴火做饭还嫌把家里雪白的墙熏黑了,都用的是电磁炉,或者煤气灶,方便省事。烟囱从绝大部分人的生活里消失了,连同炊烟,都仿佛一个世纪前的事情。有时,人们在下面朝坡上这边望过来,看见炊烟从鲜花大道附近袅袅升起,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像是在远望自己过去的生活。那种生活鲜活如昨,又久远陌生,一时难以辨认。 "L~qsFL  
村里年轻点儿的后生,只知道坡上边住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至于老太太为什么一个人住在那儿不搬下来,他们就不知道了。他们对一个远离他们生活的古怪老人的生活内里,也不感兴趣。他们知道上面那个叫做鲜花大道的地方,只是不知道它的来由。他们很少有人去过那条荒草渠,他们的生活里没有羊要赶到那里去吃草,那里的草有多丰盛,花儿有多香多美,他们都不关心。哪里有好吃的好玩的,哪儿有游戏厅或者网吧,哪里就是他们眼里丰美的“草场”,他们就把自己像一群羊一样迫不及待地赶过去, sQ>L3F;A`  
上了年纪的人,是知道老太太的。一提起老太太,或者瞥见上面形单影只的炊烟,他们就一阵感慨,或者一声叹息。村里,老太太那一辈人,如今只剩下她一个了。几十年前,老太太还不那么老的时候,他们都还是当爹当妈的人,都还年轻力壮,许多人的家也都还住在坡上。再往前,老太太还算年轻的时候,也就四十左右的年纪吧,他们一个个还都是屁大的孩子呢,成天往鲜花大道那边跑,放羊,胡闹,捡皂角或者偷皂角。看见老太太了,他们做贼心虚,从树上慌乱地往下撤,撒腿就跑,老太太就在后面喊着,慢——点,慢——点。再后来,在他们孩子手里,也是一样,放羊,胡闹,偷皂角,老太太还是一样在他们身后喊着,慢——点,慢——点。现在,他们搬下来十来年了,孙子都上中学了,儿女媳妇都在城里打工。他们想到老太太的时候,难免想起一些以前的事情,把他们从一个孩子长成一个老人的漫长时光默默地梳理一遍,觉得时光真是个不可思议的玩意。转眼,他们就都老了,可老太太更老了,老到好像不会也不能再老了一样。在老到不能再老的老太太跟前,他们就算不得老了,他们还是孩子,和当年一样。有老太太在前面给他们挡着,他们不敢言老。想到这儿,他们原本慨然的心就松弛了下来,也温热起来。 ~ (/OB w  
要说起老太太的故事,那真是一言难尽。先说老头吧,老头是村里唯一的猎人,父母死得早,婚事迟迟没着落。有一年冬天,他出去打猎,赶巧救了被狼截在半道上的一家人。后来,那家人知道他尚未婚娶,打听到他身世可怜,念及救命之恩,也看他老实厚道,就把唯一的女儿嫁给了他。老太太就是这样嫁过来的,那时老头岁数不小了,好像在三十上面了。 F)^:WWVc#  
老太太嫁过来,好些年没生养,老头脾气好,从不说她,还好言好语地劝她,实在不行就抱一个。老太太不答应,老头越对他好,她越要生出个儿子来,不然她没法过自己这一关。儿子出生那年,老太太的岁数也都三十好几了,同龄人家的孩子好些都十好几岁了。也许是终于了了心愿,也许是命吧,儿子没过周岁呢,老头就突然病死了。从此,老太太过上了孤儿寡母的生活。老太太自然宝贝这个儿子。这儿子长得出奇的黑,也出奇的瘦,嘴出奇的大,可身体不差,从小没怎么闹过病,干力气活也不落人后,还有一股子灵巧劲,一天到晚都乐呵呵的,天生的好脾气,对谁都是笑着说话,对老太太自然也是一百个孝顺。长到六岁,老太太就把老头留下的猎枪交给了儿子,教儿子打猎。儿子成为猎人,似乎带着某种遗传基因,她并未教多少,大都是儿子自己摸索的。儿子整日抚摸着那只乌黑发亮的猎枪,眼里的满足显而易见。老太太总觉得儿子一定从猎枪里看到了什么,或者找到了什么。那猎枪就像一根线,他顺着这根线攀呵攀,就能看到老头子所埋藏下的那些种子,就能成为像老头一样的人。 ~Bs=[TNd[  
儿子长到二十好几,都过了说媳妇的年龄,可他们光景差,房子还是老头活着时盖下的,像样的家具也没有,婚事迟迟定不下,一晃就过了三十了。这在农村,可是愁死人的年纪,眼看着就要朝“老光棍”的名号去了。老太太着急,儿子也着急,可谁家父母都希望自己闺女能嫁给好人家过好日子,当婚的姑娘们自个儿也是这个想法。老太太想到她当年嫁过来的缘分,还是一只饿狼带来的,真不是人能测算出来的。如果没有那只突如其来的狼,她现在会在哪儿?老头子会怎么样?这是谁也说不上来的事儿。现在,到了儿子这儿,又好像到了一种注定里头。她儿子也是三十出头的年纪,也是媳妇难觅,可谁又知道属于儿子的那份注定会是什么呢? l8Ks{(wh  
又过了两年,眼看着儿子的年龄一天天大了,如若真沦落成“老光棍”,那她怎么给老头交代。后来,实在没法子,别人也是好心,便私底下给老太太说,西边十里外有个寡妇,人长得一般,胖点,不讲究啥,心眼少,能干活,就是带着个尾巴(儿子),就看他们娘俩愿不愿意了。他们娘俩想了好几天,似乎想不出更好的法子,觉得这就是属于他们的注定,只能答应了。就这样,这胖寡妇带着个尾巴进了门,成了老太太的儿媳妇。除了带着个尾巴,这胖媳妇让他们无话可说,起早贪黑,地里家里,干啥都舍得出力气。不几年,就给他们家生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这四个孩子和他们的爹一样又黑又瘦,也一样乐观灵巧。只有胖媳妇带的那个“尾巴”,始终显得和这个家格格不入,整天心事重重的,不爱说话,也不愿意干活,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谁也别想从他嘴里问出话来。他们家那四个孩子,从小就放羊式地养着,养到五六岁,就买了几只羊让他们跟着别人去放羊。那时的鲜花大道,一天到晚热闹极了。放羊的人说笑,小孩嬉闹,羊儿们咩咩叫。老太太在皂角树下坐着,吧嗒吧嗒地抽几口烟,然后再从烟袋里捏一点烟丝出来,放进烟锅里,用大拇指压几下,再享受地吸几口。不吸烟的时候,她就望着鲜花大道那边笑。看着那些快乐的放羊娃和洁白的羊群,她在心里想:谁给取了“鲜花大道”这么个名字,还真是挺好听。想到这儿,她又笑了,接着又吧嗒吧嗒抽几口烟。烟从她的头顶上飘上来,飘进高大的皂角树,然后飘进无垠的蓝天,被蓝天抱进怀里不见了。 QeZK&^W  
那四个孩子,做什么都是集体行动,像四只分不开的雀儿。要干活了,父母喊一嗓子,他们跟得了令似的噗噜噜飞回家,笑着把分配给他们的活干得漂漂亮亮的,从不让人说第二遍。打猎的时候,这四个孩子跟在他爹身后,他们家的土狗在前面探路。到了打猎的地方,他们一个个禁了声,走路也悄无声息的。枪一响,他们欢呼雀跃地跟在狗后面跳着跑着,抢着要野兔的尾巴当耳套,把最长最好看的野鸡尾羽拔下来扮戏子。当然,晚上回去,吃野味的时候,他们也要争抢一番。不过,争抢归争抢,他们从来不生芥蒂。即使偶尔相互闹了点情绪,一转眼也就过去了,从不在心里搁着攒着。他们和他们的父母一样,都是心里不藏事的人。闲的时候,他们就一个个爬上门前的皂角树,在上面如履平地,还可以把自己倒挂在横长的树干上。他们也经常在皂角树上绑根绳子荡秋千,越荡越高,简直要飞起来,笑声也跟着在空中荡漾。他们都不上学,也不羡慕上学的人,对学校也不向往。倒是那些上学的孩子,看着他们四个那么自由自在,快快乐乐,一个个羡慕得不得了。有人不乐意去学校,对学习厌烦了,就给家长拿那四个孩子作例子:你看他们都不上学,不也一样好好的,比上学还好。家长反驳道:不上学,就得一辈子撅着屁股种地,你愿意?孩子道:种地有啥不好,你们不是也都种地?家长被噎得又气又笑,除了骂一句“不知好歹”,也就说不上什么来了。 n*vzp?+Y  
村里人见这四个孩子欢喜无忧的样子,都忍不住笑着问一句:这几个孩子怎么什么时候都这么高兴,简直跟他爹一模一样。他们的疑问带着答案,这也是让他们感到困惑又感到羡慕的事情。 l~i&r?,]^  
后来,政府收了枪,猎人的生涯结束了。猎人没得当,老太太的儿子就养起了蝎子。那些蝎子都是他晚上带着几个孩子在塄坎上挖出来的,积少成多,又盖了间小小的“饲养室”,模拟蝎子的生存环境,让它们繁衍生息,攒够一定数量,再卖给街上的药店。后来,蝎子的事业不知怎的偃旗息鼓了,他们又养起了兔子,白毛红眼的大白兔,可爱极了,也臭极了。老太太的儿子整天带着四个孩子给大白兔们挖草摘树叶,把它们一个个喂得白白胖胖。养得差不多了,可爱的大白兔便被剥了皮卖兔皮,肉留着自己吃。再后来,它们又重新养起了羊,不过是新品种,说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叫什么布尔山羊。那四个孩子整天照看着那几只娇贵的羊,带着它们去鲜花大道,让它们吃新鲜的花花草草,不让它们轻易跟别的土羊接触,怕串种。再后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老太太的儿子当上了村里的电工,整日戴着个脚蹬,在电线杆子上上上下下,把许多破旧不堪的电线缝缝补补。无论在干什么活儿,老太太的儿子和那些孩子,都是欢喜愉悦的,每一天都像是在节日里,每一天都像是一场崭新的游戏,他们参与其中,乐此不疲,似乎永远不会知道何为辛苦悲伤,那些好像被隔绝在了他们的世界之外。在他们的世界里,唯剩最简单的快乐,一切一望即知,清澈见底。 % C.I2J`_  
那一年,猎人的大儿子十五了,二女儿十四了,三儿子十二了,四女儿十岁了。几个孩子都比小时候稍微白了些,也稍微壮了些,看上去有一种健康之美,也还是那么爱笑。这四个孩子当中,数小女儿最好看,头发乌黑笔直,长着恰到好处的丹凤眼,嘴巴也大得恰到好处,再配上天生的古铜色皮肤,简直就是现在所说的古典美。当初人们不知道这些,但没有人不说这孩子好看的,都说老太太家养了一只金凤凰。家里的其他人,包括其他三个孩子,都极疼爱这个小的,处处让着她护着她。这最小的,享受着全家人的爱,却也不骄横,该干的活哪样也不会偷懒,对谁也是用心地回应着,懂事极了。 yp.\KLq8)  
那年秋天,刚刚收了芦苇不久,村子里来了个篾匠,有人说是河南来的,有人说是湖北来的,还有人说是河北来的,反正他说的话,村里人听得不是很明白。每年秋天,都会有外地的篾匠到村里来,谁家需要编席子、背篓、笼、簸箕、筛子都可以找他,把他请到家里来,管上吃住,再供上烟酒,临走时多少给点钱,差不多就是这样。村里每年都要来许多诸如瓦盆匠、木匠、剃头匠、补锅匠、石匠、秤匠等等之类的匠人,把农村生活里一年来的磨损遗漏修修补补,使农村人能应付来年的生活。 UA]U_P$c  
篾匠来到了村里,被许多人喊到家里去干活。篾匠干活时,许多大人孩子都喜欢围着看,也包括那四个孩子。他们看着篾匠把苇皮剥干净,然后用苇穿子把芦苇劈成粗细均匀的篾片,再用苇锊子把篾片上的毛刺刮干净,接下来就是碾篾片了。碾篾片之前,要先给篾片喷水。有的篾匠直接用水壶洒,有的直接端碗水,嘴里灌饱了,“噗”的一声喷出一团雾出去,如此反复。用水湿了篾片,得放上一段时间,时间到了,找块平整的地方,用石碾子碾篾片。篾匠站在石碾子上,脚蹬着石碾子来回碾,要碾上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才算完事。孩子们在地上看着蹬碾子的篾匠,觉得他像极了庙会上划旱船的人,好玩极了。篾片碾好了,按长短宽窄分了类,就开始织席子了。先起头,再编织,织得尺寸足够了,再洒水浸湿,然后拆边,压角,最后收边。一张苇席才算织成了。整个过程,篾匠投入其中,有一种认真的美。围观的人看着,感受着从芦苇到苇席的变化,内心也有一种探知某种秘密的喜悦。 Jx_BjkF  
篾匠给这家干着活,别家都一个个过来约篾匠,顺便看看篾匠的手艺。老太太家的胖媳妇已经打过招呼了。她跟篾匠说:我们家就在老皂角树底下。篾匠恍然大悟似的点点头,表示知道那地方,算是给她应下来了。她看着自家的几个孩子也在围观的人群当中,痴迷地看着篾匠织席子,假装不悦地嘟囔了一句“哪儿的热闹都少不了你们四只雀儿”,就扭着大屁股回家去了。那阵子也没啥活干,孩子们平时也省心,所以她没赶着他们回家。隔天,老太太也提着烟袋迈着八字步过来了,她也跟那个篾匠说:我们家就在老皂角树底下,朝南走几步,就能看见。篾匠说:你们家媳妇说过了,误不了你们家,您回去歇着吧。老太太转身往回走的时候,看见自家的四个孙子,也笑着嘟囔了句什么,谁也没听清楚。老太太给烟锅装满了烟丝,点着吸了几口,慢悠悠地朝家走了。 f*& 4d  
一天下午,大家伙正看篾匠织席子呢,卖货郎蹬着自行车,摇着拨浪鼓来了。看了好几天织席子,许多人也看厌了,转眼就被那拨浪鼓的敲打声吸引了去,在一堆能吃能玩能用的小玩意面前流连忘返。看中了想买的,回家拿钱的拿钱,有能置换的破烂就拿破烂来换,没钱没得换的,就在一旁看新鲜。老太太家的几个孙子也都围在了货郎跟前看新鲜,他们没钱,也没啥破烂可换,看看就让他们很满足。只有他们家老小还在看篾匠织席子,她对货郎的那些小东西兴趣不大,加上那个篾匠老跟她开玩笑,还给她糖吃,说看见她就想起自家的闺女,她就乐意在跟前看他忙活。 @ob4y  
那天很晚了,货郎早都摇着拨浪鼓走了。那三个孩子跟着别的孩子在外面玩了一会儿,回到家,老太太的儿子问:老四呢?那三个齐声说:看篾匠织席子呢。老太太的儿子心里咯噔了一下,连忙跑出了门,跑到织席子的那家,篾匠不见踪影,老四也不见踪影。那家人说,天刚擦黑,那个篾匠就急匆匆地走了,饭也没吃。老太太的儿子赶紧叫了村里的许多人找,找遍了村里村外,都没找见篾匠和老四。大家伙又点着火把,沿着去县城的路,翻过一架大深沟,一直找到了县城,还是没有。遍寻无果,他们只好去县里的公安局报案,警察给他们做了登记,让他们回去等消息。这消息一等就是三十年,等得老太太这个白发人,老泪纵横地把一个个都送走了,剩下她孤零零地一个人,守着这棵皂角树,还有这座老房子,老四还是音讯全无,不知死活。  (zL(  
老四刚被拐走的那些年,老太太的儿子带着两个小子几乎找遍了大半个中国。他们在湖北找,在湖南找,在河北找,在河南找,在贵州找,在广西找……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先找一份卖力气的活儿,边干边找他们家老四。找上些天,又到别的地方去找,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着找着。他们没有老四的照片,只好一遍遍给别人描述老四的样子,乌黑笔直的头发,好看的丹凤眼和大嘴巴,还有古铜色的皮肤,操着渭北口音。那些人似懂非懂,一阵点头后,又是一阵摇头,然后在一阵无奈叹息中,把他们送往别的地方,他们也只好带着失望去往别处寻找希望。 }[m,HA<j  
他们就这样在大半个中国找了十几年,找到壮年的猎人变老了,找到两个小子满脸沧桑,老四依然踪影全无。他们给别人描述了无数遍老四的样子之后,老四的样子在他们心中却悄悄变得模糊难辨了,他们曾经坚定的心跟着怀疑起来。他们想着,十几年的时光过去了,老四怎么还会是当年的模样?可他们只记得老四当年的模样呵,即使只是当年的模样,如今在他们心中已然模糊起来,又何况分别十几年之后的老四?那样的老四究竟离他们有多远?如果真的迎着面走过来,老四肯定已经完全认不得他们,他们也肯定完全认不得老四。老四已经不是老四,是完全陌生的另外一个人了,就像他们一样。 tNbZ{=I>  
找了十几年,原本乐观的他们,也不抱希望了。老太太的儿子带着两个长大了的小子回到了省城,在工地上打工赚钱。他想着,他带着两个小子,找了老四十几年,虽然没找到,可也算尽力了,老四也不应该怪他们。现在,他们得为自己的生活忙活了。作为父亲,他不能误了两个儿子,他得带着他们赶紧赚钱,拆了旧房盖新房,给他们娶媳妇,然后等着抱孙子。 v6q oH)n  
他们父子三人在城里的工地上盖楼房,在脚手架上钻来爬去。他们本来就像灵巧的猴子,从小上树攀爬比村里的任何人都强许多。现在来到了城里打工,在迷宫似的楼房和复杂的脚手架之间来来去去,对他们来说算不上难。可是,偏偏从楼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而是他们。一起干活的人都说,他们不应该干这空里的营生,他们虽然干着活,心思却一直在旁处,整日恍恍惚惚的,别人问东他答西,一个出事了,其他人还不换地方,继续在高处一心两用,结果,父子三人,跟传染了似的,接连掉了下去。多惨!这也是命吧,命该如此,没办法的事。 'k?*?XxG  
家里的三个男人没了,只剩下两个老太太,和那个已经长大了的尾巴,二女儿已经嫁做人妇了。往昔,那几个雀儿一样的孩子,进来出去都是叽叽喳喳的。有他们在,这个家没有一刻不透着热闹劲儿。现在,白天和黑夜都差不多,仅有的三个人,也都怕弄出一丁点的响动。该干的活,基本都是老了的胖媳妇干,那个“尾巴”顶多给她搭把手。大多数时候,他默不作声地骑在墙头上,也不知道他在看些什么,更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老太太还是整天坐在门前的皂角树下,吧嗒吧嗒抽一会烟,然后望着远处发一会呆。远处的鲜花大道,草丰盛依旧,花也依旧被风吹成海浪,只是放羊的人越来越少了,能出去的都出去打工了,能找到别的门道赚钱的都不愿放羊了。仅剩下几个放羊的,都是腿脚不好,干不了重活或者年纪很大的人。他们放羊的时候,不跑不闹,也不说不笑,只是安静地坐着或躺着,比那些羊还沉默。 gS$?#!f  
不几年,那个上了年岁的胖媳妇也死了,死于心脏病,人们都说她太累了,累死了。老太太说,死得好,死了解脱了,我想死死不了,老不死呵!胖媳妇刚死,那个“尾巴”就不见了,有人说回他原来的村里去了,去找他本家叔伯去了。老太太说,走了好,心一直不在这儿,待在这儿也难受。后来,那个嫁出去的二女儿,被男人家暴失手打死了。这样一来,家里就剩下老太太一个人了。后来,村里集中搬迁,搞新农村,村干部给她申请了帮扶资金,不用她花一分钱,让她也搬到新房子里住,动员了好多次,老太太不去,态度很坚决,只好由着她了。都说人挪活树挪死,可她一把老骨头了,指不定那天就闭眼了,还折腾个什么呵!再说,她在这老房子住惯了,新房子再好,她不认,也合不来。再后来,他们几次三番来,要买老皂角树,她没答应。最后告诉他们,等她死了再说。她不是在说气话,她知道死后的事,由不了她。可只要她活着,她就不能由着他们把皂角树弄到别处去。 N#"(  
村里知道老太太家里事情的人都猜测,老太太之所以不肯搬下来,可能是还等着老四呢。在老太太心里,老四肯定还活着,只是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她离家那会都十岁了,啥都明白,啥也都记得,怎么能不知道自己的家住在哪儿。等她哪天找回来了,看见那棵老皂角树了,也就看见家了,知道家一直都在呢。关于老四,村里传言说,她被拐到贵州去了,又说被拐到广西去了。说她被关在了山里的一户人家,还被打断了腿,给那家的傻儿子做了媳妇,还给那傻儿子生了孩子。据说,后来好不容易从那家逃跑了,却又被别家给骗去强做了媳妇,又生了两三个孩子,手被绳子绑着,脚上戴着锁,整日关在门里。后来,时间久了,也不绑不关了,她也认命了,不跑了,也回不来了,觉得自己没脸回来。村里人说得言之凿凿,绘声绘色,不时再添枝加叶一番。可究竟真相如何,谁也不知道。 U jrML  
前些天,村干部又带着几个外地人,去找老太太商量那棵皂角树的事去了,自然还是无果而返,他们笑着留下几百块钱,和一堆牛奶、奶粉、水果之类的东西就匆匆离开了。 zs@xw@  
第二天,村里去县城的车返回来时,下来一个戴口罩的城里女人,也看不清长相,个子不高不矮,穿着驼色的羊毛大衣,围着条草绿色的围巾,还戴着顶灰色的毛线帽,在街道上徘徊张望了一会儿,后来,踩着高跟鞋,咯噔咯噔朝北边坡上上去了。有人看见那女人上了坡,从大路拐向了小路,朝鲜花大道那边去了。 }* s%|!{H  
又过了几天,几个上了年纪的人在一起闲聊,不知谁突然说好几天没看见坡上的老太太家的烟囱冒烟了,不是病了吧?于是,几个人就一起上了坡,走过大路,走上了小路,走过鲜花大道,还没走到跟前,就看见老太太一个人安坐在皂角树底下,手里的烟锅滑落到了地上,稀疏的白发梳得一丝不苟,头朝前面低垂了下来,像是睡着了。额头上长着的那个肉瘤子,几乎要挨着地了。 Me XGE  
待他们走到老太太身旁,叫了几声,全无反应,忙俯身想扶她起来,这才发现,老太太已经咽气了。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赵星
屈联西离线
2015.1.28跟QY无关
级别: 杂志编辑

UID: 8142
精华: 58
发帖: 116763
财富: 190111733 鼎币
威望: 81 点
贡献值: 468 点
会员币: 2 个
好评度: 5705 点
在线时间: 13543(时)
注册时间: 2010-01-02
最后登录: 2024-03-29
沙发 发表于: 2018-08-18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T_NN.Ol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
The world kissed me with the sadness,for singing by me in return.
ZX68离线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风霜雨雪傲骨寒霜 细心品味感悟人生
级别: 综合论坛版主

UID: 33110
精华: 330
发帖: 137140
财富: 1072319 鼎币
威望: 112334 点
贡献值: 82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24996 点
在线时间: 4579(时)
注册时间: 2014-01-04
最后登录: 2024-01-27
板凳 发表于: 2018-08-18  
   uB>OS 1=  
Qoom[@$  
6u [ B}%l  
07#e{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ds "N*\.  
      
赵星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13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