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读《梁家河》有感
zj66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40996
精华: 2
发帖: 130667
财富: 334760 鼎币
威望: 4 点
贡献值: 35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6 点
在线时间: 8242(时)
注册时间: 2018-06-08
最后登录: 2024-04-24
楼主 发表于: 2018-08-15  

读《梁家河》有感

《梁家河》的阅读,我都是利用业余的时间,读了整整一个月,这一个月的阅读只能说,我把这本书读完了。如果说深深的理解、体会其中的深意,我觉得,还远远不够。
于是我重新的捧起这本书,带着无限的感动和震撼慢慢的品读。在每一次的品读回味过程中,我的心跟随作者朴实细腻的笔触,轻轻地、虔诚地触摸着书中那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照片,在这些详实生动的历史细节中我真真切切地嗅到陕北黄土地泥土的气息,我清晰地看到了知识青年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历经种种苦难,磨练意志、升华青春、丰富人生的奋斗历程。
对于那段上山下乡的历史,70后的我也只是听老一辈的讲述。在他们茶余饭后,断断续续的讲述中,我听到的是对那个被撕裂的年代的抱怨和控诉,是大时代下对于自身命运无法把控的哀怨,很少听到有人说在那个岁月里,在那样的环境下真正能明白自己是谁?想要做什么?未来在哪里?
而在梁家河这个很原始,也很穷困的小山沟、疙瘩梁里,我看到了习近平从一个中学生到自力更生的农民,在如此巨大的转变过程中,艰苦的环境带给习近平刻骨铭心的记忆,同时也铸就了他为民造福的初心。
1969年1月,习近平和许许多多的知青乘着“知青专列”到达铜川后,又几经辗转来到了全村只有60多户、200多人的梁家河。从北京到梁家河,生活条件天壤之别,可以想象他从起初的格格不入,“什么也不会做,什么都要依靠别人”,到后来向群众学习,最终经受住了考验,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真正融入了这个小山村,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当时国家取消了知青的粮食供应后,有40%的知青粮食是无法供应的,挨饿变成了经常的事,“劳动关”就成了知青真正难过的关。反反复复高强度的劳动不仅无休止而且无效果,“地越种越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衣服补丁越来越多,而箱子却越来越空……”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打坝造田寄托了人们对吃饱饭的渴望,也为增产提供了一个现实的方案。在农历二三月,陕北冰雪刚融化,寨子沟打水坠坝,习近平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雪里干活......人们对干活不惜力的习近平竖起了大拇指:“好后生!”
就这样习近平一面进行着他的农民化实践的同时,一面却从书中废寝忘食的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
白天,他和农民们一起挑粪、拉煤、拦河、打坝,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晚上,他就给来串门的村民讲古今,讲《三国》、《水浒》、《红楼梦》……当梁家河早早进入梦乡的时候,只有习近平的窑洞还透出一丝光亮,没有人知道,这微弱的灯光给习近平带来了怎样的光明。也没有人能明白是怎样的信念,让这个年轻人在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的环境下,能夜以继日的读书学习。那“砖一样厚的书”,有古代的、现代的、有中国的、外国的,有文学的、哲学的、自然科学的......别人读书是了解历史,丰富知识,而习近平读书,会有思考、有借鉴、有批判。
七年知青岁月,七年的摸爬滚打,锤炼了习近平顽强的意志品质,他带领村民打坝淤地、挖水井、成立代销店、办铁业社、缝纫社,还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全省第一口沼气池,让村民做饭、照明都用上了沼气。梁家河在短短两年时间成了远近闻名的好村子。可以说,七年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为习近平担当党和国家大任,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思想基础,梁家河是一个载着习总书记启航的地方,是中华民族复兴梦开始的地方!
梁家河的窑洞有青年习近平读书求知的身影,梁家河的土地有青年习近平战天斗地的故事。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梁家河这个陕西北部的小村庄成为每个怀揣梦想、敢于奉献的青年人的向往之地,更是无数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dqqjk在线
乔吉奎
级别: 管理员

UID: 39817
精华: 16
发帖: 81884
财富: 222594 鼎币
威望: 18 点
贡献值: 84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48 点
在线时间: 10470(时)
注册时间: 2016-09-07
最后登录: 2024-04-24
沙发 发表于: 2018-08-16  
感谢张老师来稿!文章不错!只是已经刊用过《梁家河》的稿件,不能再用哈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余梦伦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