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带上文化 搬离贫穷
静守己心,看淡浮华。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4610
精华: 89
发帖: 124450
财富: 7412413 鼎币
威望: 168 点
贡献值: 162 点
会员币: 10 个
好评度: 2967 点
在线时间: 11784(时)
注册时间: 2008-07-03
最后登录: 2021-04-19
楼主 发表于: 2018-08-27  
0

带上文化 搬离贫穷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登高的温石 执行加亮操作(2019-07-21)
  贵州省从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和发展问题着手,结合地方旅游、文化资源优势,探索形成了以城镇化集中安置为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模式。他们把搬出文化、搬出产业、搬出安居乐业放在重要位置,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设计,让移民群众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夏末秋初,记者来到贵州省六盘水市陡箐苗族文化创意园,一栋栋极具苗族特色的房屋依山而建,淡黄色的外墙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显眼。
  “陡箐镇的这个文化创意园,是一个易地扶贫安置点,将安置贫困户167户731人。”六盘水市宣传部副部长马永刚告诉记者:“设计者围绕打造苗族文化创意园的规划,在不破坏山体的情况下,结合山势将其设计成一个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苗寨,不仅能传承苗族文化,还能发展旅游业,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易地扶贫搬迁+山地特色旅游
  六盘水市在严格执行精准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区域和搬迁对象的同时,注重充分发挥山地特色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把搬迁安置点选在旅游景区,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特色生态旅游资源深入结合。
  记者来到位于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的水城县龙场易地扶贫安置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碧波荡漾的人工湖,湖的四周是一栋栋灰白相间具有白族民居特色的小楼房。登高远望,安置点四周茶叶基地一望无际,据介绍有3万亩,整个安置点仿佛世外桃源。
  据介绍,水城县南部园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分为两期建设,共安置贫困户1147户4549人。其中,一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与白族风情园(水城县茶文化产业园)隔湖相望,安置入住贫困户507户2062人,目前已全部搬迁入住。二期项目依托白族风情园南院和北院,形成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和景区依山傍水融合发展的格局,安置贫困户640户2487人,将在年底前入住。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户的入住解决了周围3万亩茶场、茶叶加工厂、服装厂的用工难题,也进一步提升了景区景点人气。
  近年来,水城县大力整合资金、资源、人力、物力,注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使白族风情小镇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逐渐成为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和谐社区、活力社区。
  在大河都市休闲农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记者走进村民周珍喜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书画,上面写着:“茅屋换别墅,新风换旧俗,就业有保障,分红把钱数。”该安置点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备,房屋排布错落有致,共安置搬迁群众294户1452人。
  “每栋房屋为三层仿古风格建筑,均配有小庭院,在房屋装修装饰上注入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元素,并根据房屋户型设有5至10个床位不等的家庭旅馆房间。今后,搬迁户可选择将房屋入股钟山区扶贫旅游公司,全程参与景区开发农家乐、现存旅社的运营,年底获得分红,实现脱贫致富。”大河镇易地扶贫搬迁指挥部的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说。
  多举措促进人与文化一起“搬”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迁群众离开原有的生产生活环境,搬迁到新的居住地,他们所处的文化氛围面临重大改变。人是‘形’,文化是‘魂’。如果只搬‘形’,丢下了‘魂’,搬迁群众将会缺乏精神文化的支撑。”黔东南日报社社长高俊华说,“黔东南州在实施搬迁过程中充分考虑文化对搬迁成败的影响因素,多举措促进人与文化一起搬”。
  黔东南州在安置房的规划设计上,注重充分体现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将其深深融入住房建设中去。如苗族的图腾是牛,苗族的精神文化与牛息息相关。雷山县抓住苗族文化的内涵和真谛,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房屋建设中加入“牛”元素,将安置点建在从空中俯瞰就像一头卧着的水牛的地势上,并取名为“牛王寨”。在牛王寨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上,也突出“牛”文化主题,配套建设有斗牛场、苗族芦笙舞场、苗族特色凉亭等文体设施。
  通过日常生活留住民族文化记忆。黔东南州实施的“一乡一区、一村一楼、一组一梯、一家一层”的群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模式,将安置楼房用群众原迁出点的名字命名,如凯里市的上马石安置点就有“万潮楼”“三棵树楼”。熟悉的名字让搬迁群众有熟悉的感觉,虽然由过去生活的村寨来到现在的城镇社区,但固有的人际圈、亲朋圈、文化圈不变,让故土难离、乡愁难忘的搬迁群众真正感受到出门进门还是熟悉的面孔,虽然身处异地却一切如故。
  与此同时,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还设有“乡愁馆”,将搬迁户老家留下的石磨、犁耙、老照片等进行集中展列,让搬迁群众在思念故土时可以再摸一摸、看一看,留住民族文化的记忆。
  为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黔东南州以市场需要为突破口,将传统的文化手工业一起搬迁出来。如雷山县在牛王寨安置点引进了苗族刺绣、苗族银饰制作等“非遗”传承人领办企业,实现了搬迁户“楼上住新家、楼下进工厂”,一些年轻的移民群众开始跟随这些传承人学习苗族刺绣、苗族银饰制作等民族文化技艺,既保护了传统民族文化,又解决了就业问题,让搬迁群众能够自主增收。
  让搬迁群众生活得更好
  近年来,黔西南州走山地全域旅游发展路径,就如何在易地扶贫搬迁中搬出文化、搬出产业、搬出自信进行不断探索。
  贞丰县者相镇安置点在实施搬迁过程中,充分考虑妇女儿童在生活、就业、就学上的需求,动员各级力量,建成了集扶贫、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为一体的易地扶贫搬迁示范小镇。他们以当地土布作为核心元素设计出“乜果花”系列服装、生活用品、家居用品等1000多款产品;依托聚慧农业旅游扶贫公司,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布元素,把土布与竹艺、木艺、纸艺、布艺相结合,开发出300多款产品,进一步盘活土布产业,做好土布文章,促进了安置点群众增收致富。据了解,者相镇目前已创建巾帼示范基地33个,带动安置点妇女就业300余人,平均每人月收入近2000元。
  普安县江西坡安置点又名普安县东城区布依茶源小镇,借助“中国古茶树之乡”这块金字招牌,全力打造4A级世界茶源谷景区,建成世界茶源文化广场和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成功举办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和公开赛、全国健身瑜伽公开赛等系列活动。普安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全长75公里,被业界誉为“中国最美山地自行车赛道”。同时,小镇周边还布局了茶叶初、精、深加工公司(合作社)60余家,在“双创园”布局了才华手袋厂、港商玩具厂、“正山堂·普安红”精品生产线等劳动密集型企业10余家。
  义龙新区顶效安置点根据麻山搬迁群众意愿,将搬迁群众使用的“风簸”“筛子”“搭斗”“石磨”等生产生活用具搬出来,在马别移民新村打造了“麻山乡愁馆”,并按搬迁群众的风俗习惯办起“大食堂”,按麻山地理地貌、苗族文化、布依文化等建起“海孟坝广场”“麻山风情街”“前锋路”等,让搬迁群众在新家园也能留住并感受到“故土情”,体会“乡愁味”,增强获得感。同时,成立望谟麻山民族文化开发有限公司,组建麻山民族文艺演出队,充分挖掘发扬麻山群众的传统文化,培育传统产业。现已发展麻山织布、麻山制衣、麻山刺绣、麻山制酒、麻山制肉等15个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兴办的玩具厂、绣娘坊、黑依鸟民族服饰公司等解决了1000多名搬迁群众就近就业。(王新伟)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_~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余梦伦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