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千年相约苏东坡
羊君离线
党员领导干部除了素质高、为民服务意识强外,工作上还应该雷厉风
级别: 综合论坛版主
UID: 33891
精华: 58
发帖: 170414
财富: 985580 鼎币
威望: 67 点
贡献值: 264 点
会员币: 2 个
好评度: 193 点
在线时间: 6240(时)
注册时间: 2014-02-21
最后登录: 2024-04-12
楼主 发表于: 2018-09-13  
0
来源于 转贴 分类

千年相约苏东坡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羊君 执行加亮操作(2018-09-13)
*&5G+d2  
     文\十建公司  田元武 a,}{f]  
8nZPY)o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品读这首《水调歌头》,遥望着天边的一轮明月,在这个初秋的夜晚,我仿佛穿越了千年,听到了苏东坡的声音。在这声音里,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感悟。 }cS3mJ  
rNgE/=X  
    其实,回顾苏东坡的一生,我们会发现,在他的人生旅途中,既有春光明媚,也有流金铄石,既有秋风萧瑟,也有冰魂雪魄。 8|J%IE  
4Pz9&^K  
    在我的印象里,苏东坡的诗词似乎贯穿了我的学生时代。有时我在想,苏东坡也会和我们一样在课堂里度过大部分少年时光吗? \!w7 N :m  
-n Hc52,  
    中国现代文学家林语堂在其专著《苏东坡传》里说:“苏东坡小时候除了读书,还有很多兴趣。放学后他常回家偷探鸟巢。苏母严禁孩子和丫鬟抓小鸟,日子久了,小鸟知道在这儿不会受到干扰,就开始在低枝上搭窝,小孩都看得见。”由此而知,苏东坡的少年经历和我们并无差别,但其良好家风和天赋异禀,让苏东坡在儿时就有了文学大师的潜质。 E"w7/k#3}C  
08.dV<P  
    十岁那年,苏东坡的父亲苏洵游学四方,母亲程氏成了他的启蒙老师。《宋史.苏轼传》中讲道:“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知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母亲程氏,为苏东坡后来的人生观注入了正能量,有这样的母亲,苏东坡应该是非常幸运的。 aZBaIl6I  
cDAO5^  
    四川眉山是苏东坡的家乡,陈毅老总曾经在这里写下了“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的诗句。1055年(宋仁宗至和二年),十九岁的苏东坡在眉山已是闻名巴蜀的一枚“学霸”。这一年,苏东坡打破了唐代后期以来 “蜀人不好出仕”的传统,以弱冠之年进京赶考。 $"_D"/*  
Z ,T TI>P  
    苏东坡似乎为考试而生,第一次参加科举就取得了“榜眼”的佳绩。当代著名作家刘小川曾经在自己书中写道:“苏轼很能考,目标明确像白居易。他被称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中也包括他非凡的科考本领。”如果放到现在的话,苏东坡不仅仅是学霸,更是一个文学天才。身为“榜眼”的苏东坡也开始了自己春光明媚的青年时代。 '4O1Y0K  
3}N:oJI$z  
    二十来岁的苏东坡,风华正茂,引无数学子竞折腰。然而好景不长,眉山传来噩耗,苏东坡的母亲病逝。我想,在返回家乡的途中,苏东坡该是怎样的愁肠寸断,母亲程氏谆谆教诲的情景应该在他的梦里不断地涌现。 Kt`0vwkjvI  
,l@hhaLm?  
    守孝三年,苏东坡的学问愈加深厚。那时,苏东坡全家已从巴蜀大地迁至京城开封。按照大宋体制,守孝归来的学子要重新进行科举殿试。学霸就是学霸,天才就是天才,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苏东坡在第二次考试中,更上一层楼,得了第一名,从此苏东坡成为了全国一流的学者,一颗文坛新星冉冉升起。当时,作为文学大师、史学名家的欧阳修就曾预言道:“三十年后没有人会谈起我。”的确,欧阳修去世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宋文坛就成了苏东坡的天下,也很少有人再提及欧阳修了。 ^8fO3<Jg  
T.K$a\/{,  
    苏东坡在大宋稳定的政治环境下,佳作频出。从诗到词,从文到赋,苏东坡就像畅游大海的鱼儿,无比的自由,无比的逍遥。春天里,苏东坡以《一斛珠》为词牌,写下了“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的绝妙词句。针对历史人物,苏东坡借古喻今,不拘泥于传统论调。在《诸葛亮论》中,他开篇就以磅礴的气势道出了自己的看法:“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 ,u\M7,a^  
Ex<-<tY  
    年轻的苏东坡,气宇轩昂,文笔风骚,大宋文坛,众人仰慕。随着知名度的日益提升,苏东坡的政治仕途似乎也应该是前途无量,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kB  :")$  
fE^rTUtn  
    1061年,二十五岁的苏东坡离开了京城,担任了自己踏入仕途以来第一个官职---凤翔判官。苏东坡第一次离开妻子王弗、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心中不免万分惆怅。他用“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于仕途的无奈。也就是从那时起,苏东坡的人生步入了流金铄石的时代。 VBd.5YW  
RrRCT.+E  
    林语堂认为,苏东坡的精神代表是“火”,他一生和水灾、旱灾奋斗,每到一地就忙着修建供水系统、水运系统和水井。火的象征很恰当,因为他活力充沛。换句话说,他的脾气以及他的一生都像烈焰,到处给人生机和温暖,也一路烧毁了某些东西。林语堂对于苏东坡的理解已经是深入骨髓了。 $cK9E:v  
zL7+HY* 3o  
    如果谁要问起,苏东坡二十世纪的代言人是谁?在我看来,非林语堂莫属,因为他用英文撰写的《苏东坡传》,让其他国家的人们知道了世界文学史上不仅有莎士比亚,还有中国的苏东坡。 nR ,j1IUF  
ap=M$9L'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苏东坡精神世界中的“火”很旺,他的火烈脾气,让上级领导颇为苦闷。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拉开大幕,作为青年干部的苏东坡更是火气十足。针对变法中的种种弊端,苏东坡连续向支持变法者开火,撰写了振聋发聩的《上皇帝书》和《再上皇帝书》两篇文章,文中讲道:“今上自宰相大臣,既已辞免不为,则外之议论,断亦可知。宰相人臣也,且不欲以此自污,而陛下独安受其名而不辞,非臣愚之所识也。君臣宵旰几一年矣,而富国之效,茫如捕风,徒闻内帑出数百万缗,祠部度五千馀人耳。以此为术,其谁不能?”苏东坡这把火,不仅烧着了王安石,也烧到了皇帝的额头上。直到妻子王弗去世之时,苏东坡的眼泪才让自己心中的火气消退了许多。  =v8#@$  
nE/T)[1|  
    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三十九岁的苏东坡因思念自己的妻子,写下了绝世名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时至今天,这首《江城子》依然可以让不少痴男怨女两泪汪汪。 H"n"Q:Yp  
E%40u.0  
    王安石变法,改变了苏东坡的命运,他的人生就像秋风萧瑟,既能扫起旧时的落叶,也能吹醒他更多的感悟。刘小川在《品中国文人》中讲道:“苏东坡反对王安石变法,一生的命运都搭进去了。”1080年(宋神宗元丰三年),苏东坡被王安石赶出京城,谪居湖北黄州。 {v2Q7ZO-  
1;H(   
    此时,早已步入中年的苏东坡似乎并不在乎政治上的得失,在黄州生活的有滋有味。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之外,苏东坡更在意吃。他的《炖肉歌》云: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从此,“东坡肉”闻名遐迩,一位大牌“吃货”就此诞生。 K}a[~  
l(<o,Uv[`  
    茶余饭后的苏东坡也喜欢游山玩水,他血液里流淌着的文学基因时不时碰撞出璀璨的火花。在黄州期间,他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了千年经典: Z7%>O:@z  
`aSz"4Wd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F%< 0pi  
rV1JJ.I  
    吃着红烧肉的苏东坡,从黄州辗转到常州、登州,再到京城任职。几年间,苏东坡的人生就像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连他自己都琢磨不透。1086年(宋哲宗元祐元年),支持变法的神宗皇帝和宰相王安石相继去世,保守派的司马光不到五个月也离开人间,大宋王朝的历史出现了拐点。继位的哲宗皇帝,年仅九岁,其祖母垂帘听政。 \hm=AGI0  
?MN?.O9-  
    苏东坡到京城八个月,得到了太后的有力支持。四十九岁的他,官位连升四级,从七品成为了三品翰林。此后的七年,苏东坡的官位虽有起伏,但也高位运行,从吏部尚书到兵部尚书,再到礼部尚书,他的政治生涯达到了巅峰。尽管如此,宋东坡依然没有丢掉文人的风范,一篇篇美文,一首首诗歌,一曲曲词牌更是佳作频出。 /Wzic+v<>  
%tpt+N?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 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云飞乱。空有年年雁。”这首作于1090年(宋哲宗元祐五年)的《点绛唇》,彰显了苏东坡此时的心情,他似乎已经预感到人生的秋天快要结束,眼前的光景多少有些“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意境。 h#`qEK&u  
,AM6E63  
    1093年(宋哲宗元祐八年),支持苏东坡的太后驾崩。已经五十七岁的苏东坡迎来了自己的晚年。秋风吹过,草木皆枯,彤云密布,寒气逼人。苏东坡在自己人生的冬天里,始终传承着幼时母亲程氏所带着的人格魅力,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冰魂雪魄。第二年,苏东坡被相交四十多年的老朋友章惇所陷害,贬往岭南惠州。苏东坡的交友不慎,让自己身陷囹圄。 #_Tceq5  
|EF*]qI  
    宋代祖制,不杀臣子,但活罪难免,发配岭南是最重的惩罚。岭南森林里的瘴气,山里的迷雾,没有改变苏东坡乐观的心态。纵有老友背叛,背井离乡,他也会笑看自己的人生。抵达寓所惠州之后,苏东坡给弟弟苏辙的信里就只有一个话题,全是羊肉烧烤,整张信纸弥漫着烤肉的香气,让原本为他担惊受怕的亲人,有了一丝丝安慰。 * SC~_  
M6g!bK2l  
    在惠州,作为“吃货”的苏东坡终于品尝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岭南水果---荔枝。我想,那时的他,一定知道晚唐诗人杜牧的名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N4$0ptz#}G  
Z!hDTT  
    品尝着鲜甜的荔枝,苏东坡淡忘了仕途给他带来的忧郁,他挥笔泼墨,和杜牧遥相辉映,写下了“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千古名句。 #X|'RL($  
MMcHzRF  
    也许,苏东坡的声誉过于强大,粉丝过于众多,即使处于遥远的岭南,远离了政治文化中心,苏东坡在大宋文坛的影响丝毫没有减弱,频频有佳作传遍全国,被世人所传诵。这也让京城的达官显贵对他的戒备心理一直存在,他们还嫌苏东坡贬的不够远,不够狠。1097年(宋哲宗绍圣四年)春,一纸贬文把苏东坡赶出了中国大陆,直接让他渡过琼州海峡来到海南儋州。那时,六十一岁的苏东坡已是风烛残年,满头银霜,但天性洒脱的他很快就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去了。 GJH6b7I  
#n0P'@d,r  
    北部湾的海风,暖暖的,湿湿的,伴随着苏东坡的讲学声,让这块天涯海角之地有了文化的韵味,有了文明的传承。人们似乎也在海南儋州的书院里听到了苏东坡的人生独白:“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U?;9!|;6  
`cf&4Hn  
    1100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北宋政局发生变化,苏东坡奉旨拖着老迈的身躯复还京城任职。在离开儋州之时,他在题为《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诗中写道: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东坡用最后的一丝气力再一次把自己的豁达胸怀和豪放之气展现了出来。  |\,e9U>  
D^f;dT;-  
    1101年7月28日,一代文学大师苏东坡没有赶到京城,在从儋州返回的途中溘然长逝。二十五年之后的1126年,靖康元年,北宋王朝在女真人的铁蹄下覆亡,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烽火连天,生灵涂炭,一个属于苏东坡的时代终结了。 fxyPh  
lN^L#m*@  
    林语堂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已成一段回忆,但他却为我们留下了他灵魂的欢欣和心智的快乐,这都是万古不朽的宝藏。我想,林语堂对于苏东坡的评价很中肯、很客观、很准确。 .|_+>){$w  
rK"$@ tc  
    如今,千年已过,我们依然在和苏东坡相约。你听,校园中朗朗的读书声里,散发出来的还有苏东坡的韵味;你瞧,中秋夜圆圆的明月里,迸发出来的还是苏东坡的光辉;就连一碗“东坡肉”,也让我们齿颊留香,回味悠长。 F lbL`@4M  
JQ0KXS Nr  
    这就是苏东坡的魅力,更是中华文明的魅力! YK_a37E{F  
F"9q Bl~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我就是我
屈联西在线
2015.1.28跟QY无关
级别: 杂志编辑

UID: 8142
精华: 58
发帖: 116763
财富: 190111733 鼎币
威望: 81 点
贡献值: 468 点
会员币: 2 个
好评度: 5705 点
在线时间: 13551(时)
注册时间: 2010-01-02
最后登录: 2024-04-19
沙发 发表于: 2018-09-19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c,4UnEoCR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
The world kissed me with the sadness,for singing by me in return.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206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