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该不该背诵是个问题
新组建个圈子,欢迎大家来捧场。
级别: 管理员

UID: 22506
精华: 406
发帖: 439831
财富: 614380983 鼎币
威望: 2272067 点
贡献值: 679 点
会员币: 15 个
好评度: 5186171 点
在线时间: 32601(时)
注册时间: 2012-05-22
最后登录: 2024-04-16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该不该背诵是个问题

管理提醒: 本帖被 为生歌唱 执行加亮操作(2018-10-23)
不知道是因为新学期新气象,还是诗歌大赛搅动的涟漪,又或者是二者共振的效果,应该是有不少家长(教师)鼓捣着学童操练背诵技术,像背诗、背诵美文什么的,结果引来了名家、达人的良心劝诫,有性子急的就明确呼吁:千万不能强迫孩子背诗(文),强迫只会让小脑袋烦闷,进而还可能带来厌恶“读书”的反面效果。 =5^L_, 4c2  
:?jOts>uP  
  关于这档子事儿,连我敬重的思想家秋雨先生也觉得这是个问题,今年以来就多次在“站台”时专门指出此种做法(背诵)不可取,呼吁年轻人别浪费时间整这种事:“如果把你年轻的生命都在古诗词里耗掉了,我觉得那就太可惜了。” suPQlU>2sj  
Z\i@Qa+r  
  看来背诵诗文还真就有点“流行”景象了。 0?SdAF[:z  
ctdV4%^{  
  关于背诵的事儿,客观说,正反两方面的说法真要论起来,貌似都很有道理,我们不妨先复习一下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 RIl%p~  
*8js{G0h  
  先说支持者观点。少年儿童记忆力强,就着“博闻强记”的好时光,抓紧时间多多记忆优秀作品是上策,既可以朴素地感悟美好,又能够在日后从记忆仓库里翻出来细品、玩味。现实中笔者就有朋友对曾经的“枯燥记忆”很有感触,或曰“那种回味和深入骨髓的熟悉”真的是很不一样,受益无穷。即便没有这种背诵的迷恋情愫,语言、文词层面的获得,据说也是囫囵吞枣疏于背诵之辈难以比拟的——就算不能出口成章,优雅的诗文、词句张口就来应该是可以有的。甚至还有修养、素质之类的功效云云。 9+=U&*  
sP5PYNspA  
  接着看反对者的意见,既然秋雨先生这样的大学问家都觉得很浪费时间,显然就不会是信口之词。实际上,倘若您没有张松那样的脑瓜子,背诵确实不仅耗费时日——您背三两页诗文的时间别人已然阅读了无数本书,这还没算劳神费心背诵或者会残留的疲惫。所谓让小孩童心生烦郁更是多有现实影响,而且,以一般观察来看,即使没有被强迫背诵,沉迷于记忆的人似乎会忽略思考、诘难的精神气,钱钟书老师被指责“欠缺思想”很可能就是因为如此。更有因“厌烦”的心理影响,自觉加入不读书队伍的个体……由此而言,强迫背诵(或者自觉背诵)有点不像是好事儿。 s qac>v  
&^qD<eZ!Eq  
  以上两种说法,如果要从思辨的逻辑层面来证伪,显然就太复杂了,无学我辈也难以胜任。不过就国人习惯的感官直觉而言,好像也不容易分辨出正误。像王静安和梁任公类大师,估计都是游晃于私塾经年的角色,也就是说必然是背诵加身的徒儿,或许是背诵高手也未可知,由这些人后来所成推之,似乎背诵不是坏事儿,或者就是好事也不一定。可想到众多的背诵秀才散落乡野,能有个教书先生的职位已然不错,吃了上顿琢磨下顿的无业秀才更是不乏其人。嗯,还真是不好将背诵作为学习生涯好坏的论据。 #)=P/N1  
lGjmw"/C  
  可惜俺找不到科学研究的数据,否则,或还可以对背与不背的优劣有所知晓。也许这种问题本身就是问题,所以人家科学家才不好意思把研究结果公布出来。之所以想象科学家有所研究,是因为洋人的较真迷思,实际上文化主流不支持背诵文辞的洋人也有肯定背诵行为的,像博纳科夫,按他的体会,小说的阅读必须反复重读才可以称之为“读”,甚至要熟悉得连文字之外附带出的“幻觉”都要了然于心,更别说文字本身所叙述的内容了。这不就是背诵么?博纳科夫甚至拿出福楼拜来证明自己的“背诵”学问,他例举福楼拜在教诲他情妇的一封信里说:谁要能熟读五六本书,就可称为大学问家了。这么看来,说“浪费时间”的大思想家有点独断了——阅读显然不是以阅读书卷的多少可以判断高下的。 Hc^b}A y7  
Uh?SDay  
  那么,到底该不该背诵呢?反对背书——幼时上学每每被滞留教室——的俺以为,背不背书其实不是问题,问题是学问家们怎么会把这个事儿变成了问题。 T -C2V$1  
T\8|Q @  
  严格来说,如余秋雨类大学问家的教诲,至多就是个人体验——鄙人确实不敢相信这些人研究过此类问题,况且又不是科学家、心理学家什么的。 5x4JDaG2  
E+>Qpy  
  实际上诗文的背诵总是个人的,也就是说,喜不喜欢都是个人体验,强迫确实不好,但,是不是真有“恶果”其实也是因人而异,撇开“早熟”背诵有成的少年儿童会得到成年人夸赞这种心理欢悦的良好效应,精熟于书本经典(诗文)在日后的生活中必然是会有所得的。 J9I!d.U  
Gt\F),@  
  事实上,我们应该引以注意的是,如何做到更多地理解所背诗文,尽力杜绝机械的记忆,至于背诵活动本身,完全是个人的事儿,就像所谓的高考状元,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招数,谁要是被谋财的“状元经验”迷惑,去机械模仿,那才是大问题,背诵诗文何尝不是如此,哪有什么劳什子好坏,居然还一般化地鼓噪“浪费生命”,有点耸人听闻了。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为生歌唱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5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