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谨记,舆情从来不休息
新组建个圈子,欢迎大家来捧场。
级别: 管理员

UID: 22506
精华: 406
发帖: 440541
财富: 614382202 鼎币
威望: 2272067 点
贡献值: 679 点
会员币: 15 个
好评度: 5186171 点
在线时间: 32625(时)
注册时间: 2012-05-22
最后登录: 2024-04-23
楼主 发表于: 2019-02-13  

谨记,舆情从来不休息

演员翟天临因为直播中问了一句“知网是什么?”,而被网友发现其学术功底不足,进一步查重其论文,探讨其是否发表过C刊等问题,衍生舆情涟漪不断。作为一件多元主体舆论事件,这当中投射出的种种问题,尤其是舆情回应和处置的过程,值得我们反思。 {r{>?)O  
iPkT*Cl8  
  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等相关规定,当高校面临社会关切问题,尤其是这些问题涉及高校学位授予、学术不端、教育公平等角度时,需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KT=a(QL  
y^YVo^3  
  教育公平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优良传统追求,古代科举作弊往往都是顶格处罚。这些年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硕博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扩张,硕士博士毕业条件也在不断提升。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为了硕博学位白了少年头,有些专业读博士往往四年的全力投入都不一定能拿下。加之近年来学位管理趋严,已毕业学生论文也会遭遇不定期抽查,未达标者很有可能收回学位,在导师和同学头上都悬了一把“学术质量”之剑。在这种背景下翟天临事件更是直戳大众心中的公平焦虑,相关涉事主体必然需要直面痛点。 a|z1K  
Bn_g-WrT  
  随着大学扩招和网络的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非常庞大的知识分子网络社区,这些社区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松散的网络学术共同体,有关部门及机构和这类共同体保持一个良好的互动与沟通,对于中国教育和科研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对于高校和科研机构而言,需要关注圈层化传播带来的衍生风险,积极面对全媒体时代带来的新变化。 f\=6I3z  
Cg*kN"8q  
  最为重要的是应该认识到,随着全媒体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舆论生态早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舆情骤然而起、迅速发酵、广为传播,成了极为普遍的现象。春节放假,机构停工,但网络讨论是永远在线的,而且“吃瓜”群众时间和注意力在假期往往更充沛,网络舆情更容易形成,群体参与度也更加活跃。这种群体参与的网络追踪式拼图很容易诱发人肉搜索等网络现象,网络层面形成第一次舆论热点后,传统媒体也会相继跟进,继而达成第二次舆论高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关部门的最佳回应时间最好是在第一高点形成后、第二高点形成前,在回应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主动接洽媒体,及时表明态度、告知公众。即使在假期,相关责任机构也应随时在线,持续关注民众关切点。至于调查过程本身,则应依法依规,科学决策和推进,所得出的结论必须经得起历史考验。也就是说相关责任部门态度表达要快,而调查本身要严肃而科学。如果只是为了考虑降低舆论震荡、消缓社会关注,而采用拖字诀,等待下一个热点覆盖自己的热点,使有关领导和社会大众不再关注此事,这种做法不可取。 H` Lu"EK  
|YXG(;-BS  
  对深陷舆情中的相关机构而言,每一次的回避或者慢条斯理的处理,都是对机构和行业社会公信力的蚕食。这种公信力的“跑冒滴漏”日积月累,就会使这些机构陷入信任危机。而如果党政部门陷入舆论危机时也这样应对迟缓或者放任发酵装“鸵鸟”,则会加剧“塔西佗陷阱”的社会效应,对此尤应警惕。(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为生歌唱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许振超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