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有人问你粥可温 我能与妻立黄昏
飞扬971离线
级别: 百米会员
UID: 30179
精华: 3
发帖: 118
财富: 446 鼎币
威望: 5 点
贡献值: 0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9 点
在线时间: 5(时)
注册时间: 2013-08-16
最后登录: 2019-08-28
楼主 发表于: 2019-08-28  

有人问你粥可温 我能与妻立黄昏

严争明/文

自由恋爱  步入婚姻

  那是七十年代中期,我在大队学校当民办教师,兼任合作医疗出纳;她是赤脚医生,在大队合作医疗室站药柜。同在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一来二往,彼此有了较好的印象。
  有一次,她突然征求我的意见:“你认为是当赤脚医生好,还是当民办老师强?”
  “依臣之见,还是当老师好,尤其是女性适合教书这个行业。” 我不假思索,毕恭毕敬地回答她。
其实,当赤脚医师或是当民办教师都可以。可能我条件反射快,也可能有内心的小九九,亦或是读懂了她的心,才如此有底气地回答了她。
  她充满期待地对我说:“那我就不站药柜站讲台,明天当老师去。”
  那时大队干部挺信任我,与他们提议,当即得到恩准。
  于是,她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民办教师。从此,我俩便成了同一战壕的战友。朝夕相处,日久生情,自然而然地碰撞出了一种特殊火花,开启了说爱谈情之大门。
  那个时代青年男女之间还比较保守。因为男女有别,我俩虽同在一个大集体里生活,彼此之间却保持着一定距离,谈情说爱之事更不敢张扬。尽管近在咫尺,但从不显山露水。暗地里“红雁传书”,以塞纸条的方式来表情达意。
  那年月生存条件还比较艰难,民办教师工作繁重,压力不轻,竞争也激烈。既要教好功课,又要自学考文凭,农忙时还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天天忙得不亦乐乎。几乎没有空闲去约会、逛街,甚至同去看场露天电影也是奢望。加之我家当时条件差,二间半茅草房,还处在风雨飘摇中,要想成家,条件还远不够。好在她能够理解,她也认准了“事在为人”这个理。有压力便有动力,我在全力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和家人一道发奋努力,增资创收,协力同心搞好家庭建设。
  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1981年,我家终于建起了四行三间东边出横屋的红砖青瓦房。三年相交,五年爱恋。我俩心心相印,彼此认定了对方。谈婚论嫁,水到渠成。1982年,我和她携手步入了婚姻的神圣殿堂,结为了夫妻。
  那时,我们的婚礼虽然简单,既没有拍结婚照,她也没有穿婚纱,更没有山盟海誓的表白。但我们珠联璧合,心照不宣。因为我们真正体验到了“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无比快乐。

教书种地  儿女双全

  家是夫妻共同经营的,编织着梦和苦辣酸甜的窝。
  婚后,我俩仍在大队学校教书。一辆自行车,夫妻一前一后,形影相随。两点一线,朝出晚归。我俩在工作上同台唱戏,一心扑在教学上。相互勉励,以求共同提高。她教学上认真负责,对待学生关爱有加,班级管理井井有条,也特别支持我这个校长丈夫的工作,是公认的贤内助。
  在那搞责任制的激情燃烧岁月,父亲耕种了5亩多责任田。农忙时我俩参与抢收抢插。那时作田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没有机械设备,纯体力劳动,是比较辛苦的。但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女,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春插、双抢和晚收三季,我们全家齐心协力,进度快,质量好,左邻右舍好生羡慕。父亲勤于田间管理,每年收成都不错,加之我俩的工资,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还略有节余,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1983年暑假,正值双抢紧张季节,女儿瑾瑾出生,家里有了热闹的童音,全家欢天喜地。妻子坐月子,母亲细心照料,我和父亲、妹妹忙双抢,尽管一家人忙得团团转,却人人心里是甜丝丝的爽。
  那时民办教师生孩子没有多长的产假,妻子也没有请假的打算。下学期开学时,尽管小孩刚满小月,也尽管正在哺乳的关键期,妻子忍痛割爱把小瑾瑾放在家里,让母亲照顾。上午和下午分别抽时间回家各喂一次奶。有时学校忙不过来,母亲就抱着小瑾瑾到学校吃奶。如此辛苦,妻子没有半点怨言。小瑾瑾特别乖巧,快乐成长着。
  1985年上学期正值期末考试的紧张时刻,妻子还挺着大肚子在监考,心里正在与肚子里的毛毛商量着:宝宝乖,待妈妈忙完这阵子吧,还呆几天哟。
  调皮的小家伙偏“淘气”,傍晚时分就蹦出来了。好大一个娃,全家乐开了花。
  最大的喜事,莫过于家庭添丁添口。我们一家又度过了一个既紧张忙碌,而又开心愉悦的暑假。转眼暑期结束,又是开学时。我俩整装待发,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紧张而有序的开学工作中。

病痛折磨  精心照顾

  当我俩工作正在劲头上时,身体不争气,我患上了坐骨神经痛病。
  起初没引起足够重视,认为脚痛不是大病,年轻扛得住。通过吃药打针,应该问题不大。然而事与愿违,后来越来越严重,常常痛得呼天抢地,泪眼婆娑。尽管吃药打针看医生,特别是母亲想千方设百计,土方土法用尽,也无济于事。由于当时家庭经济压力大,加之工作要紧,从没有上大医院治病的念想。坚持着一边上课一边治疗,可疼痛折磨得我坐不能,站不是。常常蹲在讲台上讲课,晚上睡不下,彻夜难眠,真是痛不欲生。眼见右脚日渐缩小、变形,已接近瘫痪,精神也随之开始崩溃。
  在那艰难痛苦的日子里,妻子总是守候在身边,细心照料,百般体贴。她鼓励我要努力战胜病魔,常常与我促膝长谈。她开导我:“你的病一定能治好,千万別急躁,我与你一起扛。你的脚不会瘫,你我一同还要走很长很远的路,相信你是顶天立地的汉子。”
  知我者莫过于妻,痛我者也莫过于妻。她既要带小孩,又要上课,还要为我煎汤熬药,整天像拧紧了发条的闹钟一样,分分秒秒不停地旋转着。如此这般的体力耗费,加之精神上的压力,她也日渐消瘦,有些举步维艰了。
  瞧着这一幕幕,我除了脚痛,心更痛。我暗暗下定决心,鼓足勇气,发誓要顽强面对,积极治疗。不但要与妻子同行,更要扛起做男人的责任。患难见真情。在此期间,亲朋好友、领导同事,都时刻在关心着我,为我治病找良方访名医。
  有朋友介绍,双江口五湖有个廖姓民间医生,说是能治坐骨神经、风湿病等固疾,可以一试。有道是“病急乱投医”,而我却是充满信心找廖医生治病的。廖医生虽有些“土”,但为人很实在,给病人治病是竭尽全力的那种。廖医生师从其父,有其独特的祖传秘方。
  治疗方法是扎银簪、贴黑膏药、烧点火,并开中草药处方。他那根银簪比普通银针大20倍以上,找到穴位后,用力一扎,抽簪冒血,立马将调治好的黑膏药贴在上面。然后用事先缠好的有大拇指粗的艾叶筒点燃,待烧得通红后,按在黑膏药中心烫。这个过程叫人非常地难受,锥心地痛,痛得叫人受不了。母亲只好按住我的头和双手,妻子坐在我的双腿上,像上大刑一样,叫我动弹不得,说来真是“残酷无情”。
  一个个穴位扎,一个个穴位烧,一次要找十几个穴位,如此反复,大概要经历一个多小时的煎熬。事后倒轻松了许多,疼痛也渐渐减小。慢慢地在贴黑膏药的周边,冒出了大大小小的水泡,用针挑穿以后,人感到有些舒服。
  好在妻子当过赤脚医生,对针灸有经验,护理也有方法。热敷、按摩、推拉,也都略知一二,且手法好,煎中草药也能把握好火候,疗效十分明显。廖医生对病人高度负责,一个礼拜准时上门针灸一次。妻子遵医嘱,天天坚持为我烧点火、理疗、熬药煎汤,细心护理。坚持下来,疼痛日减,逐步恢复起来。一年以后病情基本康复,到后来已得到彻底根治。
  那时我俩都是工作狂,克服了一切困难。两口子没有因此请过假,教学没耽误,学校工作正常运转,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也感动了许多学生或家长。

携手并肩  相知相守

  春花秋月,是诗人们歌颂的情景。现实生活中的夫妻内有家庭,外有工作;上孝父母,下教子女,生活压力不言而喻。务必艰辛付出,好生经营。
  一步步走,一杆杆撑,这是我俩认识的共同点。我俩的学生时代,都是在十年动乱中度过的,所学不多,根基不扎实。要胜任教学工作,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加强自学,充实自己。
  我们白天忙于教学,放学后匆匆往家赶。我帮衬着父亲做些田里土里的活计,妻子接过母亲照顾的一双儿女,让母亲腾出时间来做饭,料理家务。晚饭后,待安顿好小孩,便开始备课或批改学生作业,然后才开始自学。昏暗的油灯下,我俩不知疲倦,专心致志地看书或做习题,常常坚持到深夜。当时,我俩都参加了中师函授学习,通过努力,均圆满结业,获得了中函毕业文凭。
  1988年宁乡师范恢复了民办教师招生考试,大家看到了希望,纷纷欲试。我俩也觉得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考虑到当时瑾瑾才5岁,卓异才满3岁,还离不开父母。妻子作出让步,积极动员我先报考,她留下负责照顾小孩。我只好忙里偷闲复习迎考,莫负妻儿一片心。通过考试,我如愿以偿领到了录取通知书。第二年我坚决支持妻子去报考,她也被宁师录取。
  1989年下学期,我到宁师读书(民师班学员二年制,第一年在原单位实习,第二年入校学习)。妻子把两个小孩带到学校住宿,瑾瑾读一年级,卓异上学前班。妻子既要当班主任教一班学生,又要照料两个小孩,个中艰辛不言而喻。我只有珍惜深造机会,发奋努力,心里才感到踏实。这一年,我被推选为班干部,并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第二年妻子也去宁师学习,我俩转换角色。
  为了让妻子安心学习,我拍胸脯保证:家里的事儿我担承,我行!于是,我既当爹又当妈,大小事情一手抓。白天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顾及孩子俩。但他俩天生听话,乖巧懂事,很少给我添乱。当然这其中辛苦了孩子的老师,也操劳了我的同事,更要感恩我的母亲。
  宁师两年,我们就在这样忙忙碌碌中度过。后来我调到双江口联校工作,妻子主动把两个孩子带在身边,一直陪伴和辅导他俩读完小学、初中。
感动源于平凡,温暖在于细节。这些年来,妻子对孩子们的付出,对家庭的贡献,特别是对我工作的全力支持,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深深地感受到,在一地鸡毛的生活里,选对妻子走进婚姻的殿堂,从来不是故事的美满结束,而是崭新生活的开始。
  先贤墨子似乎说过这样的话:“多余的话,就像池塘的蛙声、树上的蝉鸣一样,人们或者不会理它,或者讨厌它。而雄鸡啼晓,寥寥几声,却能引人入胜,催人奋发。”妻子对这段话理解得相当透彻,坚持少讲多做。家庭生活繁琐,事无巨细,事毕躬亲;工作压力大,难免有不顺心之时;小孩处在生长期,是父母的晴雨表,时刻得关注;家长里短,方方面面都需面对。夫妻之间难免有意见分岐,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但妻子处理家事很冷静,有其独特的方法。夫妻之间,不是谁征服谁,而是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装傻,相互装瞎;相互护短,彼此尊重。妻子通情达理,凡事我也注意理让三分。
  38年的婚姻路,我俩同舟共济,相敬如宾。虽历经了不少艰辛,却走得舒适平坦,也成就了今天幸福和谐的大家庭。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从民办教师到公办教师的华丽转身,在农村艰苦的教学岗位上,同心同德,辛勤耕耘,直至夫妻光荣退休双双把家还;我们也经历了家中建房、改房、城里买房的个中艰辛;儿女读高中、上大学,尽了我们作为父母应尽的义务;子女的嫁娶生育,我俩精心筹划,积极操办,使他们人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赡养父母,义不容辞,尽力为老人安享晚年提供宽松环境。后来父母年老体衰,小痛大病时有发生,我俩精心护理,百倍挽留,直至母亲84岁、父亲92岁高龄。
  相知是一种缘份,也是同舟共济的磨合;相守是一种幸运,也是穷尽一生的守候。人生那么短,世界那么大,遇见一个志同道合、相扶相知的人,多么不容易。相遇最美,今生能够遇见,就是难得的缘分,就是幸福。愿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有人问你粥可温,我能与妻立黄昏。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敬业心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20208
精华: 50
发帖: 41625
财富: 567143 鼎币
威望: 49 点
贡献值: 200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1609 点
在线时间: 8485(时)
注册时间: 2011-09-01
最后登录: 2023-11-13
沙发 发表于: 2019-08-28  
敬业心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刚刚被蚊子咬完时,涂上 _____ 就不会痒了 正确答案:肥皂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