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读书】再读《史记》,领略史家之绝唱
新组建个圈子,欢迎大家来捧场。
级别: 管理员

UID: 22506
精华: 406
发帖: 440079
财富: 614381457 鼎币
威望: 2272067 点
贡献值: 679 点
会员币: 15 个
好评度: 5186171 点
在线时间: 32607(时)
注册时间: 2012-05-22
最后登录: 2024-04-19
楼主 发表于: 2019-10-07  

【读书】再读《史记》,领略史家之绝唱

管理提醒: 本帖被 为生歌唱 执行加亮操作(2019-10-07)

很久以前我买过一本《史记》,当时买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书架上有一本分量重的书籍。当然,买回来之后也翻看过几次,都没有读完就束之高阁,理由很简单,翻译古文的能力太差,每一次都看得很费劲,所以拿起放下,放下拿起N多回后,就真成摆设了。高中阶段学过《史记》中的篇目,如《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记》等,当时还背过相应的篇章,如今全部还给老师了。特别是再次翻看其中的章节,除了佩服司马迁的文学功底,能写出这么一部鸿篇巨著,给后人留下不可多得的史书巨著,对自己的知识浅薄越发羞愧。
这次收到白话文《史记》,我确实欢喜了好久,因为自己的文学素养不够,一直没有完整读过一遍《史记》,很遗憾,这次收到白话文本《史记》,反而让我重新走进那段历史,回味留下功名的精英们曾经的生平过往、喜怒哀乐。读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大字全译本《史记》,自然要说说作者司马迁。之前喜欢上史记,也是因为作者。我们写文章激励自己时,选素材多半都会想到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入狱,为写《史记》,甘受宫刑,忍辱负重,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为太史公、历史之父。在古代,受到宫刑,是一种耻辱,纵观历史,除了宦官,受过宫刑还名垂千史的恐怕也只有司马先生了。
司马迁受其父亲影响,早年拜孔安国、董仲舒为师,从这一点上看,司马迁也是师出名门。其次还有一位好父亲,很简单,因为家庭殷实,所以他才能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这为他日后著书立传做了非常好的铺垫。直到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不仅没有让自己白活一回,还给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史实瑰宝。《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突然想起《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片段: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从此诞生了负荆谢罪的成语。
说实话,读《史记》,自然还是读原文更有韵味。你不要喷我啊,有原文时说读不懂,有了白话文又说原文好,似乎两头堵。我想说的是,读《史记》自然读原文,毕竟原文原汁原味,只是我文学素养不高,才会舍其精彩而选择简单。不过这次读中华文化讲堂译的《史记》,满足了读者的所有需求,原文采用大字号,译文又追求原汁原味,所以很方便我这样的“老年人”来读,不伤眼睛,还能在我读不懂古文时,就去翻看一下译文。此次如果不读完,再想放弃,恐怕没有理由了。写到这里,我想起了读书时,老师让我们翻译古文时的情景,那时每次考语文,必然有翻译古文段落的试题,语文老师教了我们很多翻译的窍门,而且还总结出一些顺口溜,如:“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等等,当时为了背这些之乎者也费了很多心思,最后效果并不理想,毕竟是死记硬背,不灵活掌握,甚至把这些当做难题来功课,收获自然不是很大,哪像现在,是带着兴趣在读,不仅着魔,还喜欢较真,常常将自己翻译的与译文对照一下,不是为了比谁翻译的更准确,而是想看看自己学的那些知识究竟还能剩下多少,嗨,就不揭自己的老底了。
因为读了一本好书,所以总会啰嗦发一些感慨。在中国,《史记》不用过多介绍,但凡喜欢读书的家庭都会买一套,还真得感谢现在的文字工作者们,他们在编辑此书的时候,不仅仅是关注书籍译文的质量了,包括读书人群,读书习惯等等都考虑进去了,就是为了推广这样的名著,让更多有兴趣的人不仅仅是买来放置书架,而是能够真正翻开来,用心去读读其中的文字,再一次领略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的《史记》。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为生歌唱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刚刚被蚊子咬完时,涂上 _____ 就不会痒了 正确答案:肥皂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