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从“零基础”成长为国家电网技能专家
dqqjk在线
乔吉奎
级别: 管理员

UID: 39817
精华: 16
发帖: 81047
财富: 220399 鼎币
威望: 18 点
贡献值: 84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48 点
在线时间: 10357(时)
注册时间: 2016-09-07
最后登录: 2024-03-29
楼主 发表于: 2020-05-01  

从“零基础”成长为国家电网技能专家

从“零基础”成长为国家电网技能专家 s innHQ  
{b^JH2,  
2020-05-01 09:40:00  来源:南京日报 D d$ SQ  
cDS6RO?  
W/m,qilQI  
  陈德风在工作中。 受访者供图 K XP^F6@l  
  编者按 火红五月,向劳动者致敬,为劳动者喝彩。“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南报融媒体记者深入各行各业,采访劳模代表,倾听他们成长的心路历程,体验他们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今天起,南京日报推出“劳模风采”栏目,与你分享他们的故事。 wtDy-H n  
  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有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师傅叫陈德风。他爱学习、勤钻研,从一名电缆专业“零基础”的退伍军人成长为国家电网技能专家、全国劳模。他对公司的年轻人倾囊相授,他的徒弟们也成了技术能手、劳模。近日,陈德风当选为“南京工匠”。 ` qqUuFMM  
  56岁的他从未停止过学习 C=6Vd  
  56岁的陈德风身形微胖,说起话来总是笑呵呵的。他告诉记者,1986年,他从部队退伍后被分配到当时的南京供电局工作,当时他想,“我不是科班出身,就得比别人更努力!”他白天跟着班长学本领,下班后也不松懈,将工作时所学系统梳理并记录,编成属于自己的“武功秘籍”。他认为,成长离不开学习,因此从未停止过学习。 [p+6HF  
  20世纪末,国内的电缆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安装核心技术 “受制于人”,这让陈德风立下了“要国人自己做电缆安装”的志向。1995年,陈德风被选拔代表南京公司去美国参加电缆操作培训班。选拔赛的理论题有2000多道,陈德风把它们做成2000多张卡片,上班路上、工间、吃饭的时候,都掏出卡片学习,最终顺利拿到了江苏第一张安装资质证书。 e!67Na0X(  
  细看陈德风的双手,令人心酸,手指上除了有老茧,手指还有些变形。他告诉记者,绝缘半导电层的剥切需要玻璃片刮擦,尺寸误差要控制在1毫米之内,手指常年按压玻璃片,导致了他拇指和手掌相连的关节变形突出。 9L{JU  
  先后“拿下”15项国家级创新成果 > T,^n {_v  
  陈德风不仅爱学习,还肯钻研,他笑称自己是“十万个为什么”。 0b0.xz\~U  
  2008年,陈德风接到了一个特殊任务——在长江二桥建设110千伏电缆过江通道。可是长江二桥在最初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过在桥箱预留电缆通道,带来的问题是,电缆怎么通过桥体? &?=UP4[oif  
  当时正值7月,天气炎热,陈德风和设计人员在大桥箱体里进行勘察。箱体里没有电源,黑乎乎的,只能依靠每个人帽子上的灯光照明,更没有通风设备,闷热异常。经过详细勘察和认真计算,大伙儿制定了利用弹簧伸缩原理固定电缆支架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在电缆支架与桥体之间设置缓冲装置的方法,有效解决了产生共振的隐患。 W^Jh'^E  
  此后,为了解决电缆管口热胀冷缩问题,陈德风和工作室成员认真研究国外的电缆伸缩节成品,查资料确定参数,反复演算建模,确定合理的尺寸,制定结构图纸,再到厂家咨询,选出符合要求的钢材,制作装置,直至调制成功,用了整整1个月,光图纸就画了11稿,成本仅为国外产品的七分之一。2013年,电缆管口伸缩装置获得国家专利。 U[b $VZ}  
  这些年,陈德风先后“拿下”15项国家级创新成果、29项国家专利,得到国内外技术专家的称赞。 /pvR-Id|6  
  劳模师傅带出劳模徒弟 bF'^eR  
  对于公司的年轻人,陈德风总是倾囊相授。2007年,南京供电公司成立陈德风劳模创新工作室,多年来,陈德风带出一批又一批徒弟,现在已是“四代同堂”。在陈德风手把手的教导下,徒弟们个个都能独当一面,很多人也都成了行业内的佼佼者。 C"I:^&sL  
  29岁成为全省最年轻的电缆专业高级技师、33岁荣聘国网公司优秀技能专家的吕立翔正是陈德风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去年,吕立翔获得市五一劳动奖章。吕立翔说,师傅对他们言传身教,影响很大。一次,在工作现场,陈德风带着他进行110千伏电缆终端的安装,几十道工序,上百个动作,陈德风连续坚持了6个小时,其间不断教授注意要点,汗水浸湿了工作服。“师傅对我说,电缆终端的安装需要几十个小时,但这几十个小时的辛苦,换来的是电网20年甚至30年的可靠供电,再辛苦也值得。”吕立翔说。 8Ilg[Drj*  
  2017年2月初,研发3年之久的国内首个地下电缆精益化系统投运在即。可就在验收前两周,一个系统错误始终无法找到。陈德风带着徒弟们泡在工作室,在数千个信息里挨个筛查,终于在验收前3天找到问题并成功解决。当国网专家组来进行系统验收时,陈德风却没有出现在会场。他的一名徒弟说:“那时我们才知道,为了完成系统研发投运工作,师傅将他的胃肠息肉手术推迟了近1个月。加班加点纠错的最后10天,他一直忍受着病痛,却没有向我们透露半点信息。” iv*Ft.1t  
  南报融媒体记者 许琴 0# D4;v  
"+2Hde1  
u[_~ !y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72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