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诗,是心灵之歌──缅怀高莽先生
dqqjk离线
乔吉奎
级别: 管理员

UID: 39817
精华: 16
发帖: 81609
财富: 222187 鼎币
威望: 18 点
贡献值: 84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48 点
在线时间: 10438(时)
注册时间: 2016-09-07
最后登录: 2024-04-16
楼主 发表于: 2020-05-19  
0

诗,是心灵之歌──缅怀高莽先生

来源:天津日报 | 谷 羽 gcLwQ-  
~`J/618  
  安娜·阿赫玛托娃(1899—1966),是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诗人,在俄罗斯享有崇高声望,被誉为诗坛的月亮,与俄罗斯黄金时代诗坛太阳普希金相提并论,足见她在广大诗歌爱好者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与影响。 dOm`p W^  
Z.9 ?u;  
  在中国,翻译阿赫玛托娃诗歌最多、最好的首推乌兰汗先生。“乌兰汗”是高莽的笔名,译诗署名乌兰汗,画画儿署名高莽,其实高莽也是笔名。他本来姓宋,却很少有人知道。 aDJ\%  
lgR;V]^YX  
  1991年,乌兰汗就翻译出版了阿赫玛托娃诗集《爱》,他翻译的阿赫玛托娃抒情诗超过二百首,长诗七部,其中有颇具挑战性的作品《没有英雄人物的叙事诗》。 B^4D`0G[4  
Yt^<^l77D  
  2007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两卷本《俄罗斯文学肖像──乌兰汗译作集》,诗歌译作收入最多的也是阿赫玛托娃的诗。在为《诗集》撰写的前言中,高莽特别提到了他心中长期感受到的压力,难以消除的愧疚。原因是他对诗人阿赫玛托娃经历了由误解到认识、再到由衷推崇的经历,这个过程痛苦、曲折、漫长,延续了几十年。 ym*,X@Qg^  
tnx)_f  
  1926年,高莽出生在哈尔滨,毕业于俄罗斯侨民办的十年制教会学校,同学大多是俄罗斯侨民子弟,教师都是俄罗斯人,因此他的俄语说得非常流利。 'k|?M  
v9Kx`{1L  
  1946年,哈尔滨已经解放, 20岁的高莽在北光日报社任职。他从俄语报刊上第一次看到阿赫玛托娃的名字。当时《星》和《列宁格勒》杂志受到严厉批判,诗人阿赫玛托娃和小说家左琴科的作品被指“缺乏思想性”,“诽谤”苏联现实。有人甚至辱骂阿赫玛托娃,说她是“奔跑在闺房和礼拜堂之间发狂的贵夫人”,是“混合着淫声和祷告的荡妇与尼姑”。 '2`MT-  
\;"$Z 9W  
  1948年,高莽22岁,根据上级安排,他参加了翻译联共(布)中央决议和日丹诺夫报告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接受了这些文件的精神,没读过阿赫玛托娃的任何作品,仅凭那个报告,就认为阿赫玛托娃是“腐蚀青年的坏诗人”。 当时的高莽还不了解,阿赫玛托娃承受了多么惨重的打击:她的丈夫古米廖夫被枪毙,儿子列夫·古米廖夫三次坐牢,被判刑流放,她本人被作协开除,失去了创作和发表作品的权利,生活陷于极度贫困。 Bvbv~7g (  
'EsN{.l?  
  谁能料到,看似柔弱的女诗人,承受了这一连串的打击,精神非但没有崩溃,反而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与顽强,用诗篇记录下民族的苦难经历!在她被迫匍匐在地,如同置身坟墓的黑暗岁月里,是谁给予她活下去的勇气?是泥土,是人民,是缪斯,是但丁,是肖斯塔克维奇的音乐,是承受苦难的宗教信仰,是诗歌创作的使命感…… n,KOQI;  
F_8 < tA6  
  1954年,28岁的高莽已经调到北京工作,在中苏友协总会担任俄语翻译。他陪同中国作家代表团出席苏联作家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那时候,阿赫玛托娃已经恢复了苏联作家协会会员资格,作为列宁格勒代表团成员也出席了会议。中国作家代表团与列宁格勒代表团就住在莫斯科同一座宾馆里,天天在一个会场开会。高莽原本有机会跟阿赫玛托娃认识交往。可惜,当时他的头脑里依然保留着对诗人的固有印象,因此错过了一次难得的交流机遇。高莽不知道,恰恰在被作协开除最艰难的日子里,阿赫玛托娃靠翻译外国诗歌维持生活,她跟汉学家费德林合作,翻译了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还翻译了诗人李白、李商隐的作品,为传播中国文学经典作出了默默的奉献。 .}KY*y  
8J60+2Wa  
  经历了“文革”十年动荡,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用高莽自己的话说:“我仿佛又长出了一个脑袋,凡遇到什么事情,不再盲从,开始独立思考。” 5p9zl=mT  
8<cD+Jtj  
  1980年代初,高莽接触到由美国出版的俄文本阿赫玛托娃诗歌作品,开始认真阅读。诗人写的《安魂曲》,从创作完成到作品发表经历了整整47年,尘封近半个世纪。读了《安魂曲》,高莽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俄罗斯那么多读者酷爱阿赫玛托娃的诗,为什么她被尊为俄罗斯诗坛的月亮。一个诗人,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子,承受了那么多打击、诽谤、屈辱、磨难,居然能顽强地挺过来,她用诗篇呼吁法制,维护人的尊严,这需要多么顽强的精神力量!高莽认为,《安魂曲》是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阿赫玛托娃像但丁一样记录人间苦难,不愧为20世纪伟大的俄罗斯诗人。 *e E&ptx1  
Obl']Hr{y9  
  此时的高莽,既为自己当年翻译日丹诺夫的政治报告感到内疚,更为错失了与诗人结识交流的机会而懊悔。作为一个中国学者、翻译家,他本该当面向诗人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她翻译《离骚》和李白的作品所付出的辛劳与汗水。谁知错过时机,便再难追寻。让人感动和敬佩的是,高莽先生以反思的勇气、真诚的精神、忏悔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经历,他没有掩饰当年的过失,从他的文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的真诚、坦荡与磊落。 :]?y,e%xu,  
RRYm.dMIw  
  高莽先生在他所著的《白银时代》一书中写道:“阿赫玛托娃相信苦难是人所不能摆脱的经历,她相信天国,也相信人民,相信未来。当厄运临头的时候,她比马雅可夫斯基、比叶赛宁、比法捷耶夫表现出更大的勇气和韧力。她没有绝望,没有自杀。她始终和多灾多难的祖国人民在一起,勤勤恳恳地默默写作。去世前一年她写道:‘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写诗,我是以响彻我国英雄历史的旋律为旋律的。’‘我以能生活在这个年代,并阅历诸多无与伦比的事件,感到幸福。’”高莽先生认为,阿赫玛托娃的幸福,在于她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人民心灵的呼声。只不过,那个时代对诗人实在是太过残忍了。 `o7m)T')  
8<z]rLQw?%  
  高莽先生想尽力多翻译阿赫玛托娃的作品,甚至想把她的全部作品都译成中文。他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向诗人表达自己的敬重,并以此赎回当年的过失。高莽用二十多年的时间持续翻译阿赫玛托娃的抒情诗和长诗,翻译与研究相结合,加深对原作的理解,以诗译诗,尽力再现原诗的风格与神采。他的译作受到读者和学界的广泛好评。 }(}+I}&~  
6U{&`8C  
  1989年10月,高莽有机会到列宁格勒访问,特意到郊区科马罗沃拜谒了阿赫玛托娃的墓地,单膝跪地献上一枝玫瑰花,借以表达他尊敬交织愧疚的复杂情感。俄罗斯苦难的缪斯阿赫玛托娃顽强坚韧,令人敬佩,杰出的诗歌翻译家乌兰汗──高莽先生的坦荡真诚,同样令人感动。 IfyyA  
4[@`j{  
  2017年10月6日,德高望重的翻译家、画家高莽去世,享年91岁。10月10日,近200人到八宝山陵园为他送行。 j 8lWra\y  
-b1VY4m-  
  2018年10月,上海文化出版社推出阿赫玛托娃长诗集《安魂曲》、抒情诗集《我会爱》和散文集《回忆与随笔》,这是高莽先生多年的呕心沥血之作。诗文三卷集的问世也是对高莽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最好纪念。 6.]x@=Wm  
,`<w#  
  高莽先生说:“诗,是心灵之歌。”在我看来,译诗,则是心灵的感应,只有真诚正直的诗歌翻译家,才能翻译出深刻动人的传世之作。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206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