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今日发帖排行
主题 : 书店往事并不如烟
dongzi在线
诗化的语言,使你看出来:我依旧是少年。
级别: 管理员

UID: 2170
精华: 49
发帖: 135876
财富: 1289238 鼎币
威望: 77 点
贡献值: 209 点
会员币: 3 个
好评度: 217 点
在线时间: 8585(时)
注册时间: 2008-02-02
最后登录: 2024-04-19
楼主 发表于: 2020-07-01  
0

书店往事并不如烟

管理提醒: 本帖被 dongzi 执行加亮操作(2020-07-11)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活跃在京城的淘书人,想必对作者提到的这些名字不会陌生。一生过眼古书无数,他们的身影不应该被文化长河淹没。 0+A#k7c6p  
s2nZW pIy  
      十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本《闲话藏书》,反响还不错。卖完后编辑建议我再写一本类似的,所以前几年又出了一本《藏书小识》,将《闲话藏书》中重要的部分重新组合,并且加入了一些新的文章。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回想起了不少与中国书店老师傅们打交道的往事,一切似乎都发生在昨天。 BpF}H^V-  
m^^#3*qa  
      启功先生的一番话 ![Vrbe P  
2J` LZS  
      从我的祖父陆宗达那一辈开始,我们家就与这些老师傅有了交往,再到父亲和我,算起来三代人的这种交往已有百年。打从中国书店最老的师傅起,直到年青一代,很多都很熟。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去中国书店,像孔里千这样的老师傅常常感慨:“当年你爷爷和爸爸老来这儿买书,现在你又来。”也许是他们也觉得跟我们家有渊源,所以彼此之间很有话聊。 [c99m:*+  
lI5>d(6p  
      再有,我也是教书人,又由于家世的关系,像历史文化这样的话题,人家开了头我还可以接一下茬,这样一来二往,大家的了解就比较深入了。事实上,我买得并不多,有时候圈子里的藏友也挺纳闷儿,说你怎么每次一去书店,不是冲着好书赶上去就买,反而老是逮着师傅们聊天?我说一是自己的经济条件有限,二是跟他们聊天挺有意思,很受益。 rhN"#?  
lB|.TCbW  
      早些年,中国书店当时的经理沈望舒先生曾托付我一件事:他想做一本关于书店老师傅们的回忆录,让我帮着请启功先生给题个书名。启先生听说后非常高兴,当时就给写了,还一边写一边对我说,可不能小瞧了中国书店的这些老师傅,人家一生对古书过眼无数。从营生上说,他们是咱们这些教师的衣食父母;为国家保存古籍,他们又是文化上的有功之臣。 :[Ie0[H/M  
#;"lBqxY`  
      启先生的这番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可惜的是,这本回忆录始终没有成形。曾听沈先生提起,老师傅们虽然经历丰富,但只能口述,得依靠旁人记录整理,因此比较难办。后来我跟老师傅们说起启先生的称赞,他们却说自己只是点书皮子上的功夫,“你们研究内容,才真是做学问。”这当然是谦虚了,谁又能说他们不是行家呢? zEeix,IU  
(k%r_O6  
      “三门”的大人物 zK*i:(>B  
8#Y_]Z?)  
      相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活跃在京城的淘书人,一定对“三门”这个词心领神会。它指的就是中国书店第三门市部。从书店的西廊、东廊往后走,简称去“三门”,里面都是外人难见的好书。当年在“三门”坐镇的有两位大人物:一位是雷梦水师傅,另一位是马春槐师傅。 %\%&1  
mn\GLR.  
      雷师傅更年长一些,所以相比起来见到他的次数要少一些。他们两位都跟我父亲熟悉,常与我聊一些我们家的事。雷师傅对古书十分有见识,样子也很有特色,总是弯着点儿腰,胳膊上永远套着两个蓝布袖套,见人就微笑,嘴上老说“好好好”,和蔼中又带着点儿谦卑。 Qb:.WMj[q+  
XK(aH~7xme  
      比起雷师傅,马师傅则显得粗犷,性格跟雷师傅形成了明显的对照——雷师傅特别谦和,马师傅则是那种好像一言不合就要跟人吵起来似的。马师傅特有意思,他有个特点,比如说一本书标价2000元,卖出去后他就直摇头说“卖低了”;但要是真搁那儿仨月半年,他又跟人感叹“没人买,没人要”。时间一长,大家都对他这行为感到奇怪,到底是要干嘛?其实我能理解这种心情,他太爱书了,书搁这儿他看着高兴,卖出去了就难受,我觉得他更适合去图书馆当管理员。 nYK!'x$  
==bT0-M.~  
      有一次我去“三门”,正好这两位师傅都在,我们仨就在那儿聊天。说到兴头上,雷师傅指着马师傅对我说:“小陆你知道吗?他会写字,那些很少见的书他都抄。”然后又比了比下面的桌子,“我告诉你,他抄的书都有这么高了。”马师傅不说话,就在那儿哈哈地乐。马师傅还有个本事,他会写书根,即线装书下端的切口部分,通常用来写书名、卷次和册数。当时能写书根的人很少了,正好我家还有点儿书需要写书根,就想麻烦马师傅,他也爽快地答应了。但是后来他病了,最后那几年我们还有联系,他跟我说:“陆昕,你帮帮我。”“行,您说让我帮什么?”可他又没了下文。不久后听说他走了,这个疑惑再也没法解开,想起他我心里就很惆怅。 @_h=,g #@  
v/`#Gu^P  
      “各色”的徐师傅 s1T}hp  
14y>~~3C4  
      印象十分深刻的还有徐元勋师傅。他也是中国书店的老人。他徒弟告诉我,徐师傅眼力很高,店里也很重视他,但他这个人有脾气,甚至有些“各色”。比如说,他特别爱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可他徒弟要真学不精、理解不了,他还真着急上火,常常发脾气,他是真心在教;但等教会了,他又爱往往绕上这么一句。 eBe5H =I@  
      徐师傅在店里一直不是很得意。上世纪9 0年代,海淀图书城成立了中国书店的分店,他被调了过去。那边我也常去,遇见就跟他聊。他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有时候正和我聊着,情绪就突然变得有些激动(起因是说到旧时常把贩书的人称为书估,有鄙视之意),“都说卖书贱,怎么了?你们不也会为一两块钱的多少争个脸红脖子粗吗?说自己是文化人,为争一本好书,也没见你们有多潇洒!”再深聊下去,我就发现他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他爱聊国计民生,而且是真当回事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当然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应该,但是当身边的人都只顾埋首干本职工作时,你却老是就这样的话题高谈阔论,往往就容易显得不太合群,日子久了难免与别人生出距离感。我想,有些时候他不大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或许就与此有关。 "fSK7%BP  
      后来,海淀的分店他也不干了,自己在什刹海开了个小店,我仍然有空就去找他,内心深处是很尊敬他的。他不仅有着满肚子的版本知识,起码还是个不愿意从俗的人。记得有一个阴天,我俩从店里出来,站在什刹海边聊天。当时风吹着杨柳,望过去河面灰蒙蒙一片,我们从书聊到人,不知怎的又聊到人生,徐师傅忽然之间有些伤感,说:“我这一辈子过得庸庸碌碌,人也快走到头了。”我很想安慰他,然而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TI7)yxa=`  
      再后来连这个小店也关了。他家住在人民商场附近,见我去看他,他特别热情,知道我没去过隆福寺旁边的中国书店,便张罗着带我去。到书店后,他让管事的师傅“拿些好的、便宜的给小陆看看。”但当时隆福寺店的这位师傅跟我几乎不认识,因此我们也就大概逛了一圈便回去了。看徐师傅有些失望,我赶紧解释说我不为买书,“是来看您的”。他想了想,拿出一摞大概七八本,“你看看,要不要? W'Qy4bl7C  
      ”我看那意思是要送给我,就象征性地拿了一本写上世纪30年代北平逸事的书。毕竟人家一辈子靠卖书为生,这都是他的身家,他是好意,但我肯定不能全拿。 S @)P#  
      “这剩下的你不要了?” %@;xbKj  
      “您先留着吧。” mQtOx  
      “那你不要我就收起来了。”他反而有些不高兴。性格使然,如今回忆起他,总让我心中隐隐有些难过。 `1R[J4e  
      类似这样的往事还有很多。他们的确不该被淹没在文化的长河中。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知足常乐 识人随缘 与人为善 学而乐思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