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今日发帖排行
主题 : 余秋雨:中国文脉  第十一章 那一家
dongzi在线
诗化的语言,使你看出来:我依旧是少年。
级别: 管理员

UID: 2170
精华: 49
发帖: 136024
财富: 1289522 鼎币
威望: 77 点
贡献值: 209 点
会员币: 3 个
好评度: 217 点
在线时间: 8593(时)
注册时间: 2008-02-02
最后登录: 2024-04-20
楼主 发表于: 2020-07-09  
0

余秋雨:中国文脉  第十一章 那一家

管理提醒: 本帖被 dongzi 执行加亮操作(2020-07-26)
  一 ]_2 yiKv&  
!0dX@V'r  
    行路,走到一个高爽之地,必然会驻足停步,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极目远望。这时候,只觉得天地特别开阔又特别亲近,自己也变得器宇轩昂。 ;c)! @GoA  
@+dHF0aXd  
    前面还有一个高爽之地,远远看去云蒸霞蔚,很想快速抵达,但是,低头一看,中间隔着一片丛林。丛林间一定有大量丘壑、沼泽、烟瘴、虎啸、狼嚎吧?让人心生畏怯。然而,对于勇敢的行路者来说,这反而是最想深入的地方。不仅仅是为了穿越它而抵达另一个高爽之地,它本身就蕴藏着无限美丽。 oEAfowXSqk  
~V$ f #X  
    我很想借着这种旅行感受,来说一说历史。 @"8~Y|L93  
8_iHVc;<  
    汉代和唐代显然都是历史的高爽之地。我们有时喜欢把中华文明说成是“汉唐文明”,实在是声势夺人。但是,不要忘了,在汉代和唐代这两个历史高爽地之间,也夹着一个历史的丛林地带,那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 t F/nah  
.&(8(C  
    在这个历史的丛林地带,没有天高地阔的一致,没有俯瞰一切的开朗,处处都是混乱和争逐,时时都是逃奔和死亡。每一个角落都是一重权谋,每一个身影都是一串故事。然而,即便把这一切乱象加在一起,也并不令人沮丧。因为,乱象的缝隙间还有一些闪闪烁烁的图景。你看—— 4e/cqN 6  
<bX 1,}?  
    何处麻袍一闪,年长的华佗还在行医;夜间炉火点点,炼丹师葛洪分明已经成为一位杰出的原始化学家;中原飘来啸吟,这是“竹林七贤”在清谈和饮酒;南方也笑声隐隐,那是王羲之和朋友们在聚会,转眼间《兰亭序》墨色淋漓;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刚刚画完,数学家祖冲之已经造出了指南车、编出了《大明历》、算出了圆周率,而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则正好写了一半…… CZfE |T~  
b"P&+c  
    正是这一切,让我们喜欢上了那个乱世。 `Qq/ F]  
-kc(u1!  
    文化在乱世中会产生一种特殊的魅力。它不再纯净,而总是以黑暗为背景,以邪恶为邻居,以不安为表情。大多正邪相生、黑白相间,甚至像波德莱尔所说的,是“恶之花”。 qC.i6IL  
~R{8.!: >  
    再也没有比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丛林地带,更能体现这种文化魅力的了。 NUu;tjt:  
LR\zy8y]  
    说到这里,我们的目光已经瞟向云霭底下那个被人褒贬不一的权势门庭。 Nu+wL>t  
qT 0_L  
    一个父亲,两个儿子,丛林边的那一家。 YZ*{^'  
xA9V$#d|  
    曹家。 i+RD]QL  
'Q`C[*c  
    二 ^;64!BaK  
h60\ Y 8  
    先说那个父亲,曹操。 -eq =4N=s  
sU*3\  
    一个丛林中的强人,一度几乎要统一天下秩序,重建山河规范。为此他不得不使尽心计、用尽手段,来争夺丛林中的其他权势领地。他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成功,终于战胜了所有对手,却没有能够战胜自己的寿数和天命,在取得最后成功前离开了人世。 UKYupLu5  
Zsk?QS FE  
    如果他亲自取得了最后成功,开创了又一个比较长久的盛世,那么,以前的一切心计和手段都会被染上金色。但是,他没有这般幸运,他的儿子又没有这般能耐,因此只能永久地把自己的政治业绩沉埋在非议的泥沙之下。 s*+ZYPk  
/h-6CR Ka  
    人人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猜测他、议论他、丑化他。他的全部行为和成就都受到了质疑。无可争议的只有一项:他的诗。 tGqQJT#mr7  
(uT^Nn9L=  
    想起他的诗,我产生了一种怪异的设想:如果三国对垒不是从军事上着眼,而是从文化上着眼,互相之间将如何一分高下? 4ac1m,Jlt  
FpC~1Nau  
    首先出局的应该是东边的孙吴集团。骨干是一帮年轻军人,英姿勃勃:周瑜全面指挥赤壁之战击败曹军时,只有三十岁;陆逊全面指挥夷陵之役击败蜀军时,也只有三十岁。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三国对垒,曹操张罗的是一种权术组合,刘备张罗的是一种性情组合,孙权张罗的是一种意气组合。沿用这种说法,当时孙权手下的年轻军人们确实是意气风发。这样的年轻军人,天天追求着火烟烈焰中的潇洒形象,完全不屑于吟诗作文。这种心态也左右着上层社会的整体气氛,因此,孙吴集团中没有出现过值得我们今天一谈的文化现象。 k -]xSKG  
fMzYFM'i  
    顺便提一句,当时的东吴地区,农桑经济倒是不错,航海事业也比较发达。但是,经济与军事一样,都不能直接通达文化。 y&3TQ]f\  
%/md"S  
    对于西边刘备领导的巴蜀集团,本来也不能在文化上抱太大的希望。谁知,诸葛亮的两篇军事文件改变了这个局面。一篇是军事形势的宏观分析,叫《隆中对》;一篇是出征之前的政治嘱托,叫《出师表》。 r8+*|$K  
    《隆中对》的文学价值,在于对乱世的清晰梳理。清晰未必有文学价值,但是,大混乱中的大清晰却会产生一种逻辑快感。当这种逻辑快感转换成水银泻地般的气势和节奏,文学价值也就出现了。 )(.%QSA\C  
^Yr|K  
    相比之下,《出师表》的文学价值要高得多。这种价值,首先来自于文章背后全部人际关系的整体背景。诸葛亮从二十六岁开始就全力辅佐刘备了,写《出师表》的时候是四十六岁,正好整整二十年。这时刘备已死,留给诸葛亮的是一个难以收拾的残局和一个懦弱无能的儿子。刘备遗嘱中曾说,如果儿子实在不行,诸葛亮可以“自取”最高权位。诸葛亮没有这么做,而是继续领军征伐。这次出征前他觉得胜败未卜,因此要对刘备的儿子好好嘱咐一番。为了表明自己的话语权,还要把自己和刘备的感情关系说一说,一说,眼泪就出来了。 IrUi E q  
{DS\!0T-X  
    这个情景,就是一篇好文章的由来。文章开头,干脆利落地指出局势之危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文章中间,由军政大局转向个人感情——“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文章结尾,更是万马阵前老臣泪,足以让所有人动容——“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这么一篇文章,美学效能强烈,当然留得下来。 @?vLAsp\  
xBt<Yt"  
    我一直认为,除开《三国演义》中的小说形象,真实的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历史上获得超常名声,多半是因为这篇《出师表》。历史上比他更具政治能量和军事成就的人物太多了,却都没有留下这样的文学印记,因此也都退出了人们的记忆。而一旦有了文学印记,那么,即便是一次失败的行动,也会使一代代拥有英雄情怀的后人感同身受。杜甫诗中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这个意思。当然,杜甫一写,《出师表》的文学地位也就更巩固了。 `rq<jtf+  
,0.|P`|w  
    说过了诸葛亮,我们就要回到曹操身上了。 (L:`o jiU  
' XEK&Yi1  
    不管人们给《出师表》以多高的评价,不管人们因《出师表》而对诸葛亮产生多大的好感,我还是不能不说:在文学地位上,曹操不仅高于诸葛亮,而且高出太多太多。 1>yha j(K  
taixBNv  
    同样是战阵中的作品,曹操的那几首诗,已经足可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文学家,但诸葛亮不是。任何一部《中国文学史》,遗漏了曹操是难于想象的,而加入了诸葛亮也是难于想象的。 Z]p8IH%~92  
v0u\xX[H;  
    那么,曹操在文学上高于诸葛亮的地方在哪里呢? !`Xt8q\r  
h^v9|~ZJ'7  
    在于生命格局。 hOl=W |)v  
!4L#$VG  
    诸葛亮在文学上表达的是君臣之情,曹操在文学上表达的是天地生命。 ?.~]mvOR  
bWUS9WT  
    曹操显然看不起那种阵前涕泪。他眼前的天地是这样的: 9kUV1?  
Gzj3K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R0OeRToUb  
Jtpa@!M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bC}&Iz6  
n)Hk8)^8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RAdvIIQp:  
GA7u5D"0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xmZ|f-  
2!{N[*)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U$}Rsk{#  
.u&|e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uH0#rgKt  
E2-ojL[6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U* 4{"  
G u6[{u  
    他心中的生命是这样的: >]^>gUmq  
ujow?$&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9ec0^T  
E+:.IuXW$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XEa~)i{O  
X+d&OcO=q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uoqKv  
~DK F%}E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vB=;_=^i 1  
Bmmb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0aY ;D2  
#fO*ROe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hzW{_Q.|?  
>@z d\}@W  
    当天地与生命产生抵牾,他是这样来处置人生定位的: BQE{  
.Dc28F~t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W 0P `i<  
!+5C{Hs2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ofVEao  
8g-P_[>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dG" K/|  
VPdwSW[eM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pTD{OW?  
SHytyd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O{Dm;@J-aM  
B<(Pd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omNpE_  
vuAQm}A4'g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q"P5,:W  
_s2m-jm7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 _B  
H\ {E%7^h-  
    …… ~:2&/MOP?  
C{DlcZ<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9e0C3+)CY  
.@fK;/OuC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Nvi Fq  
kboizJp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SR4  
Zlr{L]c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xq#U 4E  
<'yf|N!9G  
    我在抄写这些熟悉的句子时,不能不再一次惊叹其间的从容大气。一个人可以掩饰和伪装自己的行为动机,却无法掩饰和伪装自己的生命格调。这些诗作传达出一个身陷乱世权谋而心在浩阔时空的强大生命,强大到没有一个不够强大的生命能够模仿。 "[#@;{@Gt  
Cc@=?  
    这些诗作还表明,曹操一心想做军事巨人和政治巨人而十分辛苦,却不太辛苦地成了文化巨人。 Gv!BB=ir(  
#4Dn@Gqh.Y  
    但是,这也不是偶然所得。与诸葛亮起草军事文件不同,曹操是把诗当做真正的诗来写的。他又与历来喜欢写诗的政治人物不同,没有丝毫附庸风雅的嫌疑。这也就是说,他具有充分的文学自觉。 |if~i;VKL  
Y]hV-_2+Do  
    他所表述的,都是宏大话语,这很容易流于空洞,但他却融入了强烈的个性特色。这种把宏大话语和个性特色合为一体而酿造浓厚气氛的本事,就来自于文学自觉。此外,在《却东西门行》、《苦寒行》、《蒿里行》等诗作中,他又频频使用象征手法,甚至与古代将士和当代将士进行移位体验,进一步证明他在文学上的专业水准。 bl$+8 !~  
N[#iT&@T}/  
    曹操的诗,干净朴实,简约精悍,与我历来厌烦的侈靡铺陈正好南辕北辙,这就更让我倾心。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碎妆饰上沉陷。真正自信的人,总能够简单得铿锵有力。 pk;ffq@  
kA;xAb+U3  
    三 \8=e |a5`  
y;zt_O/  
    文化上的三国对垒,更让人哑口无言的,是曹操的一大堆儿子中有两个非常出色。父子三人拢在一起,占去了当时华夏的一大半文化。真可谓“天下三分月色,两分尽在曹家”。 -J-3_9I  
}DJ|9D^yf  
    丛林边上的曹家,真是好生了得! 0m]~J_   
hTlnw[I  
    我想不起,在历史的高爽地带,像汉代、唐代、宋代那样长久而又安定环境中,哪一个名门望族在文化聚集的浓度和高度上赶得上曹家。有的以为差不多了,放远了一看还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Y ><  
3Gc ,I:\  
    这么一个空前绝后的曹家,为什么只能形成于乱世而不是盛世? $o/0A  
zJz82jMm  
    对于这个问题我现在还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容我以后再仔细想想。  i<B:  
6F@zCv"w  
    在没有想明白之前,我们不妨推门进去,到曹家看看。 HyZVr2  
i,mrMi c#  
    哥哥曹丕,弟弟曹植,兄弟俩关系尴尬。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传说,对曹丕不大有利。说的是,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便想着法儿迫害弟弟曹植,有一次居然逼弟弟在七步之内写成一首诗,否则就将其处死。曹植立即吟出四句: #;5[('&[  
#>7')G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pg} ~vb"  
!w @1!Xpn1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Jsg{vI  
<$RS*n  
    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无法考证。记得刘义庆《世说新语》里已有记载,但诗句有些出入。我的判断是:传说中的曹丕,那天的举动过于残暴又过于儿戏,不太像他这么一个要面子的聪明人的行为;但这四句诗的比喻却颇为得体,很可能确实出于曹植之口,只不过传说者虚构了一个面对面的话语情境。 L 2[Ei|9_  
j l;kcGE  
    中国人最经受不住传说的冲击。如果传说带有戏剧性和刺激性,那就更会变成一种千古爱憎。但是,越是带有戏剧性和刺激性,大多离真实性也就越远,因此很多千古爱憎总是疑点重重,想起来真让人害怕。 N$N;Sw  
5%2ef{T[  
    传说中的曹操是违背朝廷伦理的,传说中的曹丕是违背家庭伦理的。中国古代的主流思维,无非是朝廷伦理再加上家庭伦理,结果,全被曹家颠覆了。父子两人,正好成了主流思维两部分的反面典型。 "Czz,;0  
fR+Ov8PCq  
    在历史上,曹丕登了大位,曹植终生失意,但这是在讲政治。如果从文化的视角看去,他们的高低要交换一下,也就是曹植的地位要比曹丕高得多。 7p P|  
9(QU2QY  
    应该说,曹丕也是杰出的文学家。我此刻粗粗一想,可以说出三项理由。其一,他写了不少带有民歌色彩的好诗,其中一半是乐府歌辞,并且由他首创了形式完整的七言诗;其二,他写了文学理论作品《典论·论文》,第一次宏观地论述了文学的意义、体裁、风格、气质;其三,他曾是一个热心的文坛领袖,身边集合了很多当时的文人,形成过一个文学集团。 X{5v?4wI  
Q3N y5G>  
    曹丕的作品,本来也很可读读,尤其像两首《燕歌行》。但他不幸受到了围堵性对比,上有父亲,下有弟弟。一比,比下去了。 1zh$IYrd  
4w;r l(s  
    曹植由于官场失意,反倒使他具备了另一番凄凄凉凉的诗人气质。他的诗,前期透露出贵公子的豪迈、高雅和空泛,后期在曹丕父子的严密监视下,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笔下也就出现了对纯美的幻觉、对人生的绝望,诗境大有推进。其代表作,应该是《洛神赋》和《赠白马王彪》吧。他的风格,钟嵘在《诗品》中概括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大致合适,又稍稍有点过。在我看来,曹植的问题可能正是出在“词采华茂”上。幸好他喜爱民歌,还保存着不少质朴。近人黄侃在评述《诗品》的这个评价时,觉得曹植还有“不离闾里歌谣之质”的一面,这是必要的补充。 B rez&3[  
8O"x;3I9  
    父子三人的文学成就应该如何排序? kHt!S9r  
f}L>&^I)  
    先要委屈一下曹丕,排在第三。不要紧,他在家里排第三,但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却可以排第二,第一要让给比他晚七百多年的李煜。 u@GRN`yn  
Kj~>&WU  
    那么,家里的第一、第二该怎么排?多数文学史家会把曹植排在第一,而我则认为是曹操。曹植固然构筑了一个美艳的精神别苑,而曹操的诗,则是礁石上的铜铸铁浇。 XR{5]lKt_  
v< 65(I>  
    四 Nm H}"ndv+  
2E@C0HaL  
    父子三人,权位悬殊、生态各异、性格不一,但一碰到文学,却都不约而同地感悟到了人世险峻、人生无常。 w/lXZg  
p_rN1W Dd'  
    这是丛林边这一家子的共同语言。 7yMieUF  
%Nwyx;>9^K  
    或者说,这是那个时代一切智者的共同语言,却被他们父子三人最深切地感悟了、最郑重地表达了。 :6 Hxxh  
o8~f   
    照理,三人中比较缺少这种感悟的是曹丕,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例如三十岁的时候他被立为魏太子,应该是最春风得意的时候吧,但就在这一年,中原瘟疫大流行,原来曹丕的文学密友“建安七子”中仅余的四子,即徐干、陈琳、应玚、刘桢,全部都在那场灾难中丧生。这让曹丕极其伤感。他在写给另一位友人吴质的书信中,回忆了当年文学社团活动的热闹情景,觉得那些青年才俊身在快乐而不知,确信自己能够长命百岁,但仅仅数年,全都凋零而死,名字进入“鬼录”,身体化为粪土。由此曹丕想到,这些亡友虽然不如古人,却都很杰出,活着的人赶不上他们了。至于更年轻的一代,则让人害怕,不可轻视,但我们大概也无缘和他们来往了。想想自己,素质仅如犬羊,外表却如虎豹,四周没有星星,却被蒙上了虚假的日月之光,一举一动都成了人们的观瞻对象。这种情景,何时能够改变? I ybl;u  
&4mfzpK  
    这封私人通信,因写得真切而成了一篇不错的散文。 [_g#x(=  
1TK #eU  
    从这封信中可知,这位万人追捧的魏太子,内心也是清醒而悲凉的。 ,Hik(22  
IeR l6r%:  
    内心悲凉的人,在出入权位时反倒没有太多的道德障碍。这一点,曹丕与父亲曹操有共同之处,只不过在气魄上小得多了。 ZTQ$Ol+{ q  
NYSj^k;^(z  
    至于曹植,一种无权位的悲凉贯穿了他的后半生,他几乎对人生本体提出了怀疑。天命可疑,神仙可疑,时间可疑,一切可疑。读读他那首写给同父异母的弟弟曹彪的诗,就可以知道。 4@/q_*3o  
H B::0l<  
    曹家的这些感悟,最集中地体现在他们生命的最后归宿——墓葬上。 sDzD 8as  
*b$z6.  
    将人生看做“朝露”的曹操,可以把有限的一生闹得轰轰烈烈,却不会把金银财宝堆在死后的墓葬里享受虚妄的永恒。作为一个生命的强者,他拒绝在生命结束之后的无聊奢侈。他甚至觉得,那些过于奢侈的墓葬频频被盗,真是活该。 sf.E|]isW  
o1fyNzq<  
    在戎马倥偬的年月,很多大大小小的军事团队都会以就地盗掘富豪之墓的方式来补充兵饷。据说,曹操也曾命令军士做过这样的事,甚至在军中设置过一个开发墓丘的官职,叫“发丘中郎将”。这个名称,有点幽默。 M3ecIVm8(  
ir?Uw:/f  
    曹操既鄙视厚葬,又担心自己的坟墓被盗,因此竭力主张薄葬。他死时,遗嘱“敛以时服,无藏金银财宝”。所谓“时服”,也就是平常所穿的衣服。 }vXA`)Ns  
N:UDbLjw~  
    他的遗嘱是这样,但他的继位者会不会出于一种哀痛中的崇敬,仍然给以厚葬呢?这就要看曹丕的了。他是继位者,一切由他决定。 fl pXVtsQ  
y9V;IXhDc  
    我们并不知道曹丕当时是怎么做的,但从他自己七年后临死时立的遗嘱,可以推想七年前不可能违背曹操薄葬的意愿。 syWv'Y[k?  
;a!h.8UJPI  
    曹丕的遗嘱,对薄葬的道理和方式说得非常具体。他说,葬于山林,就应该与山林浑然合于一体,因此不建寝殿、园邑、神道。他说,葬就是藏,也就是让人见不着,连后代也找不到,这才好。他说,“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尤其厚葬更会引来盗墓,导致暴尸荒野,只有薄葬才有可能使祖先稍稍安静。最后,他立下最重的诅咒,来防止后人改变遗嘱,说:“若违今诏,妄有所变改造施,吾为戮尸地下,戮而又戮,死而重死。”真是情辞剀切,信誓旦旦,丝毫不留余地了。 jyY^iQ.2  
cc2d/<:  
    那么,我敢肯定,曹氏父子确实是薄葬了。 ?`vM#)  
*@-q@5r}!  
    由于他们坚信葬就是藏,而且要藏得今人和后人都不知其处,时间一长,就产生了“曹操七十二疑冢”的传说。 9J-!o]f .b  
NDs]}5#   
    大约是从宋代开始的吧,说曹操为了不让别人盗墓,在漳河一带筑了七十二座坟墓,其中只有一座是真的。后来又有传闻,说是有人找到过,是渔民,或者是农人,好像找到了真的一座,又好像是七十二冢之外的…… 9 NGeh*`  
Z4wrXss~  
    于是当时就有文人写诗来讥讽曹操了: p%1xj2 ?nN  
SX Hru Z  
    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 tF#b&za  
s8f3i\1  
    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余机到丘垄? 6T{o3wc;  
L]/\C{}k  
    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 )rs|=M=Xk  
dVj'  
    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 ;JPbBwm  
Lyf? V(S  
    诗一出来,立即有人夸奖为“诗之斧钺”。用现在的话,就是把诗作为武器,直刺九百年前的曹操。 =`7#^7Q9  
eI/\I:G{f  
    这就是我很不喜欢的中国文人——根据一个谣传,立即表示“我不疑”,而且一开头就上升到政治宣判,断言曹操之罪是绝了“汉统”。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仅凭曹操的那些诗,就足以说明他是汉文化的合格继承者,他们所说的“汉统”,大概是指汉朝的皇族血统吧。如果是,那么,汉朝本身又曾经绝了什么朝、什么统?再以前呢?再以后呢?比曹操晚生九百年而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却还在追求汉朝血统,这样的文人真是可气。 )$gsU@H -  
+(I`@5  
    更可气的是,这个写诗的人不知怎么突然自我膨胀,居然以第二人称与曹操对话起来,说自己想出了一个绝招可以使曹操的“疑冢阴谋”彻底破败,那就是把七十二冢全挖了。 giPhW>  
D]G'R5H  
    我不知道读者听了他的这个绝招作何感想,我觉得他实在是像其他很多中国文人,把愚蠢当做了聪明,也不怕别人牙酸了。就凭这样的智力、这样的文笔,也敢与曹操对话? ?c=R"Yg$  
 rvwl  
    我想,即便把这样的低智族群除开,曹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找不到对话者的。以前曾经有过一些,却都在那次瘟疫中死了。因此,他们也只能消失在大地深处。 Ab^>z  
l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知足常乐 识人随缘 与人为善 学而乐思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72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