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安全生产监管者必须具备六种心智
说点啥呢?
级别: 综合论坛版主

UID: 41422
精华: 13
发帖: 19008
财富: 268898 鼎币
威望: 15 点
贡献值: 9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40 点
在线时间: 1175(时)
注册时间: 2019-04-21
最后登录: 2024-03-25
楼主 发表于: 2020-07-22  

安全生产监管者必须具备六种心智

管理提醒: 本帖被 dqqjk 执行加亮操作(2022-03-21)
GT(nW|v  
安全生产监管者 Ej7>ywlW  
必须具备六种心智 tc4"huG  
TLC&@o :  
作者:邹贵亮 qt&zo5  
l;'#!hC)  
p#6V|5~8  
心智模型,也称心智模式,是指一种深植于人们心中的对周围及世界的看法及其采取的行动。 #'2CST  
Ad'b{C%  
在认知心理学中,心智模型不仅是指由能力、个性、经验等决定的较为固定的获得信息与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指决定这种方式的心理结构特点。 RbA.%~jjx*  
心智模型的差异,决定了个体认知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果的差异。 SeX:A)*ez%  
?RI&7699+  
监管者监管心智模型,是一组影响监管者监管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核心心智因素的总和,是一个多系统、分层次、互相联系、动态发展的自组织系统。 tM&;b?bJ[  
监管心智模型是决定监管者监管成效的内因,也是与监管相关的外在影响因素作用于监管结果的中介因素。在了解影响监管者监管的心智模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与监管相关的外显行为对诸多影响监管成效的心智因素进行评价和测量,其结果可以作为确定监管者监管影响因素、促进监管效果、进行有效监管的依据。 oyt#CHX  
yD n8{uI  
一位资深的管理学家曾说过,只有人心和哲学才是完成伟大事业的原动力。所以我们必须首先培养这种心智。 /`"&n1  
心智模式将隐藏于认知个体内心的种种独特的看待、思考、处理问题的方式和对某些事物的概括性看法及假设进行了概括。 I[$SVPe#  
人总是因各自的个人经历、工作经验、知识素养、价值观念等形成较为固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行为习惯。 ocbNf'W;  
而心智模式一旦形成,人们将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某个固定的角度去认识、思考问题,并用习惯的方式予以解决。 N-9qNLSP  
@*}?4wU^k  
安全生产监管心智模式主要是指监管者对安全世界反映到人脑中来的种种现象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支配个体思考问题和采取行为的思维定势和假设。 SGUu\yS&s  
人对其关注的安全生产方面的运动规律以及自身感受偏好大都有着较为固定的认识及选择,人的心智活动因此沿着大致稳定的轨迹进行。对安全生产发展规律的不同认识以及对自身偏好的不同选择形成不同的心智模式。 LnY`f -H  
[Dou%\  
)VoQ/ch<  
安全是一个特殊的专业领域,监管者需要具备的基本心智模式主要有:    <6L=% \X{*  
1;$8=j2  
$,v[<T`  
!(L\X'jH  
专门领域知识心智 ulzQ[?OMl  
`x'vF#  
eo~>|0A*V  
任何监管都需要坚实的知识基础,专门领域知识的积累是有效监管的必要条件。专门领域的知识积累在一定范围内,是与监管成效创成正比关系的。 v *UJ4r  
监管者具有的法律法规知识、处置安全问题的知识架构是高质量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基础。 LsGu-Y 5^  
这种知识架构不仅包括陈述性知识,还包括程序性知识,是一种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于一体的、问题导向的知识。 G"._]3 CPF  
为了满足安全生产监管需要,监管者必须不断更新与完善自己的安全知识体系。在这种知识体系中,内化和运用的知识更为重要。 tUR9ti  
因为知识积累过多而缺乏灵活性,也可能会成为监管的束缚和障碍。监管的知识水平如果高于一定的程度,也可能会给监管带来负面的影响。 {6uhUb  
这种负面的影响根植于学习者经过大量知识学习后形成的心理定势和路径依赖。 zEu15!~   
发展心理学研究也发现,监管能力并不总是随着儿童年龄的上升而提高。知识的增加并不必然意味着监管能力的提升。 &GetRDr  
监管能力的涌现都是个体通过对本领域已有知识系统的灵活性加工而得到的,因此,有效的、可能带来创新的专门领域知识心智应该是兼具本领域知识复杂性和灵活性的,个体充分内化了领域的知识系统和知识传统,同时又敏感地发现了已有知识的缝隙,经由内在动机的指引、发现问题,从而做出创造性的突破。    KE k]<b=  
E 02l=M  
内在动机心智 HGJfj*JH  
""2g{!~r  
fL7u419=  
内在动机指的是监管者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本身感兴趣,是发自内心喜欢该项工作,而不是为了金钱、名声、害怕追责等外在因素而工作。 }G50?"^u  
(K>=!&tlp=  
内在动机表现在监管心理上是舒畅,表现在人格上是毅力,表现在行为上是担当。 yxpDQ O~x  
从历史上有巨大成就的人物的历程来看,不论这些人物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多么不同,却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他们从事着自己喜爱的工作并全身心投入其中,甚至到达废寝忘食的程度。 7vf?#^ RlV  
“舒畅”是描述监管者在监管过程中高度投入的心理状态,它包含了专注、愉悦、忘我和勤奋。驱使监管者保持这种“舒畅”的心理状态、在行为上反复尝试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其强烈的内在动机。 b}OOG  
相对于内在动机对监管的促进效果,外在动机对监管的效果十分有限。 ~BJ~]~0P`  
具有控制性如物质奖励等外在动机因素, 会干扰当事人的注意力并损伤其内在动机。只有具有信息性如建设性的意见和及时的任务效果反馈等外在动机因素,才不会伤害其内在动机,并且当其在内在动机很高的情况下对创新人才的帮助更大。 ['l.]k-b}  
Uq8=R)1<|d  
@T6Z3Zj}  
G>q16nS~KP  
问题发现心智 5HAIKc  
Q|+g= |%^  
b5v6Y:f&fK  
有成就的监管者都善于寻找问题、创造问题或发现知识的鸿沟与矛盾。 q%Fc?d9  
Ad@Odx=o*R  
所谓“从无疑处有疑”,从看似闭合和应然的安全知识体系中发现缝隙,指的就是问题发现心智。 y?1<7>L5~  
这种能够在他人所忽视的地方发现或阐释问题的倾向性,被心理学家称为“发现导向”。 QxjX:O  
其实,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问题的解决可能只是涉及方法或技能,但提出新问题、新可能性、或从新视角来看待旧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显示了监管的进步。 nR()ei^X  
这正像格式塔心理学家所分析的过程:首先,遇到问题,其次,随着结构的特点产生和决定矢量,进而发现空隙和情境的不完全性,最后导致有问题的地方具体化和改变的运算。 [=xJh?*P  
矢量的地点和方向是结构上所需要的,它把初始情境带着空隙以及朦胧的状态改变为明朗的、完整的终极情境,也就是把坏的格式塔转变为好的格式塔, 而良好的问题设置是整个问题解决历程当中最有创造性的部分。 on=I*?+R  
缺乏问题发现心智很难有创造性监管成就,这是因为从思维过程上来说,创造性需要某种形式的跳跃,这是问题发现的关键所在,而问题发现心智发展受阻的监管者则少很有这种思维跳跃, 致使监管过程遭遇瓶颈。 01P ~K|s  
问题发现还需要对原问题进行重新界定和重构,通过对原问题进行重新界定和重构顿悟出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方法,而问题发现能力受阻的监管者很难实现问题重构,并较少体验到顿悟。 :?}U Z#  
M zbs#v0  
&D[pX|!  
h)746T )  
标准判断心智 D" 4*&  
%^C.e*  
49("$!  
安全生产监管是“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交互作用的过程,其中“批判性思维”是根据安全生产领域内的监管原理与法律法规标准所进行的评价性思维活动。 xWa96U[  
Qn*a#]p  
经过对安全生产领域知识的长期学习和系统掌握之后,监管者会因知识水平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知识状态,从而建构起对该领域监管对象和生产安全水平高低的判断标准。  p@se 5~  
任何的知识系统都内设了这样的判断标准,这是安全生产领域的监管者及其被监管者长期博弈的结果。从进化认识论的角度看,监管结果之所以会有各种差异,原因之一是监管者是否能将领域内的选择判断标准内化。领域内的判断标准并非静止不变,会随时代的演进和监管者的突破性贡献而调整。 `Rc7*2I)l  
监管者首先应该掌握这套领域内的判断标准,然后,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这种贡献有可能是打破现有的标准,也有可能是在既定的标准内完成的,总之,领域判断标准心智奠定了监管者创新性的基本格局。 d*A(L5;@  
uv,_?x\'  
mm5y'=#  
L`!M3c@u  
专门领域知识心智 s, 8a1o  
G\U'_G>  
b35Z1sfD j  
监管者自己觉得新颖、有创意的东西是怎样被监管对象接受的呢? 关键在于监管方案的合法合理性、说服技巧的高明性,说服工具的先进性。 SB3= 5"q  
3hrODts  
一位优秀的监管者,应该也是一位卓越的沟通者, 能够以某种有效途径把自己的监管思想传播出去,影响并感染监管对象。 UOg4 E  
监管者必须具有传播、说服别人和改变别人现有价值观和信念和能力,甚至将监管过程视为一种说服别人的行动, 将监管当作一种领导力、一种影响他人的能力。 H%*< t}  
在说服和传播过程中的争辩、讨论和质疑等环节,无疑会促进监管者对监管方案做出进一步的完善, 使之更经得起其所在领域判断标准的考验。监管者的心理品质始终体现在监管当中。 P(Fd|).j$  
监管者如果缺乏传播心智, 就无法说服评判者接受自己的创造力,也就无法实现这种必要的交互作用,最后,所谓的监管必会遭到失败。 E9yBa=#*c  
说服传播心智的外在表现为相关的沟通表达技术,这种沟通表达技术不单是言语层面,也包括了非言语层面的技术。 3Q@HP;<  
Q6|~ks+Y  
(Wm4JmX%  
<%2A, Vz"  
多元文化融合心智 {D(_"  
_E{hB  
P=j89-e  
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需要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安全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安全发展造就了监管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安全生产监管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gNTQZR  
{Va "o~io  
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多元文化融合对于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作用,也开始意识到多元文化融合心智对丰富监管者心理空间的特殊作用。多元文化融合心智包括对跨行业、跨地域的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YyN-C  
文化是生活方式与历史传统的结合,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与行为标准的展现。监管者增加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能够拓展自身的文化经验,对自己工作领域的创新也很有好处。文化的融合不是整合形成单一的另外一种文化,而是一个赋予原有文化生命力和发展动力的有层次性的互动过程。 F9|\(St &  
一般认为,文化可以抽象划分为物质技术、制度行为和精神观念三个层次。文化的融合,正是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上述三个层次的交流和渗透。 +[DL]e]@U  
具体说,文化的融合在物质技术层和制度行为层显得流畅和自觉,先进对落后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其融合的结果就是落后向先进靠拢。 bS9<LQ*  
融合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监管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第二种是原来监管文化的适应和外来文化本土化,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是监管文化适应的重要内容。第三种是监管文化的转型,监管文化转型就是原有监管文化的更新和进化。 0K&\5xXM  
以上是监管者应具备的六种基本心智,这些心智的有无和多少可能会影响监管者的成长和发展。这六种心智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动态性,专门领域知识心智和多元文化融合心智,是监管者获得必要知识经验的重要基础,而专门领域判断标准心智、内在动机心智和问题发现心智是监管者做出创造性成就的动力,对监管者有方向性的引领作用,说服传播心智则使监管者将个体化的经验让更大范围的群体所接纳和传播。它们在监管者成长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Viu+#J;l  
监管者在监管初期,主要任务是完成对安全生产领域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并获得其他文化、其他知识领域的相关经验,在此阶段起主导作用的是领域知识心智和文化经验心智;当知识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之后,监管者会逐渐掌握判断监管对象安全水平高下的标准,形成领域标准判断心智;接下来监管者则有机会在领域标准判断心智、内在动机心智和问题发现心智的联合作用下,形成创新性的监管方案;最后这些监管方案仍然要靠监管者的说服传播心智去让相关的社会领域或监管对象采纳,从而转化为成果。监管者经过这六大心智的运用,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目标。  l-N4RCt h  
5$T>noD  
r.V< 5xV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13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