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在行走中书写新时代“创业史”
zj66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40996
精华: 2
发帖: 129087
财富: 331082 鼎币
威望: 4 点
贡献值: 35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6 点
在线时间: 8161(时)
注册时间: 2018-06-08
最后登录: 2024-03-29
楼主 发表于: 2020-08-03  

在行走中书写新时代“创业史”

管理提醒: 本帖被 ZX68 执行加亮操作(2020-08-31)
/8WpX  
       来源:光明日报 zhA',p@K?_  
  7月15日,由中国作协举办的“2020全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举行。北京主会场以线下形式召开,分会场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家协会,通过视频直播方式进行交流。与会作家、评论家围绕“脱贫攻坚主题创作”“新时代中国乡村的发展前景”“塑造新人,书写新史诗”等主题,不断地提出疑问,又不断地寻求答案。 _8x'GK tU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表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作家是在场者、参与者,是满怀激情的书写者,秉承着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学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奔向小康的路上、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与人民同心同行,书写了一部部讴歌历史伟业、凝聚人民力量的优秀作品,为人民的奋斗、民族的奋进留下炽热而凝重的记录。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工程专门设立“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专项,实施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在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中大力支持脱贫攻坚题材、乡村题材创作。反映脱贫攻坚伟大斗争、反映新时代乡村面貌的文学作品正在形成创作潮流。 T[4[/n> i  
  “当代乡村文学书写仍滞后于乡村发展变迁” vNK`Y|u@  
  开会前几天,作家李春雷在太行山深处采访。走在公路上,看着两侧山间平地上排列整齐的楼房、鲜花盛开的院落。他的一位朋友叹息说,哪里还有农村的样子? -lP )  
  “农村应该是什么样子?”李春雷问。 Ukh$`q}  
  朋友愣了一下。 E*r  
  李春雷暗想:“是啊,难道农村就应该是灰头土脸白头巾吗?就应该是残垣断壁空心村吗?就应该是平房枣树泥泞路吗?” e\^g|60f_  
  新时代乡村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刷新了数千年农耕文明的乡村形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系列伟大举措,让乡村也跟上了现代化。李春雷由此反思:“我们的一些作家,似乎成了‘套中人’,习惯了对农村的旧印象,习惯了这样的创作思维,习惯了这种语境。” ~`~%(DA=  
  也许,在历史的纵深中,更能洞察乡村的变化。 <wUD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作家陈毅达成为第一批扶贫工作队员,来到小山村待了近一年。当时农村的贫困,深深震撼了他。 (pT(&/\8  
  本世纪初,陈毅达来到福建闽北的乡村。当时闽北山村正为破解“三农”问题,尝试新的农村工作机制的探索。乡村有了明显变化,陈毅达也开始重新思考乡村的变迁。 rF8W(E_=  
  如今,为创作脱贫攻坚文学作品,他多次到农村采访。每次去,他都有新的感受:各种新兴业态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现代农业、观光农庄、美丽乡村、山乡民宿、农民电商等,便捷的交通网络和互联网悄然地进入,正在划时代地改变着当代乡村的一切。 o8};e  
  不过,令他忧心的是,当代乡村的文学书写,明显滞后于乡村发展变迁,“当代乡村发展之快与当代乡村的文学书写之慢,当代乡村变迁之重与当代乡村的文学书写之轻,已成了新时代文学创作一个亟待突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Hlm{FHU  
  “农村题材的不少作品,还停留在对农村转型带来的问题,农民遇到的种种苦难,以及田园风光不再的忧思、困惑与哀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坦言,究其原因,是作者对于变革中的农村现实不熟悉,不了解,或者对于正在变化着的现实不理解,不喜欢,写作大致出于浓郁的乡愁情结,某种程度上是靠儿时的记忆写作。 \tiUE E|k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在发言中说,当代乡村不再是静止、凝滞、有待发现与改造的空间,而是流动、敞开、主动变革与更新的关系性场域,无论从生活方式、认知感受还是精神结构上,都承载着中西古今一切文化与技术的成果,并且时刻不停、永无止息地在创造着自我与世界。 [V> :`?  
  “扎根人民做知心人,先做亲人,再做文人” DnG/ n  
  “一直在路上。”作家蒋巍这样形容自己一年的状态。 rR,+G%[(=4  
  自去年9月起,蒋巍辗转五省七地,行程几乎绕全国一圈。从雪域高原到大漠边疆,从崇山峻岭到边远山区,蒋巍深入乡村肌理,用文学寻访脱贫攻坚的密码。“两年没回北京的家了,八过家门而不入也有了。”蒋巍开玩笑说。 pBg|n=^  
  即使是视频发言,蒋巍的话仍然感动了所有与会者。 &J lpA<^s;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乡村景观。如何创作出新时代乡村史诗?成为本次会议的重要话题。 P0'e"\$  
  “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事件现场、走进真实的生活,是基本的写作态度。”这是作家纪红建在发言中谈及行走中的感悟。 z)58\rtz  
  为创作报告文学《乡村国是》,纪红建先在书本里行走。他通读了150多本扶贫理论书籍和文学作品,接着走入火热的扶贫一线。两年多的时间,他走过14个省39个县的202个村庄。 9S:{  
  在湘西采访时,吉首市扶贫办茶叶办主任彭明安的一句话,令他至今难忘——“现在扶贫不是任务式、表格式的了,扶贫人都带着感情来思考谋划,带着温度来深入推进”。 \A'|XdQ  
  “如果不走进真实的生活现场,不贴近扶贫工作者的内心,如何写出有感情、有温度的作品?”纪红建感慨。 ?AeHVQ :C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KMxNH,5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在发言中说,文学之所以在日日更新的时间中魅力不朽,就在于永无止休地辨析并呈示情境、话语、世道、人心的“常与变”。创作者面对新时代乡村和人民,也许只能做好这样的调整:深入生活做知情者,扎根人民做知心人,先做亲人,再做文人。 5"-una>D  
  长篇小说《带灯》就是从生活中捕捉来的。在创作时,作家贾平凹连跑了很多村庄。而一个乡镇女干部,进入他的视野,成为《带灯》的生活原型。他们一直保持联系。近几年,乡镇女干部每天都发一至两条短信,讲述她从早到晚的工作状况和精神状况。 1a($8>  
  “我本来对乡村生活熟悉,她一说到什么,我就立即明白怎么回事。所以脱贫攻坚的每一步,我都了如指掌。我们现在是朋友,甚至成了亲戚,而她和她的短信就是我在乡村的线人和认识新乡村的窗口。”贾平凹在发言中深有感触地说,乡村题材写作,一定要走出书斋,走出城市,去乡村走走。旧的乡村概念早已过时,新的变化新的生活必须了解。 lgkl? 0!  
  阿来也有多年的行走经验。他在四川分会场的发言中指出,我们很多写作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看几件材料,找一两件先进事例,下去走马观花一番,与预定主题相关的就看见,不相关者就看不见。“这种现象,表面看,是写作层面的问题,往深里看,其实是我们从事文学工作的人,平时习惯在文学圈里打转。” ;mf4 U85  
  他建议广大作家,“学习一点经济学,学习一点乡村治理之道,学习一点产业知识,学一点当地历史与文化,学一点当地的自然乡土志。以这样的方式体察中国所以为中国,一个曾经衰老的中国,如何一点点改变,从物质到精神,再度走向强盛的内在秘密”。 &Q-[;  
  “为无数‘新人’的人生寻找‘适配’的表达” 3W7;f!  
  从《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到《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从《小二黑结婚》中的小二黑到《艳阳天》中的萧长春,经典的新人形象已成为文学史上符号般的存在,他们跟作品一起闪耀在中国文学的历史苍穹。 RLYU\@kK?  
  “‘新人物’,是那些能够表达时代要求、与时代能够构成同构关系的青年人物形象。”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孟繁华说。 5u2{n rc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下文学作品中也创造了大量的青年文学形象,但是,这些青年文学人物还只存在于作家创作的文本里,存在于青年批评家的话语阐释中,他们还没有走进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心中,还没有形成普遍的认知。 /<3;0~#){  
  文学创作归根结底落实在人。新时代如何塑造文学“新人”? o }9M`[  
  “今天写‘新人’,不能简单地写他们如何在乡村中带头致富,与命运抗争,而要写出他们的新观念、新实践,让新人具有新的内涵,成为时代的突出表征。”赵德发深有感触。 0t#NMW  
  他创作的《经山海》,就塑造了“新人”吴小蒿的形象。一个出身寒微的农家女,毕业于大学历史系,先在城市里工作多年,后来当了副镇长,在困难磨砺中迅速成长。图书出版后,就有评论家指出,“吴小蒿身上现实感与理想性的结合、个人命运与时代精神的交织,让一个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时代新人形象呼之欲出”。 2-vJv+-  
  作家关仁山多年来一直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尤其关注当下变革的乡村现实,塑造了诸多新的农民形象。如《天高地厚》里的鲍真、《麦河》里的曹双羊、《日头》里的金沐灶,《金谷银山》里的范少山等。 Od0S2hHO  
  “在塑造新时代农民形象时,既不失审美理想,又具备弘扬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力,即便对丑恶的批判,也要有强烈的人性发现和终极关怀的光芒。精神性,这恰恰是民族精神能力的支撑点,也是史诗性创造的精神之源。”关仁山说。 u-AWJc+F.  
  发言中,孟繁华提到了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和宗璞的《红豆》两部作品,“王蒙和宗璞作为那个时代的作家,他们真诚地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能够真诚地表达自己对新时代的拥抱和追随;另一方面,他们也真诚地用现实主义的方法表达他们对文学与生活的理解”。 L# `lQ"`K  
  “当下要塑造文学‘新人’,创作出新时代的新人物,也要坚持一些不变的东西,这个不变的东西就是面对生活的诚恳和诚实。”孟繁华说。 U0NOU#  
  铁凝表示,塑造典型,书写“新人”,就是要在人物身上挖掘出历史前进的总体脉络与内在必然,呈现出新时代的精神特质与精神高度。如何为新时代的乡村现实、为无数“新人”的人生寻找“适配”的表达,是每一位乡村题材作品的写作者都应当认真思考、不懈探索的课题。 W4)kkJ  
k1ipvKxp:8  
t$U3|r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许振超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