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安大简与《天问》“伏匿穴处,爰何云”新解
dongzi离线
诗化的语言,使你看出来:我依旧是少年。
级别: 管理员

UID: 2170
精华: 49
发帖: 135993
财富: 1289443 鼎币
威望: 77 点
贡献值: 209 点
会员币: 3 个
好评度: 217 点
在线时间: 8591(时)
注册时间: 2008-02-02
最后登录: 2024-04-19
楼主 发表于: 2020-08-11  

安大简与《天问》“伏匿穴处,爰何云”新解

管理提醒: 本帖被 dongzi 执行加亮操作(2020-08-11)
       《天问》是一首奇诗。全篇凡一百七十余问,问天,问地,也问人事。 F3V:B.C  
^/Hf$tYI!`  
  类似的形式,又见于古印度的《梨俱吠陀》、古波斯的《阿维斯陀》、古希伯来的《圣经·约伯传》等域外文献。在《庄子·天运》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凡物流形》中,也有一连串关于宇宙生成、演替的发问。此类文本,饶宗颐先生称之为“发问的文学”。(见《〈天问〉文体的源流——“发问”文学之探讨》,《考古人类学刊》第39、40期之合刊,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1976年6月) l`~$cK!  
t>quY$}4  
  苏雪林女士认为,《圣经·约伯传》曾传入古印度,启发了《梨俱吠陀》,《梨俱吠陀》则启发屈原创作了《天问》。(《天问正简》,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第29页)不过这说法并没有确凿的依据。  6 wd  
'{0O!y[H6  
  不少人相信,屈原的追问是就着楚国宗庙中的壁画而发的。因此,《天问》所问,思维跳跃,且多碎片化。如若不了解楚国的神话与历史,很容易会茫然无知。 P'iX?+*  
g@x72$j  
  在历代学者的努力下,《天问》中的碎片逐步被打捞、拼接,楚人心目中的宇宙图景与历史长卷呼之欲出。但由于文献的缺失,《天问》中的许多内容仍未有确解,甚至可能会被打上永久的问号。 <mP_K^9c  
0Gj/yra9MO  
  值得庆幸的是,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安大简)中保存了数量可观的楚国历史资料,可为我们认识先秦历史文化提供丰富而重要的线索。相关材料尚未完全公布,黄德宽先生曾发表《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概述》(载《文物》2017年第9期)一文,对这些材料作了简要的介绍。 a1_ N~4r`  
N5l`Rq^K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清华简)已经证实,《史记·楚世家》中的“穴熊”和“鬻熊”实际上是同一个人,司马迁记作不同的两个人,并不正确。而安大简楚史则进一步证明,所谓的“穴熊/鬻熊”实际上便是楚人的先祖季连。这意味着,“季连”“穴熊”“鬻熊”是同一个人的异称,《史记》将其误析为多人,并由此造成一些难以解释的矛盾。 ax5n}  
@[joM*U  
  关于季连又称“穴熊”的由来,安大简是这么记述的: +s_a{iMVP  
Zbl*U(KU?  
  季连的父亲祝融派使者去找季连,结果怎么找也找不着。使者发现有一个人躲在洞中,问他却不做声,于是在洞口燃起柴火,想逼他出来。洞中的不是别人,正是季连。季连看到火害怕了,说了一个字:“熊。”祝融后来知道了,说:“是穴之熊也。”于是季连有了“穴熊”的称号。 *0oa2fz%  
*DcIC]ao[  
  由于材料尚未完全披露,前因后果不甚清晰,但故事的主要脉络是明确的。“穴熊”是季连在某一阶段获得的称号,后人可能因此将其误分为不同的两个人。“穴熊”称号的由来,与季连藏身洞穴有关。由此我想到了《天问》尾声中的一问:“伏匿穴处,爰何云?” XR8`,qH>  
hgYFR6VH  
  关于这句话,字面意义是清楚的:“伏匿”者,躲藏也;“穴处”者,指居于洞穴;“云”者,说也。意思是说:某人躲在洞中,在说什么呢?但背后的典故,却颇为费解。 `6-flc0r  
~*1Z1aZ  
  东汉的王逸在注解《楚辞》时说:“吾将退于江滨,当复何言乎?”说的是屈原本人退处江滨。宋人洪兴祖、明人黄文焕、清人贺宽、清末曹耀湘等在此基础上益加发挥,今人注本亦多沿承其说,认为此句是就屈原本人而言的,指屈原受到排挤,避居山野洞穴。不过,与《离骚》不同的是,《天问》句句有其典故,屈原自身的形象则隐退幕后,故将“伏匿穴处”理解为屈原本人的行为较为可疑。 OqsuuE  
Q`K^>L1  
  此外,清人徐焕龙认为“爰”通“猿”,“言己如伏匿穴处之猿”;清人蒋骥认为“此历叙楚国开国之贤君”,“言楚之先虽僻陋,而世有贤君,其可称者何事乎”;清末的王闿运亦认为“伏穴”指“楚先王处山林也”;郭沫若则认为“伏匿穴处”的主角是阖闾,林庚以为是楚昭王。(以上参见崔富章、李大明主编《楚辞集校集释(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48-1251页)不一而足。 -hfDf{QN  
GR(m+%Vw!  
  以上诸说相差较大,难以达成共识。且多是主观推测,并无实据。 %{'[S0@Z  
cq]0|\Vz  
  由于《天问》的尾声部分主要是在追述楚国先王,因此蒋骥和王闿运联系楚国先王是颇有道理的。如果考虑到安大简楚史的记载,我们不难想到:“伏匿穴处”的正是季连(穴熊),所“云”者,季连自谓之“熊”也。由于我们过去不知道楚人曾有过这么一个版本的先祖传说,故对“伏匿穴处,爰何云”一语不明就里。 OLF6["0Rn  
#k<l5x`  
  清华简《楚居》记载,季连曾抵达“穴穷”这个地方,联系安大简,可知穴穷当即季连得名“穴熊”之地。此前,李守奎等先生在讨论穴穷这一地名时,均已注意联系《山海经》中的熊山。《山海经·中次九经》记载:“又东一百五十里,曰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恒出入神人,夏启而冬闭。”在“熊之穴”出入的“神人”,可能便与穴熊的传说有关。 [Y@}{[q5  
m!zv t  
  同样是在《中次九经》,还出现了《楚居》中季连所降临的騩山。按照《楚居》的描述,季连降临騩山,是楚国历史的起点。《中次九经》所记,对应的是岷山山系,在今天的甘肃、四川一带。我们知道,关于楚人的来源,向来有“西来”之说,即自西北地区而来——这也正是汉藏民族共同祖先的居地。楚人在进入沮漳流域之前,落脚于丹淅之会,似是沿汉水、丹水一带而下。从楚人迁徙的路径以及《中次九经》中騩山、熊山的位置看,楚人的先祖确有可能是自西东进,最终在江汉地区拓土始大。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知足常乐 识人随缘 与人为善 学而乐思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刚刚被蚊子咬完时,涂上 _____ 就不会痒了 正确答案:肥皂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