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知难而退:曹爽撤军与收复延安
羊君离线
党员领导干部除了素质高、为民服务意识强外,工作上还应该雷厉风
级别: 综合论坛版主
UID: 33891
精华: 58
发帖: 170360
财富: 984203 鼎币
威望: 67 点
贡献值: 264 点
会员币: 2 个
好评度: 193 点
在线时间: 6239(时)
注册时间: 2014-02-21
最后登录: 2024-03-28
楼主 发表于: 2020-08-13  

知难而退:曹爽撤军与收复延安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羊君 执行加亮操作(2020-08-13)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作者:朱仙意 赵建武 q| *nd!y'  
 GL&rT&  
p1ER<_fp  
                           胡宗南部占领后的延安,只是一座空城 o3OJI_ v &  
"KY]2v.  
         原 典 bG)6p05Oa  
<(~geN  
       《百战奇略》退战篇原文为:凡与敌战,若敌众我寡,地形不利,力不可争,当急退以避之,可以全军。法(《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左传·宣公十二年》)曰:“知难而退。” =D 5!Xq'|  
CTX%~1 _`O  
        退战篇认为,凡对敌作战,若敌众我寡,且地形条件对我不利,在仅凭兵力无法与敌争胜的态势下,应立即撤退以避开敌方,这样就可保全我军。诚如古代兵法所说:“作战中知道我方难以战胜敌方时,应及时撤退保存实力。” ].gC9@C:$i  
pl 1CEoe  
        战 例 Lg6>\Z4  
vZSwX@0  
        公元244年,魏国大将曹爽奉命率军讨伐蜀国,司马昭随同前往。魏军穿过骆谷(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南)后,进至兴势(今陕西省洋县北)。蜀将王平率军趁夜偷袭魏军,司马昭命所属部队固守营垒不战,王平退回。司马昭对诸将说,蜀将费祎必凭险据守,我军前进得不到交战机会,强攻硬打又不可能奏效,应急速撤军,再作打算。曹爽听后率兵撤退。费祎果然率军抢占沈岭、衙岭、分水岭(三岭皆在骆谷内)等险要地形截击,曹爽等率军偷偷越过险阻地带,安全撤回。 WMoRosL74  
# kmI#W"^  
        1947年3月13日拂晓,胡宗南指挥14万人,兵分两路进攻延安。毛泽东同志从战略全局出发,做出中共中央机关和部队主动撤离延安的决策。“西北王”胡宗南大军奔袭,得到的仅是延安一座空城。虽然其大肆宣称共军“不堪一击”“仓皇北窜”,实际上却因占领延安无暇分兵,彻底被拖在陕北,大大减轻我军在其他战场的压力。随后,彭德怀指挥我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洋马河、蟠龙镇和沙家店4次大捷,重创胡宗南部。1948年4月21日,延安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 ljh,%#95=  
?3iN)*Ut  
         计谋分析 (L<G=XC  
DsiyN:o'+  
         合理保存有生力量。所谓“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无论何种战斗,常胜不败的“善战者”是没有的,而在人数、兵器不占优势的前提下,以寡敌众,逞匹夫之勇,强攻硬拼显然不是优秀战争指挥员的明智选择。能够稳住败局,使己方部队不至于因混乱而一发不可收拾,最大限度保存实力以利再战,才是优秀指挥员应具备的能力,也是取胜的根本前提。摆脱困境、保存有生力量最好的办法就是“退”,“退”并非怯懦的表现,也不是不得已时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通过主动退却进行战略转移,为将来东山再起保留资本。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存实力、韬光养晦,才有重振雄风的可能。正因如此,《三十六计》最后一计即为“走为上”。所谓“走为上”,并非说“走”就是最高明的上乘计策,而是指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然后再寻机歼敌。曹爽攻蜀之战,数十万魏军陷入进退两难的不利境地,正是由于及时后撤,才避免全军覆没。面对胡宗南装备有坦克、飞机的数十万大军,我军只有2.5万余人,且弹药奇缺、装备落后,死守延安无异于以卵击石,只有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先行放弃延安,再见机收复失地才是最佳选择。 Yd~Tzh  
0@#d($'1?Z  
        正确使用“退”的方式。退却是一门高超的指挥艺术,这种指挥艺术的重要性和难度不低于进攻和防守,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退却方一般都处于不利境地,如伤亡严重、保障困难、士气低落等,而敌方则处于优势地位,风头正劲。在这种情况下,退战决策者能否找准摆脱困境的退路,变被动为主动,直接关系己方生死存亡。因此,所谓“退”,并不是一窝蜂地乱跑,更不是消极逃跑,而是有计划地主动退却。“退”说来容易做则难。难就难在,它既受思想因素影响,也有实际问题需解决。既要从大局着眼、胸怀广阔,不怕蒙受损失,不怕丢面子;更要有智慧,何时“退”,如何“退”,“退”向哪里,都需要高超指挥才能。因此,退战取胜的关键,就是要正确掌握“退”的技巧,要通过巧妙牵制、疲惫和迷惑敌方,达到全身而退的根本目的,甚至能够利用“退”来分敌、疲敌以创造战机“破敌”,这是退战最高境界。毛泽东同志决定暂时放弃延安,西北野战军得以轻装上阵,打起仗来更加主动灵活、游刃有余。相反,胡宗南却因占领延安背上沉重包袱,包袱越重越走不动,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大量精锐力量被消灭。 @y# u!}  
JCITIjD7=  
       充分把握退战分寸。退战,尽管在战争实践中运用比较普遍,但其在军事行动中终究属于一种奇计,本身并不符合战争根本目的,战争的目的是争胜逐利,撤退只是一种将逐利寄希望于未来的不得已做法。倘若片面强调“退”,会造成喧宾夺主的结果,甚至导致军心涣散、“兵败如山倒”的悲惨局面。因此,必须客观理解和把握退战的火候和分寸,明白退战所要求的“退”绝不是消极避战,而是为了进的“退”,甚至是为了“进”而进行的主动撤退,从而通过诱敌和调动敌方制造战机。由此可见,避免决战、诱进分敌、变换环境、拖垮敌方、以退为进才是退战的灵魂。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我就是我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