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黄豆  黄豆
一米离线
级别: 800米会员
UID: 41745
精华: 1
发帖: 113
财富: 4763 鼎币
威望: 3 点
贡献值: 0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3 点
在线时间: 22(时)
注册时间: 2020-04-07
最后登录: 2024-03-25
楼主 发表于: 2020-08-18  

黄豆  黄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自从学习了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我沉寂的记忆,訇然洞开,穿越历史,进入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豫西南农村,关于捡黄豆、烧黄豆、捡豆芽的故事。
                 捡黄豆
    那时,农村还没有推行“联产责任制”,收成归公,再按人头和工分分粮食,孩子们期待的幸福日子就是吃顿“饱饭”。所以,大家给生产队收割黄豆时的懒散劲儿,倒不如收完后“一窝蜂”捡黄豆的场景更热烈壮观,因为捡到的黄豆可归已。
    天刚麻亮,生产队钟声就响起,家家户户呼儿唤女,提篮背筐,成群结对直奔西岗的黄豆地。父母们挥舞镰刀搳黄豆,孩子们虎视眈眈蹲在地头。虽然一个个冻得鼻涕吸溜响,但还是像盯着一个“虚腾腾、热乎乎的大白馍”一样盯着黄豆地,谁也不愿离开,等着割完捡黄豆。
“都割干净啊!捆好,装满!”
“别动!你们谁敢拿,统统没收!”
生产队长和副队长轮流大声喊着。声音此起彼伏,热闹的场景让人忘了饥饿。收割完毕,他们再把一堆堆黄豆秧抱到地头,然后垛到三四辆大木轮子牛车上。

    大约过一个多时辰,两头老黄牛把最后一辆垛了两米多高黄豆秧的大木车,拉出了黄豆地。人们就开始哄抢着拾黄豆了!
    刚才还闹哄哄,就突然安静下来,除了“呼呼呼——噌噌噌——”和吸溜鼻涕的声音,没人有功夫再说话。
    人们收搳时遗留下的豆秧还真不少,说是豆秧,可成熟的豆秧上叶子已落光,只剩毛茸茸,鼓饱饱的黄豆角,直噘噘地长在豆杆上,像孩子故意挺着吃饱的肚皮,很是诱人!捡一把黄澄澄沉甸甸的豆荚,就感到无必富足和欣喜。
    父母们手快,多数都捡在前头。一个个弯腰弓背、马趴跪地,疾风骤雨般地不停移动着“柴杷子”一样的手臂。也有孩子不甘落后,窜到大人们前头抢。
    “快点!你扬着个脸干啥?”
    “咋里,干一会儿就累死你啦?”
    “憨娃儿,快弯下身,往前捡!”
    不一会儿,就有家长说话了!他们趁往筐里装、往腋下夹或者擦汗水的功夫,直起腰,回头看一眼自己的孩子,或催促、责骂,或叮嘱传授“捡豆经验”。
    孩子们的表现则不同,有的争胜傲强,不用家长说就像在学校参加劳动竞赛一样,忍着被豆杆茬子扎得生疼的脚,不言不语表情凝重,虎虎生风地不断刷新成果;有的孩子生性贪玩,捡了两把儿就“老驴望青”一样站着癔症半天。家长也没辙儿,就忍气吞声只顾自己赶紧捡,也不再回头骂孩子而浪费宝贵时间了……
    大约30钟,这块黄豆地就被“龙卷风”一样过滤了一遍。大家又开始闹哄了,家家整理着自己的“战利品”,互相比着,你家捡的多我家捡的少,你家筐大,我家筐小,这娃儿勤快能干,那娃儿好吃懒做的呱嗒个没完。最后,一群人成筐儿、成捆儿的背着、扛着、说笑着回家了。
                    烧黄豆
    还有几个孩子,把捡来的豆荚,或者是“顺手牵羊”拿了生产队的,悄悄藏在旁边玉米地里,然后仰拉四叉地躺在土坡上,等家长一走,就尖腔怪调地喊着:来呀,咱们烧黄豆吃!
    大家顿时眼睛一亮,都自觉把“劳动成果”统统捐出,堆到一起。再拢一堆干豆叶引火,随着火柴盒“嚓——”的一声,那毛茸茸的豆荚,立马就噼噼啪啪燃起来。
    豆角炸开,很快就闻到炒黄豆的香味来。有人迫不急待地把蹦出来的豆子儿捡起来,就往嘴里塞。一个趴在地上、叫“柱子”的男孩儿前额“嗞溜儿—”一声,头发就烧焦一片儿,柱子皱眉摸了摸头,可一会就笑着将剥开黄豆填嘴里,烦恼也没了。
    毕竟,刚割下的豆杆还有些青湿,捂多了就压灭火,只冒烟。有的厥着屁股,用棍子支撑着火候;有人搞来玉米杆趴在地上“捅炉子”;有人干脆脱下棉袄“煽风点火”。
    那时,农村孩子没秋衣,一般都穿着“空筒”袄。一个叫“典娃儿”的大个子男孩儿,一边吩咐大家往上加干叶子,一边脱下袖子上已冒出棉絮的破棉袄,双手捏着肩部,光着脊梁,弯腰、叉腿、吸溜着大鼻涕,一下一下猛劲儿地煽。果然,火又燃起来了,大家忙着添加豆荚。
    阳光暖洋洋普照万物,玉米、黄豆、芝麻金灿灿、黄澄澄地以各自的成熟美点缀着秋天的田野,散发出不同的果实芬芳。但最令人垂涎、诱惑着辘辘饥肠的,还是眼前这一堆将要烧好了的“焦香黄豆”。
   “你急啥?谁都管吃饱!”一堆豆杆荚基本烧尽,只剩黄豆和草木灰。典娃儿说着,又脱下破棉袄对着“豆灰堆儿”猛煽,这次不是煽火,而是煽灰。“灰飞烟灭”后,果然只剩下一堆赤裸裸的黄豆子儿。
    大家十分佩服典娃儿的“聪明才智”。大家看着这堆“美食”,竟然一时又舍不得吃掉。就先从边上用豆杆拔着,一个一个拣着吃。或抓起一小把,右手撩起,嘴吹风,左手接住,等灰飞豆落,自然分离后,就一扬脖子,将一把烧得糊头黜脸的美食“捂”到嘴里。那焦香、爽口的味道顺着鼓囊的腮帮、蠕动的咽喉、徐徐而下,瞬间滋养了全身饥饿的细胞,每一个毛孔都舒展了,额头、鼻尖、浑身都汗津津的有了活力。大家彼此指着对方的“花猫脸儿”,笑得前俯后仰!
    吃饱了,可地上的还没吃完。各自又琢磨另一件事—— “屯粮”。
女孩子先往衣兜里装,再摊开花手帕往里包。男孩子干脆用绳子扎住裤腿儿,从裤腰往里装。一堆儿黄豆,很快被大家瓜分干净。
正晌午,大家伸着懒腰,打着饱嗝,顶着日头,一路欢笑嬉戏回家了!
   “唉唷——你个鳖娃儿!指望弄点黄豆卖了让你交学费哩,这可倒好,裤裆里装回来这点儿“糊头子黜脸”的豆能干个啥?”听见隔壁张婶在院子里骂“柱子”,接着是追打声。同时,也听见吃到烧黄豆的“柱子”的两个妹妹“咯咯咯”地笑声……
                    捡豆芽
    收了黄豆,耙了地,一场春雨过后,遗留在地里的黄豆像“捉迷藏”似地把自己“豆蛋蛋”的模样变成了鹅黄色水翠肥嫩的“豆芽芽”。
   小豆芽儿悄悄地扒开松软的土,有的露出“包着胎衣”的小脑袋,有的摊开两瓣“小手掌”,扭动出婀娜性感的身姿,一个个冰清玉洁的小精灵,展现在柔和的晨光里。
   “捡豆芽儿去!”一帮小伙伴相约,在雨后的清晨,提着小桶或篮子又走向那块曾经“战斗”过的黄豆地。已看不到“烟熏火燎”的痕迹。但眼前又是一个惊喜!每一个小豆芽儿,像一个快乐的音符跳跃着、挑逗着童年的视角,整片荒芜的土地又变成了孩子们欢声笑语的幸福天堂。
    慢慢扒开薄土,用拇指和食指薅出小豆芽儿,再小心翼翼地揭掉“胎衣”,捏掉小根须上的细土,然后艺术品似地细心观赏一会儿,才轻轻放进篮子或桶里。也许是怕耽误了豆芽儿的继续成长,或者是怕晒蔫儿了它们的水嫩容颜,小伙伴们有的把小桶里装了水,有的用手帕摊开遮住捡进篮子里的豆芽儿。与其说在捡一道餐桌上的豆芽儿菜,不如说在捡拾一些遗失的“宝贝”。
    田地里的泥泞夹杂着杂草缠裹着鞋子难得前行。大家身上、裤腿上都粘了泥水,脚上的鞋子也成了“泥坨坨”,但拾豆芽儿的兴致依然高涨。“娴妮儿”蹲下来弄掉脚上的泥泞,重新扎紧鞋带,“峰娃儿”已把鞋子脱了,穿着棉袜跑到前面弯腰捡着。
   半晌午,太阳耀眼而热烈了。捡累了的孩子们拎着豆芽儿来到地头,一屁股坐在草埂上,把“成果”放在两腿间,用手抓着拢着,掂量着劳动成果。
   一会儿,又开始讲笑话、说谜语:“老大张着嘴,老二扭着腰,老三河里游,老四水上漂”很快有人抢答:“花椒、豆芽儿、鲤鱼、猪油”。那时的谜语简单,却都和温饱相关。
    还有不想玩这些的,就到旁边的红薯地里搞来长长的红薯秧,去掉叶子编成“绳子”,大家就开始跳绳。先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决定派队,再严守规则地游戏。“小汽车,滴滴滴,马兰开花二十一”。边跳边唱,唱不完算输。就惩罚在草地上“打车轮”“翻跟头”……
    说唱声、笑闹声尤如天上飘浮的云朵儿,轻盈潇洒、无所牵袢地翻滚着、舒展着,广阔的田野成了一个充满无穷乐趣的童话世界。
    直到晌午头,有家长在村头,长一声,短一声地喊着自己孩子的小名儿,“……回来吃饭啦——!”大家这才想起“捡豆芽儿”的事,讪讪地拿起已经晒蔫儿了的黄豆芽儿,满身泥巴,灰头土脸地往家赶…… ……
    时隔三十八年,改革开放,国富民强,从只求温饱到健康营养,从提高生活质量到追求生命品质,弹指间,事过境迁,岁月改变容颜,鬓角早已霜染。却丝毫模糊不了童年生活的快乐记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馈赠,使我永远对土地,对农民,对粮食怀着深深的眷恋和感恩!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