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进步法宝:好学近乎知
dongzi离线
诗化的语言,使你看出来:我依旧是少年。
级别: 管理员

UID: 2170
精华: 49
发帖: 134508
财富: 1284771 鼎币
威望: 77 点
贡献值: 206 点
会员币: 3 个
好评度: 216 点
在线时间: 8498(时)
注册时间: 2008-02-02
最后登录: 2024-03-28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0  

进步法宝:好学近乎知

管理提醒: 本帖被 dongzi 执行加亮操作(2020-10-20)
尚春萍 ~j}di^<{  
P$S>=*`n U  
曾有人问,入职若干年后,拉开彼此距离的能力是什么?答案毫无疑问是学习力。初入职场,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拿到太理想的薪水,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积累,有的人成功突围,或跳槽,或升职,或加薪,这些都得益于他们拥有超强的学习力。《中庸》有云,“好学近乎知”,《孔子家语》中说“好学近于智”,突出了好学的重要性。孔子也曾感慨:“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纵观历史,凡是学有成就的智者圣贤都非他人所强迫,而是依靠自主自愿的好学精神。 {c`kC]9  
}C!N$8d,  
学以修身力行 lfG]^id'  
在孔门弟子中,曾子为人树立了一个“好学近乎知”的榜样。孔子称曾子生性鲁钝,但因其好学终成儒门“宗圣”。在《曾子》中,记载了曾子好学的心得:“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于义,可谓学矣。”君子能够责备自己的过恶,寻求自己的过失,对自己还不会做或做得不完美的地方要加强,勉励自己做得尽善尽美,并克除自己的私欲,凡事都要依照义的标准来进行。这些都做到了,才称得上是学。 tX$%*Uy  
#X'!wr|-  
“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难者弗避,易者弗从,唯义所在。”君子要珍惜时日来学习。古代好学之人废寝忘食、挑灯夜战,甚至“头悬梁,锥刺股”,具有这样发奋读书的精神,才能够学有所成。此外,还要及时地把所学付诸行动,在生活中去落实。难做的不回避,容易的也不盲从,只考虑其是否符合道义。“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思,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白天攻治学业,到晚上就自我反省检查,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就这样日复一日,一直坚持到老死,才可谓坚守学业。 P0uUVU=B|  
Sq8` )$\  
曾子还提出,君子之学必须把握好五个方面:“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不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患其不能以让也。君子之学,致此五者而已矣。”君子学了之后,担心自己学得不够广博;学得广博之后,还担心不能时时温习;经常温习了,还担心并不真正知晓其中的义理;已经知晓其中的义理了,又担忧不能付诸行动;既能在生活中实行,又担心在行动上做不到谦让。由此可见,曾子好学的标准相当高,要求人不仅能够学以致用,而且还要有助于养成自己谦让的品行。 He}qgE>Us  
0M(\xO  
在《颜氏家训》中,有一段关于读书、求学目的的论述,值得现代职场人警醒:“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li;Np5P  
+RQlMAB  
这段话提醒人不能把“学儒”变成“搞儒学”,知与行不合一。其意是说: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求得长进,可是我见到有人读了十几卷书后,便自高自大,欺侮长者,轻视同辈,这样别人自然像对仇敌一样恨他,像对鸱枭那样讨厌他。这样求学,其实对自己并无益处,还不如不学。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只能夸夸其谈。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益于他人,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于社会。就如孔子到处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仁爱学说,目的并非为自己升官发财,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学说,能够为国君所用,造福于社会、有益于人群。现在求学之人是为了自身的需要,增长自己的才干。学习就像种果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实。讲论文章,好比赏玩春花;修身力行,才是秋天的果实。可见,真正的学问是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经典落实在生活之中,使自己的德行以及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能力有所提升,最基本的也要做到仁义礼智信,把人伦关系处理好。 vS%o>"P  
(.4mX t  
学之弗能弗措 4]0|fi3}>  
人们提出问题、思考研究、辨别事理、身体力行都要做到彻底。虽然人的能力、智慧、聪明不等,但只要肯学、好学都能有成就,所以不要自暴自弃:“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EL$l . v  
=Y#)c]`  
有些知识我们不能拥有,有些事我们不明其理,那是自己知识不够,这个理在哪里找不出来,那是知识不够。譬如我们做一个电气的东西,我们做得起来,出了毛病不晓得原因在哪里,这就是学问不精。学之弗能,既然学就要把它学通,学了不通不放手,弗措也,不要把它停掉。 +:pjQ1LsJ  
~f0Bu:A)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要研究,要审问,问老师、问同学、问前辈,再不然问书。天下的书是什么?就是比我们早的前一辈人一生留下来的经验,所以不读书很可惜,别人活了一辈子的经验,我们却放着大便宜视而不见,这该是多大的损失啊。所以要审问。问之而不知道、还不彻底,不要放弃,要努力地研究。 NF&R}7L  
gd^1c}UZX  
有些问题是你不去思考它,多去想想就会通了。想不通,你便会找理由,“反正我智商低,怎么想也想不通。”每當我们听到一个道理,遇到一个阶层,就是鼓励我们,努力上升一个意识能级。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智慧融入不进去了、停顿了,这不说明你在体能上、年龄上、智力上是有很大的限制的。所以要慎思明辨。 )D_#  
,!_$A}@0 ^  
理论上做到了,用功夫老是不上路——要好好去修行,实行之。真去修行,没有做不到的事。换句话,一路做下去,天下没有做不到的事。 f?kA,!  
_Z z" `  
圣人、佛都是人做的,只要你努力去修与学,一定能做到的。如果你有时候觉得自己很不如人,那么告诉你一个办法:“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不要看自己笨,不要有自卑感。别人学一下、想一下就懂,我承认笨,我学一百次总会懂吧。别人只要受到一次点拨就懂了,我重复一百次。人家一分钟就能懂,我一百分钟总能把它弄懂。“人十能之”,像有些人也笨一点,十下、十分钟才懂,我来一千分钟总会懂吧。一千分钟还不懂,一万分钟好不好?不要气馁,不要自卑,不断地努力、学习,总会成功。这个道理懂得了,“虽愚必明”。纵然是最笨的人,最后也可能是最高明的圣人。纵然是最没有出息、柔弱的人,最后也可能是强人。这是学问与修道。 Z12-Vps  
w^EAk(77  
对于现代职场人也一样,许多人总认为自己学历低、智商低,便给自己找了许多不求上进、拒绝学习的理由。其实,无论是学生还是在职工作者,都需要不断地努力,内圣之道修养到诚,是根本。外用的学问、才能,任何一种才能,不管你学哲学、科学、宗教、做生意、做官,有五个步骤不能变——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不能变动,这是外用。光有学问,而没有内圣之道——普通人,普通一个学问家,不能成就为圣人。必须有内圣而有外用之道、有学问,才能成圣人。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知足常乐 识人随缘 与人为善 学而乐思
dongzi离线
诗化的语言,使你看出来:我依旧是少年。
级别: 管理员

UID: 2170
精华: 49
发帖: 134508
财富: 1284771 鼎币
威望: 77 点
贡献值: 206 点
会员币: 3 个
好评度: 216 点
在线时间: 8498(时)
注册时间: 2008-02-02
最后登录: 2024-03-28
沙发 发表于: 2020-10-20  
读书志在圣贤 -wA^ao   
白岩松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道,年轻人要多读一些“无用”的书。所谓无用地读书,便是没有功利地读书。其实,走上工作岗位,谁也不能确定哪本书能助你升职加薪。许多年轻人认为职场人际关系复杂,便买来《厚黑学》,结果把书读歪了,读偏了,自己也“走火入魔”了。记得两年前,我闲来无事去逛书店,恰好看了一本叫《独角兽》的书。因为那时候比较清闲,我便用一天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了。其实当时读这本书对我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助益。过了几个月,我参加一个行业峰会,其中有几家企业正是行业的独角兽,我恰好和他们聊起这本书,结果和对方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还签下几个订单。相信当时的同事怎么也想不到,我居然是因为闲来看了一本“无用”的书,才签下的订单。 BbCt_z'  
I @sXmC2$\  
读书志在圣贤,是古人求学的目标。因此,学不仅是学知识、学技能,还应重在学圣贤教诲。《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儒家看来,智慧明德是人本性固有的,从未丢失,只是暂时被外物蒙蔽了而已,正是通过好学,可以去除外在的蒙蔽而开启自性明德,接近本自具足的智慧。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子附近一定有忠信之人,但是他们都没有夫子好学,所以孔子能成为圣人。可见,孔子正是因好学而成为圣人。 CqF= 5z:A  
]m ED3#  
我们中的大多数职场人离圣人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却受过高等教育,读过大学、研究生甚至是博士。中国文化讲究的,一个知识分子、读书人,立身处世,进退之间大有分寸,绝不会顾虑到生活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治家格言》中说:“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这是很有分量的名言。 4JOw@/nE  
ZW+[f$X  
古人对于该不该出来当官,所谓立身出处,是很慎重的。现在我们的教育变了,每一个考进来的,都是为自己的职业问题着想,我们把教育与生活、技术配合在一起。其实,读书与拿高薪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比如一些文艺圈的当红小生、一些搞体育的运动员,他们平时没有太多的时间读书,也一样能赚很多钱。读书是为了求学问,可以圣贤为榜样和最高目标,并不是求圣贤的名,或者装作道貌岸然的样子。读书不一定做官,万一你通过读书做上了官,也应是“为官心存君国”,既然出来做公务员,就要对老百姓负责,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安分守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知道自己的本分,也懂得时间和形势,尽本分之后听天命,做人做到这样,他说这才像一个人了。 [xaglZ9HNo  
4KO2oIR  
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但是這样的人比较少,普通人都需要学,就连孔子也承认,他是学而知之者。孔子一生好学,且自认为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就是比别人好学。他好学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以至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kTCWyc  
Kr;7~`$[  
学古圣先王之道的人,可以把他比作太阳;一个人静思独居的时候,则如火光。如果舍弃了学习圣贤之道,而一个人冥思苦想,就像舍弃了门外太阳的光明,而去屋子里接近微弱的烛光。烛光可以让人有小小的见识,能够见到周围小的范围,但是开启不了人的大智慧。所以明智的君王、君子,都崇尚学习圣贤之道,而不是一个人独自冥思苦想。 :#yjg1aej  
_1<zpHp  
可见,好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所学内容有所拣择,否则南辕北辙,越学反而离道越远。中国传统圣贤经典都秉持“文以载道”的原则,尤其值得求道的君子学习。人通过学习能够改变气质,成就圣贤品格,这就是《弟子规》中所说的“圣与贤,可驯致”。  G{4~{{tI  
F0&BEJBkU  
知足常乐 识人随缘 与人为善 学而乐思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刚刚被蚊子咬完时,涂上 _____ 就不会痒了 正确答案:肥皂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