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高校治理“微腐败”问题探究
dongzi在线
诗化的语言,使你看出来:我依旧是少年。
级别: 管理员

UID: 2170
精华: 49
发帖: 134548
财富: 1284883 鼎币
威望: 77 点
贡献值: 206 点
会员币: 3 个
好评度: 216 点
在线时间: 8499(时)
注册时间: 2008-02-02
最后登录: 2024-03-2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3  
0

高校治理“微腐败”问题探究

管理提醒: 本帖被 dongzi 执行加亮操作(2020-11-23)
2016年,習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首次提出“微腐败”,强调“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2017年,十八届中纪委七次全会专门对“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做出工作部署,传递治理“微腐败”的强烈信号。之后,十九大、十九届中纪委一到四次全会都强调“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围绕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是癌变前的小囊肿,是切身之痛、难言之隐。如不及时治理,将对党的肌体、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巨大的损害。社会上普遍认为,高校以教书育人、学术研究为主,与社会交叉少,应是一片净土。但事实上,“高校作为社会一分子,本身并没有特殊之处。社会上有什么,高校也就有什么。”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说。 8;3T65KY  
ilv6A9/  
一、初窥“微腐败”——概念 VHsNz WI  
%^RlE@l9  
对于“微腐败”的定义,国际监察专员学会主席伯里安·艾尔伍德提出“在权力的廉洁状态与腐败状态之间的一种尚未达到触犯刑律程度和地方的中间状态,但权力运行本身却存在不干净的空间。”[1]对于腐败犯罪而言,“微腐败”与作风问题的表现形式多有重合,在未触及法律红线的前提下,以潜规则的形式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治理这些表面上合法合规“灰色地带”,远难于打击那些浮上水面的腐败问题,“老虎”体大可围攻、“苍蝇”泛滥难堵截。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前沿阵地,如不能对“微腐败”问题及时发现、制止并加以规范治理,就难以控制高校腐败案件的发生。 r]1|I6:&)  
g<~[k?~J  
二、细看“微腐败”——特性 hB:R8Y^?H  
Rk fr4  
(一)表现形式多样性 Jrlc%,pZ  
zk]6|i$!I  
“微腐败”现象从主动性角度可以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较之财务造假、论文抄袭、“吃拿卡要”等“作为”,对显失公平的视而不见、知情不报等“不作为”行为更为隐蔽。从形式内容角度“微腐败”可以分为:谋取特殊待遇、套取现金、教风学风不实、庸俗交往、“两个责任”落实不力等形式。同时有直接的利益交换也有间接的权力寻租。 whP>'9t.w  
(E)/' sEb  
(二)行为过程隐蔽性 Xmy(pV!PF  
]4@z.1Mr  
高校单招、特长生、基建、项目的特殊性、单一性、独特性增加了监督的难度。学生干部的选任、评优评先、奖助贷认定也是高校“隐蔽性”腐败的体现,有些学生通过给辅导员充话费、购买小礼物争取辅导员的“支持”,更有辅导员向学生暗示索贿。同时高校是个小社会,教师的评优评先、科研项目、培训机会的争取等一系列与职称挂钩的活动,都渗透着人情、利益等“微腐败”。这些腐败行为微小且环环相扣, 相互利用、相互受益、相互包庇。因此具有较高的隐蔽性,为调查和认定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Dbr(Wg  
st36xS  
(三)制止问责宽软性 /IVw}:G  
fw^mjD  
目前在推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制度建设作为高校建设的重点在加大推进。但焦点依然集中在招投标、招生、财务等监督常态的环节,而隐藏在水下的“微腐败”许多单位态度暧昧,既想纠正不正之风又怕影响工作氛围、既想在阳光下晒被子又怕家丑外扬。在“微腐败”问题发现上没有下功夫、处理上没能运用好“四种形态”,软宽松现象普遍存在。 FK!9to>  
NXDV3MH=  
三、查究“微腐败”——根源 %V;k/w~[  
&..![,)w^!  
腐败现象并不是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而是与人类文明发展相伴而生的。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微腐败”现象也是一样,它的产生也是需要一定的环境和土壤。 NWB/N*  
hD58 s"L$  
(一)社会经济发展方面 ;B`e;B?1Q  
Ks09F}  
目前国家对高校在经济上给予了大力的投入,扩大了高校的自主权,高校参与经济运行的机会加大。在“兜里有钱、手中有权”的环境下,不当的运行必将给“微腐败”带来空间。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官本位价值观和中国传统熟人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影响持久深远。高校不是社会的绝缘体,人情关系渗透在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并且高校大多位于城市外围,教师、学生工作、生活在一起,形成生活圈,且师生、同门、校友以及夫妻、兄妹、父子等盘根错节的关系在高校内十分普遍,造成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微腐败”难以分辨。 S5RS?ya  
D00rO4~6D%  
(二)思想根源方面 e*vSGT$KgL  
{Z;W|w1t  
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提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概念,指出“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这些人已然成为当今高校“微腐败”的主体。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的加大、富裕层次人群的增多,触动了一部分高校领导和教师的神经,使个别人产生心理的不平衡,他们不触犯党纪国法的红线却钻研制度的空子,将手中的权力和资源当做捞取好处的砝码。同时高校的薪资收入与职称、岗位直接相关且层级差距较大,也成为“微腐败”的激因。 \`x'r$CV  
+7+ VbsFG  
(三)制度约束方面 "/hs@4{u9  
dQA J`9B  
高校去行政化的要求已经提出多年,但行政管理在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权力依然存在。高校管理权力集中、权力配置不合理、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监督不健全等问题都对“微腐败”现象产生的存留空间。特别是在没有实现纪检监察部门派驻的高校,内部监督力量微弱,纪检监察部门对于“微腐败”以及其他作风问题的查处干扰因素多、思想顾虑大,致使许多“微腐败”现象得不到发现或者明知有问题却视而不见。还有许多高校领导对纪检部门“三转”认识不到位,安排纪检人员参与学校招生、招聘、基建、招投标过程,纪检部门成了个别部门的“免责牌”。这看似完善的监督,实则是主责不清、推诿扯皮的作风不实。 t]FFGnBZ  
+u _mT$|T  
四、明析“微腐败”——必要性 y)U8\  
O3*Vilx  
较之一般腐败案件,“微腐败”的特点在于“微”,涉案人员层级低、单案涉案金额小,但在腐败的性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利用公权损害国家或个人的利益。“微”字看是“小”实则危害巨大。人之常情、礼尚往来成为“微腐败”的护身符,它侵蚀着党的健康机体、腐蚀着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侵害着教职工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更为可怕的是对大学生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其他领域的一般腐败或“微腐败”产生的影响更危险、更巨大。 -tx)7KV-  
qd3B>f  
(一)破坏党的政治环境 2!dIW5I  
UR-e'Z&]  
党的根基在于人民,血脉系于人民,力量源于人民。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高校的管理层是连接教职工与学校决策层的纽带,也是“微腐败”问题的高发人群。一些手中掌握“小权力”的干部,把份内工作当成了“吃拿卡要”、权力寻租的“交易”,给点好处就办事、不给好处就按“规矩办”。这种风气的形成,必然使教职工对学校管理层越来越不信任,甚至对党的领导产生怀疑。损害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党的政治环境。 u ` 9Eh;  
D4[5}NYU  
(二)影响学生成长 ~C=`yj  
n<yV]i$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前沿阵地,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因此对教育者本身的素质要求是极高的。在校大学生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特别是对社会的认知还很浅显。那些深藏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吃拿卡要”等低俗行为以及在少数管理人员身上的“小官戾气”“小鬼难缠”等衙门作风通过教师传导给学生,[2]极易形成错误的导向,会使学生将“不正之风”错误的理解为“理所应当”,认为这是“社會法则”“生存技能”。 TO[5h Y\  
wSIt"g,%  
(三)侵害了师生利益 4$.UVW\  
) !ZA.sx  
“微腐败”侵害的公共利益,高校公共利益的受益者就是广大师生。以谋个人私利在教务、科研、管理过程中“吃拿卡要”的低级腐败、利益寻租的高级腐败或是不作为的消极腐败,损害了师生的利益,同时也会提高学校行政成本、降低内部运行效能、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对此广大师生深恶痛绝。 z[qM2  
hFa\x5I5  
五、深探“微腐败”——途径 @]*z!>1  
0e8)*2S  
腐败问题根源还是思想问题,但仅依靠思想教育达到不腐的理想状态也是与人性本身相悖的。自律是在他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不想腐的自觉是建立在不敢腐的态势和不能腐的环境基础上的,因此在加强问责、规范制度、思想教育三方面一体推进,在他律的同时逐步形成自律。 1; L!g*!E  
6?}8z q[  
(一)用强有力的监督问责,形成不敢腐的态势 ~2A<fL,-  
sutj G`m  
很多纪检干部认为对于典型腐败案件在责任追究方面有成熟的制度规章可巡,对于“微腐败”现象处理无从下手。原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指出,“全面从严治党,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四种形态”就是我们处理“微腐败”现象的依据和办法。要制定“四种形态”的运行清单,将每种形态的应用范围与方式方法一一对照,让敢为者有章可循、让不为者无处躲闪;要加强谈话、函询使用频次,让腐败问题在萌发苗头状态,用红脸出汗的形式予以制止;要对权力进行优化配置、合理使用资源,使“可操作”的权力在既定轨道运行;要强化上对下监督、内部平行监督、“八小时”外监督、大众媒体监督,压缩“微腐败”生存空间。 snj4MA@I]  
zGZe|-  
(二)用完善规范的制度建设,形成不能腐的环境 S%&l(=0X  
O0b8wpF f  
“微腐败”存在的客观原因是因为制度有漏洞、有空间。但现实中完美无缺的制度是不存在的,任何制度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制定使工作高效运转、腐败空间最小的制度,是我们所追求的。首先,列出负面清单,明确“微腐败”的内容和形式,像亮“家底”一样接受师生的监督;其次,要创新制度制定方式,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发现的问题制定制度,再通过制度检验问题;最后,强化监督机制建设,要扩大监督视角、拓展监督途径,将“四种形态”的监督模式落实到监督制度中,让常态化监督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 9>@_};l  
l W&glU(  
(三)用准确高度的思想站位,形成不想腐自觉性 pfAp2"  
8qBRO[  
坚定的思想信念是杜绝“微腐败”的根本。首先,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政治意识,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和课程思政理念,将思政教育融入每节课堂、遍布校园各个角落。其次,分层次、有针对性开展廉政教育,针对党员和领导干部侧重理想信念教育、对于普通教师侧重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学生注重诚信教育。最后,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在传统集中学习、自学基础上,通过网络自媒体、物质奖励等形式,让“要你学”变为“我想学”。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知足常乐 识人随缘 与人为善 学而乐思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中国大约有多少年悠久的历史 正确答案:5000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