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媒体培养人的秘诀:师傅带徒弟,记者教记者
说点啥呢?
级别: 综合论坛版主

UID: 41422
精华: 13
发帖: 19008
财富: 268898 鼎币
威望: 15 点
贡献值: 9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40 点
在线时间: 1175(时)
注册时间: 2019-04-21
最后登录: 2024-03-25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媒体培养人的秘诀:师傅带徒弟,记者教记者

管理提醒: 本帖被 qiufeng0299 执行取消加亮操作(2020-11-25)
h*KDZ+{)  
8?m=Vw<kIZ  
B!`.,3  
B QUYT/$(  
a'-xCV|^  
“跟着他真的锻炼到了。我师傅的新闻触觉敏感得无法形容,他满脑子奇思异想。我被他的态度感染,也全心想做独家。” jxW/"Q   
)IK%Dg(v  
           —— 一个新闻学子的实习回忆 E)Qg^DHP/  
 h8p{  
q2|z \  
JcP<@bb>B  
HL[V}m  
g3vbskY|  
SZ4y\I  
NE`;=26c  
大学新闻专业能培养出好记者吗? tjV63`LD  
v@2?X4n  
B^/Cx  
0Z((cI\J  
:T6zT3(")D  
为什么中国大学培养不出顶级记者?来自媒体的灵魂质问。 GM;uwL#  
s$9ow<oi]  
大部分大学里的新闻专业理论气味重,绝大部分老师仿佛读PPT的机器,很少能有老师带着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因为老师自己都没有媒体实践经验,大多论文至上、夸夸其谈!学生对枯燥无味的理论兴趣不高,课堂上大多是玩手机,做自己的事情至于上课的内容那多半是左耳进右耳出。期末考试花个一两周的时间背它个昏天暗地,考试拿个过不算难事,考完试后所背的理论知识能留在脑子里所剩无几。 sX>|Y3S\U  
g&B7Y|Es  
K; hP0J  
}Dcpe M?  
在理论中浸泡,没参加过几次实践,论文写了不少,技能却没什么收获。 ML$#&Z@ *7  
j&.JAQ*2;  
Tf$>^L  
这样来来回回,四年一下子就过去了,准备面试找工作的时候,猛然发现自己好像啥都没学会,跟大一刚入学的小萌新没什么区别,没实战经验,亦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成品来,反倒是自己的新闻理想怕早就被磨灭得七七八八,只能想着另寻出路。这样的大学能培养出一两个记者来都算不错了,哪还敢要求培养好记者呢? N0D5N(kH%  
+NB5Fd4  
重理论学术,轻实践实务,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媒体根本不能用! k-*k'S_  
FB+nN5D/  
好记者是社会而非学校培养出来的。 <.lN'i;(  
y&4im;X0  
柴静在《看见》中描述了她从冷冰冰做节目到“眼中有了人”的转变。新疆地震,她赶赴一线,颠簸一路吃尽苦头,见到了一片残破凄凉,见到了眼神空洞、欲哭无泪的村支书,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赈灾。 GQ.akA_(  
&SZAe/3+  
“地震把我从演播室震出来,震到了地上。” "lA$;\&  
\(f82kv  
走出大学去实践,就是走出理论的空中楼阁,走到了地上。我们对人和事很多时候停留在知道他们的存在,可并没有感受到他们的存在。只有亲身经历过或目睹过的人,才能在心里装得下人、装得下他们的故事。 ]Zay9jD}c-  
)"P.n-aF  
说到底,记者的职责是讲一个故事,不是传播理论。 Tnf&32 IA  
 wN0?~  
DT;;4- {  
Z'^.H3YvL  
b[n6L5P5m2  
@ohJ'  
_fj@40i M  
Um/ g&k  
媒体为什么要用师徒制培养人才? JZyEyN  
8BS$6Pa  
:/Y4I)'  
=5pwNi_S  
)d {8Cu6  
中国气象报社采访中心主任郭起豪写过一篇文章,回忆了自己曾经的师傅。 Y'6P ~C;v  
u4=ulgi  
“我刚刚进入媒体行业时,社里给我指定了一个师傅。”“一开始,我写一篇,师傅就毙掉一篇。”他有时对师傅所说不以为然,“估计那个时候,师傅窝火至极。后来,师傅耐心地给我做思想工作,一点一滴讲怎样采写新闻。” ;rCCkA6  
V^9%+L+E5  
也有许多关于为人和理想的话语,“是师傅说给我们听的,是师傅的师傅说给师傅听的,也是我们说给徒弟听的。”这样的传承,令人动容。 VJgf, 5 (N  
ZZ0b!{qj3  
如今科技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传媒行业飞速发展,对传媒人才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但是大部分的高校还是沿用着传统的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还是以传统的传媒行业的新闻生产为主。 C}XB%:5H5  
K}S=f\Q]  
在学校所学的在实际的工作中用不上,人才看似培养出来了,正式工作的时候才发现没法适应单位的需求。 ? zic1i  
y(K:,CI  
用不上的人才不算真正的人才。媒体只好自己培养人才。 b$Bq#vdg:  
<C*%N;F5R  
真正的媒体人是在实际中工作过的,他能了解实际工作中需要怎样的人,需要怎样的相关技能和相关知识。用师徒制,师傅知道市场需要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教出一个真正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人才。 oFGgr2Re  
: SD3  
同时,新闻学相对来说,实践重于理论。而高校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会空讲而不会实做的“人才”。而师徒制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个矛盾,师傅可以带着徒弟去实践,言传身教,把每个实际中的细节都教到位,把徒弟错的部分给纠正过来,让徒弟在一次次现实的新闻生产中把理论融会贯通。 6Vu??qBy  
@yPI$"Ma  
师徒制是一种制度化、高效率的结对培养模式,让内部的知识和技能以心手相传的方式得以快速传承。 V3pn@'pr  
=8qhK=&]  
=PBJ+"DQs  
^dhtc% W>  
\w{fq+G  
$/JnYkL{m  
BxxqzN+  
8=sMmpB 7u  
好师傅如何带出好徒弟? g'eJN  
4~:D7",Jn  
zgpv I~Ck  
~]K<V h`  
7XIG ne%v  
何为好师傅? }W]k1Bsx  
f7]C1!]  
首先师傅得是一个好记者,有“看家本领”,新闻采编的各方面知识、技能早已烂熟于心,积累深厚;有敏锐的洞察能力,思维全面独到,熟悉人情世故;最为重要的是保持着对新闻的一腔热爱、求实的初心,拥有并坚守着原则。师傅要想给徒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口井。 Q F_K^(  
 #Bn7Cc  
%} Ob~m>P  
l>>, ~  
师傅带徒弟,不仅要教手艺本领、教如何写出有价值的内容,还要教会徒弟如何处事做人,教会他们坚守理想和底线。 @2$iFZq~  
ws}>swR,  
此外,当师傅要有责任担当,自己培养出一个好记者,看着他逐渐成长,其实是很有成就感的。 g!;Hv  
q/tC/V%@(  
实践中,师傅秉持这些理念: .Wci@5:3  
kObgoMT<[  
1、强将手下无弱兵,什么师傅出什么徒弟 b9Ix*!Y  
oU~e|  
2、有付出才有收获, 教学相长 %1]Lc=[j  
PmE2T\{s!  
3、请让我来帮助你、关心你,带你走进媒体行业 N(&/ Ud  
&_c5C  
4、人因期许而出色,人因重视而忠诚 {7q +3f <  
pe@/tO&I  
5、你的理想要高于我的理想,你的底线要高于我的底线 ] i\a[3  
cm7>%g(oQo  
_RzcMX  
[+$o`0q;N?  
Ed~2Qr\65  
对于我们而言,如何做好好徒弟呢? D8_-Dvp7H  
[W,maT M"  
1、学好理论和基础技能,拓宽知识面。在大学四年期间充分利用时间,多读书,多写作,打好文字功底;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接触新鲜事物,多尝试,多探索新闻专业,多关注社会热点,勿让所学的知识与社会脱节。学历仅仅是块敲门砖而已,社会更看重的是能力。多实践,实地调查、采访、写稿、剪片,为以后踏入社会、做好徒弟打好基石。 +4p gPv  
(svd~he2  
2、尊重师傅,虚心谦逊。要对师傅存有敬畏之心,师傅们是前辈,他们曾经也意气风发,扛着理想,在新闻这道路上冲锋,一步步摸爬滚打,面对师傅们切忌心高气傲,主动聆听师傅们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必定存在一段艰辛采编过程,要从中吸取经验技能,让自己沉淀下来获得成长。 Y{#m=-h  
nR~L$Wu5_a  
3、好学主动,有上进心。责任在师傅而好学在徒弟,学习要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自己主动摸索、勤于思考和总结。 (hX}O>  
_\xd]~ELj  
4、强调知行合一,对自己职业化要求。新闻是个实践的行业,在实践中最能学到东西。徒弟要跟着师傅外出采访、调查,观察师傅是怎么做的,思考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做,还有什么能改进之处。 xSHeP`P^X  
'| |),>~  
F{aM6I  
vV9q5Bj:  
好师傅手把手教徒弟,带着徒弟亲身去感受新闻,一点点指导稿件的写作,告诉徒弟行业里的规则和世故人情;好徒弟能做好分内事,保持敬畏之心,积极求学,在好师傅的悉心指点下、慢慢实践自然而然就炼造出来了。 YVLaO*( f  
V0WFh=CM@  
t[L'}ig!q  
wq&TU'O  
eqE%ofW  
\=/^H  
Me*]Bh  
@oL<Ioh  
现在的师傅还愿意带徒弟吗 vl}uHdeP9  
pn~$u  
Y|iALrx  
PUViTb  
^Ru/7pw 5  
      一个刚刚进入媒体行业的小白,跟着师傅走南闯北,吃了很多的苦,也有不少的收获。 FLekyJmw~  
K:eP Il{JE  
8.Ty ,7Z  
时间长了,身上都带着师傅的印记,写的稿子,有他的风格,也有自己的特色;处事的方式,有他的影子,也有自己的个性;就连想法,都渐渐不约而同,一起怀揣着渴望真相的心。两人从师傅带着徒弟一步步走,到肩并肩,成为战友和兄弟、姐妹。 6,|)%~VUm  
*m sW4|=^2  
媒体中的师傅们,一般来说,没有工资,完全靠责任心和义务、情怀来带徒弟,确实不易。 D~Y 3\KP  
xem:#>&r  
可是,时代的变迁,也让这种师徒关系出现了一些困境。 bP 2IX  
"i1~YE  
传统媒体式微,老一代叱咤风云的记者们遇上了时代转型、媒体融合的大变革,自己都出现了本领恐慌。社会地位下行、职业倦怠、晋升通路受阻、付出收入不成正比,再加上媒体当中的绩效考核制度,记者们每天疲于奔命地做选题与写稿,身累心也累啊,哪还有精力去带徒弟呢。 >m{)shBX  
 HRKe 7#e  
况且,带徒弟并不能为记者们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反而可能多一个跟在屁股后面的麻烦,还要天天事无巨细、从专业本领到精神理念塑造,全方位操心他的成长,给自己本来就繁忙无比的工作雪上加霜。 3E361?ubM  
Z*|qbu)  
万一,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徒弟本事见长又正当壮年,得上级青睐重用,师傅反被轻视、解雇了,岂不更忧伤。所以啊,自古师傅教徒弟,都要留一手,而现在肯不肯教,都成问题。 v2Bks 2  
' RjFWHAp  
再者,媒体人员流动性大,千辛万苦把新人拉扯成熟、独当一面,很多人又四处跳槽,遇上不知感恩、不讲情分的年轻人,甩甩头就潇洒走人,师傅白白为别人培养人才,只得捶胸顿足,颇有种辛劳如流水东逝的心痛! <4Jo1  
8BZDaiE"  
不能怪记者们只看利益不顾情分,现代社会逼迫人们以利益为重,媒体人又丧失权杖王冠,只能先顾自己的生存。 S|%f<zAtJ  
"syf@[tz7  
再说徒弟们,现在有些年轻人心高气傲还娇惯脆弱,尤其名校毕业的,更加自视甚高,还不一定瞧得起普通学校毕业的老江湖记者们,怎么能放下身段以谦虚求教之心去跟着师傅学习?偏偏有本事的记者都有些脾气,你不好好学,我还不教呢! ?9801Da#/  
`jb?6;15  
现在师傅们还愿意带徒弟吗,估计是不大想了。 |EaEdA@T  
=e,2/Ep{i  
8Mq] V v  
LPk85E  
\TrhJ  
~WJEH#  
B/Lx,  
q<b;xx  
全媒体时代的师徒制如何发展? (k..ll p~  
J,E'F!{  
h^5'i} @u  
xla9:*pPn  
toEmIa~o6  
全媒体时代诞生。 *Gm%Dn  
{=> <@]N  
全媒体“全”在哪?“全”在它包括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种传播工具,涵盖了视觉、听觉、形象、触觉等人们能够接受资讯的感官。 /tf}8d  
\~zTc_  
媒体的形式在变,师徒制也需要与时俱进。 V4!RUqK  
xXu/CGzG  
首先师傅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走遍天下都不怕了,他们自身也在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媒体环境。多融合一个平台,记者就要多掌握一项技能。 >i4UU0m  
Rd5r~iT  
优秀的师傅必须要有融合理念和实践,更要懂得互联网思维,先打破自己的惯性,虚心学习、大胆创新、自我革新。同时还要把新闻的不变与变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教出最适应时代需要的全媒体人才。 G?MNM-2  
7b,u|F  
从某种程度上说,师傅也变成了新时代新事物和其它领域的学徒,师徒的边界变得模糊,一师一徒的制度也应有所调整。 HzT"{N9  
J~:/,'Ea  
可以组建“师徒制工作室”,吸纳各个方面的业界人才和大咖,包括报社记者、电视记者、录音师、摄像、后期剪辑师等等,让各个“师傅”和“徒弟”组成一个小团队,给他们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可谓“教学相长”。一个团队中,一徒多师,徒弟学到每个师傅的专长,师傅间也能互相学习。 mYN|)QVKy  
Cj}1 )qWq  
此外还应制定规则保障师徒制有效运行,比如,师傅如果培养出优秀的徒弟,可以相应地给予奖金,也可以与评级、评职称挂钩,进行量化管理。这样能提高师傅的积极性和对徒弟的关注程度。 )A['+s  
![iAALPNl  
不仅要搭建好平台,还要提供好舞台。争取多一点项目,给予他们实地实践的机会。只有手把手带着去实践了,师傅才能得到徒弟对本领掌握程度的有效反馈,清楚还有哪些能改进的地方,相互促进。 Ng,#d`Br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中国大约有多少年悠久的历史 正确答案:5000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