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新时代师德精神重构及其培育路径探索
dongzi离线
诗化的语言,使你看出来:我依旧是少年。
级别: 管理员

UID: 2170
精华: 49
发帖: 136396
财富: 1290371 鼎币
威望: 77 点
贡献值: 209 点
会员币: 3 个
好评度: 217 点
在线时间: 8617(时)
注册时间: 2008-02-02
最后登录: 2024-04-25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5  
0

新时代师德精神重构及其培育路径探索

管理提醒: 本帖被 dongzi 执行加亮操作(2020-12-25)
作者简介 潘平,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副教授 h~|B/.[R:3  
!U,W; R  
新时代呼唤有师德精神的大国良师。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强调,新时代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新时代师德精神培育要透视师德乱象,澄清思想困惑,克服价值、制度和主体发展三重障碍,在传统与现代价值融合中重塑师德精神,探索师德精神的培养路径。 !##OQ  
7&-i :2  
一、师德精神培育障碍与困境生成机理 G1K72M}CW  
B"sQ\gb%Q  
(一)师德精神培育三重障碍 7\ELr 5  
mhTi{t_fHM  
第一,价值障碍。价值主要是指社会组织及其成员的价值诉求、价值取向、价值目标。师德精神培育价值障碍包括传统师德价值的现代性转化未果和现代职业精神负面价值的消解作用。一方面,在传统价值中,重视师道尊严,强调传道授业,教师具有伦理等级和知识权威。传统师德精神不能简单移植到现代社会,必须對传统师德精神进行现代性价值转换。另一方面,现代性源于西方,植根于市场经济,对财富的过度欲望限制了现代人的精神成长。新时代师德精神不能简单等同于现代职业精神,必须克服现代职业精神中的一些负面价值,破除师德精神建构中的价值误区。 .[YM0dt  
.KH3.v/c|  
第二,制度障碍。这里的制度主要指内在制度,包括习惯、内化规则、习俗、礼貌、正式化内在规则等类型。师德精神培育制度障碍包括内容片面神圣化和评价空泛化倾向。一方面,我们片面神圣化地制定倡导性师德规范,造成制度本身与教师生活的隔阂。因此,承认教师职业性、承认教师合理需求、防止片面神圣化教师、消除教师“异化”是师德精神培育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受效率优先驱使,教师更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学习,显性化可测评的知识能力深受重视,隐性化难以评价的师德精神则有所弱化。虽有许多师德师风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弹性较大,导致师德精神培育的滞后与悬空。 P")duv  
c!#DD;<Q  
第三,主体发展障碍。随着物质财富不断丰裕,消费主义、实用主义和自由主义大行其道,教育行业和教师也难以独善其身。站在道德高地指手画脚者大有人在,潜心修道者却并不多见,道德教育显得有些无力。叶圣陶指出“一切的知识根本就是道德。”教师“追求知识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却是问清楚追求的目标,必须使追求的结果增加德行的分量才好”。从教育规律看,德育对人的整个培养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德育兼备价值导向、心灵自觉、精神动力、环境熏陶和品质提升的功能,对人的全面成长与培养产生决定性影响。 rfj>/?8!@  
i%RN0UO^  
(二)师德精神培育困境生成机理 mFoE2?Y  
=^  
师德精神培育困境不仅在于价值、制度和主体发展障碍,更有着清晰的社会现实生成机理。马克思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而总是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这种关系来理解,因为在异化范围内活动的人们仅仅把人的普遍存在,宗教或者具有抽象普遍本质的历史,如政治、艺术和文学等等,理解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性和人的类活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及其科技、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之间存在悖论的思想,为解析师德精神培育困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c~j")o  
L O)&|9xw  
师德失范事件偶有发生,经媒体报道后成为社会痛点,个体师德信任危机成为不争的事实。如黑格尔所言,人的思维天生指向普遍,即个体师德信任危机很容易演变为群体师德信任危机。师德信任危机进一步演变为社会师德伦理信任危机。当师德不信任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时,师德不信任文化应运而生了。不信任文化是一种“病态的不信任”,必然冲击师德师风建设,师德文化失势最终酿成社会师德文化信心危机。简言之,伦理型文化背景下的师德精神困境的生成机理是:师德失范现象造成社会师德信任危机,师德伦理失序指向社会伦理信任危机,师德文化失势导致文化信心危机。由此可见,师德精神培育具有重要的文化重建与社会重建意义。 <i}lP/U  
8bl&-F `  
二、在呼唤大国良师中重塑新时代师德精神 0V:7pSC{P  
F/1B>2$`  
师德具有一般职业道德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以差序格局为基本秩序的熟人社会,师德是高于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典范:师垂典则、范示群伦。而“道德是人的一种文化性的创造”,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发展性,新时代师德精神要因时而动、因人而化、守正创新。新时代大国良师的精神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R Ptc \4  
zg)-RCG  
1.政治性是师德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新时代大国良师肩负着培养“政治信仰、价值观、责任意识、道德水平、能力素养方面具有全面性、系统性、优异性特征的高素质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新时代教师要坚守政治立场,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保持家国情怀,自觉将个人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7ip$#pzo  
v(PwE B]  
2.职业性是师德底线。这里的职业性主要指向职业规范,既包括教师履行基本职责的作为义务,更强调教师不违背教师伦理规范的不作为义务。按“经师”和“人师”说法,“经师”相当于履行基本职责的教师,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学有专长,教有师法,这是为师的基本标准。虽然经师仅把教师当成谋生手段,但是亦有其自身的价值,对教育事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职业性的另一层涵义就是教师须履行不作为的义务,不作为的义务要求每个教育者不得做违背教师伦理规范的事情,不能触及教师底线伦理。 dG5p`N %  
^B)iBf Z  
3.高尚性是师德理想。中国文化历来有追求崇高的传统,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立德、立言、立名”。西方教育观同样如此,涂尔干在其著名的“道德教育”理论中提出“教育的本质就是道德教育”,脱离道德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塑造学生的人格,以独有的德、才、情给予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终身受益的感化。“教育的健康发展依靠我们有能力把神圣与世俗结合在一起,以便彼此间互相纠正、互相充实。”教师要善于将崇高的教育信仰和教育理想满怀深情地落实到日常教学实践中去。 #Fp5>%*  
ibe#Y  
}\+7*|  
q0* e1QL  
4.内生性是师德自律。师德精神培育是外显的规范和内隐的价值相统一的过程,依赖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及其道德要求的内在领悟,恰如王阳明所言的“致良知”。传统的师德养成教育基于培训范式,其价值预设为,教师个体的道德知识是不足的,而道德学习是不可能由教师自主发生的。在这种“不足-培训-掌握”的模式下,教师无疑会被视作为被“控制”“训练”的对象,其主体性受到压抑,难以激发内生动力。因此,师德精神培育的本质是师德自律与内省的过程,在于教师认识到其职业本身的价值所作出的一种高级道德自律。 eAvOT$  
!8'mIXZ$  
三、在回应时代关切中探索师德精神的培育路径 B[2 qI7D$  
.v<Q-P\8/  
新时代教师师德精神培育需要破解当下社会道德滑坡的困境,跨越价值、制度和主体发展三重障碍,厘清师德精神培育的价值误区。坚持用透彻的理论说服教师,用科学的价值引导教师,用健全的制度支持教师,用适切的培训提升教师,用内生的动力激励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造就新时代大国良师。 eRV4XB:  
cPQUR^!5  
(一)回归师德理性,以透彻的理论说服教师 ^Yu<fFn  
_G9 vsi  
培育新时代师德精神,需要剖析师德精神障碍生成机理,澄清教师思想困惑,解决“真懂、真信、真做”的问题。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正视社会现实,阐明当下师德师风建设问题的现状、成因和内在机理,教师才能穿越现实迷雾,走出思想误区。只有认识清晰、理论彻底,思想才坚定,信仰才真诚,实践才自觉。因此,明晰当前发展阶段师德精神培育障碍的生成机理,有助于教师穿越现实迷雾,理性面对社会现实,在平凡的师德实践中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在社会生活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好公民。 oUXi 4lsSc  
++b1VBP  
(二)树立师德典范,以科学的价值引领教师 +-8S,Rg@   
b=Rw=K.  
鉴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传统师德精神正在消解,现代师德精神尚待建构。面对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政府和学校要引导广大教师正确认识师德养成的社会环境,强化正面典型的宣传教育,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社会正能量。坚决同错误的社会思潮针锋相对,防范存在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的泛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培育与践行新时代师德精神中成就大国良师。 !{hC99q6  
|/Q7 o1i  
(三)健全长效机制,以健全的制度支持教师 ~CTe5PX c  
zB,Vi-)vH  
制度和机制建设是师德精神培育的基础,事关教育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师德师风建設要完善制度法规,健全长效机制,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保障,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用完备的制度保障教师权益,激发广大教师成为乐教、懂教、善教的好老师。 vE4ce  
P[E:=p  
(四)遵循成长规律,以适切的培训提升教师 frsqnvm;+  
mBb;:-5  
注重专业能力与师德养成互动,遵循不同职业阶段渐进原则,考虑教师的个性化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培训形式,促进师德精神养成和职业生涯发展。师德精神培育注重德能统一,如檀传宝教授所说:“顺应时代发展,我们必须从教师专业生活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专业性地推进师德教育。”因此,师德精神培育必须考量师德教育的专业特性,不能以专业能力代替师德精神培育,也不能脱离能力本位空谈师德师风。另外,师德精神培育要注重师德养成与职业阶段相统一。教师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对师德养成的需求是不同的,师德精神培养要根据教师道德学习阶段性和个性化特点开展适切性培训,提升师德精神培训的实效性。 Yfro^}f  
Q:U^):~  
(五)放飞教育理想,以内生的动力激励教师 ^P)W/2  
6Ja } N  
教师,是职业,更是志业,是承载了教师人生理想的志业,是关乎人的本质力量和国运兴衰的志业。新时代教师需要超越伦理型文化下的“市民社会”的陷阱,正视师德精神培育障碍,构建起师德成就个人职业发展、美德伦理和幸福生活的有机关联。新时代教师要在现代文化人格养成中铸就师德灵魂,在社会角色确认中提升人生境界和道德情操,在教书育人实践中增进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在追逐教育梦想中成为担当重任的大国良师。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知足常乐 识人随缘 与人为善 学而乐思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中国大约有多少年悠久的历史 正确答案:5000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