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今日发帖排行
主题 : 过大年 古人都干啥?
dongzi离线
诗化的语言,使你看出来:我依旧是少年。
级别: 管理员

UID: 2170
精华: 49
发帖: 136022
财富: 1289511 鼎币
威望: 77 点
贡献值: 209 点
会员币: 3 个
好评度: 217 点
在线时间: 8592(时)
注册时间: 2008-02-02
最后登录: 2024-04-20
楼主 发表于: 2021-02-01  
0

过大年 古人都干啥?

管理提醒: 本帖被 dongzi 执行加亮操作(2021-02-01)
   k6CXuU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在春节期间,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美好祝福。有些活动延续千年直到今天,有些则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C*mVM!D);!  
不发短信 发飞帖 JP4DV=}L  
  据《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则令人寒热。”此“山臊”原是瘴气之类,后被先民神化为一种叫“年”的怪兽,说它怕竹子爆响儿。于是人们烧竹来赶走它,遂成习俗。 xr'1CP  
  宋代以前,拜年习俗一如今日,亲朋好友携礼品相互串个门,晚辈给长辈叩个头,说几句平安长寿迎新的话,长辈给晚辈拿点压岁的东西,整个拜年礼仪算是成了。但到了宋代,人们拜年一般不进门儿了,流行送“飞帖”,相当于今天的贺卡之类,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 6x^$W ]R  
  《清波杂志》载:“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文征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清代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 !<M eWo  
送走穷鬼 迎富贵 b`X''6  
  二月二日是迎富的日子,《岁华纪丽》载:有巢氏时,有人在这天领养了一个小孩,从而家富。后演绎为采蓬叶以代子,在门前祭之。又,《天禄积馀》载:秦代在这天携鼓到郊外游玩,朝出暮归,名为迎富。南宋魏了翁有《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诗云:“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 m,)s8_a  
  从西汉时起,又开始流行送穷的习俗,如扬雄有《逐贫赋》,其中就有送穷神的说法。据《金谷园记》云:“高阳氏子瘦约,好衣敝衣食糜。人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著之。宫中号曰穷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弃破衣,是日祀于巷,曰送穷鬼。”传说穷神穿破衣,吃稀饭,在正月最后一天死去。 g-qXS]y7  
  唐代也有送穷的习俗,如韩愈有《送穷父》文,姚合有《晦日送穷》诗:“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G(t:s5:  
女化彩妆 男挂幡 l@);U%\pS  
  各种礼仪过场之后,就该应酬娱乐了,先把自己打扮漂亮一些。 FJeh=\  
  春节到来之际,妇女多在脸上画各式图案,有“斜红、面靥”等,还涂唇,有“万金红、大红春、内家圆”等名目,反正是怎么好看怎么画。传说宋武帝时,寿阳公主在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飘落在公主额上,形成一种装饰;宫女效之,以红点额为“梅花妆”。此俗传至唐宋,妇女便在脸上画“彩妆”。 \D|IN'!D  
  妇女爱美,宋代官员更爱美。据《东京梦华录》云:“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梦粱录》:“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满头挂上金色银色的“幡”,当时的人觉得很美。 4]r_K2.cc  
  结伴出游也是女性的一种过年习俗。如六对山人《锦城竹枝词》:“为游百病走周遭,约束簪裙总取牢。偏有凤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描写当时成都妇女以在元宵夜遍游城墙为乐事,民间又叫“走百病”。正月十六日走百病,对妇女而言,其实是一种健身活动。而那些已婚未孕的妇女,摸城门钉,取“添丁”之意,希望来年可生子。 *I 1H  
没有春晚 看迎春 CNN9a7  
  春社是老百姓的娱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祭祀社神,以祈求丰收,祭祀后,撒肉四周以饷乌鸦。这一天可把老人与小孩乐翻天了。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的“春日杂兴”里,还描述儿童在春社这一天斗草的情形,互相用草角力,喧闹得一塌糊涂。 u ON(LavB  
  灯会,是古代春节娱乐中的重头戏,历朝历代都有灯会。唐代在“元夕”期间要“放灯”,京城破例取消夜间戒严。唐睿宗时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火树”,允许市民逛灯三整夜。 ~/G)z?+E  
  明清时期的迎春仪式最娱乐,其丰富多彩与热闹劲儿堪比如今春晚。《清嘉录》载:“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属迎春娄门外柳仙堂,鸣驺清路,盛设羽仪,前列社伙,殿以春牛。观者如市。”地方官与民同乐,热闹非凡。 [rx9gOOa&  
  猜谜语,也是古人过大年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到了清代,开始流行谜社,如光绪年间有竹西后社、射虎社、萍社等灯谜组织。其间谜手云集,每以茶馆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为灯谜活动场所。或研究探讨,或张灯悬谜,招引猜射,娱乐民众。谜灯有四面,三面贴题签,一面贴壁,此灯又名弹壁灯。猜中者揭签,获小礼品留念。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知足常乐 识人随缘 与人为善 学而乐思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13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