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厉害的人,在不断逼自己掌握这项能力
说点啥呢?
级别: 综合论坛版主

UID: 41422
精华: 13
发帖: 19008
财富: 268898 鼎币
威望: 15 点
贡献值: 9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40 点
在线时间: 1175(时)
注册时间: 2019-04-21
最后登录: 2024-03-25
楼主 发表于: 2021-03-08  
0

厉害的人,在不断逼自己掌握这项能力

管理提醒: 本帖被 qiufeng0299 执行取消加亮操作(2021-03-08)
《论语·公冶长》中,有一段话: bODl q  
oK>,MdB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 x0d+cSw  
C/ bttd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76m[o  
YJy*OS_&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HT&0i,`  
3%} Ma,  
意思是说: cm]]9z_<  
gr;M  
有一天,孔子故意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到底哪个强一些呢?” NR*SEbUU*  
>g[W@FhT'k  
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他比呢?他闻一知十,我呢,闻一知二。” gU?)  
*t_&im%E  
孔子点头说:“你不如他,我也不如他啊。”
=6sXZ"_Tw  
s :ruCS  
这个颜回闻一知十的能力,竟然让孔子也自觉不如,他是如何**到的呢?
J-}NFWR;t  
~g{,W  
)=D&NO67Pq  
其实,你只要掌握了下面3个步骤,虽然不一定比颜回厉害,但**到举一反三还是绰绰有余的: b>i=",i\  
w#e'K-=  
 步骤一:让自己**始思考 AUC< m.  
>$y >  
 步骤二:**可迁移经验 z)%1i  
=(ZGaZ}  
 步骤三:多情境应用纠偏 0 OBkd  
 
fo.m&mKgo  
Part.1: wGvgMZ]?'  
步骤一:让自己**始思考 AVp [gr  
  wLtTC4D  
**到举一反三的第一步,就是要让自己**始思考。 D}T, z  
"" U_|JH-  
以了解“举一反三”为例。 {9Y'v  
}]I?vyQ#V  
举一反三的定义是: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v_Vm?6d  
K288&D|1WU  
我这么一解释完,你是不是就懂了,然后没有疑问了? yShHFlO=  
0REWbcxd"  
如果是的话,那我就有下面5个问题想问你了: K>[H@|k\k  
e@OA>  
lQ/XJw  
提问1:所有的情况、道理都可以类推吗?如果不可以的话,什么样的情况、道理适合类推,什么样的不适合类推呢? `y}d)"!  
kgz{m;R  
提问2:应该以什么样的相似性或相关性类推呢? G)&'8W F5o  
qx)k1QY  
提问3:举一反三有什么弊端或应用限制呢? o(P:f)B  
RY{tX`  
提问4:有比它更好的方法吗? g1~I*!p  
hptuTBD  
提问5:你怎样才能掌握举一反三呢? j;)6uia*A  
qedGBl&  
上面这5个问题一思考,是不是发现自己还真不理解“举一反三”呢? MbfzGYA2~  
$T6Qg(p  
这就是为何第一步要让自己**始思考的原因。  qR qy  
yjd'{B9{  
咱们的大脑在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时候,是有非常强烈的偷懒倾向的。 (5~C _Y  
B$l`9!,  
这种偷懒体现在两个方面: A ? M]5d  
tWn m{mF  
① 没有问题 ~8*oGG~s  
zc+;VtP|8  
就像你听完举一反三的解释后,没有问题一样。 >A&@Wp1  
F-^HN%  
② 浅层思考 `VtwKt*  
G+uiZ (p>  
很容易以感官感受到的表象**出认知,而不愿意去**现象背后的抽象本质。
(fa?f tK  
s3{s.55{m  
&._!)al  
 3Mx@  
]%|WE  
QIK73^  
pGY]Vw Y  
而举一反三需要的却是要抽象出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 7X(]r1-+\  
n#Roz5/U  
可是“会偷懒”是咱们大脑天生的机制,那要怎样才能让这个懒家伙动起来呢? 'c&@~O;^d  
4_+Pv6  
有一个好方法:提问清单。 K//T}-Uub  
-kbm$~P  
通过提问清单的显性化提问,你的大脑就会**始思考了。 }4SSo)Uv/  
Y/H^*1  
关于提问清单的使用,我给你举两个例子: xXZKj  
b`W*vduf  
示例1:概念性知识三问 n=? 0g;1!  
"<x~{BN?  
在《学习力:颠覆职场学习的高效方法》这本书里,我有给你建议一个学习概念性知识时的提问清单: P/Kit?kngS  
oDP((I2-  
</gp3WQ.  
提问1:这个知识什么时候产生的?为什么在这个时点产生?这个时点之后还有更新的理论产生吗? AwU c{h l<  
\oX8/-0f  
提问2:这个知识可以与其它知识或经验有什么**? R:<@+z^A[  
_-]!;0E IV  
提问3:这个知识至少在哪3个场景下可以使用?在哪3个场景不适用? *W12Rb2  
#}dVaXY)  
你在学习任何一个新概念时,只要记得问自己上面这3个问题,你的大脑就不会偷懒了,对所学概念的理解也就更深入了。 v Q"s  
`8;,&<U'`  
示例2:用三分法记读书笔记 hF"g 91P  
QO{=Wi-  
《学习力》还介绍了一个以三分法记笔记的方式,是对概念性知识三问的深入应用。 !y-2#  
PgLS\_B  
它不只是针对单个概念**三问思考,而是可以对整本书的内容**思考,并且沉淀记录下来。 "F$o!Vk  
[fi'=Cb  
▲ 三分法读书笔记 `uh@iD'KI  
|<-F|v9og  
如上图所示,将笔记页面分为三个区域——阅读区、理解区和心得区。 <{420  
P4j8`}&/  
W[E3P,XS  
① 阅读区是对原文的**。 xwnoZ&h  
:KSor}t  
② 理解区则是概念性知识三问后的思考输出。 JhCkkw  
t-i6FS-  
③心得区和理解区的本质是一致的。只是一个笔记页上会有多个知识点,理解区是针对1个或多个知识点的,而心得区是针对整个页面所有知识点的。 +xfW`[.{  
+'/}[1q1/T  
通过这种记笔记的方式,你的大脑不仅会主动思考,而且更能将知识串联起来,并且更有可能去用。 ;{f??G  
 
ZuvPDW%  
V.ji _vX  
Part.2: ] 5v4^mk  
步骤二:**可迁移经验 `n`"g<K)Q  
  'd #\7J>d  
有了“步骤一:让自己**始思考”的前提后,你就可以**始“第二步:**可迁移经验”了。 kq~[k.  
rEyz|k: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 ,LW+7yD  
/%YiZ#  
人首先对某个或某类事物的部分属性取得认识,然后在实践中证明这类认识的正确性,再逐步积累为对这类事物一般性的认识。——
这就是“举一”的过程 E0 eQ9BXh  
]1d,O^S  
碰到新问题、事物或现象时,就会调用与过去相同或类似事物的认识**指导。——
这就是“反三”的过程 ^8NLe9~p3?  
HCG@#W<wc  
可见举一反三的关键是 “举一”,也就是要抽象**出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或规律。 B>Cs&}Y!  
q^1aPz  
“举一”说起来简单,但**起来就不容易了。 $tCcjBK\  
{^2W>^  
就像有人**了一辈子会计工作,除了记账越来越熟练外,一点都没理解到会计的本质,因此完全**不了业务管理的工作。 f{Fe+iPc  
'B (eMnLg  
实际上,一个掌握了会计本质的财务人员,对业务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转业务岗会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
LuP?$~z  
t {SMSp  
Y^6[[vaj2  
hyb +#R  
Q"|kW[Sg  
("E!Jyc!  
那要怎么**,才不会只是成为一名熟练工,而能抓住本质呢? ~sU?"V  
) p<fL  
一个相当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多从现有工作中**可迁移的经验。 AB"1(PbG  
ZSPgci  
本质一定是可迁移的,因此只要你有意识地在工作中去**可迁移的经验,自然就更容易抓得到本质。 W 9Vz[  
!ml_S)  
这就是为何在《学习力》中,我们建议你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时,要像下图一样,至少建两个笔记本的原因。 oWDSK^  
/*AJr  
nFe` <Al$N  
m0 j|58~  
▲知识体系的两个笔记本 =1*%>K  
① 可迁移笔记本
W&e'3gk_  
gf3U#L}P  
将你的 关键素质、核心能力 、一般技能(如PPT、数据分析等)和通用知识(如哲学知识等)放在这个可迁移笔记本中。 C~{NKMeC/m  
K2xH'v O(  
这样可以时时提醒你**出可迁移的内容,有助于你未来的岗位迁移或成长为跨专业的“举一反三”型人才。 =0h|yjnL/  
0aC 2 Pym^  
② 岗位笔记本 Wk`bb!P_  
6KEykw j  
岗位笔记本里放你当前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这样会更聚焦,能快速在现岗位上产生效果。 lC=N:=Mu  
  }2ql?K  
以后每有一个新岗位,你就可以新建一个对应的笔记本。 m\/,cc@,  
7k[pvd|L  
这种构建知识体系的**法,既能帮你**到对现岗位的聚焦,又能显性地提醒你积累可迁移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更容易抓住本质,**到举一反三。 9$o<  
 
EK?@Z.q+  
Part.3: G; C8Kde  
v._Egk0  
步骤三:多情境应用纠偏 %9T~8L @.  
SbS$(Gt#Bv  
其实,**到前两步“让自己**始思考”、“**可迁移经验”之后,你已经可以举一反三了。 u3Usq=Ij{  
- J"qrpZ^  
只不过这种举一反三,有时会是错误的举一反三而已。
QSHJmk 6L  
V)0[`zJ  
s]y-pZ  
4jX@m  
Ak5[PBbW  
d&[iEU  
AozmO  
为什么呢? @sw9A93A  
\ fK47oV  
因为事物或现象背后的本质一般是内在、隐蔽、深刻的,不太容易被发现和掌握。 |P~O15V*Q  
GS ;HtUQ  
因此,我们**出的可迁移经验,很多时候都是根据片面,或表面现象的相似(或相同)而作出的错误认识。 nTys4 R  
3s`V)aXP  
举个例子: =Kc|C~g  
)o#6-K+b  
之前的人类观察到鸟儿会飞,蚊子也会飞,蜜蜂也会飞,但人不会飞、狗也不会飞。 /a[V!<"R  
y]}b?R~p=  
经过认真的比对分析,人类**出了一条可迁移的经验:有翅膀的会飞,没翅膀的不会飞。 }_{y|NW  
5/B#)gm  
于是,我们一**始模仿鸟儿造的原始飞机,不但是有翅膀的,而且还是可以上下扇动的。 D:wnO|:  
onnI !  
但这个规律本质吗? t_jyyHxoZ:  
& u$(NbK  
现在的你肯定知道这玩意儿一点都不本质。鸟儿、蚊子、蜜蜂会飞的本质是空气动力,而不是翅膀。 vG]GQ#  
x37/cu  
认知了这个本质后,人类造的飞机不但翅膀是不上下扇动的,直升机、火箭这些飞行器压根连翅膀都没有。
s0cs'Rg  
nJFk4v4:2  
之前人类那么多聪明的脑袋在一起,都能**出不靠谱的东西出来,因此咱们自己**的所谓“可迁移”的经验,不可避免也有很多不靠谱的内容。 .E+OmJwD  
"jL1. 9%"  
那要怎么**呢? tJ=3'?T_k  
(M ]XNn  
很简单,用下面3个方法来验证和修正就行: Dv<wge`  
AL>c:K)qO  
▼ 1、显性化假设前提和边界 R'6@n#:  
gtD   
给你自己**的可迁移经验(包括学习的别人的),显性化地写出适用的假设前提和边界。 i@P 9EU  
<7=&DpjI7F  
我们因为自身的认知局限,目前是不可能**出放任四海而皆准的本质规律的(不用灰心,不只是你,从古到今的所有人**出的经验都是有局限的)。 TC qkm^xv  
NWEhAj<w  
所以你所**出的可迁移经验一定是有适用的假设前提和边界的,请将它们写出来。 UT3bd,,  
9s! 2 wwh  
没有假设前提和边界的经验搬用,就是典型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这样的“举一反三”不要也罢,否则“举”得越多,伤害越大。
/~40rXH2C  
Hm>-LOCcl  
7\mDBG  
:?HSZocf  
OmB TA=E<  
,H>W:O  
▼ 2、多情境下应用 XZ.7c{B<  
wJ6_I$>  
除了显性化写出假设前提和边界外,你还要将你**出的可迁移经验在多种情境下应用,而且这些情境的差异性越大越好。 :qxm !P  
RX:R*{]-  
通过在多情境下的应用,你就能发现你所**经验的偏差,以及真正的适用范围。 -Q6(+(7_|  
9Ei5z6Vk/+  
比如脱胎于商务**报告写作的表达经验:金字塔原理。 N99[.mErU  
你将这个原理用于写写小说,或者用于辞退员工,就会发现它不适用了。 ^_@r.y]  
= 0 ,|/1~  
▼ 3、积极迭代和修正 ]?[zx'|  
2(pLxVl  
咱们**的经验有局限——甚至是错的——都不怕,只要你有积极迭代和修正的心态。 ^^%JoQ.  
/K7Bae5h  
先去用,用了发现效果偏差就去修正,多修正修正自然就完善了。 M~uMY+>   
HLVQ7  
& x`&03X  
Di:{er(p  
jz*0`9&_  
举一反三的关键,是要能抽象**出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或规律,有了这个“举一”,“反三”就轻而易举了。 (~h7rAEc  
k@S)j<  
如何才能“举一”呢? '=VH6@vZ_'  
>tN5vWW  
第一步:让自己**始思考 wHf&R3fg  
S+r^B?a<oM  
先让自己“懒惰”的大脑能够动起来——多用提问清单。 iHPUmTus--  
Z a! gbt  
《学习力》介绍的概念性知识三问和三分法的读书笔记,就是两种很好的让你大脑动起来的提问清单。 ~p:?QB>1]  
6 jmrD  
第二步:**可迁移经验 yE#g5V&  
4sTMgBzw  
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或规律一定是可迁移的,因此有意识地**出自己可迁移的经验,更有助于你抓住“举一”的本质。 !x>,N%~  
69>/@<   
《学习力》同样给了你一个好方法:将自己的知识体系分成可迁移和多个岗位笔记本来承载。 ymYBm: "  
:$Q`>k7A  
第三步:多情境应用纠偏 kVd5,Qd  
0Z"s_r}h  
受限于当前人类的认知局限,我们**的经验一定不是放任四海而皆准的。 jgG$'|s}  
u^t$ cLIZ  
因此一定要显性化适用的假设前提和边界,并在多情境下应用和纠偏,否则举一反三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c&E]E(  
]Ko^G_Rm  
)IHG6}<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中国大约有多少年悠久的历史 正确答案:5000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