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今日发帖排行
主题 : 乐黛云:大器晚成 一路狂奔
zj66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40996
精华: 2
发帖: 130544
财富: 334482 鼎币
威望: 4 点
贡献值: 35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6 点
在线时间: 8226(时)
注册时间: 2018-06-08
最后登录: 2024-04-19
楼主 发表于: 2021-04-18  

乐黛云:大器晚成 一路狂奔

管理提醒: 本帖被 张坚 执行加亮操作(2021-04-18)
       来源:羊城晚报 O sIvW'$\  
  日前,著名学者乐黛云的自传——《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新书发布会暨学术人生分享会在京举行。 f <DqA/$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分享乐黛云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突出的学术成就,祝贺新书出版,也祝愿先生健康长寿。 Jl) Q #  
  乐黛云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也是北大最有故事的人之一。《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是她的最新自传和心灵独白。 \p izVt  
  “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两个原则,真话不一定讲,傻话和谎话一定不讲。”她说:“我很庆幸选择了北大,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文学研究作为我的终身事业。我从小就立志从事文学工作,最大的愿望是把美好的中国文学带到世界各地,让各国人民都能欣赏到优美的中国文化,进而了解中国。” b<g9L4s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分别发言。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多侧面地谈了自己所了解的乐黛云先生。 h>NuQo*  
  乐黛云在新书发布会上发言
  汤一介(左)、乐黛云青年合影
  1985年,季羡林先生(左)与乐黛云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上合影 {Cw>T-`  
  五十岁开始“起飞” ]gb?3a}A  
  乐黛云先生在《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中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求学经历,以及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遭遇一系列的坎坷曲折——当过猪倌、伙夫、赶驴人、打砖手,最后又回到教学岗位。五十岁的她,在一般人以为“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时候,毅然决然选择了重新开始。 uQkFFWS  
  此后,她重新焕发学术活力,在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开拓中披荆斩棘,取得了斐然成就:因为她,北京大学有了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研究机构;中国有了自己的比较文学学会;全国各高校有了一个又一个比较文学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点;中国学者开始走向世界,并在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中担任要职;而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也成为整个人文研究中一条异常活跃的“鲶鱼”。 0Q/BTT%X  
  在学术人生分享会环节,北大中文系的几位教授争相发言。钱理群教授说:“乐老师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思想的自由、开放和活跃,和我们读书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思想解放的时代潮流是相当融合的。” S#D6mg$Z,  
  在陈平原教授看来,乐老师属于大器晚成。“看乐老师的履历,50岁才真正上路,而后一路狂奔,几乎没有停下来喘气或歇脚的念头。出道很晚,那是时代的缘故,个人做不了主;可一旦有了机会,就狠狠地抓住,而且再也不肯撒手。这是乐老师最让人敬佩的地方。” g<4@5OQKu  
  陈平原说,从50岁到90岁,由“现代文学”而“比较文学”而“跨文化研究”,乐老师一路走来,步步莲花,每个涉足的领域都留下深深的印记。“有的人起了个大早,可最后只能赶个晚集;乐老师则是反其道而行之,直到近几年,仍有很好的成果问世,这实在是个奇迹。大致了解现代中国学术的坎坷历程,再来拜读《乐黛云学术年表》,我辈后学很难不惊讶与感叹。” %?`$#*f\%  
  贺桂梅教授说,乐黛云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一代北大人历史的见证:“乐老师1948年从山城贵阳来到北大,那也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期。从那个时候起,她的生活和命运就与北大,与当代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85年乐老师在北大首创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所,迄今已经有36年。比较文学学科得以确立,并在很长时间引领学术风潮,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文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的发展。” 9H%L;C5<  
  傻话和谎话一定不讲 )J|~'{z:  
  在现场,乐黛云先生说:“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两个原则,一个是真话不一定讲,一个是傻话和谎话一定不讲。大家看这本书的时候,看到谎话一定给挑出来告诉我,这是我非常尊重的一个原则。” J16(d+  
  陈平原说:“用个人和用家族史来写近代史的现在变得很多,这个框架容易搭,但是这个主线本身不太容易把握。除了本身有故事,能够有坦荡的胸襟,还要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乐老师写回忆录特别担心自恋,过分自恋是很多人写回忆录的通病。乐老师比较冷静地面对自己的一生,甚至有时候会自我调侃,包括自嘲为‘极左的媳妇’等等……这是乐老师一个人的自传,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侧面。” 6$+F5T  
  洪子诚教授分享道:“1956年我进北大读中文系的时候,乐老师有四年的教龄。但是我读了五年书没听过乐老师的课,也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子。因为她1957年成了右派,被遣送到门头沟劳动。我第一次见她的面已经到了1963年,她从门头沟回来,在中文系资料室当资料员。我和乐老师比较多的接触是在五七干校期间,刚才大家都谈乐老师的学问,但那时的乐老师是个劳动能手,而且干活真的是非常卖力气。她力气也大,包括摔砖、盖草棚等等,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NSh~O!pX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刘金双表示,乐黛云先生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重量级作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第一版)的“比较文学”长词条就是乐黛云先生执笔撰写的,她的学术成就滋养了几代学人。 tjy@sO/Q  
  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 &C E){jC  
  乐黛云先生人生经历丰富,九十年来历经沧桑,却始终坚韧如初。她将自己一生的人生经历,包括她的家庭、她的爱情,她与时代的沉浮、她跟命运的较量和对学问的追求,她对一颗颗自由灵魂的怀念,都在书中用隽永的文字娓娓道来,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1`&"U[{  
  乐黛云说:“命、运、德、知、行,这五个字支配了我的一生。”“命”与生俱来,“运”则充满偶然,“知”意味着对知识和智慧的探求,而“行”则意味着现实人生中的取舍与选择。命运本来很可能安排她去担任当时北京市领导人彭真同志的秘书,但她更喜欢学术;机缘也曾经使她可能成为一名外交官,但她选择了留在学校。 %xwdH4 _  
  乐黛云的丈夫、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生前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写他们夫妇俩:“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是普普通通、飞不高、也飞不远的一对。他们喜欢自由,却常常身陷牢笼;他们向往逍遥,但总有俗事缠身!现在,小鸟已变成老鸟,但他们依旧在绕湖同行。”此次出版的《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是大百科“纵横百家”书系的一种,与汤一介先生的遗稿《我们三代人》都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旨在呈现学人传记的典范。 PwxRu  
  中国文化书院的副院长、西湖大学校董陈越光回忆起,在乐老师85岁寿辰的时候,她曾郑重地站起来,说了自己的三个幸运:“第一个幸运,是人生选择了文学,这是我从小到老始终的热爱,一个人从事自己热爱的事是幸福的。第二个幸运是选择了北大、选择了教育,这是永远和年轻人在一起,也就永远和未来在一起,也是幸福的。第三是选择了老汤。”瞬间闻者掌声雷动。 "IdN*K  
  深圳大学首任中文系主任 6c#1Do(W+  
  乐先生与广东更有一份殊缘。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她也是深圳大学首任中文系主任、比较文学研究所(后更名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 gM#]o QOGE  
  1984年秋天,她与丈夫汤一介从美国返回国内后,适逢深圳大学正在组建,时任深圳大学校长的张维先生是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他邀请乐黛云、汤一介夫妇一起去深圳开创新的事业。 X pf:I  
  乐黛云在《自传》中写道:“他聘请我担任中文系主任,并同意我在那里建立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研究所,我的丈夫则可以去筹办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家国学研究所。”不过夫妇二人并没有辞去北京大学的职务,而是自此来往于广东和北京,南北各住半年。 X04JQLhy"  
  “正是因为有了深圳大学这个基地,1985年夏,中国比较文学各路大军才有可能在这里聚集,召开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举办了中国首届比较文学讲习班。”乐黛云表示,“这次大会也初步奠定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国际地位。”此外,她还主编了《深圳大学比较文学丛书》,有学者评价说“这是这一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最早的具有体系性的成果”。 o7@81QA!e  
  在新书发布会上,乐黛云也再次忆及这一段经历。她说:“我是深圳大学中文系第一届系主任。那时候大家还不了解深圳大学,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不愿意去。我觉得这是一个新的工作,应该去开拓,就去了。当然北大也派遣了好多人去支援深圳大学,深圳大学的头一届老师很多都是这样来的。”乐黛云还希望:“以后等我的腿好一点,还可以再去深圳。” i\k>2df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中国大约有多少年悠久的历史 正确答案:5000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