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文才武略冠群英 今天来讲武状元
ZX68离线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风霜雨雪傲骨寒霜 细心品味感悟人生
级别: 综合论坛版主

UID: 33110
精华: 330
发帖: 137140
财富: 1072320 鼎币
威望: 112334 点
贡献值: 82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24996 点
在线时间: 4579(时)
注册时间: 2014-01-04
最后登录: 2024-01-27
楼主 发表于: 2021-09-06  

文才武略冠群英 今天来讲武状元

管理提醒: 本帖被 ZX68 执行加亮操作(2021-09-06)
                                   来源:北京青年报 cP &XkAQ  
  ◎何肆 kz?m `~1  
  科举制度从隋朝初创到明清鼎盛,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状元文化”自古的魅力亦延续到今日中国。 "&N1$$  
  近日,中国画报出版社推出由明史学者章宪法先生撰写的《文状元:一个从学子到宰相的人生奋斗历程》和由知名学者张全海博士撰著的《武状元:一个从庶民到将军的人才培养工程》,通过详实的文献考证、妙趣横生的历史讲述,搭配以500余幅珍稀古籍版画,深刻挖掘古代中国普通人如何通过个人努力实现阶层跃迁。锁线精装的两本书封面大红摆在一起,营造出“中状元”的喜庆之感。内封深具皇家气度的“文魁”和“武魁”也展现了设计师的匠心。 "|%'/p  
  古代科举制度的研究里,武举制度研究一直是冷门。 `'}c- Q  
  《武状元》以清康熙朝武状元曹曰玮为主线,从“将帅之姿者”的唐朝开始,于武状元定有“射两石弓,马射九斗”的“绝伦”武功的清朝结束,讲述了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武状元封侯建功的故事。全书分为四章,讲述了武举制度的形成历程、武科考试过程、武状元的仕途生涯,以及武状元必备的文韬武略技能。 +,A7XBn  
  《武状元》作者张全海的研究,是耐得住寂寞的格物致知。作者既是传统武术的亲身习练者,又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长期研究者。对张全海来说,《武状元》的写作并不是纯粹的书斋式研究,这本书既包含了作者20多年田野调查的实践经验,又承载了他严谨的科班学术训练。 :P: OQ[$  
  讲科举往往是枯燥乏味的,讲武术更是容易坠入云雾,而《武状元》把这些融入到传承有序的文献与人物故事中,让读者从历史脉络中体味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mIkc +X  
  《武状元:一个从庶民到将军的人才培养工程》出版之际,作者张全海博士接受了我们的访问。武举制度是怎样的?与文艺作品里展现有何不同?延续了20年的研究中他有哪些新发现,又经历了哪些感慨万千的时刻?细听作者为我们讲述。 vGI?X#w3  
  武状元非一介武夫,还要“兼通经史 [;qZu`n>  
  问:在《武状元》这本书中,您提出,历史上武科科举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培养工程,武状元就是这个人才培养工程的产物,可否为我们大略讲讲这方面的情况 1,(uRS#bk  
  张全海:武状元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类从斩木为兵的自发行为,到通过武科考试选出武状元的制度自觉,是一个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更是一个跨越千年的人才培养工程。 _do(   
  中国尚武精神虽然源远流长,先秦以射艺选拔官员,国家崇尚武艺,孔子教弟子骑马射箭;民间私学蔚起,秦有白起,汉有韩信,英雄多自草莽。历经千年酝酿,至唐武后时期才设立武科、兴办武学,以国家制度形式保障武举人才的培养。宋仁宗天圣八年,也就是公元1030年,中国才正式诞生了第一位武状元。 <s(<ax30  
  但宋太祖赵匡胤玩了一把“杯酒释兵权”之后,中国历史便跌入了“重文抑武”之河,武人功劳再大,职衔再高,也要受文官的节制。在文人面前,武人总要“低人一等”,二品的文官完全可以节制一品的武官。 ,]8$QFf  
  又所谓“穷文富武”,家里再穷,只要弄几本四书五经、时艺攻略,就可以走上文科科举之路。然而武举的装备就没那么简单了,弓、刀、石、马、箭,不亚于现在要配备一辆豪华悍马车、一把AK-47步枪,还有更多的其他装备,然而这只是装备。练武是个极耗体力的活,营养跟不上肯定是不行的,你看现代运动员吃的营养餐就知道是什么条件了。古代没有那么多牛奶,起码豆浆要保证供应吧?所以说,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很难走武举之路的。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习武无疑是一项巨大的人才培养工程。 Q(7M_2e7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看似轻松的科举诗谚,然而真实的登科之路是不可能这样轻松的。从一介童蒙经过层层筛选闯关,最终登堂入室,接受皇帝殿试钦点,就是一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艰难道路。而又要从“独木桥”闯过来的举子当中选出头名状元,那恐怕就只能用“走钢丝”来形容了。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三年才培养出一个状元来,这是多么小的概率,其难度绝对要比现在的“高考状元”大很多。 )Qixde>]p  
  武状元要有强健的体魄,这是毫无疑问的首要条件,能搬起二三百斤的巨石,挥舞百余斤的大刀,拉开十余力的硬弓,绝非普通体质的人能做到的。要有矫健的身手,能上马骑射,百步穿杨,没有超人的禀赋也是很难做到的。而且武状元往往并非一介武夫,还要“兼通经史”,除了要在外场武技上独占鳌头外,在内场考试上也要有出色的文章。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武场上比试,有各种指标参数可依,但在文场上则没有非常直观的数据分高低,往往跟判卷人的喜好相关。如果碰上对脾气的考官,则能幸运胜出,尤其是碰到喜欢文才的皇帝,则可能会加大文场考试的权重。 [;8vO=Z  
  “文武双全”往往是成为武状元的必备素质,所以武状元的培养也是一个自我修炼、综合培养的巨大工程。 D_-<V,3t  
  武科考试并无二人直接对抗环节 AZ& ]@Ao  
  问:很多读者对武举的科目也很好奇,大部分读者都是通过古代小说戏曲对武科有印象。文艺作品中和历史上的真实的武科科举内容差别大吗? 5Q.z#]L g  
  张全海:普通老百姓接触科举知识,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文艺作品,包括戏曲小说、影视等,比如说戏曲《女驸马》、小说《儒林外史》,这些作品里面涉及的内容与真正的文科科举程序相差不是很远。但对于武举来说,就相差万里了。比如说小说《岳飞传》里面有一个情节,说的是岳飞进京赶考争夺武状元,他的对手是小梁王柴桂。经过文场和射箭比试之后,接着是马背上持兵器对抗,为了一决雌雄,双方在教场上立下生死文书,结果柴桂被岳飞当场刺死。 <o.?T*Q9  
  实际上武科考试并无二人直接对抗的环节,也不会有拳脚功夫对打、单人表演拳脚功夫的环节。仅限于弓刀石和马步射等个人单项节目,“弓”就是开弓拉弓;“刀”就是舞刀,就是要把100斤左右大刀在头顶上耍起来;“石”就是掇石头,要将二三百斤的石头端起来,离地一尺才算合格。这三项主要是对武生的力量进行考核。最难的应该是射箭的环节。在冷兵器时代,弓箭是远距离杀伤武器,历来在军事中受到高度的重视。我们的一些成语如“纪昌学射”“百步穿杨”“李广射石”等都讲的是跟射箭有关的故事。科举考试中的步射箭和马上射箭都要求有高超的技艺。 HzD=F3\r|  
  问:您曾说武举研究是冷门绝学,过去在出版的市场上,确实很少见到有关于武状元这方面的一些记录和资料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BZ -)XF'4  
  张全海:文状元的史料之多,我们能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但武状元研究难度确实很高。主要是因为这个方面的史料留下来很少,可以说极少有哪个武状元能留下较为完整的史料,甚至很多武状元只留下了一个姓名,别的情况一无所知。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叫张建侯,我们至今不知道他籍贯是哪里,字号是什么,生卒年月一概不知。再比如明代第一个武状元王来聘,人们对他的字号籍贯等问题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种情况对文状元的研究者来说可能是不可思议的。 xH/Pw?^  
  问:您通过二十多年的研究、田野调查,积累了大量关于武科科举的材料,真的很不容易。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的线索,是清康熙朝武状元曹曰玮,您以曹曰玮的故事讲解了从一名武童经过一步步进阶考试,最终在殿试环节考中状元的整个过程。为什么以他的经历作为线索进行介绍?您是如何发现这位武状元的? &s<'fSI  
  张全海:这和我的个人经历有一点关系,1995年我读大学期间,开始跟我的老师习武,当时练的是心意六合拳,这个拳跟形意拳是一个体系的。因为练拳的人往往对谱系很感兴趣,对自己的宗师背景也感兴趣,当时我看到一些文献、拳谱,里面讲到曹曰玮,也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这个拳的第二代传人。于是我开始注意到曹曰玮。而且曹曰玮本人是安徽人,离我的老家就一江之隔,我在江北,他在江南,各种机缘,让我对他的个人生平有了兴趣,就开始了研究。 E-XFW]I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也是文武双全 Ialbz\;F2%  
  问:看到一些关于您调研过程的资料,这个过程很漫长,也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R]gJ_ ,c  
  张全海:是的。武术历史上的人物很少有人留下系统的材料,所以内容的搜集是很缓慢的。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开始接触这些材料,后来陆陆续续搜集,慢慢地就写一些文章。大学毕业之后我在老家工作了几年,后来还是想走出来,就考研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到北京之后,也没有中断研究。 m9m]q&hx  
  问:2000年前后,也是互联网开始普及的时期。网络给您的研究提供了更多信息吗? 1)N{!w`  
  张全海:是的。起初没有网络的时代,武术界交流并不方便,原来的《武魂》杂志有个“武魂之友”栏目现在不一定看得到了,那时候是通过在期刊上面登个人信息,彼此写信的方式交流。2000年前后,互联网开始流行了。网上的BBS、论坛开始普及,后来有了QQ,全国各地的人都可以通过QQ交流,因此能获得的材料也在增多。 k{d)'\FM  
  我在读研期间专门去过一趟曹曰玮的老家,采集了第一手的材料,包括关于他的家谱的信息、他的坟墓和一些传说等等。那时候还没有数码相机,也没有录音笔,我买了小卡带采访录音机,带了一个胶片相机和当时“橡果国际”的一个微型电子摄像设备就去了,就是在这样比较艰苦的条件下一点一点地采集。而且,因为我的研究方向是档案学,有机会比较早地接触到文献数据库,当时也有了网络化的学术搜索引擎,也能搜索到一些素材。比如曹曰玮过去在好几个地方当过武官,通过文献数据库查地方志一类的内容,慢慢挖掘梳理,就把这些资料逐步积累起来了。 BuIly&qbm<  
  问:书中您提到,这位武状元曹曰玮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亲戚关系。 r4(Cb_  
  张全海:康熙三十三年(1694)底,曹曰玮高中武状元之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立即写信将此喜讯告诉了山西朴学大师阎若璩(1636—1704),阎若璩回赠了一首贺诗:“又得泥金信,风流第一人。沙平新赐马,地近早攀鳞。伊陟仍传户,延年但逊身。古来饶盛事,未若此殊伦。”在“风流第一人”句下有“谓阿咸状元”注文,这个“阿咸状元”就是曹曰玮。 ju%t'u\'  
  朱南铣先生在《关于脂砚斋的真姓名》一文中有言:“……曹寅把一个入顺天籍的安徽贵池人曹光国的长子翰林院待诏曹曰瑛、次子武状元曹曰玮(即阎若璩赠曹寅诗注中的‘阿咸状元’)认为侄……”刘世德先生后来在《曹雪芹祖籍辨证》一书中进一步解释:“‘阿咸’用阮籍之侄阮咸的典故,借以说曹寅之侄考中了状元。” P},d`4Ty@  
  曹寅也是文武双全,十六七岁时就成为康熙帝的侍卫,深得皇帝恩宠,康熙二十九年(1690)出任苏州织造这一要职。曹曰玮有着与曹寅相似的才气及履历,应该说曹寅一直在关注着这位晚辈的成长,所以当曹曰玮考中武状元后,他可能主持或参与了曹家的庆祝活动,给一些师友发信报告情况或者邀请他们过来共同感受曹家的荣耀。 {fAj*,pzl  
  从这个意义上,也能解释为什么今天考察历史上的武科人物很难找到材料。武举登科之后,或者选授宫廷侍卫,或者简放地方武官,由于很多人不善文辞,也就没有多少著述传世。在清代一百多名武状元中,只有像曹曰玮和曹维城等少数人物的材料偏多一些,主要是因为他们来自文武兼重的家族,且有作品传世。 4KCJ(<p|  
  家谱很有学问,是不可忽视的历史资料 Ceco^Mw  
  问:您刚才讲到家谱,书中也提到,在对曹曰玮进行研究的同时,您还帮助曹家整理了曹曰玮的家谱。 (b4;c=<[{  
  张全海:我一直留意搜集与曹曰玮相关的文献,2003年我到贵池棠溪乡曹村时,只看到零散几本光绪年间续修的曹谱,后在缟溪时也只见到已残破不堪的乾隆旧谱,心中甚是遗憾。这件事情也就一直放在了心上。 @gHWU>k,A  
  因为我做档案学研究,比较关注家谱。2006年初,我得知浙江慈溪的家谱收藏家励双杰先生有一套光绪丙子年(1876)《礼和曹氏宗谱》,便与他取得了联系,后又将此消息告知了缟溪曹家。经过几年的酝酿,2009年夏天,贵池礼和曹氏终于从慈溪复制了全套家谱,并启动了续修程序,这次修谱花了将近十年的时间。 z 8\;XR  
  2019年1月30日,我与十六年前的同行友人、曹氏族裔和一些武术界朋友来到齐山,瞻拜状元墓。那次我还有一个新的收获,受赠了一套刚刚续修完成的《礼和曹氏宗谱》,硕大的谱箱里满满装载了六十九卷新谱,颇为壮观。失修一百四十三年的状元家谱终于得到了延续,我心里也感慨万千。 Ss c3uo0  
  问:在您看来,家谱也是不可忽视的历史资料。 2$%E:J+2:$  
  张全海:是的。家谱相当于是一种古籍文献。在史学界家谱长期被忽略,认为它不是古籍,认为里面都是吹牛,比如说自己祖先是三皇五帝,都不可信。在我看来,这个观点有些绝对化了,现在正慢慢被矫正。 @N,I}_9-  
  家谱里面确实是有一些伪托的部分,但是其中也有真实的历史信息。做人物研究的时候必须要看这个人的家谱,因为很多情况下,通过人物的自传或者履历档案,不一定能查到其真实的出生年月,而家谱往往能成为可信的材料来源。一个家族的修谱人,记载同族哪年出生哪年死亡,一般来说没有必要造假,因为家谱在古代是不对外公开的。 okv`v ({  
  家谱背后还有非常多的故事,比如一个人姓杨,社会关系中大家都知道他姓杨,但是他家谱里面他可能不是这个姓,家谱则是《王氏宗谱》,这种双姓是比较普遍的情况。比如著名京剧演员杨月楼、杨小楼的家谱里就是姓王。 Fu6~8uDV{{  
  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EABy<i  
  张全海:这里可能有各种原因。举两个例子,比如这个人的祖上是入赘的,本来他姓李,入赘给王家,在面上和户籍上他就姓王了,但是中国人讲根本,家谱上不能改姓,所以说他“神姓李”。另外一种,古代改学籍也会让一个人的姓氏和家谱上有所不同,其实这种情况直到现在还较多地存在于社会当中,比如前段时间发生的几起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其中就有跟这类似的。  cnwpd%]o  
  这种“移民”,在古代称之为“占籍”,在科举时代同样是按地区分配名额指标,因为地域南北东西差异造成了文科举方面,东部南部地区竞争激烈,而西部北部地区相对容易的情况,于是也就产生了高考移民现象,从难考的地区设法移民到好考的地区。 3^J~ts{*  
  书里提到了几个这样的案例,比如说明末文科状元刘若宰,他的祖辈为了给子孙谋求机会,从老家潜山县迁到当时府城所在地怀宁县获得当地的学籍,最终考中状元。后来他的儿子又通过假入赘这种方式取得桐城县学的生员名额,那么他这是采用了科举时代常见的“入赘”之法进行移民。在“科举移民”过程中,有的人也会改姓名,也就造成了家谱记载和真实姓名的不同。 kEpCF:@A  
  所以说,伪托的背后也有背景知识在里面。家谱里面很有学问,不光是要利用里面的材料,还要考察这些材料形成的背景故事,这就是我们讲的叙事史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的一些研究方式。现在学界慢慢地在矫正,认识到背后的故事。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赵星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中国大约有多少年悠久的历史 正确答案:5000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