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如何破解“徐工之问”
新组建个圈子,欢迎大家来捧场。
级别: 管理员

UID: 22506
精华: 404
发帖: 437675
财富: 614376006 鼎币
威望: 2272065 点
贡献值: 679 点
会员币: 15 个
好评度: 5186165 点
在线时间: 32524(时)
注册时间: 2012-05-22
最后登录: 2024-03-29
楼主 发表于: 2021-09-19  

如何破解“徐工之问”

管理提醒: 本帖被 为生歌唱 执行加亮操作(2021-09-22)
原标题:如何破解“徐工之问” (&c,twa~  
 mn`5pha  
  又是新一轮应届毕业生的入职季。在这个入职季里,笔者听到有人在议论“徐工之问”:徐州工程机械集团为何招不来博士生? \(bj(any  
LG6I_[  
  原来,徐工集团从20年前就开始引进博士,但如今近3万员工里,博士学历者仅53人。徐工集团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在2021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中位居世界第三。为何这样的制造业龙头企业却招不来博士生? ]}~4J.Yn  
qc&jd  
  徐工的博士不仅少,离职率还有点高,近三年的博士离职率达21.8%。另外,徐工近三年的绩效考核中还末位淘汰了5名博士。这种博士与企业双向满意度不高的问题,并非徐工独有,而是制造业企业的常见现象。高校培养方向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善于写论文做研究的博士不一定能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4if\5P:j  
nx$bM(.  
  如何破解“徐工之问”,让更多高端人才进入企业,促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Cc :)  
3):?ZCw7y  
  首先,要培养更多理工科博士。 +7Rt{C,  
iAHZ0Du  
  当今世界正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量子计算、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将会重塑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安全格局,各国要想在这些新兴产业中竞争,就必须培养储备强大的理工科人才库。博士培养处于国民教育顶端,持续扩大理工科博士招生规模,才能满足中国推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需要。 2@ *<9-9  
Tzf$*Uje3  
  过去20年,中国理工科博士培养规模一直在扩大,这有利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实力。据美国乔治城大学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00年美国大学在理工和技术领域授予博士学位的数目是中国大学两倍;但到2007年,中国的理工博士人数就超过了美国。 8_ X.c  
xT=ySa$|>  
  随着博士培养规模的扩大,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博士选择进入企业就职。据有关调查数据,2007年,中国博士毕业生选择到企业就业的比例仅为5.9%。另一项调查显示,到201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博士毕业生选择到工业领域就业的比例急速攀升至19.39%。 TrQm]9@  
^'Y HJEK  
  其次,增加专业学位博士比例。 r0uJ$/!  
S}mm\<=1  
  我国有两类博士,专业学位博士和学术学位博士。专业学位主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术学位主要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专业学位博士显然更符合制造业实际需要,但在我国博士招生中占比太低。据统计,201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10386人,占比9.9%。 CjV7q y  
D!me%;  
  学术博士多,专业博士少,毕业生进高校或研究所做研究、发论文,远比去企业做技术攻关更容易适应,这也影响了博士们的就业意向。同是在徐州,江苏师范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的专任教师岗位里,博士都是1000多人的量级,比徐工高多了。因此,要让更多博士选择去企业就职,增加专业学位博士的招生比例势在必行。 D2$^"  
5p{25N_t  
  再次,改革博士招收培养机制。 #G~wE*VR$  
RNe9h lr  
  很多博士是从校门到校门,一路在象牙塔中培养,没有做过参与市场竞争的产品,难以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要想培养更多有实践经验、能结合市场需求的博士,必须进行博士培养机制的改革。比如,高校招收博士,能否给出一定比例的名额,要求生源具备企业从业经历?再如,博士论文的选题,能否有一部分来自企业的需求榜单? Gym#b{#":  
ZQ|gt*  
  在科技创新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今天,“博士下工厂”大有可为。期待未来有更多博士投身制造业企业,让中国制造早日由大变强。(佘惠敏)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为生歌唱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5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