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今日发帖排行
    主题 : 【写作课--330】浅谈“起承转合”在诗词创作中的普遍意义
    dongzi离线
    诗化的语言,使你看出来:我依旧是少年。
    级别: 管理员

    UID: 2170
    精华: 49
    发帖: 136396
    财富: 1290371 鼎币
    威望: 77 点
    贡献值: 209 点
    会员币: 3 个
    好评度: 217 点
    在线时间: 8617(时)
    注册时间: 2008-02-02
    最后登录: 2024-04-2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3  
    0

    【写作课--330】浅谈“起承转合”在诗词创作中的普遍意义

    所谓“起承转合”,实际上是诗词谋篇时对全诗结构层次安排的理论概括。这一点好比建筑房屋,在备齐了各种所需的建筑材料和选择了怎样的房屋式样以后,必须安排房屋的结构层次。写诗也是这样,在占有了素材、确定了主题、选定了诗体以后,紧接着要考虑的是如何开头,如何承转和如何收尾,从而更准确完整地表达作者的心境和主题,这种层次安排概括起来,就是“起、承、转、合”四个环节。 (dTQ,0  
    \3`r/,wY  
        “起承转合”理论虽然只到元代才明确提出,但在此前的千百年间,人们却几乎是不约而同地遵守了这一规律,“起承转合”实际上是历代诗人创作的共同体验和经验总结。尤其对于律、绝,其“起承转合”十分明显,并且形成了人们的共同认识。但是,本文所指的“起承转合”意义是诗词各体的普遍意义,对此,在实践生活中却存在一些异议。下面就几个方面的不同看法作一简要分析。 ;Vpp1mk|  
     "3/&<0k  
        一、关于律、绝的“起承转合”。这一点应该没有异议,为了叙述的完整,不妨作一点铺垫说明。同时为了表述方便,在此仅以唐·李绅的古绝《悯农》为例。这首五言古绝,全诗四句,可谓每一句依次分别为“起承转合”的一个层次。“锄禾日当午”,写农夫在田里劳作的辛苦,是全诗的“起”;“汗滴禾下土”,写农夫劳作的辛苦程度,是对起句的继续表述,所以是“承”。接下来,诗的视野离开了劳动场面转向了餐桌,并且提出“谁知盘中餐”的设问,是非常明确的“转”;末句“粒粒皆辛苦”,既是回答前句的设问,点明主题,又是对全诗的“收”,也就是“合”。 wKKQAM6P1  
    P1ak>T *#2  
        上例表现的是绝句(包括七绝)最典型的“起承转合”。律诗(含五言、七言或长律)的结构层次也莫不如此,而且其顺序同绝句一样,不可任意颠倒调换。律诗较之绝句,所不同的是,因为律诗句式有八句(长律则更多),其“起承转合”并非绝对的每二句一个层次,尤其是其中的“转”与“合”,在许多情况下,往往表现在最后的两个单句上。而表现为“承”的句式在诗中则占有较大成份,那就是所谓的“继承”或“承展”。 B>g(i=E  
    wSi$.C2  
        二、关于词、曲的“起承转合”。同律、绝一样,词、曲写作也必须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而且也一样为其规律所决定。词、曲的“起承转合”与律、绝所不同的,只在因词、曲(包括古风)的长短句式的“自由体”,其“起承转合”层次安排不能简单的按句数划分。词如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是“起”,是交代诗人写诗的时间、背景和状态;“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是“承”,是承述诗人的状态,取以花喻人之意;“知否,知否?”是“转”,是对“海棠依旧”回答的反诘;“应是绿肥红瘦”,是“合”,是对“海棠依旧”回答“错误”的纠正,寓意花与人同瘦,全诗“伤魂”的主题由此更加深化。 |Wr$5r  
    )+|Y;zC9  
        曲,如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是“起”,是秋况又是昏色的背景交代;“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承”,是对眼前悲伤景物的继续渲染;“夕阳西下”是“转”,转向诗人“秋思”主题的拱托;末句“断肠人在天涯”,无可非议是伤感主题集中表达的“合”了。 QD%!a{I  
    q _Z+H4  
        通过上述二例分析,我们应当确认“起承转合”对于词、曲和古风创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HI7w@V8Ed  
    -5JN`  
        三、关于组诗的“起承转合”。组诗,包括律绝的一题多首、词的双调、多调,以及曲的套数和带过曲等,我们统称为“组诗”。“组诗”一样有着不可排除的“起承转合”规律和章法要求。它们区别于“单首”所不同的是,凡组诗不仅有其中每一单首的小的“起承转合”,而且有着多首组合的整体意境安排的大的“起承转合”。如果没有这种整体意境的大的“起承转合”,那么其中的单首则有如一盘散沙可以任由拆卸和调动。今人写组诗就多有这种毛病,一个“祖国颂”的标题下,可以从鸦片战争一直写到现在,十首、百首任由安排,但通篇却没有一个整体结构,甚至将某些句子相互调换位置后都丝毫不影响原意,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整体意境的“起承转合”。为了说明这种组合型诗体的整体“起承转合”,我们不妨就唐·元稹《遣悲怀三首》作一示范性分析。该诗共三首,第一首是作者从其妻子的生前写到死后,第二首是从死后回写到生前,第三首是从眼前写到将来。就每一首而言,它们都有各自本首的小的“起承转合”(恕不细分);就三首的整体而言,第一首是“起”,是人之常情的生离死别的感慨;第二首是对第一首悲情未尽的继续表述,只创作手法上改用了倒叙,是“承”;第三首是全诗的主题所在,为了拱托出“不再娶”的主旨,其首联“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就是全诗的“转”,由前两首的悲妻“转”向自悲,由眼前的孤苦“转”向如何活到“百年”,接下来的二联自然是对本首首联“转”的“承”,但末联“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就是以发誓“不再娶”来作为全诗“悲怀”主题的“合”。至于词的双调、多调或曲的套数等,只要将它们看成“组诗”,其道理也就完全一样,同样在一个主题下,除单首必须有本首的“起承转合”外,还必须有为整体意境所需要的大的“起承转合”。 ["[v  
    )]kxLf#  
        四、有没有不符合“起承转合”章法的好诗。严格地说,没有。也许这是又一突出异议。这里,我们不妨例举被历代尊为“诗圣”的杜甫的两首诗作为例证。 Whe-()pG{  
    9g]%}+D  
        其一,《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可谓千古绝唱,老幼皆知。但这首诗虽然对仗工整,却没有“起承转合”,除了写景以外,没有表达任何特定意境,全诗四句都很美,却只如将四个制工精美的小碟子整齐地摆在一起供人欣赏,如果是八句,就是八个小碟子,如许多地方的“八景诗”就是这样。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所以作者无法安排作品的标题,只以“绝句”冠之。或许是作者的一时偶得,却又不好补充完整,在不忍弃之之下而以“绝句”存之。严格地说,此诗至少是一首未完成的诗。 <Xw\:5 F<7  
    6V*,nocL_+  
        其二,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一生忧国忧民,此作可谓是他“生平第一快诗”,无论就其情感表达还是艺术手法,自然是无可挑剔的好诗。但是,有人认为此作的创作手法不符合“起承转合”,并且以此否定“起承转合”对于诗词创作的普遍意义。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恰恰相反,此诗不仅有普遍意义上的“起承转合”,而且在具体运用上独具一格,巧妙惊人。通观全诗,“起”与“承”自不必说,分别是首联与颔联。接下来,许多人都认为是一泻千里的“承”,直至结尾,不仅没有“转”,而且没有“合”。其实,此诗的“转”,是“转”在颈联,“合”在尾联,只不过其“转”“合”的自然性让人几乎不容易发现,这就是作者创作手法的高超之处。分析全诗,主旨是“喜”,但“喜”有二分,前半是喜安史平定,后半是喜还乡有日,因为真正的喜是后半的喜,所以“转”在颈联的“准备起程还乡”,由“静”之喜转为“动”之喜。我们之所以认为尾联是“合”,是因为全诗的“喜”以“还乡到达老家洛阳”收尾。你看,先是水路,后是陆路,以“向洛阳”结束,不是“到家”是什么,这是“喜欲狂”的最高峰。当然,这种“到家”的喜在诗中表达的只是一种想象,这正是诗的妙笔所在,如果等到真的回到了洛阳再来写诗,那还有什么“喜欲狂”呢?综上所述,“起承转合”,诗之尽然也。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知足常乐 识人随缘 与人为善 学而乐思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许振超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