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举
“我在钻井队这5年,学有技术,病有良医,劳有所得,住有安居,吃有口福,我在彝家等你们再回来!兹玛格尼(吉祥如意的意思)!” 8月26日,在东方物探西南物探分公司开展的“员工看变化 喜迎党代会”活动中,彝族季节工马海约则给钻井工程中心党委副书记发来这样一条短信,并附赠了一张4年前的珍贵贺卡,在感受变化中表达了对党组织的深情厚爱。
2017年,马海约则还在西昌市凉山彝族自治州海拔3400多米的高山上给人放羊,以养活一家五口。这年秋天,西南物探分公司来到凉山做石油勘探宣传。马海约则听说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当了一名搬运工,还热心地为汉彝文化做上了翻译。
2018年元旦,党小组长付永斌悄悄拿出准备好的新年礼物和元旦贺卡送给了马海约则。这一天马海约则还拿到了第一笔可观的收入2600元钱,他幸福地用彝族语“卡沙沙”(谢谢的意思)表达了对党组织的感激。在宣传石油勘探中,马海约则跟彝族同胞讲通了石油勘探的重要意义,打通了文化沟通的第一道关口,让勘探测线一道道畅通。
在广袤的川渝大地上,分布着彝族、纳西族、布依族、土家族等14个少数民族。多年来,西南物探分公司钻井工程中心坚持“找一路油气 播一路文明”,通过勘探把文化送进少数民族自治区,也通过对少数民族员工的外引内塑抓好企地和谐。
9月初,来自土家族的刘天狐成为钻井工程中心的一名新党员。为了这一刻,党组织已经悉心培养他两年有余。刘天狐说:“党组织把团结少数民族员工和地方群众的工作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好好工作不负重托。”
5年前,刘天狐和女朋友因为坚守东北项目不能回家,婚期一拖再拖,是蒙古族阿妈何淑云为他们主持了离家千里的工地婚礼。阿妈说,物探队年轻的孩子,从漫野新绿的南方为白雪皑皑的北方带来了天然气,我应该代表他的阿妈把哈达和祝福送给他们。这一天,土家族的银腰带和蒙古族的哈达交织成一幅民族团结的唯美画面。
闲暇时,物探人也力所能及地帮助农忙的老乡采茶、插秧,履行着社会责任。他们通过讲好物探故事依靠少数民族群众开展油气建设工作,又通过“国家三农政策”带动他们在物探队打工脱贫致富,在唇齿相依中工农鱼水情愈演愈浓。
据了解,东方物探西南物探分公司钻井工程中心近3年来有2000余人次的少数民族同胞来此务工。2021年,在钻井工程中心有6名少数民族骨干通过党组织分配到重要工作,通过他们合力维护民族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