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今日发帖排行
主题 : 今年你“放”了吗?中国人为啥离不开烟 花爆竹
dongzi在线
诗化的语言,使你看出来:我依旧是少年。
级别: 管理员

UID: 2170
精华: 49
发帖: 134532
财富: 1284856 鼎币
威望: 77 点
贡献值: 206 点
会员币: 3 个
好评度: 216 点
在线时间: 8498(时)
注册时间: 2008-02-02
最后登录: 2024-03-29
楼主 发表于: 2023-01-23  
0

今年你“放”了吗?中国人为啥离不开烟 花爆竹

管理提醒: 本帖被 dongzi 执行加亮操作(2023-01-24)
中国科学报 e$=UA%  
Z36C7 kw  
文 | 周星 7 S 6@[-E  
&upM,Jsr*  
烟 花爆竹在中国的起源颇为久远,最早可追溯至先秦的“爆祭”和“庭燎”。 c4i%9E+Af  
《周礼·春官》所载“九祭”中有所谓“爆祭”,大概是指燃烧篝火以敬神驱邪,其间在柴火燃烧时会发出一些声响。《诗经·小雅·庭燎》:“庭燎晣晣,君子至止”,所谓“庭燎”就是在院子里点燃一堆篝火,用以除秽辟邪,亦即某种净化仪式。 s.qo/o\b  
梁宗懍《荆楚岁时记》,正月初一,“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爆竹”一词在此似乎是动词,就是指竹子燃烧时因受热而炸裂,发出“爆”响。根据《神异经》里的说法,西方深山中有“山臊”,“长尺余,犯人则病,畏爆竹声”。《异闻录》里提到,唐朝道士李畋曾因邻人仲叟为山魉所祟,遂命“旦夕于庭中用竹著火爆之,鬼乃惊遁。至晓,寂然安贴”。这些说法或故事表明,燃放爆竹驱邪并不局限于过年之际。 ~8l(,N0  
到了唐宋时期,过年燃放爆竹的风俗已经十分普遍。唐诗人来鹄《早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张说《岳州守岁二首》:“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0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除夕“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提到“爆仗”作为诸军百戏表演的号令,“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 yuA+YZ  
由此可知,大约在北宋末年,使用火药的“爆仗”就被发明了出来,但很长一个时期内应当是爆竹、爆仗并存。由于爆仗比爆竹更加响亮,所以便以“霹雳”“炮仗”来形容。 TcEvUZJ"  
大概也是在宋代,伴随着火药的普及,除了爆仗外,人们还发明了“烟 花”,又叫作“烟火”“焰火”。如果说爆竹、爆仗的乐趣是听响,那么烟 花的乐趣则是看花,故后世又有“花 炮”的叫法。 P|' eM%  
宋朝时的烟 花有不少种类,诸如“架子烟火”“盆景烟 花”等,每逢节日,尤其在元宵节时多会燃放。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大概就是对烟 花燃放时瑰丽景色的描述。 ).l`N&_peM  
明清时期,人们过年时燃放烟 花爆竹,除了基本的“爆竹除疫”外,还逐渐增添了很多新的方式和意义。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除夕子夜之时,“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闻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于朝野,彻夜不停”。可以想象,当今中国城市里鞭炮轰鸣的景象,其实和清朝时也差不多。 PT/TQW  
除了最为普及的“辟邪说”和“辞旧说”外,燃放烟 花爆竹又有了“封门说”“接神说”等。“封门说”是指除夕燃放过“封门爆竹”以后,便不再外出,而是要阖家守岁;“接神说”主要是指接灶神,腊月二十三“小年”,送灶神上天时燃放一番爆竹,等他除夕之夜返回时,也要鸣放爆竹“接神”。 @B#\3WNt  
当然,有的地方所接之神并不局限于“灶神”,而是包括天神、先祖和“百神”。既然有“封门”,就得有“开门”,所以,大年初一 一大早燃放“开门爆竹”,寓意“迎新”和开门大吉。很多地方还在正月初五“破五”这一天燃放“开市爆竹”,据说初五是财神的生日,这天“接路头”时需要放鞭炮,寓意发财,又称“烧利市”。 s. ]<r5v7  
清末民国以来,燃放烟 花爆竹一直是各地春节民俗中寻常且醒目的一个环节。现在,很多普通民众仍旧是把烟 花爆竹和春联、年画、秧歌、饺子、汤圆等并列在一起,视为“中国年”的基本要素,举凡辞旧迎新、驱灾祈福、崩穷求富、狂欢喜庆,都由它来表达。尤其是爆竹作为“辞旧迎新”的象征最为突出,人们甚至认为,“如果不放爆竹,春节就不像春节”。 n4%ZR~9WH  
烟 花爆竹在中国,不仅民间热衷于燃放,历代官方也经常借助烟 花爆竹来渲染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景象,或在各种仪式大典上制造“与民同乐”的氛围。据说早在宋朝时,皇帝就曾以焰火晚会的形式款待外番来使,并与文武百官一同观赏。 $vjl-1x&  
如今,每逢国家庆典及重要的体育盛会,燃放烟 花爆竹成为政府行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北京APEC会议的开闭幕式等,无不有令人惊艳的焰火展演,其目的在于烘托和渲染节庆气氛,表达主办者和广大民众欢乐开怀的心情。 MIF`|3$,  
燃放烟 花爆竹作为中国最 具典型性的传统文化之一,最初目的是驱邪除旧,随后则演变为给过年增添喜庆氛围,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如此,烟 花爆竹还逐渐渗透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表达更多复合性的意义,例如,作为仪式中某些节点的表示,或表达喜悦和祝福,或以燃放烟 花爆竹的方式见证某一特殊时刻的到来或结束、告诉世人某事的发生或完结。 vA"MTncv  
此外,除了好事、喜事用它表示祝贺和开心外,遭遇事故或其他不祥之事时也用它来辟邪或禳解。旧时在广东省的潮汕乡村和贵州一些苗族地区,鸣放鞭炮甚至还是一种赔礼道歉的方式,社区容许犯了错误、伤害了公共利益的人,以鸣放鞭炮的方式向大家谢罪。在一些地方的苗寨,鸣放鞭炮意味着“扫寨”,亦即社区净化污染仪式中一个要紧的环节。 bpp{Z1/4  
不过,要论传统民俗的烟 花爆竹和现代社会的冲突,其实最早从晚清就开始了。从那之后,禁放烟 花爆竹就成为中国社会各界争议持续不断的一个焦点问题。从过去的禁放到“禁改限”,到近来“禁”与“放”话题再次渐热,为禁燃令“松绑”的呼声日高。如何在民俗传统、社区安全环境保全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仍在积极探索中。 .0]\a~x  
作者系历史民俗学科教授,现供职于日本神奈川大学) 6zR9(c:a~  
《中国科学报》(2023-01-20 第4版 文化) *}<Uh'?  
7uq/C#N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知足常乐 识人随缘 与人为善 学而乐思
dongzi在线
诗化的语言,使你看出来:我依旧是少年。
级别: 管理员

UID: 2170
精华: 49
发帖: 134532
财富: 1284856 鼎币
威望: 77 点
贡献值: 206 点
会员币: 3 个
好评度: 216 点
在线时间: 8498(时)
注册时间: 2008-02-02
最后登录: 2024-03-29
沙发 发表于: 2023-01-23  
明清时期,人们过年时燃放烟 花爆竹,除了基本的“爆竹除疫”外,还逐渐增添了很多新的方式和意义。
知足常乐 识人随缘 与人为善 学而乐思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C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