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 811QpYA
Ic!x y
2Y[n
Y*#TfWv: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是从十五六岁开始读散文的,如果从1990秋天算起,我读散文已有三十二年。 hmuhq:<f
8JR&s
回头想一下,一个人对散文的兴趣,其实就是对生活的兴趣。 :ntAU2)H
#FRm<9/j
我为什么喜欢读散文,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这人比较散淡。在读过的文学作品中,我觉得散文读起来最轻松。散文不会抓住你不放,哪怕是一篇千字短文,你也用不着一口气读完,随时都可以放下。从个人的阅读经验来看,散文就像一杯温度适宜的二道茶,不论你是不是口渴,想起了就端起来,牛饮也行,小呷也可。读那些文字的时候,你随处可以见到作者的影子,他或她仿佛就坐在你面前,三言两语,轻声慢语,或者微笑不语。 b{-|q6
\21Gg%W5AE
我一直以为,在自己所知的文学样式里,散文是非常平民化的一种文体,或者说,散文离写作者的生活更近,与写作者的生活联系更直接、更紧密,只要把那些细碎的生活、幽微的情绪、个人的经验和瞬间的意境稍加整理和描摹,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可能就是一篇不错的散文。当然,散文毕竟是一种文学样式,它的文学性、艺术性等等与美相关的东西,自然离不开作者对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对艺术构思、艺术技巧游刃有余而又不着痕迹的拿捏,以及语言的表达和文字的打磨。但这一切,如果离开了真实生活的呈现,离开了人性深处的沉潜,离开了对世界的深入观察和冷静思考,所谓的艺术技巧,就可能陷于标准化的工具模板或者程式化的味同嚼蜡的匠气,香气越是浓稠,可能就散得越快。 LqJV
NhF"%
因为个人偏好原因,加之工作性质,以及自身阅历所限,我从学习写作至今,基本上都是写一些小短文,长一点的,大多也就四五千字,鲜有七八千字的东西。之所以这样,一是囿于自身的文字驾驭能力,二是我始终厌倦空洞乏味的铺陈,三是的确没有更多适于写作的时间。但是,我还是一直写,哪怕每年只写一两篇,哪怕一年只有三五千字。因为三十多年来的坚持,所以有了今天这本《岁月山河》。 S-Vxlku]
=c&.I}^1L
这些年来,自己公开发表的散文有200多篇20余万字。收录进这本集子里的散文,都是自己反复挑选,既有公开发表过的,也有写完了就撂在一边的。这次编选时,自己又重新整理和反复通读,很多公开发表过的文字都没有收录——唯一的原因,就是怕有负于读者。正如作家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后记里说的那样:“请接住她,这是一个母亲在捧着自己的婴儿。”其实,任何一个真正的写作者,谁不把自己的作品当成自己的孩子呢!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每个作者对于自己的文字,都有一种自恋一样的陶醉和执迷!我自己早些年也有一点点这样的狭隘和自以为是,随着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慢慢发现,当代文学园地或者说文学丛林里,虽然灌木杂草很多,但参天大树也不少。人到中年,我们要慢慢学会走出自己思维和格局的井底。 ZDI?"dt{
){,Mv:#+T
有人说,散文与小说的区别在于,一个是非虚构的,一个是虚构的。我无意于判断这个观点是不是有失偏颇,我只是觉得,这话说得有些道理,但我们听着就是了。我以为,虚构和非虚构可能是散文和小说这两种文体在取材上比较重要的特征,但一个杰出的写作者,他首先必须要在自身人格上立得住脚。不论是散文或是小说,写作者都离不开真实的生活,也应当表现生活的真实和人性的真实。当然,更要通过对真实生活的艺术化呈现,对复杂人性的敏锐挖掘,对世界本原的深刻拷问,对道德律令的冷静思考,才能以文字的方式,把真正美好的、良善的、明亮的、纯净的艺术与思想,反哺那些读到我们文字的渴望内心光明的人们。如果写作者不能这样要求自己,就会失去精神的脊梁和道德的天平,这个世界的文艺灯塔,就可能因此失去最基本的底色。 w}$;2g0=a<
FrLv%tK|
对于散文写作,我似乎更赞同周晓枫女士的这句话:“小说是可以藏起自己的,但散文写作是尽力挖掘自己,更勇敢、更真实地呈现自己。”读小说,你对作者的了解可能仅仅限于——你知道他是一个作家,他写得对不对你的胃口;读散文,你可能就知道作者生活在哪里,他曾经做过什么,他沉郁过怎样的英雄气短,又经历过怎样的山长水阔……如果散文作者的文字还能打动你,那你就是直接和作者相惜共情,而不是与小说中虚构的男主或女主同喜共悲。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会觉得散文作者更具亲和力,更像是自己的邻居、朋友、闺蜜、师长或兄弟姐妹。长期写散文的人,特别是那种文风冲淡平和、内里纯净澄澈的作者,他们的干净明亮会让你觉得非常舒服,因为他们没有痞气、戾气、傲气以及很多所谓文人的那种自私刻薄、偏狭阴暗、表里不一、知行分离、人我双标和终生不散的酸腐气。这一点,大家可以去读一读杨绛和汪曾祺,他们的文字,他们的为人,他们的境界,都让人觉得很舒服、很安逸。 UEYJd&n0CB
A8S9HXL
霍达说:“我历来不相信怀着一颗卑劣的心的人能写出真善美的好文字。”我也始终以为,真正的散文写作者是勇敢的、真诚的、干净的。他们写自己的生活,写生活的自己,只有不藏奸,不机巧,不逐流,才能坦坦荡荡地,以自身内心的纯净明澈,呈现给读者更为壮阔的山水、浩瀚的星河、明媚的阳光和皎洁的月色。 3syA$0TZt
a;~< iB;3"
作为一个纯粹的业余写作者,一个没有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写作者,一个没有加入任何作家、文艺家或写作者圈子的写作者,一个从不公开谈论文学艺术的写作者,我最大的好处是听不到任何或轻或重的批评,可以始终随心所欲;最大的问题是得不到更多有益或有力的帮助,难以快速跃升提高。如果这个集子里的东西能够有幸被你读到,如果你从某一篇文字中,能够感受到那种未加修饰的真实、始终如一的真诚,那么,这本集子的面世,也就没有遗憾和顾虑了。 f qWme:x
mO 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