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灵魂不失重,方圆强国梦
新组建个圈子,欢迎大家来捧场。
级别: 管理员

UID: 22506
精华: 399
发帖: 425654
财富: 614350297 鼎币
威望: 2272060 点
贡献值: 679 点
会员币: 15 个
好评度: 5186150 点
在线时间: 31871(时)
注册时间: 2012-05-22
最后登录: 2023-12-10
楼主 发表于: 11-01  

灵魂不失重,方圆强国梦

管理提醒: 本帖被 为生歌唱 执行加亮操作(2023-11-02)
原标题:灵魂不失重,方圆强国梦 U EjP`  
~NMx:PP  
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S"4eS,5L|  
@xXVJWEU:  
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航天员景海鹏对着镜头谈及其第四次太空之旅的“出差”感受时,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做一名航天员身体可以失重,但是灵魂不能失重”“走上飞船是勇士,走下飞船就是普通一兵”,他将时刻准备,任党挑选,为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再立新功。 g&*,j+$ }  
awv$ }EFo  
任务成功的喜悦时刻,为什么景海鹏要说一句警醒意味这么重的话?追究这种“反差感”,或许可以读到三重潜台词。 `FGYc  
{sfA$ d0  
第一重潜台词是要有集体意识。“身体失重而灵魂永不失重”是航天员的一句老话,除了景海鹏,汤洪波等航天员都说过类似的话。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先生曾直言:“航天是系统工程,不能靠我一个人,要靠一大堆人。”从20年前神舟五号第一次将杨利伟送上太空起,中国已有20位航天员进入太空。20个光鲜的名字后面,是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几千家单位齿轮咬合般的密切合作,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用了整整30年,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致敬航天事业的幕后英雄,谨记代代传承的奉献精神,不要忘了中国载人航天屡创奇迹背后坚如磐石的群众基础,航天员深深明白自己只是站在巨人肩膀向上攀登。 vh#81}@N7*  
er8T:.Py  
第二重潜台词是要有归零心态。中国的载人航天一次次在浩瀚太空刷新“中国高度”,没有归零心态是做不到的。世人皆知航天员身上的光环非常耀眼,但背后的努力也非常人所能及。他们中不乏年过半百的将军,一些人已经多次完成任务,早已家喻户晓。但是被祖国选中的他们从未退却、从不居功,以难以想象的自律和努力,直面繁重的训练任务和高压的工作环境,直面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极限挑战。每次完成一项任务,第一件事就是归零成绩、归零心态,把鲜花和掌声放到一边,“不能像在太空一样整天飘来飘去”。这个时刻准备为航天事业再立新功的光荣传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铸就“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 I;&O5Y  
SF=TG84<  
第三重潜台词是要有爱国情怀。“托举航天员飞天的双手,左手叫科技,右手叫国力。”航天员们非常清楚,个人的飞天梦背后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强国梦。爱国情怀就是紧密联结“太空人”和航天器的那根绳子。“我为祖国感到骄傲。”杨利伟、刘洋、聂海胜、景海鹏等人返回地面出舱后都说过这句话。据说训练中,航天员要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承受40秒的8倍重力加速度,但手边请求暂停的红色按钮,20年来从没有人按过。祖国的分量最重、人民的利益最大,这份信念是奇迹的支撑。 $niG)@*  
Kr5(fU  
这三重潜台词,何尝不是今天我们干事创业必须要有的精神?科技创新、共同富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每一项紧要的事业都需要将灵魂紧紧系于脚下的大地,不能飘、不自满,把个人的成就写进事业发展的进程之中。(张萍)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为生歌唱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13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