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空间控制博士班组:把青春壮志写入星河
张斌离线
原中企互动总版主助理 现任银大贵金属白银分析师
级别: 千米会员
UID: 22730
精华: 1
发帖: 4355
财富: 2562 鼎币
威望: 3 点
贡献值: 4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27 点
在线时间: 1037(时)
注册时间: 2012-06-08
最后登录: 2016-11-03
楼主 发表于: 2012-09-21  
0

空间控制博士班组:把青春壮志写入星河

M3Oqto<8"  
                                 把青春壮志写入星河 W(\ ^6S)  
?,^ Aoy  
    空间控制博士班组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〇二所研究发展中心。班组成立于1979年6月5日,汇集了空间控制领域的优势科研力量,现有成员36名,31人拥有博士学历,9人有博士后研究经历,平均年龄只有36岁。班组拥有研究员职称4人,高级工程师职称18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8人,是一支名副其实的“青年博士突击队”。 1"UHe*2  
空间控制博士班组负责我国卫星、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器等航天器控制系统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背景型号论证和新型号控制方案设计,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型号任务研制,为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二代导航、高分专项等重大工程的顺利立项和实施做出了突出贡献。世人所惊叹的嫦娥奔月、载人交会对接的“万里穿针”等一个个奇迹,正是源自于班组十多年前所勾勒出的蓝图。 9A ?)n<3d  
AH?4F"  
    使命使然  责任使然 +l<l3uBNS  
    航天器的控制分系统就像人的大脑,其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着整个航天器的成败。班组所承担的恰恰就是控制分系统中的控制方案研究和设计,可谓是技术创新链中的首要环节。深空探测、北斗导航、交会对接,今年来,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壮举,是班组人员面临的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次”。当国人为中国航天连续获得迈向太空的突破性进展而鼓掌欢呼时,很少有人知道,早在十多年前,班组就已经开始了关键技术攻关。 BV=~ !tsl  
我国交会对接的相关概念性研究始于863计划,班组正是以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创新基金为基础,在概念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六自由度实验设备,为交会对接的控制技术研究积累了第一手的试验数据。2001年,国家确定交会对接任务规划,班组正式开始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可行性论证,这一过程中,科研人员遇到了一系列难题。光学成像敏感器作为交会对接中用到的新型设备,缺乏可借鉴的在轨经验,为此班组专门成立了课题组,进行了大量的数学仿真试验和物理仿真试验。当仿真中遇到一系列现象既找不到规律也搞不清原因时,课题组成员集思广益,日夜奋战,运用滴水穿石的功夫逐步剖析出了其中的规律。正是凭着这股“较真”劲,这支博士班组拿出了完整的交会对接控制方案,为空间交会对接工程的实施扫清了障碍。解永春研究员还清楚的记得,11年前那铺满办公室所有角落的一张纸图纸,那段陷入技术迷宫里一点点摸索前行的日子……然而,正是那份在痛苦煎熬中的锲而不舍,成就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万里穿针”的第一步。 2(H-q(  
    这是一个“较真”的团队,更是一个越“吵”越团结的团队。“较真”是中国航天人的传统,班组成员虽然年轻,但对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确毫不含糊。班组内讲求的是技术为本、平等交流,谁说的对听谁的,从不论资排辈,所以大家总是“吵”的不可开交,有时候老专家也不免加入“战团”。 d;.H 9Ne  
    博士班组的研究成果在入“库”之前,总是邀请单位里的老专家进行评审讨论。有一次,班组在编写《基于地球敏感器的地球捕获控制算法》时,老专家陈义庆对编写者提出了疑问,双方进行了多个回合的讨论,一直无法达成共识。适逢周末,两代航天人各自利用休息时间“暗自用功”:陈老总年逾七十,视力很差,即便如此,仍旧利用周末时间亲手绘制了地球敏感器的空间几何关系示意图和输出量变化曲线,并写下了不同条件下的分析结果;算法编写者则对解算公式进行了复核和仿真验证,并对相关设计的物理概念进行了分析;第二次讨论会上,经过比对,两代航天人的分析结果“殊途同归”!讨论结束后,老专家对年轻一代航天人的赞赏溢于言表;而看到陈老总的手稿,班组里的每一个人都对老一代航天人发自内心地敬重。大家都说虽然我们的算法设计正确无误,但通过与老专家的交流探讨,在物理概念和空间几何概念上受益良多;迄今为止,陈老总的手稿照片都一直被很多人保留着。 52t6_!y+V  
    有了民主的学术氛围,在五〇二所的支持下,班组又建立了“研究师岗位制度”,明确了班组成员的上升通道,大家的创新激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参加工作才两年,30岁的博士王汉磊,由于工作能力突出,已经被评为高级工程师。事实上,多年来博士班组培养锻炼了一大批领军专家和科技标兵,走出了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位型号总师、11位型号副总师、3位集团公司学术带头人、1位全国三八红旗手以及航天自动控制领域多位专家,是一个人才辈出的“专家工作站”。 cUC!'+L  
aM YtWj  
    成果卓著,成绩斐然 /_</m?&.U&  
    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空间控制博士班组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为我国空间控制技术的进步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班组人员负责设计了我国首颗近地轨道三轴稳定卫星、首颗返回式卫星、首颗双自旋稳定卫星的控制系统方案。近年来,神舟系列飞船、天宫一号、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对地遥感卫星等航天器控制系统方案均出自博士班组。除了上述已成功实施的航天任务外,班组还负责月球着陆与巡视探测、月球采样返回、空间站等重大工程的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工作,以及火星及小行星探测、载人登月等中长期航天任务的控制系统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工作。 ?@CbaX~+K  
    2005年以来,班组充分发挥高学历人才优势,承担预研课题200余项,其中负责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课题(973项目)4项,863重点课题5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2项,项目的影响力及数量在集团公司中均名列前茅,引领了航天控制技术的发展。“十一五”以来,六七年的时间里,班组成员中已有4人次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6人次获二等奖,12人次获三等奖,1人当选全国十佳科技青年,1人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人获评2011中国经济女性年度发展人物,另有多人获得集团公司荣誉表彰。 P(cy@P,D  
    1、空间控制博士班组在我国重大型号控制方案设计中实现了众多技术创新,主要包括: )W*A[c 2  
    1)  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飞船的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方案设计.国内首次突破载人飞船发射段自主应急救生控制、高精度返回再入控制等技术难题,控制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Fz/}lO  
    2)  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的GNC 系统方案设计 M.\V/OX  
攻克了近地轨道交会对接GNC技术,使我国首次交会对接控制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航天控制技术的重大跨越。 Cf>(,rt};  
    3)  我国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的方案设计突破了月球探测高精度轨道控制、高可靠高自主三体指向控制技术,并成功用于嫦娥一号首次绕月飞行任务;突破了奔月和环月轨道段自主导航、拉格朗日点探测任务的轨道控制和维持技术,为嫦娥二号卫星的完美飞行做出了突出贡献。 3@\J#mR  
    4)  高精度对地遥感卫星的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突破了高精度高稳定度控制、快速机动快速稳定等关键技术,并成功应用于“资源三号”等多颗高精度对地观测卫星。 #jM-XK  
    2、班组还负责我国月球着陆与巡视探测、月球采样返回、空间站等重大工程的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以及深空探测、载人登月等中长期航天任务的控制系统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工作,主要包括: Bu"5NB  
    1)  我国首个月球着陆器和首个月面巡视探测器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T,h 9xl9i  
攻克了月球软着陆、巡视探测自主导航、障碍识别与避障规划等GNC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探月工程二期首个着陆器和巡视器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wEC,Mbn  
    2)  探月三期GNC 系统方案设计突破了我国首个月球采样返回探测器着陆上升和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攻关,研究成果将直接应用于探月三期月球采样返回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a!B"WNb+  
    3)  深空探测和载人登月论证承担了我国深空探测、载人登月计划等中长期航天任务的制导、导航与控制方案论证、关键技术攻关和基础能力建设等,研究成果将为型号立项和我国航天领域的长远发展提供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持。 @7K(_Wd  
    3、除航天型号任务之外,班组还承担了973 项目、86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0 余项预研类项目。至今已获授权专利27 项,受理专利104 项,26 人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论文28篇,1篇入围关肇直奖。班组成员执笔编写了卫星控制技术、国防基础科研、深空探测等领域发展战略及“十二五”规划,引领着我国航天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pT/z`o$#V  
B}0!b7!  
    高效工作  先进管理 :*Y2na)qQ  
    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博士班组现已形成“锐意创新、引领前沿、敢为人先、建功航天”的班组理念,“求是、创新、协作、拼搏”的班组精神,“敢啃硬骨头,能坐冷板凳”的班组品格。在班组管理方面,以“长+短”的发展理念,采用“内+外”的组织模式和“收+放”的学术交流平台,逐步形成了“系统研发牵引部件研发”的联动机制,营造了“快乐研发、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良好氛围,使班组成为了人才成长的孵化器、群策群智的放大器与和谐共创的催化剂。 .I.B,wH8  
  “长+短”的发展理念:班组研究项目选题不仅局限于中短期的型号任务攻关,还承担了大量具有创新价值的基础理论预研课题,关注和影响着航天的长期发展;而在预研课题研究时又紧密联系工程需要,从系统级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发直接牵引辐射了关键部件的研制,形成了“系统研发牵引部件研发”的联动机制。 2]=`^rC*  
  “内+外”的组织模式:任务组织管理过程中,推行基础预研、背景预研、方案研发迭代进行的研发模式,并针对共性问题组建“关键技术攻关小组”和“技术支持小组”,充分发挥人才专业优势,集中攻关,成果共用。 n+S&[Y  
  “收+放”的交流平台:鼓励班组成员对研究成果进行探讨,并积极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优秀学者进行讲学;同时对研究成果及时整理收集,纳入到班组成果库,便于管理和推广,成功实现了技术成果的转移和传承。 bX>R9i$  
    班组目前形成了多层面的学术交流机制,定期组织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关键技术攻关小组成果交流活动,与部件研制单位的技术交流活动,以及项目合作单位来班组交流,交流成果由相关负责人梳理入库。经过多年的探索,班组形成了促进人才成长三大法宝: ZdgzPs"  
    人才成长的“孵化器”:丰富的研发成果库促进了员工技术成长,广泛的学术交流拓宽了员工的学术视野,设计师和研究师岗位设置打通了职工的发展通道,孵化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 xSq{pxX  
    群策群智的“放大器”:关键技术攻关小组和技术支持小组放大个人专业优势,不同专业人员大力协同、集智攻关,快速高效地解决共性技术难题,实现1+1>2。 Z):Nd9  
   和谐共创的“催化剂”:班组坚持学术自由、技术民主,鼓励思想碰撞,激发学术灵感,享受“快乐研发,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M.;Giz  
g cb6*@u!  
    2005年以来,博士班组先后获得“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一五’技术创新先进项目组”、“五院示范班组”、“五院‘十五’研发工作先进集体”、“控推部2007-2008年度先进集体”等荣誉。2012年,五〇二所、五院先后为“空间控制博士班组”命名,全国总工会授予博士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tE,& G-jU  
    “使命因艰巨而光荣,人生因奋斗而精彩!”空间控制博士班组将继续立足于我国未来航天任务发展需求,以高学历人才为依托,锐意创新,引领前沿,继续发扬班组的优良作风和攻坚精神,发挥人才优势,集中优势兵力,打造“创新型”和“攻坚型”班组;关注个人发展,加强员工交流,凝聚“人本型”和“团结型”班组,成为一支具备航天核心竞争力的“尖刀队伍”! EYA=fU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过去:我为你们提供全身心的服务
现在:我为你们的资金去保驾护航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206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