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洛普公司公布2011- 2012年对全球雇员对工作投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敬业员工比例最高的国家为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和美国。全球员工平均敬业率为13%,中国远远低于世界水平,中国员工敬业率仅为6%(其中文秘和办公室员工敬业程度最低为3%),处于全球敬业率最差水平。(重庆晨报11月8日) m uy^>2p
像老黄牛一样的中国员工敬业率很低?看到这个结论很多人都会脑子里打问号,或者找出勤劳的个例反驳,或者质疑盖洛普数据有偏差,甚至出于感情原因破口大骂。毫无疑问,很多人将敬业等同于勤奋和辛劳了,却没看到以全民加班著称的日本,敬业率也低到令人咂舌的地步。因为敬业包括宣传、认可和付出三个层面,倘若只是被动地工作和加班,和员工主动付出额外劳动是两码事。 q=Vh"]0g
中国员工敬业率低,既有个人原因,又有企业原因,更有社会原因。以年轻人为主体的中国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更多的期待,希望通过努力获得更好的生活,成功与否的标准是金钱和利益,这种流动性恰恰是不敬业的表现。企业以追逐利益为第一目标,员工很难在企业里展示忠诚度,因为低薪、低保让他们没有安全感。设想一下,诸多还不如富士康的血汗工厂,怎么能吸引员工和自己一起成长,打工仔打工妹看到高薪必跳槽。另外,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员工的生活、工作、心理全都一日三变,所接受的教育和形成的价值都是急功近利。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成长的起来的一代,没有独立判断能力却又侵染金钱万能思想。 {/H<_
一言以蔽之,中国员工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人心散了队伍自然不好带。和他们相比,我们会发现那些个体户和小摊贩却是最敬业的群体,他们早出晚归风吹日晒,只为每天多赚几十元钱,却充满希望地痛并快乐着。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个体户和小摊贩对工作有感情,所以才产生了天然的敬业心,金钱回报又促进了工作积极性。这正是中国员工所欠缺的,企业和员工是单纯雇佣关系,一半员工不愿意为资本干活,一半领导过度压榨劳动价值,对立情绪让企业分成劳资两派。最近几年,劳资冲突以员工自杀、集体罢工等激烈形式爆发,这是比敬业率更需优先解决的问题。 bwH[rT!n
如果我们将敬业率和历史及世界进行纵向、横向对比,就会发现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在发挥作用,是员工和企业无意识集体博弈的消极手段。当企业不愿意和员工分享在市场中赚的钱时,当员工没组织起来和老板博弈的能力,员工通过不敬业的方式一点点向企业施压,最终让企业和员工从发展中共同获益。民工荒和民工潮就是典型的劳资博弈,当待遇低、保障少、没尊严时,民工用脚投票“逼”企业涨工资,甚至为家属发放过节红包。 7ej u%d
但这种博弈手段让企业和员工趋向于零和博弈,员工的收获意味着企业的损失,距离双赢的博弈越来越远。故此,应当用各种方式拯救当下的劳资博弈,例如通过增加对员工群体的培训和终身教育,通过制度和法律赋予员工自我组织的权利,还要鼓励企业放眼市场当中的长远利益,这都需要社会创建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环境。君不见敬业率高的国家,员工早已经和企业经过几十上百年你死我活的博弈了,这样的代价我们应当尽可能避免。唯有如此,员工和企业的竞争才能促进社会资源的体增长,才能让所有人因竞争而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