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今日发帖排行
    主题 : 一生的珍藏
    baxjn离线
    版主
    级别: 千米会员

    UID: 154
    精华: 7
    发帖: 3736
    财富: 89 鼎币
    威望: 1868 点
    贡献值: 75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2929 点
    在线时间: 423(时)
    注册时间: 2007-07-26
    最后登录: 2014-08-0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0

    一生的珍藏

    一生的珍藏 }s_hD`'  
    y+9h~,:A  
    严平 w\Mnu}<e$  
    Ts9ktPlm  
    曾有朋友问:你做记者这么多年,依然激情满怀,这个职业最让你迷恋的是什么? z x@$RS+]  
    "7,FXTaer  
    那一刻,我很久没有说话,心底却漫过一层层的热浪,如涨潮的海。 ~>Kq<]3~  
    nPN?kO=]  
    一张张的面孔在我的眼前浮现——那些我曾经采访过的、并给我以深刻影响的一个个活着的和死去的人们。他们不是我的亲人,却与我有着亲人一般的情愫。回想自己生命成长的许多时刻,都与他们息息相连。 JN4fPGbV  
    {^}0 G^  
    是的,记者这个职业最让我迷恋、让我神往、让我一直停不下脚步的,正是因为它让我有机会走进一个又一个优秀的、高尚的、平凡而伟大的心灵之中。正是这样一颗颗心灵,让我领悟着生命的意义,感受着民族的灵魂。我写出他们,不仅让更多的人因为他们而感动和受到激励,同时,我的生命也在他们的心灵中得到丰厚的滋养。我知道,无论岁月的潮水如何冲刷,他们在我心中永远不会褪去。只要我的生命还在,他们就是我一生的珍藏。 ]E3<UR  
    .$!{-v[  
    我忘不了郭秀明——原陕西铜川市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受命去采访他的时候,他已经去世一年多,是村里老老少少对他痛彻心骨的怀念,引我走进了他的世界。 eS'yGY0b  
    $bvJTuw  
        记得到达铜川的当天夜里,市委组织部的同志拿来一盘一年前的录像带,带子一放,我被惊住了:满山满坡是送葬的人流,花圈堆得比山高,乡亲们扶老携幼,个个哭成了泪人,嘴里不断地喊着:“郭支书……”“秀明……”;一位老汉颤巍巍地扑到遗体上,哭昏过去;两位吹唢呐的山村乐手,边吹边哭,唢呐吹得震天响,满面泪水长流…… ,lt8O.h-l  
    t 9^A(Vh"-  
        这就是我要采访的郭秀明?! uLQ  
    2 rN ,D(  
        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看到深夜,哭到深夜,心被一种巨大的力撞击着: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离去能让他周围的百姓们如此的痛彻心骨,这其中必定蕴藏着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B{ECM;  
    0:=ZkEEeU  
        顺着蜿蜒几十公里的盘山公路,我来到了郭秀明生前所在的叫惠家沟的小山村。它四面环山,七梁八坡,山里的人家散落在高低不一的沟沟峁峁。我在惠家沟呆了下来,与干部谈,与群众谈,与老人谈,与年轻人谈,在一户又一户山里人家的炕头上、饭桌旁,质朴的山里人流着泪讲述了有关郭秀明的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l>6@:nq|R  
    x[Im%k  
    渐渐的,当我们了解的故事越来越多时,一个问号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急迫地敲打着我:他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 o31Nmy Ni  
    `y^sITr  
    遗憾是永远的,我已经无法面对面的走进郭秀明,唯一的途径是通过深深地爱着他的乡亲们走进他的心灵世界。 H={&3poBz  
    ;apzAF  
        那些日子,我与山里人结下了很深的情意,不为别的,为郭秀明。我与他们一起回忆有关郭秀明的点点滴滴,一起感受他们与郭秀明所共有过的种种喜怒哀乐;我听他们讲郭秀明这条“推倒南墙连头担”的硬汉子的刚硬,也听他们讲郭秀明这个人人公认的“孝子”的温情。我还特别与郭秀明的老母亲、妻子、儿子相处多日,听他们倾吐对这个既是儿子、又是丈夫、还是父亲的人所怀有的挚爱、埋怨和心痛。 2-'Opu  
    $s\UL}Gc  
    当我越往郭秀明的心里走,就越感觉里面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当我越往郭秀明的心里走,就越坚信:世界上就有这样的人,朴实如一块石头,高尚如一座山峰。那些日子,我常常在老百姓为他建造的墓碑前长久地徘徊,思考……渴望着与他有灵魂的对话。他不仅让我感动,更让我昂扬,他让我在这个贫穷的小山村里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光芒。当这位优秀的农村党支部书记随着新华社播发的长篇通讯《山沟沟里的共产党人》终于走向全国的时候,他也在我心中筑起了一片精神的高地。 ;@3FF  
    F S"eM"z  
    我忘不了陆幼青——一个写下《死亡日记》的小人物。记得当我接受任务赶到上海时,他的生命已临近终点,谢绝一切采访。但身为国家重要媒体的新华社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注让他感动,他破例了。  wW2d\Zd&  
    4/e60jA  
    2000年立冬后的一个夜晚,蒙蒙的小雨漫天飘落着,融织于万千灯火与雨水中的上海如梦如幻。当我在普陀中心医院门口的花摊上,最终捧定一束红色的康乃馨时,那一刻,我的心突然感觉到一阵疼痛。这不是幻境,在这个迷人的晚上,捧着这束美丽的鲜花,我赴约相见的却是一个在死亡线上抗争了一春一夏一秋,随时都可能告别人世的年近37岁的生命。 ~+G#n"Pn  
    P[ r];e  
    静静地向病区走去,一路无言,捧在手中的花似乎很沉很沉,心里面满满的,却不知道在想什么,只是不断地默念着那个因为一本《死亡日记》而震撼了千千万万人心灵的名字 ___“陆幼青”。 uH@FU60  
    _Ov;4nt!  
        在二楼病区一间会客室,我最先见到了陆幼青的妻子时牧言,她苍白而消瘦,透着一种竭尽心力的疲惫,只是她的一双眼睛里盛满了光彩,那是一种因了内心很深的爱才焕发出来的东西。 445o DkG  
    MFt*&%,JX  
        她抱歉地说,陆幼青由于疼痛吃药睡过去了,请稍等片刻。我试着谈起她的丈夫,她缓缓的,陷入长长的思绪中。 V Z y4_v=  
    I.'b'-^  
        她讲了很多,很多。我无法忘记,她讲到陆幼青的癌症与面对的死亡时,那份把痛一寸寸咬断的镇静;我无法忘记,她讲到与陆幼青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时,那份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灿烂笑容;我更无法忘记,她讲到与陆幼青在家中的院落里亲手种下的那些向日葵时,懵然泪流如雨。 QA#3bFZt1n  
    (=4W -z7  
        窗外的细雨依然淅淅沥沥地下着,屋里常常有很久的沉默。我轻轻地,生怕打破了它,因为这沉默依然是这位妻子情感律动的延续。 ;eL9{eF  
    "*z_O  
        就这样,我开始近距离地走进陆幼青的世界。 @U{<a#  
    :hRs`=d"r  
        他在我面前展现出阳光、草地、大江、小河般的万千色彩。他也在我面前越来越大的画出一个问号:一个如此热爱人生、热爱生命的人,又怎么能做到在即将过早地告别这一切时,竟这般从容? Ju2l?Rr X  
    b:J(b?  
        他真如一个谜。 MZ> 6o5K|  
    FLZWZ;  
        不知什么时候,护士传来话,陆幼青醒了。于是,我走进了那间病房。 S4CbyXW  
    Oakb'  
        印象中的第一眼,到处都是白色的。白色的天花板,白色的墙,白色的床。当终于在一片白色中定神捕捉到那一张依靠在床头的面孔时,一瞬间,我的目光突然想逃避。 $wB^R(f@  
    bFS>)  
        这是一张已经完全变形的面孔。生长在皮肤表面的恶性肿瘤大大小小挤满了他的半个面颊与脖颈,红肿着,溃破着,气势凶凶。足足有好几秒钟,我竟说不出一个字! o|BP$P8V  
    MJ`3ta  
        然而,也就在同一时刻,我看到了那双眼睛,那双如湖水般平静清澈含着阳光般微笑的眼睛。那里面写着什么?____ 生命的尊严?生命的力量?超越死亡的永恒?这一刻,我感受到一种神圣。在这双充满智慧、理性、透明、温暖的眼睛里,我找到了我拼命想要找到的所有答案。我微笑了。 7nU6k%_%  
    R\|lt)h  
        这是一场哲理而又诗意的交谈。我们谈到了生与死,谈到了痛苦与幸福,甚至谈到了上帝(并非基督教中的上帝,生活中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帝)。陆幼青的声音沙哑而弱小,但是有极强的定力。 n5-)/R[z  
    9BEFr/.  
        我们最后谈到了他喜爱的向日葵。时牧言拿出华艺出版社两天前以手工的方式,特为陆幼青赶制出来的《死亡日记》的样书,翻到“谢幕”一章,轻轻地读到:“在一座久没有走过的遥远的山里,向阳的山坡,…… 有一片小小的,名叫做向日葵的植物在生长;笑脸为形,真金如色,且懂得寻找阳光 ……”。 '8Ztj  
    (ll*OVL  
        我忘记了我们是怎样告辞的,记忆中好像一直就是这样听下去了。似乎这是一场永无结尾的采访。 iRV~Il#~!  
    FR[ B v  
    记得我们的稿子播发后的第二天,时牧言打来电话,说陆幼青在病床上一字一句“听”完了这篇文章,他请妻子向新华社的朋友们转达他深挚的谢意。 uX/$CM  
    ;%C'FV e]  
        又记得,过了没几天,报载陆幼青走了。时牧言再次打来电话,说在陆幼青的追悼会上,悬挂的横幅悼词就是我们这篇稿子的题目“永远的向日葵”。 v``-F(i$  
    )E#2J$TD  
        仍记得,之后数日,北京青年报的一位赴沪返京的记者送我一本时牧言托他带给我的《死亡日记》,书的扉页上是陆幼青的笔迹“送给张严平……”。时牧言电话上对我说,他签完这本书的第二天,就昏迷了,再也没有醒来。 =sJ _yq0#R  
    [, RI-#n  
    这真是一场永无结尾的采访了。真的是。 {c?JuV4q?  
    lbdTQ6R  
    让我永远铭记在心的这次采访,留给我的不仅仅是关于一棵向日葵的故事,它沉淀于在我心中的是一种厚重的“向日葵情结”。生长在天南地北满山遍野的向日葵,就如千千万万像陆幼青一样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微小,但他们却是生活的创造者;他们平凡,但他们却是我们心灵成长的沃土。我渴望不断地去了解他们,写出他们! H9)m^ *  
    O,2~"~kF  
    我忘不了王顺友——四川凉山州木里马班邮路乡邮员。到达木里,第一眼见到他时,竟怔住了。这个长年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走过来的人几乎没有什么语言,半天憋出一句,绝超不过5个字。我意识到,面对着这样一个人,走进他心灵的唯一途径就是走进他的邮路。 i':i_kU  
    gi/@ j  
    “路”这个字眼,从我小时候起,就始终对它充满了诗意的想象。眼下,对即将要进入的王顺友的马班邮路其艰难,我有着一大堆的设想。然而,真正走进去才知道,我的想象力是多么的苍白。 $2^`Uca  
    F>je4S;  
    “这叫路吗?”这4个字的疑惑从一开始上山,就不断在我脑子里纠缠。盘旋于悬崖峭壁之间被来往的骡马踩出的一行脚窝窝;由雪水和雨水在七上八下的山梁中冲刷出的一道沟壑;徒步行走,没有一步能平稳的放下一只脚;骑在马上,感觉就像是悬于崖壁之间的一种生死未卜的惊险游戏。 |{r$jZeE  
    j%u-dr  
    行进的队伍终于开始接二连三的出现险情。先是某报社一女记者因紧张而不适,从马上晕倒;接着是当地一媒体记者不慎从马上摔下,头破血流;没多久,又有一摄影记者因马一脚踩滑,随马跌向悬崖边,幸亏马夫眼疾手快,拼了命的把马拉住,马上的人躲过一劫,两只死死抠住马鞍的手却被磨得血肉模糊。 N,dT3we  
    M 3 '$[  
    中午时分,当队伍到达一个叫树珠的村落时,带队的同志临时做出决定:所有文字记者全部下撤,只留电视台和摄影记者跟王顺友继续前进。 f/,>%j=Ms  
    _@mRb^  
    我茫然地望着远处,心头若有所失。那还有的很长很长的路呢?那还未全部展现的另一种生活呢?那一颗我渴望能触摸到、感受到的邮路上的心呢?……一个个问号,就像是一个个钩子在勾住我,我无法抗拒。 l>gI&1)%  
    j(:I7%3&(*  
    万分感谢带队的同志,在沉默半晌之后,他批准了我的请求。此后,我成了跟随王顺友继续走下去的为数不多的记者中唯一一个文字记者和唯一一个女记者。 h^9"i3H  
    6VP`evan  
    这之后,我们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原始森林。山峦交错叠嶂,古树遮天蔽日,山道也越来越险,许多地方几乎就是踩着悬崖边行进。当我骑在马上,走过一段最险的山道时,斜眼望去,一个马蹄之外便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悬崖,我大气不敢出,两手紧紧地抓住马鞍,脑子里不断闪现着一个念头:万一马踩滑了怎么办?万一……会死吗?会的……。 im7nJQ^H$q  
    }v9\F-0>Q  
    马终究没有“万一”,它把我驮了过来。那一刻,我无声的地流泪了。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王顺友。在这样一条生死路上,他一年走330天,走了整整20年,而且还在继续走着。他凭了什么?他为了什么?在这个朴实的乡邮员心里,该有着怎样执著的信念?又该有着怎样炽热的忠诚? 7;@ST`cC  
    DZ7 gcC  
    路在我的面前渐渐成为有生命的物体,我能感觉到内心与它越来越深入的交流。 }?F`t[+  
    $ ,SF@BhO  
    临近傍晚,我们翻过了海拔4000米的察尔瓦梁子,在一面山坡上就地宿营。篝火旁,一群从十几里外跑来的山里的孩子们,和我们拉成圈儿跳起了舞。 {GDmVWG0q  
    mR\`DltoV  
    喝了几口酒的王顺友也被拉了进来,开始他有些羞涩,很快便如醉如痴。跳着跳着,突然,他用手捂着脸哭了,泪水不断地从手指间滚落下来。他说,他太高兴了,今晚就像做梦,20年里,在邮路上从没有见过这么多人;他说,如果天天有这么多人和他在一起,他愿走到老死;他还说,一个人在路上太孤独了,可是他还要走下去,因为大山里的乡亲们少不得他。火光映着他兴奋的脸膛,打开的心绪一发而不可止,他又讲了许许多多和马在一起的故事…… :F,O  
    FWue;pw3  
    深夜,我躺在帐篷里,听着回荡在大山中的风声、水声和半夜远处的狼嚎,辗转反侧,一夜无眠,泪水静静地淌下来,又淌下来。在这个高原的夜晚,我终于开始触摸到我一路寻找的一颗心。这是一颗如阳光一般温暖、明亮、灿烂的心啊!他就像一个殉道者,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邮路上种种的艰辛和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他的心头很苦。但是,他却把这杯苦酒在“为党和政府做事了不起,为人民做事了不起”的使命感中,酿成了一泓甘泉,带给大山的乡亲们。当乡亲们因为他的付出而获得快乐时,他便有了莫大的幸福! ).` S/F  
    D\w h;r  
    清晨,我走到山泉边洗脸,看见王顺友正在给马备鞍。远处,大片大片的索玛花儿就像蓝天上飘落的云霞。忽然间,我觉得眼前这人、这马、这路,渐渐融化在这云霞之中,像燃烧的火,无言而壮美。 {rfF'@[  
    Ji1Pz)fq  
    回到北京,坐在电脑前, 3个夜晚,长篇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完成了。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心灵洗礼之后的辽远与宁静。 Ho DVn/lr  
    u] :m"L M  
    短短几日,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的事迹传遍了城市乡村,感动和震撼了无数颗心灵。 }8|[;Qa`y  
    /={Js*  
    几天后,王顺友事迹报告团来到北京,我又见到了这位矮小苍老的乡邮员。 fj7|D'c  
    -9 !.m  
    那天饭桌上,许多人与他举杯喝酒,我也走到了他的面前。不想,他竟提出一个特别的要求:“张记者,我们喝一杯交杯酒吧。”我楞了一下。望着他真诚质朴的目光,我举起杯子,挽过手臂,与他喝下了交杯酒。他的眼里开始有泪,突然,又蹦出一句:“你写的,我看了。你最明白我心头。”那一刻,我徉装心不在意,眼睛使劲地望着天花板上的吊灯,不让泪水流下来。 }G o$ \Bk  
    vb 1@yQ  
    采访王顺友和他的马班邮路,让我再一次体味到这种幸福。从这位大山里乡邮员的身上所传达出的关于生命的价值、人生的幸福种种,都将不断地启示着我:怎样做一个记者?怎样做一个人? Z=B_Ty  
    FGO[ |]7IN  
    我忘不了杨业功——二炮某导弹基地的司令员,一位逝去的将军。这是我记者生涯中第一次采访一位军人,刚接受任务时,脑子里一片空白,想不出在和平时期一个军人又是一个离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遥远而陌生的导弹部队的军人能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感动? b`yZ|j'ikd  
    SK1!thQy  
    7月里一个繁星密布的夜晚,我从北京飞到了杨业功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二炮某基地。望着眼前一个个戎装威武的军人,我就像望着一条条通往将军世界的路,我拉住他们发出了一连串的问号:将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威严吗?他发火吗?他发起火来是什么样子?他最快乐的是什么?他最痛苦的是什么?他最不能容忍的又是什么?…… DFhXx6]  
    e^4 p%  
    那个晚上,我兴奋得就像一个中学生,颇有些幼稚,但充满了追寻的渴望。 sDr/k`>  
    dkgSvi :!  
    采访在我的感觉中常常就像是在茫茫原野的夜晚中去寻找一簇篝火,当那光亮投射到你的眼前时,你便找到了你要去往的路。至今忘不了有两位军人的话,在我心中点燃了最初的火花。那位思维敏锐、风格刚硬、有着典型军人气质的基地参谋长高津说:“战争与和平,这是燃烧在杨业功心中永恒的主题,也是燃烧在我们每一位军人心中永恒的主题”。那位精干练达、话语豪爽的旅长张建强说:“杨司令在道德情操上有着高尚与完美的追求,但在物质生活上却甘于朴素与淡泊。” YprH wL  
    5uq3\a  
    这两句话想燃烧的火苗一样吸引着我,我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灵魂的崇高与透明。寻着这火光照映出的方向,我进入了一个以前完全不知晓的将军的世界。 fO'Wj`&a  
    0]QRsVz+  
    从清晨到夜晚,从司令部到连队,将军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我,震撼着我。那些日子里,总有一种如火一般的东西在心头炙烤着,撞击着,一个关于将军生命的终极问题占据了我大脑的全部神经,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将军为何而生? }bN%u3mHws  
    )"zvwgaW  
    一个细雨蒙蒙的上午,我走进了杨业功的家。当这个能毫无遮掩的透视出一个人生命信息的私人世界呈现在面前时,我久久无语。 I? THa<  
    alh >"9~!  
    一抹儿的水泥地面,大白灰墙壁,简朴陈旧的桌椅板凳,每一个房间的天花板上都吊着那种老式的像棍子一样的日光灯,书桌上的电源插座竟是用一个旧乒乓球拍子制成的。 `Y-|H;z  
    o1&:ry  
    这就是将军的家吗?我用手轻轻地触摸着这个“家”,努力地感受着它的真实。 -<jL~][S  
    Fhv/[j^X  
    环顾时下,当追求时尚与体面的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当电视、杂志里到处都挤满了教你如何打造精美居家、享受极至人生的指南,当越来越多的家庭变得五彩斑斓……,杨业功将军的家,就像是一张过了时的黑白老照片。 g  %K>  
    } VJfJ/  
    我慢慢地徘徊在这个家,细细地品味着这张老照片中深含不显的内蕴。 vZ/6\Cz  
    }X GEX:1K  
    在四个大大的书柜面前我站住了,它是这个简朴的家中唯一壮观的家具,里面塞着满满的书,我随手取出一本《我军若干著名战役指挥实践与经验》,字里行间有钢笔划下的长长短短的道道,书眉中有写得细细密密的笔记。 3nT Z)L }  
    lis/`B\x  
    在房间的墙壁上一幅又一幅将军书写的书法和诗词面前我站住了,它们是这个简朴的家中最为多姿多彩的风景。《满江红·和岳飞词》中有将军的仰天长啸:“何日请缨提锐旅,决战决胜伏强魔?!”《水调歌头·爱阵地》中有将军的赤热袒露:“奉献为本色,牺牲是豪情。山皆绿,水长青,人忠诚。问鼎世界事,赖我有长缨。”《公仆铭》中镌刻着将军高洁的操守:“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 *  tCS  
    JN^ &S  
    我默默地念着这些词句,从这一刻,我开始寻到将军心灵的轨迹,开始懂得了将军为何而生! SN4Q))dAU  
     +`7KSwa  
    “作为一个军人,我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打过仗;最大的幸福是国家处在和平盛世。”这正是燃烧在杨业功心中永恒的主题——战争与和平。为和平而生,为战争而死,其中该有着多少常人难以领略的忠骨豪情! xq6cKtSv  
    'r(1Nj  
    杨业功将军让我明白了:在和平的阳光下,军人从未享受和平,他们只有枕戈待旦的战位! e%8|<g+n6  
    DD" $1o"  
    杨业功将军让我理解了:和平便意味着军人的奉献,在共和国和平的大厦下,挺立着千千万万以牺牲奉献为荣的中国军人! gaA<}Tp,  
    s9dO,FMs0t  
    杨业功将军让我懂得了:和平,是对军人的最高奖赏! i)#:qAtP*  
    m}>F<;hQ  
    将军让我感悟太多。在他的身上,我领略了生命的一种奇特“景观”:他对部队的工作有着最为严格的、最高标准的要求,而对自己的生活却完全是粗放式的得过且过;他在精神和道德情操上有着极高的追求,而在物质的欲望上却是极为的淡泊;他对世界局势、国家安危和军事变革的思考都处于时代的前沿,而待人处世却一直保持了真诚质朴的传统本色。 ^F?&|clM/  
    1qV@qz  
    这些看似不合的两极,却正是杨业功将军独具的风范与魅力。在将军的人生哲学中,从不以追求物质的享受为幸福,简朴于他是一种心灵的自由与解放,献身保卫祖国和平的崇高事业,才是他毕生的追求! 8Ll[ fJZA  
    LIg{J%  
    至此,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将军在生命垂危的时刻没有一句对家人要交代的话,心里全部的牵挂和向往都是阵地和战备。他是躺在病床上听到部队已经完成任务的报告时,绽放了他生命的最后一个微笑;他是在昏迷中喊着“一二一,出发……”的口令声中,留下了他生命的最后的定格。 + OV')oE  
    R52I= a5,*  
    那个清晨,我来到杨业功将军生前参与组建的中国新型导弹第一旅,仰望着战士们在蔚蓝的天空下升起的国旗,听着战士们迈着刚健的步伐高唱着他们的军歌,看着战士们在七月流火的阵地上挥汗如雨的操作……我落泪了。我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地理解了那句传诵久远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依然活着。” .B#l5pfvP  
    3@5=+z~CW  
    直到今天,我一直对自己说:采访将军是对你记者生涯的一次奖赏。是的,杨业功将军给了我太多太多。 %m:m}ziLQ  
    G-9iowS/A  
    记得,离开部队的那一天晚上,夜色格外的晴朗,巍峨的群山在青色的天际间连绵起伏,像不息的海浪。我知道,在那海浪之间,便是将军的阵地。那一刻,我多么想投入海浪之中,站在将军的面前,向他报告:我渴望着加入您的部队,渴望成为您的战士!尽管我知道这种渴望是多么的荒唐而永远不可能实现,但我依然固执地渴望……因为这渴望里含了无尽的精神的向往。 l5l>d62  
    I`z@2Z+pJ  
    最终,我和军分社的同志一道写出了长篇通讯《将军已经出发》、新华时评《从牛玉孺到杨业功》《将军没有远行》等多篇报道,被全国600多家媒体采用,创下了新华社典型报道覆盖率之最。 +T9:Udi  
    BpX6aAx  
    这之后,作为一个采访过杨业功将军的记者,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宣部、中央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解放军总政治部等组织的杨业功先进事迹报告团。今年8月12日,胡锦涛及中央军委的领导同志亲切接见了报告团全体成员,与大家一一握手。当胡锦涛同志走到我的面前,得知我是新华社记者,他高兴地说:“你们的报道非常好。谢谢你们!”接下来,胡锦涛及中央军委的领导同志听取了报告团的首场报告。报告会在深情、激昂、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中进行着。永远记得那一刻,当报告会结束,胡锦涛等军委领导同志再一次会见了报告团成员,胡主席走到我的面前时,握着我的手说:“你讲得很好。谢谢你!”我长久地感动。我深知,这份巨大的鼓励不仅是对我一个人的,更是对我们整个新闻工作者的。它将永远激励和鼓舞着我! n|GaV  
    LZMYr  
    我忘不了的人还有很多…… hhoEb(BA  
    f+rz|(6vs{  
    原吉林省水利厅厅长汪洋湖,采访时,这个性格刚硬的人在谈到老百姓的养育之恩,谈到老百姓的艰难时无法控制的泪水,让我感到了心灵的震颤。我在心里默默地想:这才是有着鲜红底色的共产党人。我们通讯的题目就是《共产党人汪洋湖》。 GGhM;%H_99  
    6} FO[  
    西安工学院已退休的讲师焦五一,他穷其一生历尽磨难,矢志为中国黄土地区的建筑设计闯出一条质量高费用低的新路,我们的长篇通讯《黄土丹心》令许许多多读者感奋。读着他至今依旧常常不断地给我发来的研究成果,深为他对国家和科学的一片痴情所感动,心里更有不能释怀的牵挂…… %OgS^_tu  
    Sq:0w  
    已去世的秦皇岛公安局防暴大队长田川,这是我未曾谋面的铁血警察,曾经写下的令许多人为之动容的通讯《写给英雄母亲的信》,是我内心对他永远的祭奠…… $}")1|U,X  
    As+t##gN  
    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长张云泉。一见到他,我最想弄明白的就是,几十年在信访这个岗位上,每天都是做不尽的是烦事难事窝囊事,他靠什么保持了对事业对老百姓始终不渝的真情?当我从一位又一位曾经上访过的人的口中听到他们流着泪说出的“共产党好”四个字时,我终于懂得了张云泉,这是一个为理想为信仰而战斗的人。通讯《爱因信仰而璀璨》,让无数的人感受到了共同的信念。 kB5.(O  
    NrP0Ep%V  
    以93岁高龄谢幕人世的天津白芳礼老人,是我采访的人物中年龄最长者。永远忘不了他弥留之际那双清亮的眼神,写满了对这个世界的爱!他靠蹬三轮所得资助贫困学生的义举,让我深深感受了植于社会底层的崇高。通讯《一位老人与300名贫困学生》播发后,无数的读者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我心底从此也镌刻下一道生命的壮景——他像流星一样划过,但却给世界留下了最后的光芒…… p ?wI9GY  
    '`1CBU$  
    因白血病早逝的22岁的阳光男孩顾欣,弥留之际在网上发表了挚爱父母的绝笔信,他的孝心感动了千千万万的百姓,无数的人们向他的父母伸出了援助之手。顾欣的故事展现了深蕴于我们这个社会的蓬勃无边的爱,这是一种同舟共济的珍贵,这是一种人与人相互支撑的信念,这更是我们携手到达更美好明天的力量。我们写下的《流星划出的生命“绝唱”》, (98Nzgxgx}  
    42>Ge>#F  
    让更多的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感到了温暖。 Qt]Q: 9I[  
    e #/E~r&  
    在我生命的记忆中,有一位我特别怀念的人,他就是中国新闻界的旗帜、我们的老社长穆青。受新华社党组委托,2003年6月,我开始写作《穆青传》,到今年1月《穆青传》出版,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在这位新闻老前辈为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激情燃烧的一生中,得到了作为一个记者的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9O$G2'oh  
    1-.~7yC  
    我深深地感恩新华社记者这一份工作。它让我领悟了太多人生的意义;它让我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始终朝向前进的方向;它让我有了一生的美好的珍藏…… p4VeRJk%  
    zhY+x<-  
    我深知,一个有理想信念的记者才是一个有灵魂的记者;一个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记者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记者。我将继续努力,感悟和写出更多高尚的心灵和丰富的人生,将是我不懈地追求!(完) *T0q|P~o%  
    k6=nO?$  
    `9k0Gd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王毛键离线
    级别: 万米冲刺会员
    UID: 57
    精华: 5
    发帖: 3211
    财富: 45389 鼎币
    威望: 528 点
    贡献值: 6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1198 点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07-07-05
    最后登录: 2021-11-04
    沙发 发表于: 2007-10-28  
    认真地读了这篇文章,张严平的文字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通畅,字里行间饱含着她对其文中主人公的深情与挚爱,彰显了她对新闻事业的深刻理解与执着追求,催人泪下!希望平台上有更多的通讯员能够阅读这篇文章,从中受到教益.也感谢爱学老师给大家提供这样的美文!
    baxjn离线
    版主
    级别: 千米会员

    UID: 154
    精华: 7
    发帖: 3736
    财富: 89 鼎币
    威望: 1868 点
    贡献值: 75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2929 点
    在线时间: 423(时)
    注册时间: 2007-07-26
    最后登录: 2014-08-04
    板凳 发表于: 2007-10-29  
    大家努力哦!!!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