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霜叶红》的六张名片
顾述毫离线
求职就业版,欢迎来踩,一定有您需要的信息!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18686
精华: 111
发帖: 7239
财富: 147483647 鼎币
威望: 23215 点
贡献值: 69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27597 点
在线时间: 1496(时)
注册时间: 2011-04-03
最后登录: 2018-01-07
楼主 发表于: 2015-01-22  
0
来源于 文学资讯 分类

《霜叶红》的六张名片

管理提醒: 本帖被 屈联西 执行提前操作(2018-12-18)
 作者/侯德云 8 BHtN  
h8ikM&fl  
  一 Y%i=u:}fm  
;`{PA !>  
  2014年5月,一个名叫程歆的企业家找到我,那么急切,那么诚恳,跟我谈论他刚刚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面对这位六十八岁的老人,聆听他的诉求,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我把长篇小说看作是文学中的跨海大桥,像我这样几乎是浇筑在文学混凝土里的人,都不敢轻易动工,何况是一个没有写作经验的新手? %/K'VE6pb  
fW'@+<b  
  我用三天时间读完书稿,竟然读得泪流满面。 C,;hNg[  
]z%X%wL  
  之后,我和程歆的交往逐渐密切起来。对书稿的修改,对书名的确定,对出版途径的沟通,等等问题,都跟他进行过多次交流。再之后,程歆向我提出写序的请求。恭敬不如从命。我把书稿重读一遍,带着满脸的泪痕,写出那篇感性大于理性的序言。 5Dhpcgq<<  
{D6E@a  
  2014年10月底,这部定名为“霜叶红”的书稿,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11月中旬,传来消息,说读过作品的人,从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到普通读者,大多流泪。程歆的女儿,泪水流得更多。 kwcH$w<I  
h0=Q.Yz6  
  2014年12月6日,“程歆长篇小说《霜叶红》研讨会”在大连举行,与会专家学者的纷纷言说中,有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感动”。评论家雷达甚至说是“强烈感动”。 (F<VcB  
aT]G&bR?  
  “感动”甚至“强烈感动”,都是源于作品中饱含纯朴而真实的关于爱情、友情和亲情的记忆。这些原本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元素,在目下的人世间,已经稀少到“缺氧”的程度。《霜叶红》唤醒了我们沉睡已久的向往,引导我们回归童真的古典情怀,我们怎么能不感动,又怎么能不流泪。 ib3 u:  
CSA.6uIT  
  还有程歆本人,在书写的途中,是不是也常常泪流满面?我想一定是。 :nt 7jm,  
YV6@SXy  
  我说,《霜叶红》的第一张名片:流泪书。 "<e<0::  
E!,+#%O>  
  二 @AvDV$F  
ptCFW_UV  
  《霜叶红》里,有真实的疼痛,以及对疼痛的感叹。是那个名叫程歆的人,走过人生逆境,经历无数撞击和打压之后,对疼痛发出的声音。倾诉的欲望,支撑了全部叙事。 IQ5H`o?[B  
cEP!DUo  
  倾诉,是人类最普遍的欲望。当倾诉的欲望覆盖了其它欲望之后,自然会涌出写作的冲动。对文坛之外的很多人来说,特别是上了年岁的人,写作的开端,往往是“个人历史”。我的阅读重点,恰好也在这里。我常常通过感受别人的疼痛,来充实自己的历史感悟和人生体验。每次阅读,我都觉得自己又重新活过一次,又重新经历过一次。我固执地认为,每一种个人史,都是整个社会史的组成部分,哪怕是最细微的一部分,也大有存在的价值。这就是我在一个狭小的文学地域里,大力提倡“民间记忆”写作的主要原因。 cIm_~HH  
N`G* h^YQ  
  《霜叶红》自然也属于“民间记忆”写作。在研讨会上,几乎所有的评论家,都注意到它的自传属性,也都在谈论它的自传属性。我对这部作品的看重,也正是重在这一点上。 }%&hxhR^t3  
5yh:P3 /  
  我注意到,程歆的叙述,有一种别样的诚恳。这诚恳,在众多的自传中,比较罕见,特别是在“名家”自传中,更是难得一见。程歆还没有学会在文字中玩弄自我标榜的伪饰手段,他是有一说一,有三说三,是面对朋友,掏心窝子说话。他有可能说错了什么,但那个“错”,也是一个诚恳的“错”。 4)cQU.(*k  
;x|E}XD  
  我说,《霜叶红》的第二张名片:掏心书。 >I~$h,  
Nx%]dOa  
  三 WRq:xDRn0  
7jj.maK  
  把《霜叶红》作为小说文本来看待,显然有一些“多余的人”。而作为自传,那些人中的每一个,又都不能缺席。这似乎是暗示读者,程歆在倾诉的过程中,曾经很纠结,他在非虚构和虚构之间徘徊,游移不定,不知如何是好。 h6yXW! 8  
&pL.hM^  
  正是由于程歆缺乏小说写作的经验,正是由于他的“不知如何是好”,才让我看到了这部作品的第三张名片。这对读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75$e%'A  
gH0' Ok'  
  那些“多余的人”,几乎都是对程歆在命运转折的某一节点上,给予他精神温暖的人。 7lC );  
)r9l T*z  
  程歆在作品中的替身,叫夏风。读小学四年级时,“一个圆脸的姑娘”,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夏风当过班主任。仅仅因为在夏风的作文本上,写过一段勉励他“好好学习”的话,夏风几十年念念不忘。读小学五年级时,夏风的班主任叫白守恩,这位即将遭遇灭顶之灾的老师,在夏风即将被辍学的关键时刻,跟夏风有过一番悲愤的交谈,此番交谈为夏风注入了抵抗风霜的心灵动力。很多年后,夏风为白守恩养老送终。同样帮助过夏风的,还有夏风的表弟文秀、电工牛子恒等等一些普通人,程歆写到他们的时候,有明显的挥霍笔墨的嫌疑。我曾经对此感到疑惑。我很想当面问问程歆,为那些“配角”,你这样不厌其烦,这样细致入微,到底是为了什么?当然,现在不问我也知道,那些不厌其烦,那些细致入微,是当今的程歆,向他心目中的所有好人,表达跨越时空的敬意。 \hm;p  
']bpsn  
  我说,《霜叶红》的第三张名片:感恩书。 ed=pRb  
s!vvAD;\  
  四 \NiW(!Z}  
go6XUe  
  对疑惑的追问,也许是解读《霜叶红》的最佳切入点。这回,我要追问的疑惑是,一个跌跌撞撞走过大半个人生的人,为什么要在小说中,回避原本真实发生过的矛盾冲突?那正是小说的最大看点。职业小说家,其实都是冲突的制造者,他们折磨笔下的虚构人物,让他两难,让他煎熬,当他摆脱两难,摆脱煎熬的时候,小说也走向终点。这是小说写作的一般规律。当然,文无定法,比如汪曾祺的风俗画小说,就对此持有藐视态度。问题是,你程歆是何方神圣,竟敢跟汪老并肩,一同藐视? {pV\]E\]  
SRUg2)d  
  就此疑问,我跟程歆有过当面交谈。我问:“为什么对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如此吝啬笔墨?”他答:“那些事,早就过去了,何必重新提起?”稍停又说:“我是站在他们的立场来写他们,尽量理解他们当时的言行。” zK Y 9 'y  
f>*D@TrU  
  程歆要“尽量理解他们”,这是一种跨越仇恨的良好愿望。可我知道,人性中的恶,有时来得突兀,来得莫名其妙,并不是谁想理解就能理解得了。程歆尽管经历过多年的风霜,积攒了充足的人生阅历,我怀疑,他也未必能够全部理解。 xla64Qld  
y4V~fg;  
  不管理解与否,程歆都果断地淡化了那些曾经有过的敌视和凌辱。那些被省略掉的文字里,蕴含着一种可贵的品质。在这里,我想提醒读者,你面对的,并不是一部真正的小说。是作者人性中的善良,制造了作品作为小说文本的缺憾。 ke+3J\;>  
hPb erc2  
  我说,《霜叶红》的第四张名片:谅解书。 q{fgsc8v\  
0TDc Q  
  五 :c*_W /  
_F2 R x@Y  
  《霜叶红》里边,有四位重墨渲染的女性:夏晓娟,高雪梅,肖洁,张晓雨。夏晓娟是夏风的初恋,高雪梅后来成为夏风的妻子,肖洁和张晓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代的新女性和新新女性形象。这四位女性,跟夏风都有过情感交集。而每一次交集,都呈现出同样的底色:别样的纯真,别样的质朴,别样的珍惜和别样的敬意。我能感觉到,除了高雪梅,程歆写到另外三位女性的时候,都一直小心翼翼,轻拿轻放。 U)f;*{U  
xg|\\i  
  我在《霜叶红》的序言中,大肆张扬作者对夏风与夏晓娟、高雪梅之间的爱情描写,给我带来的阅读冲击。两位花朵年龄的女性,都有过跟夏风整夜独处的经历,却同样都是“一夜无话”。我在序言里说:“夏风与夏晓娟之间的爱情,无疑是《山楂树之恋》的翻版,像山涧的溪流,清澈、委婉、缠绵。”夏风与高雪梅之间的爱情,则是另外一种模样。是命运的故意捉弄,让他们经受了同等烈度的心灵痛苦。夏风珍惜这共同的苦难历程,在获得“自由”之后,毅然选择跟高雪梅结婚。作为新女性的肖洁,苦恋夏风长达十五年之久,换来的却是夏风在重病之中跟她坦露心声:“我早就明白你的意思,但是很抱歉,我辜负你了。”为什么要“辜负”?夏风说:“男人对漂亮女人动心是一种本性,只是,有很多时候这种爱是需要约束的”。后面这段话恰恰是夏风跟张晓雨情感交集之际的“紧箍咒”,不是一夜,是很多夜,都“无话”,将读者有可能期待的老少恋故事,化作一缕微风,仅仅在枝头的“霜叶”上轻拂几下,之后便无影无踪。 Y<x;-8)*  
#><P28m  
  我说,《霜叶红》的第五张名片:超时代的“爱情圣经”。 ^:Mal[IR  
JQo"<<[  
  六 bv NXA*0  
V!|:rwG2  
  我的言说,到这里,进入最关键的桥段。我要破译《霜叶红》的写作密码。 k\ 2.\Lwb  
n^a&@?(+  
  《霜叶红》的写作起点,是程歆在一场大病之后,萌生的为子孙立遗嘱的冲动。评论家任芙康敏感地捕捉到:“作者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压抑不住的表达冲动”。没错。你想想看,哪一种写作冲动,有甚于立遗嘱的冲动? ;fdROI  
!LG 5q/}&  
  在接受《文学报》记者采访的时候,程歆坦言,他写下两万多字的遗嘱之后,发现还有很多想法没有容纳进去,于是扩写,再扩写。扩写的结果,从开篇的非虚构写到虚构元素的介入,超过三十万字的时候,才终于完成自己的表达。这表达共分三个步骤,遗嘱,演变为自传,又演变为小说。作品虽然以小说的面目呈现,但遗嘱和自传的痕迹,并没有消除。 l/wdu(  
  自传也罢,小说也罢,其实都是表象。从本质上讲,我认为作为遗嘱的初衷,一直左右着写作过程的完成。严格说来,《霜叶红》是一部“程歆家训”,是一个哭过长夜的农家子弟,在人生和事业都霜叶红透之际,为自己的子孙留下的肺腑之言。这是一种类型写作,在我国有着悠远的传统。词典说的清楚,家训是一个人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一些著名历史人物的家训,已经冲出家庭的范畴,成为大众行为的参考书,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等,都流传至今仍然被推崇。 IbC8DDTD  
,y>%m;jL  
  我从这部“程歆家训”里,读到这样一些教诲:要昂首走过人生的逆境,要感恩所有的关怀,要谅解所有的恶意,要有自觉的道德约束。 ;Sc}e/WJj  
@hb K  
  我想,这教诲似乎应该超出一个家庭的范围,在更大的“家”里广为传播才好。如果有人提议,这个“家”,可以是“国家”的“家”,我也没有任何异议。 DX*eN"z[  
L"_l(<g  
  《文学报》在研讨会之后发表的综述文章,称《霜叶红》是一部“纯粹干净的君子书”,这评价很准确。评论家白烨对《霜叶红》的总体评价是“接地气有底气扬正气”,特别是“扬正气”三个字,引发很多专家学者甚至是普通读者的共鸣,以至于在媒体上广为流传。我对此评价深为折服。 oy;g;dtq  
:EkhF6B/  
  我说,《霜叶红》的第六张名片:当今中国的“正气歌”。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http://bbs.bztdxxl.com/thread-htm-fid-368.html

《求职就业》版欢迎来踩,一定有您需要的信息!
屈联西离线
2015.1.28跟QY无关
级别: 杂志编辑

UID: 8142
精华: 58
发帖: 116762
财富: 190111731 鼎币
威望: 81 点
贡献值: 468 点
会员币: 2 个
好评度: 5705 点
在线时间: 13542(时)
注册时间: 2010-01-02
最后登录: 2024-03-28
沙发 发表于: 2018-12-18  
感谢分享! /&eF,4  
顾老师辛苦了! G(*7hs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
The world kissed me with the sadness,for singing by me in return.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5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