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今日发帖排行
主题 : 蚌埠市禹会区:打造老工业区优质均衡的“教育样本”
蓝鹰离线
做一个面对现实的追梦人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74
精华: 24
发帖: 18616
财富: 1300287 鼎币
威望: 466 点
贡献值: 1115 点
会员币: 4 个
好评度: 553 点
在线时间: 3868(时)
注册时间: 2007-07-31
最后登录: 2024-01-04
楼主 发表于: 2016-02-04  
0

蚌埠市禹会区:打造老工业区优质均衡的“教育样本”

管理提醒: 本帖被 敬业心 从 论坛管理 移动到本区(2017-11-26)
                      来源:人民网 Ej8g/{  
6H=gura&   
            人民网蚌埠1月28日电(张磊 余小乔) 2011年,加建一栋教学楼;2012年,完善实验室、美术室等教学设施配备;2013年,为每个班安装“班班通”;2014年,建成学校食堂并投用;2015年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近几年,位于蚌埠市西部城乡接合部的蚌埠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用不断追加的政府投入,一点点缩小着与中心城区名校在硬件设施上的差距。 $*|M+ofQ  
cj9C6Y!  
           这所于2009年“合二为一”( 师范二附小和友谊路小学合并)的禹会区属学校,经过五年资源整理与利用,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当初破旧的四层小楼,摇身一变成为豁亮宽敞的标准化教学楼,操场、塑胶跑道、厕所、校园绿化一应俱全。 m!5Edo-;<  
u}b%-:-  
          学校变漂亮了,外流的学生也逐渐回流——两校合并之初总共仅有六百多名学生,现在突破了800名;原先学校备受生源招不满困扰,现在开始有家长找关系要把孩子送进这所学校;去年9月,一年级新生较上一年增加了近两成。 gxx#<=`  
,Qs%bq{t  
          这样的改变,对于基础教育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老工业区来说,实属不易。然而,在禹会区现有44所区属学校中,类似的改变很普遍。 LcZ|A;it  
" T9UedZ  
         从“学有所教”到“教有所优”,从“好上学”到“上好学”,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正在倒逼禹会区政府和教育部门,一步步朝着教育优质均衡方向迈进。 !2h ZtX  
w2db=9  
         【政府兜底】 j#0JD!Vr  
||?@pn\  
         让学校不再担心“无米之炊” !Au#j^5K-o  
Q(36RX%@  
          在禹会区教师徐慧眼里,过去的五年是她教学生涯里特别值得铭记的五年。在这五年里,她供职七年的友谊路小学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她本人也彻底走出了晴天透风、雨天渗水的破旧教室,走进了师范二附小的标准教学楼;她任课的班级也不再是稀稀拉拉的十来个学生,而是满满当当的四十几个人。“作为园丁,有满院子花可以浇灌真是件美事。比起当初只有几盆花可浇,感觉实在太不一样了!” V';l H2  
d6W\ \6V  
           徐慧的感慨,折射出禹会区区长陈建功那句“对教育优先发展是政府责任,使每个孩子享受平等受教育权利是政府职责”背后的孜孜努力。也是在最近几年,“区政府‘大手大脚’支持教育事业”俨然成为禹会区全体教育工作者最愿意“夸耀”、最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 P ^ 4 @  
C;j& Vbf  
            那么,作为一个拥有很多历史欠账的老工业区,禹会区对教育事业究竟是如何做到“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的呢? @fb"G4o`:  
|{v#'";O:  
           该区教体局局长李晋心里有本明白账,那就是,三年时间实现了“三个增长”—— $,yAOaa  
v& bG`\!  
          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增长:全区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比上年增长依次为40.47%、13.18%、0.05%; oKb"Ky@s  
T+^c=[W  
         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依次为小学3772.14元、3994.75元、5211.68元,中学4348.71元、7406.63元、8658.14元,实现了逐年增长; c]zFZJ6M  
3{f g3?  
         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及教师工资逐步增长: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依次为小学697.99元、1001.69元、1067.89元,中学623.39元、679.72元、731.21元。 W.NZ%~|+e/  
z0OxJe  
         此外,从2011年7月开始,禹会区还以政府兜底的形式全面提高了中学生免杂费补贴标准,由原来每生每年补贴330元提高到530元。2012年下半年再次提高免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标准,具体为:城、乡小学分别提高到365元/生/年和525元/生/年;城、乡中学分别提高到530元/生/年和725元/生/年。2013年,率先在蚌埠市实现补贴标准城乡一体化,全面免除辖区中小学生簿本费。 c_8<N7 C  
A; wT`c  
          “这在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禹会区教体局副局长李士启告诉记者,更加不可想象的,还包括近两年安徽省财政分解核定的教育投入任务完成情况:两年实际完成1.9989亿元,累计超额完成2987万元。 UWidT+'Sa  
J ZkQ/vp(  
         另有一项可以用数字说话的,是该区的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学校建设。2011年,投入800多万对七所农村学校进行重点改造;2012年,追投1892万元用于薄弱学校改造;2013年,再投1629万用于农村及薄弱学校建设工程。其间,投资2368万元用于主题为“升级达标、形象展示”的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工程,预算2544万元用于“均衡发展、教育展翅”工程。 LT"H -fTgs  
K_@?Q@#YhR  
          李士启告诉记者,以前学校采购靠“东挤西凑”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随便找所学校打听打听,校长发愁的不是没钱花,而是怎么花。” :AS`1\ C  
e[16 7uU  
         【校园突围】 vd)zvI  
Q;J( 5;  
             让学校沉下心干“专业的事” ?xrOhA9  
7B)1U_L0H  
           如今,禹会区每一所学校的发展建设,从盖楼到桌椅采购,再到种花种树,只要学校觉得需要,都可以向区教体局申请资金,区教体局经过论证后认为要求合理,便会足额拨付款项。“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就是希望学校可以专心做好教学、做好教师培训,让每所学校都发展起来,不再有强弱之分,达到教育优质均衡。”李士启说。 5VJe6i9;  
}opw_h+/F  
          这是禹会区让教育回归单纯、回归本源的主动作为,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教育担当,也是立足实际为区域教育发展清障的应时之策。 Ulx]4;uzf  
fbU3-L?  
          身为老工业区,禹会区下辖的44所学校的社会知名度、认可度在蚌埠市泛善可陈,且分布极为不均,基本集中在一条路(朝阳路)沿线,最西边的优质教育资源几乎空白。 lLDZ#'&An  
] |nW  
           “形成校际差距的原因很复杂,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政策原因,也有社会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在教育战线工作三十余年的李晋,从来不抱怨区域差距的客观存在。在履职区教体局长期间,更是埋头为区域教育优质高位发展尽心付出。她认为,教育是必须依靠“专业”才能做好的伟大事业,“做教育就是要做专业,就是要崇优、尚德”。 rlD!%gG2x  
*= ?|n   
          在她的坚持下,禹会区的44所中小学校实行了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校长负责制;在她的要求下,辖区教师干部队伍纷纷加入到以读书研讨、论坛交流、参观培训、挂职锻炼为方式的素质提升工程当中;在她的鼓励下,一支以“模范教师”、“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为标志的骨干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15hqoo9!  
Fj(GyPFG  
          关于外出培训,蚌埠市第十中学的教师们深有感触。 /0 4US5En  
X\/M(byn  
           据介绍,2001—2010年间,该校只有20人次参加了业务对口培训,累计投入只有不到3万元。自政府兜底承担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硬件配备后,被“松绑”、“减负”的学校开始心无旁骛地关注教师的培训培养。2011年,该校投入7.7万元,分两批共派出32人次赴太和县驻校学习课改及赴定远县教学观摩封闭训练;2012年,投入3.6万元,分三批共派出19人次赴马鞍山市、华东师范大学等地学习;2013年,投入8.7万元,分三批派出39人次赴北京、上海、常州等地参加班主任培训及校长培训;2014年,投入10.5万元,共派出49人次,参加国培、英语观摩课、翻转课堂培训、优质课评比、校长培训、常州班主任培训;2015年,投入10.7万元,派出20余人次,参加足球教师培训、校长考察、地理工作室培训、校长培训、心里咨询师培训、数学计算机教师培训。 a eeor  
.p,VZ9  
           “既然学校不用为钱发愁,我们就要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把学校办好,把学生教好。”这在禹会区,既是学校管理者的共识,也是他们的一致行动。 6y~F'/ww  
Rq%Kw > {&  
             【师资洗牌】 Q2D!Agq=D  
xhOoZ-  
         让教师在流动中“人尽其才” tM^4K r~o,  
"L:4 7!8  
          底子薄、地位弱的禹会区教育,为了发挥出优质均衡的后发优势,早在五年前就开始在教师动态管理方面进行突破和探索。 <l $ d>,  
2 U]d 1  
        2009年,原蚌埠七中、三十五中两所学校合并成一所学校,新校采用竞争上岗方式选拔优秀教师,实现辖区教师合理流动。 r34MDUZdI  
RFy MRE!?  
            2012年,禹会区在全区推行教师流动调配体制和定期交流机制,至今三年间,已有339名教师在全区城乡及校际间进行了调配交流,实现了区内各校在教师学科、年龄、职称结构配置上的基本均衡。 y;uR@{  
31@Lr[!  
           而学校之间教师支教交流在禹会区已然制度化。记者在《禹会区教育系统师资调配实施方案》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凡符合选派条件的在编在岗教师均有参加支教交流的任务;各校每学年原则上派出人员数为教师总数的3%-15%;交流教师为区内教师超编或学科教师富余的学校,原则上派出人员数不低于超编人数的50%。 c~?Zmdn:  
r`.N?  
             针对农村教师缺口大的现实,禹会区进行教师“区域大编制”管理探索,先后出台《禹会区教育系统师资调配实施方案》、《禹会区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待遇实施办法》、《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奖励性职称兑现工资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在工资、职称兑现、交通补贴等方面对偏远乡村学校教师实行倾斜,设立“农村教育特别贡献奖”等,从政策上引导教师在城乡间流动。对新招聘的编外教师和三支一扶教师,实行无校籍管理,并优先安排在农村岗位,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比如,对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每月发放100-300元补助;对连续在农村从教30年的老师,每年教师节给予1000元特别贡献奖,并且在职称申报和评聘以及职称工资兑现上,优先考虑农村中小学教师。 [IQ|c?DxpL  
q+y\pdhdO  
          “这样一来,老师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师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盘活。”在禹会区教体局长李晋的思维里,教育均衡不只是资源均衡,“比资源更重要的是制度,比资源和制度都重要的,是学校自身的智慧”。她认为,解决教育均衡,需要有资源供给、制度供给,更要有智慧供给,“三个供给”齐头并进,才能在外部干预与内化动力相互作用的情况下,竞合共生,共同推动高位均衡。 &'x~<rx  
Rh?bBAn8  
            经过多年尝试和探索,禹会区因在区域内努力推动师资合理调配,被评为国家级均衡教育区。然而,“优质均衡没有终点,没有最优,只有更优。”禹会区区长陈建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接下来将努力追求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新境界: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丰富内涵,以引进北师大优质教育资源为支撑,提升区域均衡发展的基准线,为每一个孩子都创造平等优质的人生起点而努力。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勤勉奋发,快乐一生!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5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