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为什么东北留不住毕业生?
wxpzp离线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4571
精华: 53
发帖: 98146
财富: 1445629 鼎币
威望: 175 点
贡献值: 191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2170 点
在线时间: 15830(时)
注册时间: 2008-06-27
最后登录: 2023-06-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0

为什么东北留不住毕业生?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笑看今朝 执行取消加亮操作(2016-10-13)
IX y  $  
东北的城市年轻度普遍不高,年轻人流失严重。 aIABx!83>  
  在哈尔滨呆了三年,喜欢漫步松花江边,看这座城市从旭日到夕阳,看她的风景秀丽,看她的风情万种。古老的铁路桥,古朴的索菲亚教堂,还有江边休闲垂钓的老人,这一切都在告示世人:“共和国的长子门”,老了。 NZ?|#5 3  
  在去哈尔滨之前,曾在深圳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每天早上坐公交车时,几乎看不到老人,座位可以靠前坐,因为根本不需要让座。但到了哈尔滨不一样,每次坐公交车几乎都是站着或者往后坐,因为有让座的需要。有时候坐在车厢后面,公交车进站上车时,刷卡机上的提示音几乎全是“老年卡”,有时候车里的老人还会开玩笑说这一车拉的全是老头老太太。松花江边,放眼望去,除了节假日,看到的差不多全是晒太阳的老人。今年5月,QQ大数据曾发布了一份《2016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报告》,从多维度分析了城市的年轻人口格局。在这份报告中,哈尔滨的年轻指数在30个二线城市中排第28位,东北的四个副省级城市的排名都在20名开外,最靠前的是大连,排在第23位。这说明东北的城市年轻度普遍不高,年轻人流失严重。以哈尔滨为例,年轻的人口流出率达35.75%,年轻人都走了,剩下的自不用说,东北振兴关键应该是年轻人才的振兴。 DU.[Sp  
  北雁南飞,这是东北目前环境下的一个趋势。研究生毕业时,我所了解到的同届学生,除了少有的几个因为家在东北没有出来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南下了,即使是家在东北的,也有很多选择了离开东北发展。据我了解,吉大、东北林大、哈工大、黑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也有相当大的比例选择了离开东北,稍近的去了北京,远点的选择了珠三角、长三角等更加开放的城市。其实东北的教育很发达,也培养出了很多的高科技人才,只不过这部分智力都被输出到了更加开放的城市,而没有留在东北,影响了当地的转型发展。这也说明东北的人口流动是年轻人的流动,它不同于向珠三角的民工流,而是一种智力的流失。人才的流失影响了东北的活力和振兴发展的潜力。 R22P ol  
  为什么东北留不住毕业生呢?首先我觉得是工资太低。撇开其他的情怀,物质利益是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刺激。但是东北的工资普遍偏低,给不了这样的刺激。笔者曾在东北工作过一段时间,现在笔者留在东北的同学的工资也普遍超不过3000。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数据计算,2015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职工年均工资分别为48190 元、46516 元和44036元,排在全国末尾,远未达到全国平均工资水平。工资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财政收入水平过低,投入乏力。笔者曾参加黑龙江省新闻系统的一个培训班,当时的主讲人讲到了南方某省对报业集团的大手笔入,做的相当成功。笔者听到感叹,如果我们也有那样的投入也能做得好。 U&<w{cuA  
  工资低,不仅体现在毕业生起薪低,也体现在中高级人才上。笔者曾随某课题组去上海调研,当时的一位副组长和上海的一位退休人员聊完天后感叹:上海的退休工资远远高于我这位在职的正处级、副高职人员。对于毕业生来说,一个月能拿到3000块钱就很不错了。笔者曾比较过智联招聘上哈尔滨、杭州、深圳在招聘时给出的工资,差别相当大。高收入意味着高消费,这是我们日常所理解的。在哈尔滨生活了三年,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完全赞同。很多南方人都会问我那儿的消费水平很低吧!其实我并没有觉得。就拿快递来说,运费都要稍高一些。低收入加上高消费,再怎样的情怀也得面对现实的生活,所以很多毕业生不得不逃离。 *r]Mn~3  
  其次是发展机遇并不理想。在2015年公布的平均工资中,机关事业单位仍是最高的,挤进机关事业单位在东北表现的很明显。说东北老了,是因为这里的计划经济氛围太浓厚,很明显的一个表现是南方称为企业或者公司的机构在这里都被称为“单位”,而“单位”则是计划经济时代下经济载体的称呼方式,所以在东北的公交车上,你可能听不到“去公司”但你一定能听到“去单位”。所以很多人所要找的工作,很可能不是特有钱,但是一定会很体面,工作的机构也会有个光鲜的名字。笔者曾在某机关报社工作,后来报社需要招聘一人,招聘给出的工资也较低,但报名高达400余人。机关事业单位满足了那种外在光鲜体面的要求。在这样的氛围下,年轻人缺乏激情,缺少发展的机遇。同时因为计划经济遗风影响,也缺乏创业的氛围,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东北寻求自身的价值。 Ax"I$6n>  
  东北留不住毕业生在我看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毕业生挤不进东北的“小圈子”。“办事先找人”这是我在东北见到的最普通不过的场景,找熟悉的人、找能说的上话的人,这在中国似乎也比较常见,但在东北尤为严重。很多经过正常渠道就能办的事,却非要给能说得上话的人打声招呼,这样办起来似乎才顺畅和放心。“小圈子”文化在这里非常流行,官方的身份和行政级别看得很重,“小圈子”的维护也舍得花力气。笔者曾在哈尔滨某三甲医院看病时,听到当时的坐诊医生正在给同医院的另一位急诊医生打电话,说有位朋友的孩子中毒送到了他那儿,希望他好好照顾一下。完了还不忘提醒一句,要那位医生告诉孩子的爸爸,他给他打过电话关照。救死扶伤本应就是医生的天职,却硬要加上“关照关照”。 TLiA>`r=  
  维护小圈子也成了生活中的日常。其实小圈子哪里都有,可怕的是成为一种习惯,而所有人都习惯于那样的习惯。对于刚毕业的普通学生来说,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脉和资历去挤进这样的“小圈子”。资源是一定的,掌握资源的人倾向于分配给那些他们熟悉的人,而其他通过正常渠道想要获得资源的人,所获得的资源必然会减少。挤不进圈子文化,向往自由的生活,除了逃离别无选择!所以有人感叹:当初祖辈闯关东来到这里,到了我们这一辈,又要闯出去。 B#9T6|2  
  在南方人眼里,东北的民风是彪悍的,所以才有了那句“你瞅啥?瞅你咋的?”然后就可能会干仗。东北的酒桌文化很盛行,喝完酒就大大咧咧的不顾场合,所以初去东北的南方人会觉得东北人很装,喝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就开始天南地北的海吹。一块钱的公交上,夏天尽是戴大金链子的人,冬天穿着貂在挤公交。有位饭店老板跟我说,其实东北人很懒,不愿意做饭,所以晚上饭店的生意会很火爆。他们也比较容易欺负外地人,因为口音很好分辨,这在出租车和路边商店表现得很明显。而出租车和路边的商店恰恰又是旅游的游客经常光顾的地方,这势必影响到旅游的形象。笔者一位朋友曾带领客人在东北某著名的大街上买东西,当时商店主人向那位客人要价很高,笔者的那位朋友只对商店主人说了句“哥们,哈尔滨人”!价格马上降了几番。当然在旅游上出的问题非常多,“天价鱼”甚至炒到了全国,这或许是初到东北的南方人对东北的印象。 +yYSp8>  
  但是细细地品读东北,你会发现这里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包容的文化、热情好客的人们,还有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朴素品质,更有美轮美奂的冰雪世界。而这一切都将成为东北振兴的内生动力和推动载体,再加上俄罗斯远东战略也将提升东北作为边境地区的经济地位,所以对于东北来说,要留住毕业生,要吸引人才进关东,有着这得天独厚的秀丽风光,只要在软环境上再努努力,比如提升城市的开放度、重视青年人才的价值、破除官僚主义的氛围等等,再次闯关东,复兴关东大有希望。 (y{nD~k  
>m&r,z  
PmT,*C`/X  
来源:新华网 ht@s!5\LK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热博推荐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侯滋清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39056
精华: 0
发帖: 6129
财富: 60044724 鼎币
威望: 2 点
贡献值: 2 点
会员币: 2 个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1228(时)
注册时间: 2015-12-28
最后登录: 2017-07-10
沙发 发表于: 2016-10-12  
重视青年人才的价值
听者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35943
精华: 41
发帖: 11132
财富: 223337 鼎币
威望: 43 点
贡献值: 14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124 点
在线时间: 1538(时)
注册时间: 2014-06-14
最后登录: 2020-11-30
板凳 发表于: 2016-10-13  
环境出了问题。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72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