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城市,一座农民工融进去却打不破的围城
wxpzp离线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4571
精华: 53
发帖: 98146
财富: 1445629 鼎币
威望: 175 点
贡献值: 191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2170 点
在线时间: 15830(时)
注册时间: 2008-06-27
最后登录: 2023-06-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0

城市,一座农民工融进去却打不破的围城

`mfN3Q*[c  
农村越来越空心,城市化率越来越高。 IT~pp _6g  
  小时候,农村就像一条背带,背着我们长大。渐渐地,长大后,却发现这根背带再也拉不住我们。当我们纷纷进城,那记忆中的故乡仿佛也只会在梦里出现。所以,有人开始感叹: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 z]J pvw`p  
  或许,人都有对未知生活的幻想和期望,才会努力向往。就像我们在农村,总盼着有一天能进城,成为市民,而城里的那些原住民也无不向往着农村生活。当年的上海世博会甚至打出了“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口号,其实这都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待。我们总有某种倾向:厌倦自身的环境而向往别人的生活。农村向往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市向往农村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其实,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公共服务还是绿水青山,都应该懂得共享。农村不应该只是绿水青山的代名词,也应该有完善的公共服务,城市也应该有更多的蓝天白云。城际间的交流不应该是单向,应该是双向的。不能只是大批的农民涌向城市,也应该有更多的城里人回归农村。并且这种回归不是休闲式的旅游,而是真正地融入农村生活。但是当前城里人即使想回归农村,尤其是一些早年在城市打拼取得一定收入和地位的老人,即使也想回来农村也离不开城市的医疗条件。医疗等公共服务在农村的供给和质量根本没法和城市相比,这是百姓看在眼里的情景,甚至根本都不需要借助数据来支持。 #*|0WaC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几次民工潮,农村越来越空心,城市化率越来越高。截止2015年,有数据显示城市化率已达到56%。但是面对中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即使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普遍水平,仍然会有几亿人口长期生活在农村,并且随着年轻人进城,留下来的老弱病残更需要完善的公共服务来保障。但是目前公共财政在城乡公共服务的投资却是不均衡的,这样说可能太抽象,举个例子,笔者曾到过某县,在县城翻修了三所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所以该县那年的统计公报上,教育数据都很乐观。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该县大量的乡镇小学和教学点的办学条件并没有改变。投资城市,从宏观数据上来看,确实是可观的,但其实真正需要改变的那一小部分却并不是很乐观。 KW~fW r8  
  从工业化开始到现在遍及全球的Made in china,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在承接城市的部分用人成本。即使撇开城市能否提供如此大规模的产业工人不说,花在进城农民身上的这部分用工成本,远远低于同期聘用城里人的成本。当年农村勒紧裤腰带支援城市建设,后来又源源不断地输送农民工,“工业反哺城市”,效果有多明显暂且不说。其实比起“反哺”,我觉得“分享”其实更现实,共享相同的公共服务。不久前,有位农民大伯对笔者感叹,农村老人每天的补助太低了,都不够一天的饭钱。有时候,遇上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虽然政府会全力救灾,但总心疼自己的庄稼,心里不舒坦。经济快速发展了这么多年,早已颇具抗灾能力,经济的安全性在城市并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但是在农村,农业经济的安全性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所以给予农村完善的保障才能让留守的人放心。 }N6r/ VtOQ  
  如果说城乡间公共服务提供不均等,那么进城了我们所享受的公共服务就均等吗?或者换句话说进城了我们离市民还有多远?或许进城的农民都有个共同的答案吧!从生活方式到福利享受,都有较大的差距,这里面有农民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因素影响。 /EpsJb`kj  
  首先,生活方式的演变凸显价值冲突。第一代农民工,对于固有的生活方式有着根深蒂固的观念,而新一代农民工则在逐步演变,甚至已经融入了城市生活方式。笔者今年七月份到湖南某乡镇,发现镇上不足两公里长的街道,前前后后有22家“茶馆”(其实就是麻将馆),附近村庄的居民只要有闲暇时间差不多都在这里打发。对于这里的居民来说,或许在闲暇时间里可以打麻将就是件幸福的事!同样的,曾经笔者提到过的广州珠江南岸的某村庄,也全是麻将馆,租住在村里的工人下班后、休息日也差不多都在这打发时间。但是这些麻将馆内很少见到年轻人,甚至有时候年轻人还会到村委会投诉麻将馆扰民,从口音上来分辨也基本上没有本地人。闲暇时间打麻将,只不过地点从农村变成了城中村,而真正的城里人,他们眼中的幸福是闲暇时间可以去郊外爬爬山、呼吸新鲜空气,而这种方式同样是年轻一代农民工所追求的,所以周末的广州白云山上能看到很多年轻人。除此之外,KTV、电影院、图书馆也是大多数年轻人的选择。对于年轻一代,老一代农民工有时候会不解地问:“为什么从山里出去的人进城后还是那么喜欢爬山?”第一代农民工从生活方式上就融不进城市,新一代虽然从生活方式上融进了城市,但是还有住房、户籍等诸多限制! Xw2tCRzD  
  户籍是百度百科上给予“市民”定义的一项标签。这无疑阻挠了大多数进城的人变为市民。除此之外,还有住房问题。年轻人会成为住房需求和购买的主力,但是过高的房价也让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生活。虽然现在很多城市强调包容和共享,但是以何种方式去获得这种包容和共享却并不明确。城乡间地理上的界限尚容易抹去,难的是心理上的界限。当挤在城中村的青年抬头仰望高楼大厦时,不会有人相信他(她)是市民了。虽然现在有机会落户城市,但是隔离确实始终存在,虽然城市在反对这种隔离,但是现实的房价还是将之与真正的市民分开。城市容量在扩大,市民队伍在增加,城市公共服务总量必须跟上,一个包容性的城市应该是供给跟着需求走,而不是限制供给总量,抑制需求进入或者抬高需求价格 ,n &e,I  
  这些年,农村在承接城市用工成本上所获得的收入的确比在同期的农村多,但这并不足以支撑他们转化为市民生活。在城乡间的流动归根到底还是农村生活,城市的生活资源和服务不往农村流通,城里人即使返了乡,也不敢留下来,找不到留下来的理由;同样,如果城市不给进城人均等的公共服务,农民想要转化为市民就不可能,城乡的有效融合和居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就不能实现。虽然在政治权力上,已经是平等的,但是经济基础才是最首要、最现实、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PpzDV7Y  
  钱钟书说过:“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这句话若是套用在当前,也反映了城乡体制的窘境,如果要打破围城,还需政府积蓄能量。 />i~No#Xm  
李育蒙   媒体从业者 xNaDzu"  
来源:新华网 ~!Q\\_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206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