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写好人物报道要避免的14个“坑”
张静离线
快乐度过每一天!呵呵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452
精华: 47
发帖: 11074
财富: 116410 鼎币
威望: 1077 点
贡献值: 779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5553 点
在线时间: 2947(时)
注册时间: 2007-09-23
最后登录: 2024-03-14
楼主 发表于: 2017-01-19  
0

写好人物报道要避免的14个“坑”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笑看今朝 执行取消加亮操作(2017-03-16)
      人物采写也许是这世间最有趣的工作,同样也是最痛苦的工作。 N#@v`S  
4~8-^^  
      作为一个记者,写人物报道是经常要面对的一项工作。扎实的准备工作、充实的采访阶段、思考和讨论的写作过程这几个步骤都马虎不得。但是仍有一些在写人物中的忌讳和“坑”,只有成功避免,才能成就一篇成功的人物访谈报道。 mHa~c(x  
sHPj_d#  
"<f?.l\+  
[+="I &  
1.罗列事迹 [.w`r>kZI  
[)il_3t  
这是针对典型人物而言。 {s8g;yU5  
s#8T46?  
怎么让人物回到人物本身,不再承载人物本身以外的东西。 0uIBaW3s  
&|' NDcp  
为什么要写这个人?之所以写这个人,往往是因为这个人身上的某种个性吸引我们,成功也罢、失败也罢、这个人做出某种非同寻常的事也罢,都和这个人的个性有关。 irP*:QM  
G[u{! 2RS  
一个人一生做很多事情,而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的事并不是很多,记者在采访中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人物的很多事情都采访到了,但哪些事情能收录进文中,大有讲究。 : %uaaFl  
d[nz0LI|mk  
一个人在重大关口所做出的选择最能体现这个人的个性。就拿一些创业精英来说,之所以做成功,恰恰是这个人的个性决定的,是他和别人不一样的个性在起作用。 U* uMMb}$  
1&vR7z]*  
记者的人物写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把他的业绩写出来,采访到很多故事,但找不到这些故事和这个人的个性有何关联。不是在表现个性,而是罗列事迹。 `wr*@/P  
#%L_wJB-  
o/[Ks;l  
2. 人物无个性 1QnaZhu'  
):A.A,skf  
每个人的性格都很复杂,有矛盾。每个人都有一个很朴素的底色。在有限的篇幅里,要能抓住这个人的底色展开叙述。 O[z6W.  
}:QoYNq  
如冰点周刊丛玉华写的“抠门谢老太”。这个人省吃俭用,抠到一个常人无法想像的地步。报道写她一生的“抠”和死之前的“不抠”。在组织材料时始终围绕着谢老太怎么抠,怎么省这一个点上。所以1500的篇幅,最好能用两个字或一个字来概括,写的东西才不会散乱。 >/NegJh'F}  
.~TI%&#  
如写一个公务员,就写他两个字——本分。他身上可能还有其他个性,但就围绕“本分”写。概括的几个字都是这个时代稀少的品质。他们身上的这种品质非常稀少。写人物就是要突出人物的侧面。 NG23  
3+q-yP#X  
A,(9|#%L  
3.写成人物小传 P% 8U  
3,#v0#  
Om_ "X6  
人物报道人人能写,写好最不易。 hh2&FI  
lR mVeq:  
其中一个最易犯的毛病就是把人物报道写成人物小传。大家生怕漏掉这个人的某一时期或某一段。他少年时怎样,童年时怎样,就写成了小传。这是我们最常犯的错误。 [nlq(DGJhp  
`:jF%3ks+0  
这种人物可以概括为履历式人物。凡是这样写人物报道的,都是采访时自己脑子里的主题意识非常弱,自己没有很成型的想法,让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了,只是有文照录。 e)}=T0 s  
TtQd#mSI\  
当然,并不是早年的事情不可以写,关键是怎么找到早年发生的事情和今天报道之间的关联,找到与主题的关联。 7!)VO D8Z  
PYzTKjw  
e2 g`T{6M  
4.主观论述 [xQ.qZ[h&  
9[lk=1.qN  
一个人的行为和语言构成他的性格。 ln":j?`  
@ScC32X  
写一个人不能让记者自己出来论述,这是常见的毛病。比如这人怎么勇敢、坚强或懦弱,都是记者给贴的标签,其实即便是写,也应该用他自己的行为来写,记者不要自己站出来说这个人怎样,跳出来给人物贴标签,像“这个勇敢的汉子”,“这个柔弱的妇女”等等。 73_-7'^mQ  
;e9&WEG_\  
要使用被采访者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他的语言。 +_QcLuV,  
zQUNvPYM  
记者采访时不要老注重他怎么说,要注重他的行为并研究行为,因为行为才能表现出他的个性。 P"Z1K5>2L  
'@IReMl  
2=%]Ax"R  
5. 仰视被采访对象 .9Dncsnf,`  
Vup|*d2r0E  
采访有权有势的人或一些大老板,最忌讳的是仰视,当然也不能俯视。 S,f#g?V  
Og8%SnEpMI  
最好的是平视。只有平视才能和他平等对话平等交流,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心态才健康。 JXR]G  
x}=Q)|)]  
仰视不可能做到客观。特别是采访有名望的人,甚至要有意识地解构或打破他在公众前的神秘形象。要把他拉到普通人的行列。 WM4,\$  
sP~xe(  
/CbiYm  
6.做传声筒 ,]y_[]636  
J aJ/ |N  
被访者说什么记者也说什么,这是最偷懒的人物报道模式。 e AaS }g 0  
~-uDN)  
“他说”“他说”“他又说”,一篇文章大段地引用被采访对象的话,甚至连被访者说早年是从哪哪毕业的都引进来是不可取的。 '(ZT }N  
'-$cvH7_  
并不是说访谈这种体裁不可用。访谈体一定要非常慎重地用。 B|{E[]iK  
VW;E14  
像法拉奇都是用的访谈体,只有在恰当的时候找到恰当的人说恰当的话,这时才可以用访谈体。 M a3}w-=;  
H6Gs&yk3  
像徐百柯写过“何谓大国,如何崛起”,都是用的访谈体。恰当的时候恰当的话题出来了。 h##U=`x3  
n</Rd=  
=}Q|#C  
7.沉闷论述 D 5:'2i  
Fq%NY8KNE  
一个好的人物报道通常用三种方式交叉写作来完成,一种是陈述,一种是描写,一种是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言语。 +8"P*z,  
qv |}>wU  
最怕的是记者在写作时一陈到底,这样的报道容易特别沉闷。如果你能用描写、陈述和引语三种方式交叉出现,文章就不容易沉闷。 KP $AT}D  
 -rT#Wi  
谈到描写,一种是记者直接采访时目睹的,另一种是找到目击者请他描述当时的情景,然后再还原场景,然后陈述。 j0w@ \gO<  
8:0,jnS  
一般新闻主要是叙述为主,但一定要交叉使用描写和引语。特别是报道很长时,更要交叉用。一陈到底就简直使人无法读下去。 Der'45]*^  
mX?t|:[b  
XN{zl*`  
8.脱离场景 B(O6qWsL  
x5rLGt  
特殊场景构成特殊的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场景。 4Y4zBD=<  
L:Mjd47L  
如江菲写过一个修钢笔的人,一个老的手艺人的职业伦理。记者写他时就把他放在他的钢笔铺里。 -8d z`o}  
$1Wb`$  
再如包丽敏写的“通往功名之路”,一个研究法律的人,北大的,他常年在基层普及公民意识和法律知识,他利用假期七天去贵州山区普及法律常识,他的举动很有象征意义。在叙述贵州之行时不时插入他平常做的事情,作为背景,而新发生的有象征意义的乡村之旅作为重轴。既有新闻意义又不是很孤立的行为。 5fz K*[B  
AsvH@\\  
AVfF<E/  
9. 大段引原话 LvZ',u}  
$@L2zl1  
什么东西能成为引语?不是这个人说了什么话都能成为引语。大段引被采访者的原话,是在人物或其他报道中用得最烂而且是最不恰当的。 WMWUP ZsGS  
:h!'\9   
第一,能作为引语的必须是这个人说的具有个性化的话,只有他才会说这话,带着他身上明显的个人烙印。而且一定要短小精悍,千万不能一引几百字。甚至几十字都长。 NW*#./WdF8  
qG9j}[d'  
第二,引语当然不排除陈述和表达他的观点,必须是非常鲜明地表达被采访人的观点。 $D D esy3  
z\?<j%e!t  
第三,引语还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在文章的上下衔接时可起到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避免让文章一陈到底。陈述时让被采访人自己出来说,使整个文章发生了节奏上的变化,衔接起上下两段。 rfzzMV  
+Hp`(^(  
hF`<I.z}  
10. 忽略细节 'tU\~3k  
| h+vdE8  
这点很小,比如写一个人物不要用同一称谓,要不断地变。 A5]yC\*zt  
e<FMeg7n  
比方用她,或用她的名字,或用能够代表她职业特点的称谓,总之要不断的变化称谓,让叙述不沉闷。不要通篇都是“她”,称谓要灵活转换。 Z`zLrXPD)  
4X+I2CD  
d>Nh<PqH6  
11.写作不生动 >+>N/`BG  
%?[0G,JG  
比如“他说”这个讲究很多,这都是细节,但对提升一篇文章非常有用。 '$J M2 u  
{) sE;p-  
有时会“津津乐道地说”,有时会“突然跳起来说”。这里有的会把称谓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这个变化要在采访过程中观察被采访对象,要细致观察。这对提升你的写作很有用处。 }U4mXkZF  
7r.~L  
t~44ub6GN`  
12.小标题太多 /-WmOn*  
4gUx#_AaG  
小标题是一种偷懒的表现。 "/2kf)l{4  
H<P d&  
当记者无法驾驭琐碎的材料把它变成整体时才会用。一个好记者会根据性格逻辑或其他因素组织材料,不是没办法才把这几段融和起来时就用小标题,好的记者应该是一个缝制高手。 hb %F"Q  
@O-\s q  
K8_\U0 K  
13.仅采访一个人 _}T )\o   
|x>5T}  
我们不可能设想写一个人,不采访他周围的人。被采访人经常意识不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所以周围人提供的关于被采访者的印象才可能更接近真实的人物。 ,|,kU0xXz  
^L8:..+:  
美联社记者为了写纽约市长,他首先把市长传记看了,所有报道这个市长的文章看了,然后根据材料采访市长底下的市政厅的人、他的竞争对手以及他的家人,他采访了六十多个人,然后他要求跟着市长走一个星期,一直把这个星期走完,他才坐下来跟市长谈。谈完后材料无限庞大,他自己觉得挺满足,开始整理材料,写出一个六千多字的报道,题目叫“抓住大树”。 `U>2H4P  
(v? rZv  
一个人物报道最少应该采访四五个人,不能采访一个人就开始写。很多东西写不到位,除了技巧大多都是采访不到位,问题就出在采访不全面上。 v"o@q2f_  
3preBs#i  
BMV\@Sg  
14.没有独立风格 >ffC?5+  
]&`=p{Z  
一个好记者写完东西不署名大家都知道是这个记者写的。新闻这种东西就是手工作坊,不是流水线,一对一。 _>?.MUPB  
?,%PemN  
这只能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多各种类型的人物报道究竟为什么好,讲不出来,只能揣摩它,这当中有叙事的节奏、语言等等,这种说不出来的东西只能靠悟。 whrDw1>(  
                                                                      来源:记者论坛微信 BN FYUcVP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如果你心中有爱,如果你心地善良,你就有千只手去帮助别人。
如果你心中有爱,如果你心地善良,就会有千只手来帮助你。
听者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35943
精华: 41
发帖: 11132
财富: 222737 鼎币
威望: 43 点
贡献值: 14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124 点
在线时间: 1538(时)
注册时间: 2014-06-14
最后登录: 2020-11-30
沙发 发表于: 2017-02-06  
     q]SH'Wd  
lin2016离线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
级别: 800米会员
UID: 40193
精华: 0
发帖: 249
财富: 9607 鼎币
威望: 2 点
贡献值: 31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20 点
在线时间: 76(时)
注册时间: 2017-03-20
最后登录: 2019-02-09
板凳 发表于: 2017-05-03  
通过学习,也发现了自己在人物报道中常有的问题,平时在与被采访者的对话中,总是能被对方的个性所吸引,能从采访到的素材中,提炼出主题,也是需要不断的锻炼学习的。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