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制造业品牌培育:慢工才能出“细活”
屈联西离线
2015.1.28跟QY无关
级别: 杂志编辑

UID: 8142
精华: 58
发帖: 116763
财富: 190111733 鼎币
威望: 81 点
贡献值: 468 点
会员币: 2 个
好评度: 5705 点
在线时间: 13543(时)
注册时间: 2010-01-02
最后登录: 2024-03-29
楼主 发表于: 2017-07-10  

制造业品牌培育:慢工才能出“细活”

  制造业品牌培育:慢工才能出“细活”
  日前,去除过剩产能成为各个行业头疼的事情,我们的铝产品、稀土产品、新能源电池等有色加工行业的企业也是如此。各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都努力在最大限度内为自己争取最多的“蛋糕”,甚至是吵吵嚷嚷不让步。当然大家立场不同,角度不一,得出的结果当然迥异,这其实也都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但是媒体的一则消息显示,去年我国跨境交易规模达到6.3万亿,4100万海淘族消费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我国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间接损失超过1万亿元。看到这则消息,联想到国内的游客到日韩后狂购马桶盖、化妆品和电饭煲等行为,让笔者怀疑我们的说的“过剩”是否一个伪命题,因为从游客的消费行为来看,这些中国的消费者消费动机很强,手中的资金充足。试想,若这些资金流入国内市场,为何我们会有“过剩”一说呢?他们的狂购救活了日韩的生产及贸易企业,一些产品即使是“中国制造”他们也照样抢购,可回到国内呢?他们却对国内的品牌开始挑剔,对真正的中国制造不再感兴趣。
  不管是消费者到国外海淘,或者在国内消费,理智地想想这个事,其实是消费者个人的事情,我们干预不了的。我们出于情感上的因素,或者对海淘者大加指责,或者对国内工业产品“恨铁不成钢”,这都能够让笔者对中国制造进行思索:为什么他们不购买国货?为什么会购买出口到国外的“中国制造”?究其原因,恐怕与我国众多企业的创新领域“跟跑者”的角色有关,品牌意识的缺乏及品牌技术含量较低,致使我们的产品缺乏知名度,当然对国内产品质量信任度也就大打折扣。数据显示,自主品牌在零部件领域的研发能力和投入,国内有发明专利的企业不到20%,且创新的层次也还偏低,尤其是在电子类核心零部件领域。没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制造出来,品牌的价值会有多少呢?
  因此,品牌高端化是建立在产品竞争力之上,而产品竞争力是落脚在各项超乎他人的技术上的。要想塑造消费自信,引导消费回流,当务之急是需要提升产品核心技术和产品质量,做好对品牌的培育。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时间的积淀且要有一个过程。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工才能出细活。要知道国外的不少的知名的品牌也是经过长时间培养出来的,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历练和风雨,经历了数代工匠精神的传接和浸淫;同样,我们国内的C919大飞机零件的国产化率从10%逐步过渡到60%,我们的华为手机、小米手机从默默无闻成为知名品牌,都是从扎实的基础之上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一步步创新出来的。
  也有观点认为,品牌是用广告“轰”出来的,高端的品牌的塑造更是干的好不如“吹”的好。国内的一些厂家在这样“走捷径”观点之下,把资金用在了各类广告上,而不是用在研发上或者研发的资金很少,这样的“造神”造出来的品牌,也许能够辉煌一时,却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一旦企业失去了创新的动力,企业的产品品牌将很快被消费者忘却。回想国内过去在电视或报纸上曾经火热的广告产品品牌,失去广告支持之后,现在剩下有几?当然笔者不反对企业的产品品牌做广告营销,但必须做到适可而止,把精力全部用到品牌内涵的积淀上,用在质量的提升和产品的创新上,这样随时代变化而发展的品牌才能持久,才能如老酒一样更醇更香。
  目前,强化供给侧改革正紧,这也为品牌的塑造创造了新的机遇。在企业发展的存与亡之间,我们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打好我们的基础才行,只要制造业的基础扎实了,品牌成长的土壤有了,品牌的小树也会慢慢长成品牌大树的,品牌也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冲击市场的竞争力,打造出消费者认可的高端品牌。在品牌的成长方面,谁也不可能一下子吃个胖子,谁也不可能一下子在高手云集中很快“成名”,积淀和历练是必经之路。
  (岳振廷2017-7-10)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
The world kissed me with the sadness,for singing by me in return.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余梦伦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