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今日发帖排行
    主题 : 先模,跳动的孔庄脉搏
    zonghuiqin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37428
    精华: 5
    发帖: 553
    财富: 59212 鼎币
    威望: 5 点
    贡献值: 9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19 点
    在线时间: 49(时)
    注册时间: 2014-12-11
    最后登录: 2021-02-25
    楼主 发表于: 2017-07-24  

    先模,跳动的孔庄脉搏

        
        先模不仅是时代的领跑者,也是企业发展的记录者,更是企业精神的传承者。
        自孔庄煤矿投产40周年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先模,他们肯吃苦、能战斗、乐奉献,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全力以赴保安全、促生产、争效益,用实际行动激励和鼓舞着身边的干部职工,用坚守与执著、责任与忠诚谱写了一曲奋进之歌。
        翻开孔庄建设发展的波澜画卷,我们对于先模的“记忆”从黑色变成了彩色,虽然他们的“面孔”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的“特征”呈现着不同的特点,但始终凝聚的是一种实干精神,彰显的是一种进取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创新精神。我们通过他们的故事,可以真切地触摸到孔庄跳动的脉搏。
        赵厚真:一心出煤的铁打硬汉
        1976年赵厚真从附近农村招工到了孔庄煤矿,从上班到退休没有离开过采掘一线。因为工作卖力、不怕吃苦、甘于奉献,赵厚真两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82年他又光荣地出席了煤炭部召开的群英会,荣获全国煤炭战线劳动模范。
        身高体壮的赵厚真,在下井干活时,从不惜力,那双攉煤的双手长满了老茧,那副扛梁的肩膀留下了深深的凹痕。在工友眼中,赵厚真是一心为出煤的铁打硬汉。1981年以来,赵厚真因疲劳过度,黄胆性肝炎经常复发,痛起来脸上总是挂着豆大的汗珠,时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但他仍每天坚持在采煤工作面上支柱、攉煤,重活累活照样干。有时支持不住,就用锹把在肝区撑一会,或抱住铁柱子锁头顶一下,稍许好一些,又继续干起来。在队里的干部职工的再三催促下,他才去医院就诊,医生立即为他输液,并再三强调一定要住院。可赵厚真一心想着生产紧、任务重,正是需要人的关键时刻,他说什么也不愿住院。在他患病期间,他不仅像过去一样出满勤、干满点,而且奉献工休30多个。
        投产初期,不仅井下的工作环境特别的恶劣,而且生产工艺极其简陋,井下的一切程序全都依靠手工操作。“采煤都是靠打眼放炮,就是现在说的炮采,除了运煤的工序是机械化运输外,其余的工序几乎都要肩扛手抬……”赵厚真说。为了能采更多的煤,他和工友们经常在井下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
        到了1985年,赵厚真所在的采煤一队用上了机械化采煤,终于告别放炮落煤、铁锨攉煤,每班产量也从最初的100多吨提高到600多吨。在赵厚真退休前夕,2002年队里又引进了综采机,“一个班能产2000吨煤,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赵厚真上扬的语调里透着兴奋。
        韩德印:能征善战的常胜将军
        从工人、班长到副队长、队长,担任过采煤三队队长、采煤一队支部书记、水采工区区长等,每个角色,韩德印都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他曾连续16年被评为矿劳模,这一记录至今无人打破;他还创造了一项记录,在采煤三队当班长时,他创出了月产3000多吨的最新记录和炮采史上空前效率。最让韩德印引以为豪的还是,在干水采期间创下了孔庄水力采煤的辉煌十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煤炭工业优秀采煤队长。
        为了提升矿井的生产能力,经过多方考察,该矿决定上马水采工艺。1993年,韩德印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被调任到水采工区,任命为水采工区区长,成为水采工区第一任区长。水采工区初建伊始,面临着全国水采工艺少、经验全无、井下地质条件复杂、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缺乏等诸多困难。韩德印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在摸索中前行,没有经验自己总结、没有技术自己培训,逐步把水采工区打造成为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能征善战的采煤铁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2001年,水采工区在创高产高效过程中,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一次,采煤工作面遇到了断层,韩德印在井下连续三天两宿盯在现场,饿了就啃块干粮,渴了就喝口凉水,直到通过断层,正常生产后才升井。在他的带领下,水采工区全年共生产原煤56万余吨,掘进进尺8016米,顺利达到公司下达的高产高效采煤甲级队水平,水采工区因此获得了“水采一杆枪”的美誉。从水采在该矿运行以来,水采工区原煤产量一度占据矿井总产量的“半壁江山”。
        宋炳雷:科技创新的领头雁
         2001年大学毕业的宋炳雷,因着对矿山的热爱,义无返顾的来到了孔庄煤矿,先后担任皮带科技术员、副科长、党支部书记、科长,2016年因工作需要调至机电科担任科长。从参加工作伊始,宋炳雷遵循“服务安全,促进生产”这一理念,一项项技术创新成果破茧而出,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因在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被评为2010-2014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
        了解宋炳雷的人都知道,他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上总是以不服输、敢作为的工作态度扎实干好每一项工作。记得在一次检修中,几位技术人员碰到了一个大难题,倘若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到矿井的生产。宋炳雷知道后,连午饭都没顾上吃,拿上工具直奔现场,经过反复研究和仔细琢磨,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用心尽力,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就是这样一种工作精神,宋炳雷解决了安全生产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科技创新的脚步一刻也没停歇过。
        随着该矿井改扩建工程试运转,新安装的配套皮带也投入试生产。为了保证新设备安全运转,宋炳雷带领技术骨干,对皮带的防滑、烟雾自动报警、温度、自动洒水、堆煤、防跑偏六大保护进行了重新设计改造,对主运皮带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使得新、老主运系统有机的融合。同时对提升运能进行了改造,将主运皮带系统由设计之初的400吨/时提升至800吨/时,完成了矿井主运系统历史性的飞跃。
        自制摩擦式卷带机、升级主煤流自动化控制系统、改进钢丝绳芯胶带冷补技术……几年间,宋炳雷将20多项科技成果先后运用到矿井生产中,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增进了皮带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
        王兴:标杆区队的主心骨
        从保持95%以上正规循环率到创下岩巷掘进进尺历史记录,王兴所带领的掘进二队多次获得大屯公司“高产高效等级队”称号,连续多年杜绝了轻伤以上事故,成为公司当之无愧的标杆区队。以极致精神不断追求卓越的王兴,今年荣获了“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一支优秀的队伍,不仅需要高素质的职工,还需要形成独特的管理文化。“科班”出身的王兴非常重视区队文化建设,坚持“令出,惟行而不返”的管理理念,明确规程、规范、标准、流程等,并严格执行与落实,如有违反者,绝不姑息纵容,这是管理上的“火药味”。而对待职工又处处透着“人情味”,得知谁生病住院了,就买些东西去看望;得知谁家有困难,就给予关心和帮助;得知谁家有红白事,无论再忙再累都亲自去……把严格的管理和真诚的关心结合起来,不仅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使整个队伍运转既高效又规范。
        质量标准化的难点是转变职工的思想,而重点是在现场,归根结底就是要抓现场的动态达标。工作中,王兴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模式,在作业规程及各种措施的编制过程中,注重每一个细节,不允许在技术上出现一丝一毫的错误;在贯彻规程措施的过程中,工人有不懂的地方,就进行仔细讲解,直到工人明白该怎样去干;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中,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指导工人施工,严格检查工程质量,发现不合格的工程,坚决推倒重来。如今,全队干部职工形成了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理念,严格按照正规循环作业,狠抓工程内在质量,坚持实现动态达标,做到掘进一米合格一米。
        赵厚真、韩德印、宋炳雷、王兴只是孔庄众多先模的代表,翻开孔庄煤矿的荣誉档案,一代代煤矿工人以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展示了劳动者的风采。从他们的故事当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孔庄40年来的发展与变迁;从他们上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对工作的激情与热情、争上游创一流的劲头,以及讲奉献懂大局的情怀。这种精神与情怀,正是孔庄40年来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让我们以先模为榜样,立足岗位迎接新挑战,不忘初心续写新篇章。
        
       中煤大屯公司 孔庄煤矿 宗慧芹 221611 0516-89036945  15952229235 zhqxc@foxmail.com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许振超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