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印记】编者按 86年前,“九一八事变”爆发,
日本自此发动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留下了一段泣血的历史,在中华民族心上烙下一道伤疤。
今年9月3日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纪念日,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6周年纪念日。为此,本刊历史印记栏目特讲述了一位日军老兵岩脇有治来华谢罪的故事,以此提醒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的奴役和殖民统治。到1945年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的14年间,在日军铁蹄肆虐下,930余座城市被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3500多万人或伤或亡,4万多中国劳工被掠往日本……14年间,中国人民以鲜血和
生命为代价,铸就了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些年来,不断有侵华日军老兵来到中国,他们拖着老弱残躯,用下跪写书、演讲等方式表达忏悔,以此来向中国人民谢罪,表达对和平的美好期望。本期,我们就跟随锦州铁路分局有线电视台退休
职工高锦旭一起走进日军老兵岩脇有治的内心世界,回顾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倾听他的忏悔。
一个侵华日军老兵的忏悔
■高锦旭
15年前,我还在锦州铁路分局有线电视台工作。2002年8月30日,我在锦州站登乘山海关开往沈阳的323次列车,采访锦州客运段暑期运输工作。采访结束后走到3号车厢时,巧遇四位来中国旅游的日本游客,其中一位说着流利汉语的老者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便在他身旁落座,和他聊起了家常。
老者说他叫岩脇有治,来自日本富士市。我问他这是第几次到中国了?他说这是第二次。我又好奇地问他:“你两次到中国,感觉中国的变化大吗?”他感慨地回答变化太大了!当我问他第一次到中国是哪年时,他语气低沉地说道:“第一次不是旅游,而是侵略。”
岩脇有治回忆,1944年1月18日,当年17岁的他,响应日本天皇诏书,从富士市随关东军开拓团来中国东北,为的是巩固日本在中国东北组建满洲省的统治,并从日本移民,扩大侵略。那时他是日军开拓团小班长,他说:“到中国的第一站是沈阳的苏家屯,在那里我目睹了我们的小队长,在车站前抽打沿街乞讨的中国人,当一个学生劝解时,我的队长开枪打死了这个学生。看到日本军队枪杀中国人的暴行时,我想哭!我想家,我自问,我们为什么到中国来?”岩脇有治用深深印刻在自己记忆中、难以忘却的亲身经历还原了这场侵略战争的部分历史片段,痛苦地诉说着侵略的悔恨。
当我问他到中国后记忆最深的是什么时,他眼圈红了,他说:“日本对中国的战争无疑是侵略战争,而我作为侵略者的一员参加了战争,真的感到非常抱歉,真对不起!”这时他向我要了一页笔记本上的纸,垫在我的采访笔记本上写下:深刻反思侵华历史,中日友谊长存。岩脇有治,1931.9.18晚上10点21分忘不了。写后,他站立起来向中国旅客鞠躬谢罪!短短数字却承载了沉甸甸的分量。想必,这其中既包含了一名战争亲历者的歉意与反思,也包含了对两国人民未来的美好祈愿。
沉重的气氛稍稍缓解后,我问他准备到哪里游玩?他说:“要到沈阳看看苏家屯、长春和佳木斯我当年住过的地方。”我又问他:“你回国后还想第三次再来中国吗?”他说:“想再来,因为中国人民对我们友好!我喜欢美丽的中国!我们热爱和平友好!”他一边说一边看着窗外的景色,不时赞叹美丽的风景,欣喜于这片大地的点滴变化,因为他深知,上世纪40年代初期,这片土地上曾徘徊着恶魔幽灵,哭号着血泪挽歌。
这段临时采访结束了,我的心里沉甸甸的。我觉得,能够真实地回忆历史,真诚地向中国人民忏悔,岩脇有治这样的日军老兵是正义与良知的守望者,他们做着日本
政府应该干却不愿干的事,他们的忏悔寄托着爱好和平的中日人民的美好愿望。
历史刻骨铭心,永远不能忘记。我们更应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坚定不移地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及殊为珍贵的民族尊严。但战争和报复不会为我们赢得尊重,唯有发愤图强、奋发向上才是庆祝胜利、祭奠英烈、铭记历史的最好方式。
图1: 解志军车长为四位日本游客补办车票。
图2: 解志军车长正在为岩胁有治(中)查看沈阳站列车换乘时刻。
图3: 日本游客高兴的在列车上合影。
图4: 岩胁有治(右)请翻译帮助审看他写的谢罪书。
图5: 岩胁有治(左一)告诉翻译他是第二次来中国,第一次来中国是作为关东军的开拓团侵略中国的。
图6: 岩胁有治写下的日本家庭地址。
图7: 岩胁有治写下的谢罪书。
图8: 岩胁有治写下的谢罪书。
图9: 在日本游客的邀请下,笔者与他们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