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为”与“不为”的辩证法
羊君离线
党员领导干部除了素质高、为民服务意识强外,工作上还应该雷厉风
级别: 综合论坛版主
UID: 33891
精华: 58
发帖: 170360
财富: 984203 鼎币
威望: 67 点
贡献值: 264 点
会员币: 2 个
好评度: 193 点
在线时间: 6239(时)
注册时间: 2014-02-21
最后登录: 2024-03-28
楼主 发表于: 2017-09-21  
0

“为”与“不为”的辩证法

来源:人民日报  |%M{k A-  
gE-w]/1zD5  
  作者:李济沧 q8'@dH  
9pVf2|5hj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内部又是相互联系的。无论改革发展稳定还是党的建设各项事业,都遵循着事物发展规律。“有所为”就是紧紧抓住这个规律,积极和努力促进事物向好的和希望的方向发展,阻止向不好和不希望的方向发展。比如,5年来我们党科学把握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样的“为”是积极的“为”,是正确的“为”,是抓主要矛盾的“为”。 v`z=OHc  
z4%Z6Y  
  抓住了主要矛盾,就牢牢把握了事物发展方向。所以,该“有所为”时,就要“敢为”“快为”。认准的、看好的事情,毫不犹豫、毫不放松地去抓去干。否则,迟缓犹豫、畏手畏脚,走一步退三步,就会错失战机,贻误大事,让“有所为”变为“无所作为”。 1A|x$j6m  
q3,P|&T  
  “有所不为”和“有所为”,有时同样重要。上世纪80年代,年广久的炒瓜子作坊发展到100多人的“大工厂”,当时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剥削,把其雇工的问题反映到中央。邓小平同志认为,放两年再看:“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今天来看,这样的“有所不为”是正确的。正是这样的“有所不为”,带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sX [p  
+t7c&td\  
  因此,有些“不为”,不是永远不作为。对一些新生事物难以做出评判结论,看不清未来的发展走向和利弊时,先“放一放”,或者允许“试一试”。否则,对事物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位,就匆忙下结论,粗暴地“有所为”,其实是违反了事物发展规律,常常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看明白了,认识清了,把握了事物发展方向,再“有所为”也不迟。这样的“不为”,实质上也是“为”。 n.Ur-ot  
'U|MM;(  
  而有些“不为”则是必须的。比如,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审批要坚决减掉,一些对企业不必要的检查验收等行政干预要坚决去除。诸如此类,通过“不为”解除对市场主体的束缚,释放市场活力。 D{,[\^c  
NDs]}5#   
  “为”与“不为”的考量,关键在于审时度势。正如《之江新语》一书中《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一文所说,“站在战略的高度,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观察和处理问题,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局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以此科学选择,该“为”时坚决“为”,“不为”时坚决“不为”。 9 NGeh*`  
Z4wrXss~  
  当年刘邦入咸阳,“缓刑弛禁,以慰其望”,采取的是“有所不为”。若干年后刘备入蜀,诸葛亮则“威之以法”“限之以爵”,采取的是“有所为”。“为”与“不为”殊途同归,都深得人心,实现大治。原因就在于审时度势:秦朝苛政,百姓苦不堪言,不为而治,顺应人民的意愿;而蜀中刘璋长期暗弱,豪强专权自恣,必须严刑峻法。古往今来,大道相通,“为”与“不为”皆审时度势使然。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我就是我
ahui离线
级别: 通讯员联谊会白金会员
UID: 27710
精华: 15
发帖: 4707
财富: 332140 鼎币
威望: 22 点
贡献值: 70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110 点
在线时间: 334(时)
注册时间: 2013-01-25
最后登录: 2019-04-29
沙发 发表于: 2017-09-22  
学习了! b W C~Hv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13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