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直播平台不能成为未成年人的“陷阱”
新组建个圈子,欢迎大家来捧场。
级别: 管理员

UID: 22506
精华: 404
发帖: 437576
财富: 614375803 鼎币
威望: 2272065 点
贡献值: 679 点
会员币: 15 个
好评度: 5186165 点
在线时间: 32520(时)
注册时间: 2012-05-22
最后登录: 2024-03-2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3  

直播平台不能成为未成年人的“陷阱”

管理提醒: 本帖被 为生歌唱 执行加亮操作(2017-12-13)
一个14岁男孩,开学读初三,暑假时和同学进了一个游戏玩家QQ群,QQ群里有人拉他们去“触手TV”直播平台,说是看高手怎么玩游戏。男孩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向女主播打赏16.6万元。孩子父亲说,他们是四川南充人,十年前就到广东某服装厂打工,缝一条牛仔裤裤头赚几毛钱,夫妻俩一天能缝上千条,这16万元是夫妻俩十年的所有积蓄…… CPGL!:  
  又见未成年人的“疯狂”打赏。早在今年3月,就有媒体统计发现,仅半年来,因为直播打赏而涉及的盗窃、诈骗、挪用公款案件或未成年人趁家长不注意打赏网络主播就已出现28次,涉及金额890余万。媒体调查发现,仅杭州市长热线12345近期接到的未成年打赏投诉,与此次涉事的“触手TV”直播平台相关的就有七八起,金额从数千元到数万元都有。  feN!_ -  
  新闻背后的跟帖中,不少网友将“天价”打赏指向熊孩子太任性、家长管教不力。诚然,一个14岁孩子知道父母的支付密码,并且在两个月内将账户内的存款“挥霍”一空,父母却完全不知情,家庭教育当难辞其咎。可这样的案件一次次发生,仅仅是责怪家长的管教有问题,显然太过轻飘,也很难真正解决问题。在缺乏足够的预防和限制措施的背景下,网络直播已然对未成年人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陷阱”,这才是超出家庭教育层面,需要社会共同面对的大问题。 1x;@~yU  
  按照去年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不管是主播还是围观直播的人,直播平台都要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其进行实名认证。那么,问题就来了,14岁男孩成功注册为网络直播平台用户,到底是通过何种途径,是冒用父母的身份证,还是该直播平台压根就没有实施实名注册规定?即便退一步讲,若确系冒用,也暴露了实名制注册的漏洞。另外,女主播还曾把男孩的个人信息挂在首页,是否本就清楚其未成年人的身份? 1=>2uYKR  
  目前,触手公司已经联系让女主播把发布的男孩个人信息删掉,在假期过后会和男孩家属联系商量事情的解决方案。考虑到14岁男孩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加上媒体的关注,以及以往类似事件的处理经验,这笔巨额打赏,应该能够被“追回”。可由屡屡出现的未成年人巨额打赏事件来看,相关部门加强对直播平台打赏的监管,已经刻不容缓。此前有专家就呼吁,直播平台监管更有必要从内容审核延伸至打赏功能的完善,比如设置身份验证,通过人脸识别确认是否是未成年人,通过短信验证的方式提示所绑定银行卡持卡人,并设置打赏上限,阻截非正常打赏行为等等措施。可见,办法并非不是没有,关键是看是否正视了未成年人打赏这个漏洞。 Qpw@MF2P  
  另外,未成年人巨额打赏事件高发所间接反映出的直播行业生态,也耐人寻味。打赏是直播平台与主播的主要收入来源,虽说多数未成年人都不具备足够的打赏能力,但未成年人由于缺乏自制力和理性,相对更容易沉湎、走极端,若无有效的门槛设置,背着父母进行天价打赏将会很常见,这对直播平台构成了不小的利益诱惑。只是,这种利用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的盈利模式,注定难以持续,也背离了一个行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担当。但直播行业发展数年,依然未能建立对未成年人的“防火墙”,说明这个行业还是被赚快钱的浮躁心态所主导,仍未远离野蛮发展的原始阶段,更遑论健康的行业伦理。 22'vm~2E  
  在一个全面接轨互联网的社会,网络带给社会的巨大便利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其虚拟性和复杂性,互联网也给未成年人制造了更多的迷障乃至陷阱,这亦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它前所未有的考验着全社会,从学校到家庭乃至各行各业在未成年人保护上的责任担当和智慧。如何让孩子与互联网安全共处,这是互联网时代必须深思和应对的社会问题,而网络直播中的未成年人天价打赏,不过只是其中的一个警示。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为生歌唱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中国大约有多少年悠久的历史 正确答案:5000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